中藥材漲價潮來襲,這味藥漲至20多萬元1斤 發生了啥?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中藥材漲價潮來襲!這味藥已漲至20多萬元1斤!發生了什麼?

  近幾年,中藥材漲價的聲音總是不絕於耳。近期,一些中藥材品種的價格,再次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少則幾成、多則幾倍。

  這會對中藥材製藥市場帶來哪些影響?記者在國內中藥材的主要集散地河北省安國市進行了調查。

  部分中藥材漲價

  動物類藥材最少漲五成

  在河北安國中藥材交易市場,記者走訪了多家經營戶後發現,近期,不少中藥材價格都出現上漲,漲價的品種達到30多種。

  做中藥材生意多年的張女士告訴記者,進入九月以來,她經營的藥材中,就有三成出現了不同程度漲價。她表示:「川芎漲了有2元,原先賣20元,現在得22元。」。

  除此之外,感冒藥原料板藍根、連翹、健脾補肺的薏米等也在漲價行列中,這些基本上都是中藥處方中用量較大的品種。

  採訪中記者還發現,很多藥食同源的品種,也就是可同時入藥和食用的中藥材,價格也快速上漲,決明子、百合、豆蔻、紅花等漲價幅度在10%到30%不等。而漲價最為明顯的是一些動物類的中藥材,最小漲幅都在50%左右,最大的甚至翻了2倍還多。

  「去年百花蛇大概是一公斤50元左右,正品貨,今年要100多元。烏蛸蛇去年一公斤400元左右,今年是1000、1200元。」河北安國中藥材市場一名商戶說。

  徐東亞是市場裡為數不多經營天然牛黃的商戶,她告訴記者,近期,天然牛黃的價格一路上漲,而且貨源還很緊缺。

  她用了好幾個月才收到一小撮牛黃,雖然重量只有0.5公斤,但價格卻高達20多萬元。而在4年前,這些牛黃的價格只有5萬元左右,4年時間價格漲了將近5倍,而現在還在繼續上漲。

  徐東亞表示:「要是按藥廠定的價格來說,今年比去年一公斤漲了四五萬元。」

  災害天氣影響原產地

  部分中藥材減產

  調查中記者發現,快速漲價的中藥材讓一些採購商措手不及,很多採購商都選擇觀望等待,而這也使得目前市場的交易偏向冷清。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漲價?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視頻

  採訪中不少商戶告訴記者,一些中藥材漲價,主要是因為供不應求。像牛蒡子、川芎、連翹,今年原產地的產量都出現了不同程度減少。

  對於藥食同源的中藥材品種,主要受到今年疫情影響,需求量比往年明顯增加,導致價格上漲。

  而動物類中藥材,由於疫情防控需要,國家嚴控通關檢驗環節,因此進口量急劇減少。

  此外,疫情後國家出臺規定,加強了動物類中藥材的監管力度,從養殖、生產、防疫等方面都更加嚴格管理。

  來自河南的採購商王女士說,她的用戶主要是小型醫療機構,而這些機構的需求量由於疫情因素,目前還沒有完全恢復,因此她對採購原料持觀望態度。

  不少採購商表示,現在原料上漲使得採購成本直接增加了兩成左右,而來自客戶的需求量恢復還不明朗,因此,選擇先觀察價格走勢,再出手採購。

  藥企面臨壓力 大量囤貨降成本

  中藥材漲價,給下遊的藥企帶來成本壓力。中藥飲片、中藥製劑等產品價格會調整嗎?

  解淑強是河北一家中藥飲片生產企業的負責人,他告訴記者,他們的產品主要面向醫院和藥廠,而藥廠的訂單合同都是一籤一年,即使原料漲價,他們也無法調整產品價格。這幾年多變的中藥材市場,也逼迫他們形成了應對價格波動的策略。

  康益強藥業有限公司負責人 解淑強:預判行情,比如今年產量會什麼樣、庫存什麼樣,綜合分析價格是漲還是落,我們再根據得出的結論,給客戶籤訂合同。

  一些企業都提前出手囤貨,以此來降低生產成本。一家企業的庫房囤放了幾十噸薏仁,是在兩個月前一次性買入的。

  而有些企業在無法囤貨的情況下,就只能無奈接受成本上漲的事實。

  李龍是河北一家藥企負責人,企業生產的幾十種中成藥中,需要大量名貴中藥材,包括牛黃、麝香、熊膽等,而漲價的佔到了相當比例,有的同比漲幅翻了一倍。

  記者採訪了北京、四川等地的多家藥企,不少企業都表示,如果中藥材繼續漲價,他們也不得不上調終端產品的價格。

  對此,業內專家呼籲,隨著《中醫藥管理法》的落地推進,希望相關部門能夠運用國家儲備等手段,調節和平衡中藥材的供需市場,起到平抑價格的作用,從而促進中藥產業的健康發展。

相關焦點

  • 漲!漲!漲!中藥材現漲價潮!有品種價格翻倍!
    漲!漲!漲!中藥材現漲價潮!有品種價格翻倍!在廣州市清平中藥材市場,做中藥材批發生意多年的張先生告訴記者,他經營的藥材當中,今年四季度幾乎所有品種都在漲價,以三七為例,如今每公斤的價格已經漲到220元左右,相較於七八月份200元左右的均價,上漲了近百分之十。
  • 央視曝光:超30種中藥材漲價
    ,已有藥漲至20萬/斤 1 超30種中藥材漲價 近日,央視財經報導:近期,不少中藥材價格都出現上漲,漲價的品種達到30多種。 在節目中,做中藥材生意多年的張女士表示,進入九月以來,她經營的藥材中,就有三成出現了不同程度漲價:「川芎漲了有2元,原先賣20元,現在得22元。」。 除此之外,感冒藥原料板藍根、連翹、健脾補肺的薏米等也在漲價行列中,這些基本上都是中藥處方中用量較大的品種。
  • 中藥材價遇近十年來最猛漲幅 被稱「藥你命」
    對於一直依賴中藥「簡、便、驗、廉」優勢的老病號們來說,這不啻是「藥你命」;而對於近年逐步向暖的中醫藥界而言,不啻於當頭一棒。  根據中國中藥協會的監測數據,2010年全國市場537種中藥材中有84%漲價,平均漲幅為109%,漲幅超過100%的品種多達96個。而2011年3月以來,中藥材漲價進入第四輪高峰,與此前三次相比,這次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猛的漲幅。
  • 八角漲至20元一斤,創17年以來新高!漲價原因曝光
    往年的八角都是農曆十月份開始漲價,今年從中秋節前就開始漲了,而且一路高歌,現在的價格相比去年,已然翻番,而且創下了17年來的新高。囤同樣重量的八角,往年只要幾十萬元,今年得一二百萬元。做了18年幹調生意的胡靜心裡忐忑不安,她想借著「十·一」去一趟八角的主產地廣西。
  • 央視曝光:大批中藥材漲價,藥企面臨虧損,未來中成藥價格會漲嗎?
    而在河北安國中藥材市場,部分用量較大的品種在一個月前也開始漲價,漲價幅度在20%-40%左右。 在此次調查中,央視記者發現漲價最為明顯的是天然牛黃。河北安國中藥材交易市場商戶呂建龍表示,2016年天然牛黃的價格大約在9萬-10萬元/公斤,到現在價格已上漲至的50萬左右/公斤。
  • 板藍根供不應求、中藥材價格不斷上漲,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然而,在網上,板藍根價格實惠、有備無患,最便宜的只要9元每15袋,所以很多網店都已經賣脫銷了。據統計,一些網店的板藍根銷量甚至可達2.2萬,這是很多日用品都達不到的銷量。雖然板藍根是否可以被當作藥品一直備受爭議,但它卻依舊經歷了「全民搶購」的熱潮,在市場上幾度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
  • 重要通知:飼料第六輪漲價潮!正式來襲!養豬人警惕一個風險!
    芮大叔不知道這位網友的朋友是不是養豬專業人士,不好評判,但是這個時期還敢入場的,如果不是養豬行業豐富的人,那無疑就是在走鋼絲,總以為豬價比往年高這麼多,但實際上風險也大了很多。【飼料第六輪漲價潮來襲!】
  • 50萬1公斤!這種藥材為啥比黃金還貴中成藥會漲價嗎?
    四川成都荷花池中藥材市場商戶蔣成功:去年這種黃芪大概是150-160元,今年是170元-180元1公斤。記者走訪了多家經營戶後發現,部分中藥材的確出現了上漲,包括活血化瘀的川芎、健脾和胃的茯苓等等,這些藥材都是市場中銷量較大的品種。
  • 漲漲漲!高端白酒漲價潮來襲,說好的淡季呢?
    中新經緯客戶端5月28日電(閆淑鑫)近期,白酒市場掀起了一波漲價潮。先是五糧液宣布即將上市的第八代經典五糧液(普五)出廠價定為889元,較第七代提高了100元。緊接著,洋河股份、瀘州老窖、郎酒等也紛紛採取停貨、提價等手段,推高其中高端品類的市場價格。淡季提價,這背後究竟是什麼邏輯?
  • 漲漲漲!高端白酒漲價潮來襲 說好的淡季呢?
    近期,白酒市場掀起了一波漲價潮。數據顯示,近期普五一批價小幅上漲,主要城市一批價約880-920元,環比提升10-20元。   5月28日,北京地區一家五糧液經銷處的工作人員告訴中新經緯,店內52度普五已處於缺貨狀態。據了解,52度普五當前售價已達1099元/瓶。
  • 多款常用藥漲價,賴環保?
    「藥確實貴了,就拿這盒三九感冒靈來說吧,以前也就10塊錢左右,現在17元。」家住北京西城區的張潔買完藥往家走。感冒發燒、消炎止痛,日常生活中,身體時常會出一些小毛病,跑藥店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事。如果你經常買藥,很可能發現很多藥甚至保健品都已經漲價了。
  • 豬肉漲價帶來餐飲店價格上調 小籠包漲1元把子肉漲5毛
    小籠包漲1元 把子肉也要漲5毛  市民稱, 豬肉漲價帶來餐飲店價格上調可以理解, 但是降價時是否也跟著調  □記者 段婷婷  豬肉價格不斷上漲, 比四個月前上漲了4成。 近期, 記者探訪發現,豬肉近20天漲了2 . 7元, 平均一天漲1毛多。 豬肉價格上漲讓不少快餐店吃不消, 部分餐廳只好上調價格。
  • 煲湯中藥材「身價」普漲 金銀花漲至每斤500元
    消費者抱怨價格高  中藥材價格漲幅過快,有不少消費者認為是藥店和零售商亂漲價,為此叫苦不迭。消費者林女士告訴記者,自己上個月在一家藥店買枸杞的零售價是45元/500克,可在一家超市裡的價格僅為39元/500克。
  • 保供穩價常用急救藥迫在眉睫 中藥材戰略儲備發揮關鍵作用
    店員反映個別國產急救藥斷貨,而同類進口藥價格高,李克強叮囑隨行同志,這是重要民生問題,要做好常用藥、急救藥保供穩價工作,決不能斷貨,決不能任性漲價。化學藥「藥荒」愈演愈烈據中新經緯報導,2017年100粒/瓶的硝酸甘油僅售六七元,屬於廉價藥。2017年以來,經歷過兩三輪斷貨的硝酸甘油,價格也逐漸翻漲,最關鍵的是很多患者根本買不到。
  • 原材料價格「漲」聲一片 燈飾「漲價潮」一觸即發?
    近日,河南商報發哥從鄭州多家燈具市場採訪得知,自11月中旬起,多家經銷商已接到數十個生產廠家的漲價通知。  「少則漲5%,多則漲30%」,經銷商稱,小範圍的漲價已自12月初開始,初步預計大範圍的漲價或將從2021年元旦起。  但也有經銷商表示,今年生意不好做,漲價是廠家的,售賣給消費者的不會漲價,自己會來消化這個中間差價。
  • 1萬頭牛才產1斤,價錢3年漲4倍,如今直逼50萬元1公斤
    本期主題是:1萬頭牛才產1斤,價錢3年漲4倍,如今直逼50萬元1公斤。這些年,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中草藥材也進入了普通家庭中,藥膳也成了不少人喜歡的一種養生方式。而隨著中草藥材的市場越來越大,藥材種養殖也成了農村裡一項很火熱的種植項目,很多農民朋友都放棄了傳統的種養殖,開始發展藥材種養殖了,因此在這幾年農村裡的藥材市場也是發展得如火如荼。
  • 市面上多款常用藥漲價 感冒藥價格翻倍
    多款常用藥漲價,賴環保?) 「藥確實貴了,就拿這盒三九感冒靈來說吧,以前也就10塊錢左右,現在17元。」家住北京西城區的張潔買完藥往家走。
  • 30多個常用藥大漲價
    30多個常用藥主要來自於山西汾河製藥、蘭州佛慈製藥、太極集團重慶中藥二廠、重慶科瑞製藥、石藥控股集團廣西泰諾製藥等藥企。據悉,進入低價藥清單的藥品為符合國家規定的低價藥日均費用標準,並由企業自願申請進入各省低價藥清單的藥品。進入低價藥清單的藥品,僅限標註的生產企業執行,西藥日均費用不得超過 3元、中成藥日均費用不得超過5元。
  • 50萬元1公斤,這種藥材價比黃金!下一步中成藥價格會漲嗎?
    四川成都荷花池中藥材市場商戶 蔣成功:去年這種黃芪大概是150-160元,今年是170元-180元1公斤。記者走訪了多家經營戶後發現,部分中藥材的確出現了上漲,包括活血化瘀的川芎、健脾和胃的茯苓等等,這些藥材都是市場中銷量較大的品種。
  • 重慶小面又漲價1元,10多年間從1.5元漲到7元,你能接受嗎?
    最近,重慶小面又漲價,這在重慶真是天大的事。何出此言呢?一碗小面漲價1元錢,為什麼會引發全民的軒然大波?有個網友說:因為小面不是美食,而是代表基本生活的糧食,小面漲價,有如大米饅頭漲價,關乎的是民生,而不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