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曝光:超30種中藥材漲價

2020-12-11 騰訊網

跟著動圖,「星標」賽柏藍

▍來源/賽柏藍/央視新聞

作者/阿妮婭

中藥材漲價潮來了,已有藥漲至20萬/斤

1

30種中藥材漲價

近日,央視財經報導:近期,不少中藥材價格都出現上漲,漲價的品種達到30多種。

在節目中,做中藥材生意多年的張女士表示,進入九月以來,她經營的藥材中,就有三成出現了不同程度漲價:「川芎漲了有2元,原先賣20元,現在得22元。」。

除此之外,感冒藥原料板藍根、連翹、健脾補肺的薏米等也在漲價行列中,這些基本上都是中藥處方中用量較大的品種。

很多藥食同源的品種,也就是可同時入藥和食用的中藥材,價格也快速上漲,決明子、百合、豆蔻、紅花等漲價幅度在10%到30%不等。而漲價最為明顯的是一些動物類的中藥材,最小漲幅都在50%左右,最大的甚至翻了2倍還多。

據了解,河北安國中藥材市場一名商戶表示:「去年百花蛇大概是一公斤50元左右,正品貨,今年要100多元。烏蛸蛇去年一公斤400元左右,今年是1000、1200元。」

而作為市場裡為數不多的經營天然牛黃的商戶,徐東亞告訴節目組:近期,天然牛黃的價格一路上漲,而且貨源還很緊缺。她用了好幾個月才收到一小撮牛黃,雖然重量只有0.5公斤,但價格卻高達20多萬元。而在4年前,這些牛黃的價格只有5萬元左右,4年時間價格漲了將近5倍,而現在還在繼續上漲。她坦言:「要是按藥廠定的價格來說,今年比去年一公斤漲了四五萬元。」

2

企業不得不調高終端藥品價格

節目組調查後發現:一些中藥材漲價,主要是因為供不應求。像牛蒡子、川芎、連翹,今年原產地的產量都出現了不同程度減少。對於藥食同源的中藥材品種,主要受到今年疫情影響,需求量比往年明顯增加,導致價格上漲。

而動物類中藥材,由於疫情防控需要,國家嚴控通關檢驗環節,因此進口量急劇減少。此外,疫情後國家出臺規定,加強了動物類中藥材的監管力度,從養殖、生產、防疫等方面都更加嚴格管理。

中藥材漲價,也將直接影響到下遊的藥企,帶來中藥飲片和中藥製劑的價格上漲。

河北一家中藥飲片生產企業負責人解淑強表示:他們的產品主要面向醫院和藥廠,而藥廠的訂單合同都是一籤一年,即使原料漲價,他們也無法調整產品價格。這幾年多變的中藥材市場,也逼迫他們形成了應對價格波動的策略。

他進一步解釋:企業會對行情進行預判,比如今年產量會什麼樣、庫存什麼樣,綜合分析價格是漲還是落,再根據得出的結論,跟客戶籤訂合同。一些企業都提前出手囤貨,以此來降低生產成本。

如果企業無法囤貨,就只能無奈接受成本上漲的事實。李龍是河北一家藥企負責人,企業生產的幾十種中成藥中,需要大量名貴中藥材,包括牛黃、麝香、熊膽等,而漲價的佔到了相當比例,有的同比漲幅翻了一倍。

他坦言:「我們有27個品種必須面臨未來上浮調價的問題。以紅花舉例,其上浮的價格幅度已經達30%,直接影響了成本價格,所以我們後面要微調一下。」

據了解,北京、四川等地的多家藥企都表示:如果中藥材繼續漲價,他們也不得不上調終端產品的價格。

3

中藥還有繼續上漲空間

事實上,中藥仍然有較大的上漲空間。

日前,2020年版《中國藥典》正式出版發行,內容相較上一版有了諸多新調整。而有關中藥質量和標準的提升無疑是此次的重點工作之一。

據了解,中藥部分調整的目標和任務則在於完善中藥標準體系。例如,重點解決中藥材和中藥飲片的農藥殘留、重金屬及有害元素的限量標準。這一定程度上致使了價格的攀升——因為標準的提升,相應檢驗環節增加,導致各項成本提高,最終影響了藥品的價格。

曾有專家對賽柏藍表示:新版藥典的出臺,對中藥品種的質量要求更高,導致下遊生產企業不能再用含量不達標、農殘超標的品種來以次充好,但市場上優質的藥材品種仍然有限,需求增加,供不應求,那些質量高、標準高的品種仍然具有漲價空間。

此外,人工成本、包裝材料的上漲,加大了中成藥的成本,對比2016年的價格,紙箱價格上漲55%,紙盒也上漲了20%。人工成本和包裝材料的提高,這是藥企重要的成本負擔。

而《藥品管理法》的正式實施,也對相關企業產生了更高的要求。據了解,飲片產品的性狀(包括切片厚薄度)、農殘、重金屬、灰分、浸出物、含量……等任何一項達不到藥典標準,按新《藥品管理法》解讀,都屬於「劣藥」或「不符合藥品標準」的中藥飲片。

這使企業更加重視原料藥來源的把控,不再從行業市場或某些產地商販手中拿貨,而是到產地布局中藥材GAP種植規範基地,以此來提升自己企業產品質量的高度及穩定性,這無形中也增加了中藥飲片的生產成本。

某種程度上,隨著整體成本的上升,中藥的價格仍然具有較大上漲空間。

本文版權歸賽柏藍(ID:Mic366)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引用

相關焦點

  • 央視曝光:大批中藥材漲價,藥企面臨虧損,未來中成藥價格會漲嗎?
    11月22日,央視財經頻道曝光了中藥材品種近期集中漲價的消息,部分品種的市場價格甚至翻了一倍,央視記者來到國內幾大中藥材交易市場進行了調查。
  • 中藥材現漲價潮!有品種價格翻倍!
    中藥材現漲價潮!有品種價格翻倍!新冠肺炎疫情疊加天氣因素 中藥材價格普遍上漲△央視財經《正點財經》欄目視頻新藥典即將實施 中藥材價格或仍有上漲空間日前,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發布公告,正式頒布2020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並將於12月30日起正式實施。新藥典的實施會對中藥材市場產生哪些影響呢?
  • 供需缺口加大 大批中藥材集中漲價 最高3年漲超4倍(附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據央視報導,中藥材品種近期集中漲價,部分品種的市場價格甚至翻了一倍。中藥材市場實地調研發現,進入十一月以來,不少品種出現了不同程度上漲,漲幅在10%-50%不等。部分用量較大的品種也開始漲價,漲價幅度20%-40%。
  • 中藥材漲價潮來襲,這味藥漲至20多萬元1斤 發生了啥?
    中藥材漲價潮來襲!這味藥已漲至20多萬元1斤!發生了什麼?  近幾年,中藥材漲價的聲音總是不絕於耳。近期,一些中藥材品種的價格,再次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少則幾成、多則幾倍。  這會對中藥材製藥市場帶來哪些影響?記者在國內中藥材的主要集散地河北省安國市進行了調查。
  • 這種藥材為啥比黃金還貴中成藥會漲價嗎?
    央視財經消息,最近一段時間,市場上一些中藥材品種傳來漲價的消息,有的甚至翻了一倍,記者來到國內幾大中藥材交易市場進行了調查。悅康藥業集團負責人於偉仕表示,體外牛黃,從6萬漲到12.5萬元,超了一倍還多。
  • 30多個常用藥大漲價
    來源 | 賽柏藍  作者 | 遙望‍上海發文,點名30餘個常用藥漲幅過大。近30種常用藥被指漲幅過大昨日(8月21日),上海陽光醫藥採購網發布「上海市 2018年第二批常用低價藥品掛網採購未公布藥品情況說明」,30餘個常用藥被認為漲幅過大。
  • [經濟半小時]誰在爆炒中藥材?(20110601)
    中藥材市場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從2009年以來,各種中藥材的價格就開始大幅上漲,許多藥材的價格都翻了一倍,甚至兩三倍。到2011年的三四月份,中藥材的價格又開始了一輪新的漲價勢頭,其中90%的中藥材都上漲了價格。在這些中藥材當中,參類的價格漲幅最大。2009年太子參的價格是20到30元一公斤,到現在市場上的價格達到了四百五十元一公斤,漲了近十倍。
  • 中藥材價遇近十年來最猛漲幅 被稱「藥你命」
    根據中國中藥協會的監測數據,2010年全國市場537種中藥材中有84%漲價,平均漲幅為109%,漲幅超過100%的品種多達96個。而2011年3月以來,中藥材漲價進入第四輪高峰,與此前三次相比,這次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猛的漲幅。而中國中藥協會中藥材信息中心副主任蔣二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更表示,中藥材價格今年還將有一定的上漲空間,且近期無降價趨勢。
  • 央視曝光倫敦地鐵票價:坐一站30塊
    央視曝光倫敦地鐵票價 央視曝光倫敦地鐵票價   【倫敦地鐵有多貴?坐一站就30塊!】針對其他的多樣化票種,例如日票、特定線路通勤票、地上地下聯乘及換乘等優惠政策,將根據公共運輸整體運營發展和乘客需求等適時推出。其中,日票、月票等票種將給予企業定價權。  另外,今後將以5年為1個周期,由發展改革、交通、財政管理部門對公共運輸價格及調價公式進行評估。如需調整,經價格聽證會聽證,並報請北京市委、市政府批准後對外公布實施。
  • 價格暴漲三年後 部分中藥材從「貴族」降為「平民」
    福州晚報記者昨日採訪了解到,價格暴漲三年後,一些中藥材從「貴族」降為「平民」。  根據統計,在中藥材批發市場,三七價格從2010年起一路飆漲,2013年6月均價達到歷史最高點的901元/公斤。但隨後開始下滑,目前市場價格一般為每公斤130元~150元。不僅批發市場不景氣,三七在同仁堂等老牌大藥房的零售價也是大幅滑坡,但與批發市場相比「抗跌」。
  • 保供穩價常用急救藥迫在眉睫 中藥材戰略儲備發揮關鍵作用
    店員反映個別國產急救藥斷貨,而同類進口藥價格高,李克強叮囑隨行同志,這是重要民生問題,要做好常用藥、急救藥保供穩價工作,決不能斷貨,決不能任性漲價。未來隨著中藥走出去戰略逐步推進,中藥材戰略儲備項目更顯得尤為關鍵。近年來,常用藥漲價呈現愈演愈烈的趨勢。甚至有報導稱,部分藥品漲價幅度,已經超過房價。究其原因,業界分析環保限產、原料壟斷等都是癥結所在。相比之下,近幾年來中藥雖有一定漲幅,但是總體上並未出現往年的暴漲暴跌現象。
  • 央視曝光中藥材市場亂象!健康何去何從?中醫藥何去何從?
    30、黃芩:將野外的樹根(細的)切成段,染色後充野生黃芩。 鑑別:真黃芩用水揉搓後,其色不退,假的揉搓時水變成淡黃色,最後藥材發白,成樹棍。 西洋參分進口洋參和國產種洋參,兩者價格差別太大(進口的好西洋參1000左右,國產種洋參150左右),往往出售的所謂進口西洋參,大多是國產的。 55、青黛:正品不好弄,現在摻假者將滑石粉摻入出售,凡顏色青中泛白,手感滑膩者即摻有滑石粉。
  • 邵東中藥材資源達2062種,居全國首位
    華聲在線10月30日訊(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成輝 實習生 王章萍)南國藥都,本草飄香。10月30日,「邵東中藥材(邵東玉竹)」品牌推介專場活動在第22屆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舉行。記者現場了解到,邵東市現有中藥材資源達到2062種,居全省首位。
  • 把中藥材變成 農民的致富寶
    文/胡殿文近幾年,中藥材漲價的聲音不絕於耳。
  • 廣東入秋煲湯類中藥材身價普漲 藥店也叫苦(圖)
    進入秋季,一向熱衷煲湯滋補的市民無奈地發現:今年深圳市場上常用中藥材的「身價」都紛紛看漲。市民林女士向記者抱怨說,「煲湯不敢放藥材了,想喝靚湯也要考慮一下」。  中藥材價格集體「發燒」  記者昨天走訪深圳部分藥店後發現,繼今年3月以來田七價格上漲之後,深圳中藥材市場價格最近再次出現價格上漲趨勢,最近金銀花、太子參的漲勢最為明顯。
  • 板藍根供不應求、中藥材價格不斷上漲,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板藍根的熱銷,也把很多人的目光引向了國內中藥材的價格。近年來,中藥材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它的價格也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時不時就能聽到中藥材漲價的聲音。據有關數據統計顯示,近年中藥材同比上漲的品種有344個,與之前持平的有255個,價格整體上漲7%,整體呈上漲趨勢。從事中藥材生意的人士表示,進入今年9月份以來,中藥材就已經有了3成的漲勢。
  • 未來3-5年 中藥材市場將繼續低迷
    【天地網訊】  [中藥材天地網訊]自2010年中藥材市場行情大爆發以來,大部分中藥材的生產呈幾何式增長,現在生產量遠遠大於需求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種有:白芷、白朮、白芍、黨參、黃芪、黃芩、百合、太子參、桔梗、三七等大宗品種。這些品種都在前幾年創下過輝煌高價,在大家分享高價喜悅的同時,也為現在的低迷埋下了隱患。
  • 漲價潮漫延至中檔白酒:五糧液旗下個別產品漲超30%
    漲價潮漫延至中檔白酒  中國證券報  □本報記者 常佳瑞  從去年開始,高端白酒和次高端白酒漲價之聲此起彼伏。眼下,這股白酒漲價潮正漫延至中檔白酒陣營。五糧液旗下五糧醇,瀘州老窖旗下頭曲、二曲,以及光瓶酒主力選手牛欄山,都相繼傳來漲價的消息。
  • 煲湯中藥材「身價」普漲 金銀花漲至每斤500元
    消費者抱怨價格高  中藥材價格漲幅過快,有不少消費者認為是藥店和零售商亂漲價,為此叫苦不迭。消費者林女士告訴記者,自己上個月在一家藥店買枸杞的零售價是45元/500克,可在一家超市裡的價格僅為39元/5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