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曝光:大批中藥材漲價,藥企面臨虧損,未來中成藥價格會漲嗎?

2020-12-11 騰訊網

11月22日,央視財經頻道曝光了中藥材品種近期集中漲價的消息,部分品種的市場價格甚至翻了一倍,央視記者來到國內幾大中藥材交易市場進行了調查。

央視財經記者在成都荷花池中藥材市場發現,進入十一月以來,有不少品種出現了不同程度上漲,漲幅在10%-50%不等。而在河北安國中藥材市場,部分用量較大的品種在一個月前也開始漲價,漲價幅度在20%-40%左右。

在此次調查中,央視記者發現漲價最為明顯的是天然牛黃。河北安國中藥材交易市場商戶呂建龍表示,2016年天然牛黃的價格大約在9萬-10萬元/公斤,到現在價格已上漲至的50萬左右/公斤。

不僅如此,薏仁、茯苓、黃芪、川芎等大批中藥材均已開始漲價。這也讓中藥材的代理商和下遊的生產企業措手不及。悅康藥業集團於偉仕表示,(體外)牛黃從6萬漲到12.5萬,價格漲了一倍還要多。

業內普遍認為,近期中藥材漲價導致藥企成本上升,一些藥企將不得不上調終端產品價格,未來一些中成藥或將迎來漲價。

又是一年「漲價季」

藥企若不提價就面臨虧損

在此次調查走訪中,央視財經記者發現,儘管這一次中藥材競相漲價,但不同品種漲價原因各不相同。

以川芎、薏仁為例,是由於原產地產量減少,從而導致供不應求,價格上漲了30%。再如,清利溼熱功效的海金沙、主治降血脂的鬱金等中藥材,眼下正是產新的季節,有時供應不足就會造成貨源的斷檔。

而天然牛黃因其產量極低的稀缺性,市場上對安宮牛黃丸的需求量急劇上升,導致三年內價格從10萬元/公斤左右飆升至50萬元/公斤。河北安國中藥材交易市場商戶表示,產量小就有商家收購,從而帶動價格上漲。

然而,此次中藥材價格上漲直接會影響下遊生產企業的成本,他們該如何應對這撥漲價呢,終端市場價格會發生變化嗎?

河北安國同曦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經理劉穎向央視財表示,其產品是與醫院和藥廠籤訂年度合同,即使原料漲價,他們也無法調整產品價格,利潤應該會減少10%左右。

而藥都製藥集團採購部部長劉蘭則表示,今年一些中藥材由於天氣原因出現減產,他們提前進行了採購囤貨,廠裡的倉庫裡儲備了大量的中藥材,單就川芎這個品種囤了30噸,能為公司節省了大概十幾萬元的採購成本。

悅康藥業集團於偉仕表示,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如果企業在不調整價格,可能就無法收回成本,面臨虧損的尷尬境地。

不可否認的是,中成藥整體漲價是必然的,尤其是一些獨家保護品種的名貴中成藥,因為缺少競爭對手,因此在定價上有很大的空間。

220個中藥材漲幅超20%

未來中成藥恐將成為奢侈品

事實上,中藥材漲價已是行業內公開的「秘密」。

康恩貝董事長胡季強曾在2018年兩會期間接受健識局採訪時表示,中藥材以及原料藥的價格一再上漲,讓生產企業很難受,「價格提升20—30倍,搞得我們沒法生產。」

自2017年以來,中藥材因市場需求量增加、環保成本壓力以及原材料市場壟斷等因素,導致其市場價格一路飆漲。同時,通貨膨脹因素導致人力成本也越來越高,提升了生產企業的總體成本。

這直接導致了中藥生產企業直接提高了終端的零售價格。2018月11月,太極集團發布調價公告稱,自今日起公司對藿香正氣口服液的出廠價平均上調11%。

2018年11月,太極集團發布調價公告稱,自今日起公司對藿香正氣口服液的出廠價平均上調11%。同年5月,雲南白藥亦將對創可貼、痔瘡膏和氣霧劑的出場價進行了小幅度調整。

片仔癀也歷經了數次調價之後,2015年—2017年的營收實現了大幅增長。而有A股提價王之稱的東阿阿膠,2009年至今,已經11次提高阿膠出廠價,最高漲幅是在2011年1月,幅度高達60%。

據商務部印發《2017年中藥材流通市場分析報告》顯示,2017年,已有220 個漲價品種價格平均漲幅為24%。其中,價格漲幅排名前20的品種,平均漲價幅度為101%,漲幅最大品種為馬鞭草,波動幅度225%。

業內普遍認為,與西藥類似的,人工成本增加、產能升級是漲價原因之一。昆明中藥廠商務部總監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對比2016年的價格,紙箱價格已經上漲了55%,紙盒也上漲了 20%。

同時,國家嚴格整頓中藥材批發市場,在源頭種植上把關,很多個體戶被淘汰,中藥材質量提升的同時產量在縮水,在政策鼓勵下,中醫藥行業發展迅速,中藥運用範圍越來越廣,供需缺口逐漸變大。

不可否認,這些因素都將造成中藥材終端價格上漲中藥原因。有分析人士指出,中藥材價格上漲已是必然趨勢,特別是名貴中藥材的日益稀缺,未來中成藥恐將成為奢侈品。

素材來源於健識局,侵權必刪

相關焦點

  • 央視曝光:超30種中藥材漲價
    近日,央視財經報導:近期,不少中藥材價格都出現上漲,漲價的品種達到30多種。 中藥材漲價,也將直接影響到下遊的藥企,帶來中藥飲片和中藥製劑的價格上漲。 河北一家中藥飲片生產企業負責人解淑強表示:他們的產品主要面向醫院和藥廠,而藥廠的訂單合同都是一籤一年,即使原料漲價,他們也無法調整產品價格。這幾年多變的中藥材市場,也逼迫他們形成了應對價格波動的策略。
  • 下一步中成藥價格會漲嗎?
    來源:新浪財經最近一段時間,市場上一些中藥材品種傳來漲價的消息,有的甚至翻了一倍,央視財經記者來到國內幾大中藥材交易市場進行了調查。來自湖南的王先生是這裡為數不多的一位採購商,他表示,他採購的鬱金從月初到現在漲了50%了,所以他準備多買些。他告訴記者,漲價也是賺那麼多,不漲也賺那麼多,就打算高進高出,低進低出。商戶普遍表示,這撥漲價,不同品種漲價原因各不相同。比如上漲了30%左右的川芎、薏仁,是由於原產地產量減少,從而導致供不應求,價格上漲。
  • 這種藥材為啥比黃金還貴中成藥會漲價嗎?
    央視財經消息,最近一段時間,市場上一些中藥材品種傳來漲價的消息,有的甚至翻了一倍,記者來到國內幾大中藥材交易市場進行了調查。他告訴記者,漲價也是賺那麼多,不漲也賺那麼多,就打算高進高出,低進低出。商戶普遍表示,這撥漲價,不同品種漲價原因各不相同。比如上漲了30%左右的川芎、薏仁,是由於原產地產量減少,從而導致供不應求,價格上漲。
  • 中藥材漲價潮來襲,這味藥漲至20多萬元1斤 發生了啥?
    中藥材漲價潮來襲!這味藥已漲至20多萬元1斤!發生了什麼?  近幾年,中藥材漲價的聲音總是不絕於耳。近期,一些中藥材品種的價格,再次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少則幾成、多則幾倍。  這會對中藥材製藥市場帶來哪些影響?記者在國內中藥材的主要集散地河北省安國市進行了調查。
  • 供需缺口加大 大批中藥材集中漲價 最高3年漲超4倍(附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據央視報導,中藥材品種近期集中漲價,部分品種的市場價格甚至翻了一倍。中藥材市場實地調研發現,進入十一月以來,不少品種出現了不同程度上漲,漲幅在10%-50%不等。部分用量較大的品種也開始漲價,漲價幅度20%-40%。
  • 漲!漲!漲!中藥材現漲價潮!有品種價格翻倍!
    漲!漲!漲!中藥材現漲價潮!有品種價格翻倍!新冠肺炎疫情疊加天氣因素 中藥材價格普遍上漲△央視財經《正點財經》欄目視頻新藥典即將實施 中藥材價格或仍有上漲空間日前,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發布公告,正式頒布2020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並將於12月30日起正式實施。新藥典的實施會對中藥材市場產生哪些影響呢?
  • 中藥材價格太「剛猛」 「新藥法」助中藥材優質優價
    其中,蛤蚧(規格:中)的12月9日-18日的漲幅達34.84%;冷背藥材木鱉子,各市場價格均上漲19.8%,價格突破40元/公斤。來源:康美中藥網「中藥材價格短期內肯定下不來,就算是降也不會降多少。」有從事中藥材交易的人士告訴記者,監管越來越嚴格,藥企收購標準不斷提高,產品漲價是必然。
  • 板藍根供不應求、中藥材價格不斷上漲,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板藍根的熱銷,也把很多人的目光引向了國內中藥材的價格。近年來,中藥材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它的價格也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時不時就能聽到中藥材漲價的聲音。據有關數據統計顯示,近年中藥材同比上漲的品種有344個,與之前持平的有255個,價格整體上漲7%,整體呈上漲趨勢。從事中藥材生意的人士表示,進入今年9月份以來,中藥材就已經有了3成的漲勢。
  • 感冒藥價格翻倍!多款常用藥漲價,賴環保?
    關於家庭常用中成藥漲價的原因,如蘭州佛慈製藥一樣,很多企業都會把原因歸結到成本上漲。目前新版GMP(一套適用於製藥、食品等行業的強制性標準)已經施行,為了達到相關規定要求,藥品生產廠家需要對現有的設備進行改造升級,這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和成本。行業監管也在不斷升級。
  • 未來3年中藥價格或將普遍上漲
    點擊查看 近日,中藥材價格普漲成了社會關注的焦點話題,但對於慢性病患者來說,他們因為長期吃藥而因病返貧、因病至貧,再一次面對中藥漲價風波恐怕會使他們的生活雪上加霜,為此,山東如意新特大藥房將聯合各類慢性病中藥生產企業拒絕漲價惠及廣大慢性病患者。
  • 市面上多款常用藥漲價 感冒藥價格翻倍
    目前新版GMP(一套適用於製藥、食品等行業的強制性標準)已經施行,為了達到相關規定要求,藥品生產廠家需要對現有的設備進行改造升級,這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和成本。行業監管也在不斷升級。2017年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和「十三五」國家藥品安全規劃,其中明確提出全面實施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範。同時,監管部門對中藥材質量監管趨於嚴格,抽檢和跟蹤成為常態。
  • 30多個常用藥大漲價
    進入低價藥清單的藥品,有關生產企業和銷售單位應在低價藥日均費用標準內合理制定價格。多個中成藥漲價在30多個被指漲幅過大的藥品中,蘭州佛慈製藥6個產品在列,分別是保和丸、健脾丸、龍膽瀉肝丸、香砂養胃丸、天王補心丸。
  • 保供穩價常用急救藥迫在眉睫 中藥材戰略儲備發揮關鍵作用
    未來隨著中藥走出去戰略逐步推進,中藥材戰略儲備項目更顯得尤為關鍵。近年來,常用藥漲價呈現愈演愈烈的趨勢。甚至有報導稱,部分藥品漲價幅度,已經超過房價。究其原因,業界分析環保限產、原料壟斷等都是癥結所在。相比之下,近幾年來中藥雖有一定漲幅,但是總體上並未出現往年的暴漲暴跌現象。
  • 同仁堂梅群:中藥材價格2012年不會「跳著翻」
    今年在通脹背景下,中藥材也曾掀起一波漲價潮。中藥材漲價能否持續?如何抑制漲價?中藥材漲價對藥企以及藥價帶來了什麼影響?同仁堂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梅群近日接受本報採訪時稱,抑制中藥材漲價,僅去抓投機倒把的行為是不夠的,國家應建立產業扶植政策,從稅收上給予保護。他還預計,多數中藥材價格明年不會再出現「跳著翻的」大幅漲價。
  • 廣東入秋煲湯類中藥材身價普漲 藥店也叫苦(圖)
    中藥材價格上漲,連清涼茶的身價也漲了  記者隨後走訪了歲寶百貨、沃爾瑪、華潤萬家等商場的超市後發現,散裝枸杞的價格也都維持在每500克39元至50元左右;而淮山的價格每500克32元左右;當歸的零售價也一般在每500克100元左右。  一位中藥師告訴記者:「現在中藥材漲價漲得比較厲害的是太子參,跟十天前相比漲了3毛錢,差不多要3.5元/10克左右。
  • 蒼朮、連翹等中藥材品種未來走勢分析---【大疫當前,中藥材供應將...
    中醫藥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藥材用量正在迅猛增加。然而,中藥材是否能夠保質、保量供應?關鍵時刻中藥材供應鏈條會不會掉鏈子?中藥材供應的「大考」真的來臨了!1、「疫用中藥材」能否保證供應?       疫情當前,許多人選擇中藥進行預防與治療。
  • 疫情之下 多種物品價格上漲 涉大量醫械原料、耗材
    一位同樣無奈的表示,就算廠商不漲,代理也必然會漲價,畢竟現在供貨如此緊張,現在大部分代理手上的還都是去年的囤貨,正好吃一波利潤。器械元件之「晶片電阻上漲80%」疫情期間,部分晶片電阻產品漲價七至八成。在調價的原因上,主要是受生產力不足所影響,工廠停工所致,在需求量上漲的條件下,存貨量有限,物流成本和人工成本上漲,以及原材料鈦精礦成本增加,致使價格不得不上漲。據業內分析師認為,今年上半年鈦白粉會先漲後跌,現在下遊逐漸開工,進入需求旺季,到夏季可能會有一波價格下跌,因為夏季天熱使下遊開工受限;下半年應該還會有一波漲價。
  • 中藥材價遇近十年來最猛漲幅 被稱「藥你命」
    價格:  過去漲幾角現在漲百元  漲價榜上,瘋狂的不僅是太子參。在清平藥材市場經營的店主王增告訴記者,中藥漲價潮已持續一段時間,他店裡大部分的中草藥價格都是穩步增長和太子參相比,三七漲得也很「扎眼」。「原來三七的價格是0.2元/克,現在已經漲到0.66元/克。」
  • 藥企復工藥市復市 安國中藥特色產業全力保障中藥材供應
    保中藥材供應安國藥企加速復工復產  1月26日,安國市就開始謀劃重點藥企安全有序復工復產,以保障防疫物資生產供應。從1月26日開始,園區內的中藥材加工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保障疫情所需中藥飲片市場供應。  在政府部門協調幫助下,1月26日安國聚藥堂藥業有限公司從周邊村莊接70多名員工提前返崗,生產防疫急需的中藥飲片。目前該公司把金銀花、黃芪、防風、連翹、藿香等50多個中藥飲片作為生產保供的重點,平均日產量30多噸,而且價格保持平穩。
  • 全國中藥材價格普漲 白芍統貨十年間價格翻10倍
    【天地網訊】    本報訊 (記者劉夏)據中新社報導,2010年全國市場中藥材普漲。中國中藥協會1月2日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全國市場537種中藥材中有84%漲價,漲幅在5%至180%。其中28%漲幅的超過51%,6%的逾181%,2%的超過300%。冬蟲夏草、阿膠、西洋參位列上升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