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味神奇的調料,能給食材帶來萬千變化,被廚師們稱為烹飪的靈魂,它就是鹽。千百年來,不管是對原材料的選擇,烹飪的技巧,還是調味的搭配,人們從未停止對鹹味的追求和探索。汕頭人的一勺鹽裡,傳承怎樣的經典味道。一把鹽在烹飪高手的手裡,到底能變化出如何神奇的滋味。
在日常的烹飪中,鹽擔當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味道調查員這次來到了汕頭,聽說在這裡達濠街上隱藏一位用鹽高手,經他製作的鹹鮮美味,可是眾多汕頭人念念不忘的心頭愛。
今天探訪的是行家紀師傅,他是紀家魚飯店第三代傳人,味道調查員探訪的是紀師傅和他拿手活魚飯。魚飯其實就是以魚當飯,汕頭人將魚上升到了與米同等的重要地位,要釋放海魚的鹹鮮本味,哪一種魚才是最佳選擇?做魚飯,先要選魚,在汕頭,巴浪魚,紅目鯛,黃花魚,新鮮的魚貨品種多樣,食客可以任意選擇,但紀師傅告訴味道調查員,在達濠最傳統的魚飯是用巴浪魚製作而成。
巴浪魚,學名藍圓鰺,分布於我國東南海域,肉糙,刺多,腥味重,這聽起來似乎並不美味巴浪魚,為何會成為魚飯的首選。
紀師傅說巴浪魚在製作魚飯時,食材清洗步驟不同尋常,新鮮的魚只要簡單清洗,不去鱗刨肚,因為,剖腹後會破壞整條魚的鮮味,現在這樣可以保持整條魚原本的味道。
然後,進行下一步操作:醃製,它是製作魚飯的靈魂工序,也是汕頭人最常用的去腥保鮮的古法。用本地產的大粒海鹽,它也是汕頭人廚房裡調味的必備品,所以,製作好吃魚飯必須要用本地海鹽來醃製。
這裡就解釋了為何巴浪魚成為製作魚飯的首選,因為巴浪魚本身的味道夠濃厚,且製作過程不剖腹,不損失其鮮味的魚,才能在海鹽的強力醃製之下,不丟失自身滋味,也許這也是汕頭人一勺鹽,可以做一道菜的秘密。
如何把清洗後的巴浪魚放置在一個小小的圓形竹筐中,先彎曲魚身,魚頭逆時針,魚肚向內,魚背向外,把一條一條魚貼著竹筐邊擺放,再由竹筐邊向筐中央擺放,就這樣一層鹽一層魚,條條相疊,層層相錯,直到疊滿整個竹筐。這道步驟叫排魚,若排不好魚,就會增加煮魚的難度。煮魚容易,排魚難,魚飯的魚品種繁多,紀師傅憑著多年經驗會根據魚的種類,大小,排出不同的造型,這樣有利於下一步的烹煮。
將魚飯與竹筐一起下到大鐵鍋中,煮熟後自然攤晾,竹筐空洞方便空氣流通。
紀師傅把晾好的魚飯擺放在餐桌上,邀請味道調查員品嘗,並告訴味道調查員可以直接用手抓起魚吃。
用鹽醃製的魚可以襯託出魚肉原本的甜味,且也呈現出食材原汁原味的味道。因為只以鹽入味,完全可以激發出食物的本來味道,從此讓汕頭人獲得滿口鹹甜的魚飯,也讓品嘗魚飯的人實實在在地體會到了何謂「一勺鹽百味鮮」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