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魚飯:汕頭人用一勺鹽,傳承了怎樣經典味道

2020-12-15 歐德霖

有一味神奇的調料,能給食材帶來萬千變化,被廚師們稱為烹飪的靈魂,它就是鹽。千百年來,不管是對原材料的選擇,烹飪的技巧,還是調味的搭配,人們從未停止對鹹味的追求和探索。汕頭人的一勺鹽裡,傳承怎樣的經典味道。一把鹽在烹飪高手的手裡,到底能變化出如何神奇的滋味。

在日常的烹飪中,鹽擔當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味道調查員這次來到了汕頭,聽說在這裡達濠街上隱藏一位用鹽高手,經他製作的鹹鮮美味,可是眾多汕頭人念念不忘的心頭愛。

今天探訪的是行家紀師傅,他是紀家魚飯店第三代傳人,味道調查員探訪的是紀師傅和他拿手活魚飯。魚飯其實就是以魚當飯,汕頭人將魚上升到了與米同等的重要地位,要釋放海魚的鹹鮮本味,哪一種魚才是最佳選擇?做魚飯,先要選魚,在汕頭,巴浪魚,紅目鯛,黃花魚,新鮮的魚貨品種多樣,食客可以任意選擇,但紀師傅告訴味道調查員,在達濠最傳統的魚飯是用巴浪魚製作而成。

巴浪魚,學名藍圓鰺,分布於我國東南海域,肉糙,刺多,腥味重,這聽起來似乎並不美味巴浪魚,為何會成為魚飯的首選。

紀師傅說巴浪魚在製作魚飯時,食材清洗步驟不同尋常,新鮮的魚只要簡單清洗,不去鱗刨肚,因為,剖腹後會破壞整條魚的鮮味,現在這樣可以保持整條魚原本的味道

然後,進行下一步操作:醃製,它是製作魚飯的靈魂工序也是汕頭人最常用的去腥保鮮的古法。用本地產的大粒海鹽,它也是汕頭人廚房裡調味的必備品,所以,製作好吃魚飯必須要用本地海鹽來醃製。

這裡就解釋了為何巴浪魚成為製作魚飯的首選,因為巴浪魚本身的味道夠濃厚,且製作過程不剖腹,不損失其鮮味的魚,才能在海鹽的強力醃製之下,不丟失自身滋味,也許這也是汕頭人一勺鹽,可以做一道菜的秘密。

如何把清洗後的巴浪魚放置在一個小小的圓形竹筐中,先彎曲魚身,魚頭逆時針,魚肚向內,魚背向外,把一條一條魚貼著竹筐邊擺放,再由竹筐邊向筐中央擺放,就這樣一層鹽一層魚,條條相疊,層層相錯,直到疊滿整個竹筐。這道步驟叫排魚,若排不好魚,就會增加煮魚的難度。煮魚容易,排魚難,魚飯的魚品種繁多,紀師傅憑著多年經驗會根據魚的種類,大小,排出不同的造型,這樣有利於下一步的烹煮。

將魚飯與竹筐一起下到大鐵鍋中,煮熟後自然攤晾,竹筐空洞方便空氣流通。

紀師傅把晾好的魚飯擺放在餐桌上,邀請味道調查員品嘗,並告訴味道調查員可以直接用手抓起魚吃。

用鹽醃製的魚可以襯託出魚肉原本的甜味,且也呈現出食材原汁原味的味道。因為只以鹽入味,完全可以激發出食物的本來味道,從此讓汕頭人獲得滿口鹹甜的魚飯,也讓品嘗魚飯的人實實在在地體會到了何謂「一勺鹽百味鮮」的感受

相關焦點

  • 一勺鹽,悟人生(超經典)丨可讀
    一勺鹽,倒進杯裡,很鹹。一勺鹽,倒進湖裡,很淡。煩惱如鹽,是鹹是淡,是苦是甜,取決於心量的大小。一切過不去的心情,睡一覺就好;所有放不下的感情,給自己開導。一勺鹽悟出人生,一勺鹽讀懂生活,有些時候生活的哲理就蘊含在簡單的事物之中,有時候放空自己也是不錯的選擇。
  • 這家店居然把老汕頭人的回憶都搬到了西區…
    說起芝麻糊杏仁茶,汕頭人一定會想到老杉排老杉排桂園店,是很多汕頭人的回憶。
  • 《傳承家的味道》給爸媽做的一道菜(一)
    家的聲音是夏天老舊的電扇吱嘎吱嘎的叫聲,家的樣子是兩扇窗戶一道門,那家的味道是什麼呢?在我的記憶中家的味道是早晨一碗熱氣騰騰的麵條,是中午一盤色香味俱全的魚香茄子,是晚上的一鍋新鮮的蘿蔔湯。每每思鄉的時候我總是會想起那一盤盤帶著愛意的菜。今天我帶著這盤魚香茄子來向大家展示一下我記憶中家的味道。
  • 一勺鹽一勺油,再也不怕打開的番茄醬罐頭變質了!
    在一個幾口之家裡,每日必用的房間一定是廚房了。一日三餐的製作都必須在這裡進行,雖說每次看著自己做出美麗成品都會有滿滿的幸福感,但是每到吃完飯回廚房收拾的時候,就會立馬開始抓狂。由於我們國家的人的飲食習慣,做飯都是重油,這也導致我們在做飯的時候油煙會非常大,雖說我們的家裡都會裝上油煙機,但是每隔一段時間,油煙機上還是會布滿汙垢!
  • 吃過這兩碗面,才能算真正的汕頭人
    從繁榮到沉寂,再到如今煥發新的生命力,老城幾經變遷,卻依然是汕頭人最美好最厚重的記憶。而作為老城變遷的見證者,那些佇立在老街中的小食店,又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據「老汕頭」考證,愛西乾麵的「愛西」兩字源於兩個「西」:一是該店位於汕頭埠的西側;二是該店緊靠當時的西南通酒樓。
  • 汕頭人嗜食生醃海鮮,遠近聞名,蔬菜生醃比雞肉好吃卻鮮為人知
    汕頭人嗜食生醃海鮮,遠近聞名,蔬菜生醃比雞肉好吃卻鮮為人知,大家好,我是異族極限,資深自媒體人,汕頭人,只做原創,歡迎關注我帳號裡的更多原創作品。切後裝到一個大碗裡,撒一點鹽,用手抓勻,靜置10分鐘,能看到碗裡有很多淡淡的綠色水,這時再用手抓捏,擠掉青澀的水分。處理後的大莖芥藍還不能直接醃製,再做這一步是關鍵,它直接影響到菜的口味和味道,有陽光,有風的日子做「初湯菜」最好了,把它放到一個通風的菜筐裡,曬到蔫蔫的,這樣浸泡時它才能吸取足夠的水分和味道,恢復彈牙酥脆口感。
  • 以前做菜放一勺鹽,現在放三四勺還是不鹹,是鹽的質量不行嗎?
    有朋友說:以前做菜只需放一勺鹽就可以了,而現在放三四勺還是不鹹,是鹽質量有問題吧。我也覺得現在的鹽不如小時候吃的鹹,而且不同的品牌,鹹度也會略有不同。曾經我也想過是不是鹽的質量不行,才造成這樣的問題呢?
  • 汕頭人做海鮮魚湯,用它做調味料,比雞湯好喝且便宜
    汕頭人做海鮮魚湯,用它做調味料,比雞湯好喝且便宜。大家好,我是異族極限,資深自媒體人,汕頭人,只做原創,歡迎關注我帳號裡的更多原創作品。今天我選了三條魚,一條春只魚21元,兩條黑肉鯧魚31元,平時春只魚用來煮豆醬當菜吃,今天突發奇想用它來做魚湯,只因開冰箱時發現之前買的幾條菜脯未用,反正菜脯在潮汕入饌是常有的事,如汕頭名菜「龍舌鳳尾湯」、「龍舌白玉湯」自古有之,肯定不會差到哪去。
  • 紅燒帶魚最經典的做法:味道鮮美,做法簡單
    紅燒帶魚最經典的做法:味道鮮美,做法簡單紅燒帶魚算是非常經典的一種帶魚做法,這種做法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有點吃膩了,但其實帶魚還真的是用這種方法做出來之後才是味道最好的。這種味道感覺是從小就開始吃的,吃到帶魚之後如果不是這樣的味道,還真的是會讓人有點覺得不正宗。也就是用醬香的味道讓帶魚的清香味道中混合出一種更加濃鬱的香味,這樣的香味才是感覺最舒服的。帶魚的吃法其實也是有很多種的,不過由於帶魚是屬於清淡口感的食材,所以用這種濃重調味料做出來的味道才會有比較大的反差效果,吃起來才會更加的過癮一些。
  • 汕頭人把草當菜吃,男女老少隔三差五不來一碗,心裡總痒痒的
    汕頭人的飲食習慣很特殊,早餐喜歡吃用草做的湯,當菜湯吃,在汕頭美食之旅攻略裡時常有推薦,在《中國早餐》裡也有介紹過。吃草成癮的汕頭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隔三差五不來一碗,心裡總痒痒的。在汕頭的早餐店裡,最常見,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汕頭人用它當菜吃,取的是新鮮益母草苗,平時是按捆賣的,一捆大約2~3兩,3~5元。益母草苗咋一看形似香菜,形似但細看區別大了,葉子齒形不同,益母草根部是獨苗,香菜在根部有分叉。益母草,早餐店裡一般是配粿條面,豬內臟,益母草花生湯只有在老汕頭人家裡才能吃到。講究可清除體內垃圾。
  • 沙茶炒螃蟹,汕頭人餐桌上最常見的吃蟹方法,口味鹹鮮微辣
    汕頭人以吃紅蟹和青蟹為多。紅花蟹,汕頭人稱它為紅蟹,是海螃蟹中的上品,味道清甜,肉質鮮嫩,主要產於南海沿海,蟹殼呈淺紅色或淤紅,額角長六棘。紅蟹一般用來做凍蟹,在潮州打冷中必有它,再有就是清蒸紅蟹,今天來做一道很普及的沙茶炒蟹,沙茶的微辛辣正好去了螃蟹的腥和寒氣。
  • 吃炒肝不用勺,沙茶麵裡放牛奶,這些經典早餐原來一學就會!
    炒肝兒不用勺,隨意而自信地用一隻手託著碗底兒,轉著圈兒,就著空氣,吸溜吸溜地拿碗邊往嘴裡喝,用北京話來說就是「忒兒嘍」;包子不用筷子夾,用手直接拿著吃,咬一口再沾點炒肝兒的汁兒,那才叫一個香~
  • 難捨經典千載魯菜傳承,一席酒食賞析山東味道
    2 酒食論道,傳承弘揚經典齊魯味道啟動儀式上,活動特邀嘉賓、文化學者、全國青聯常委、山東省青聯副主席、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魏新,以一場美食美酒交融的主題演講,道盡了正宗魯菜美食和景陽春經典味道的傳承與發展
  • 新書|董克平攜手屈浩、大董、周曉燕、蘭明路,呈現《味道的傳承》
    原創 江梅娟 中國烹飪雜誌「這個借力『啪』一掄,兜過來,大翻勺,溫度夠了,香氣足了。
  • 家常牛肉湯配方,僅用2種料酒加一勺鹽,做法簡單湯色漂亮
    料酒需不需要用?要是用的話應該選擇哪種料酒呢?牛肉怎麼燉最好吃,大家各有各的方法。有冷水下鍋的,有熱水下鍋的,那到底這下鍋時間有沒有講究呢?那麼多牛肉怎樣才不腥又好吃呢?一塊看看大廚是怎麼做的。大廚用了一招,不用滷燉料,只用清水燉牛肉,就可以讓牛肉不腥又可口,並且不僅能吃肉,還能喝熱湯。怎麼做的呢?首先,燉牛肉最關鍵的就是選合適的牛肉。牛肉有很多部位,各個部位的肉製作的手藝和方法也不同,這裡簡單說幾個。像是牛腩,肉比較厚,所以這塊肉呢,只適合於燉燒,而且是長時間的燉燒。
  • 以前炒菜一勺鹽就很鹹,為啥現在要放三四勺?是鹽的質量問題嗎?
    導讀:以前炒菜一勺鹽就很鹹,為啥現在要放三四勺?是鹽的質量問題嗎?鹽被人們稱之為百味之首,在日常生活當中,相信每一個人都離不開食用鹽,但是隨著工業技術越來越發達,總有一些人覺得現在鹽的質量是越來越差了,為什麼呢?
  • 夜市大搜索,揭秘汕頭人的美食秘密基地!
    ,用古法製作的滷鵝...今天粵遊君就只挑汕頭腸粉來說一說。△汕頭腸粉純米漿加上蝦、生蠔、瘦肉、雞蛋和青菜、豆芽,用「抽屜」蒸好,再加上菜脯(蘿蔔乾)和醬油,這就是汕頭腸粉最經典的搭配了潮汕生醃海鮮有「潮汕毒藥」之美譽,蓋指吃過的人用不了太久,就會茶飯不思而四處尋覓,因此也可以看出生醃海鮮味道鮮得令人髮指。
  • 1勺麵糊,1個雞蛋、1根香腸,多種面醬,一攤一放一卷,好吃味道
    (您也可用火腿腸或是魚味香腸)調料:甜麵醬、豆腐乳汁、老乾媽辣醬、白糖、鹽適量(蒜蓉實際操作中我沒有放入)製作過程:1、調製麵糊先將稱好的60克綠豆面倒入大碗中,然後將4勺的白面、2勺的黃豆面分別倒入大碗中。30毫升的清水邊倒邊攪動,要少量多次放入適量的水,將麵糊攪拌均勻後,撒上少許食鹽和五香粉或是花椒粉,調製成線狀麵糊。如果家中無手動打蛋器,可用筷子來代替。2、調製醬料。
  • 傳承本幫經典口味,每一口都是小時候的味道
    傳承滬菜精髓的「圓味」本幫菜每一口都是小時候的味道申圓苑紅燒三寶招牌紅燒肉,主角除了五花肉,還多了Q彈的豬蹄與豬尾。整道菜棗紅油亮,一上桌就牢牢鎖住了我們的目光。開吃之前,我們還深入到後廚,一探這道招牌菜的美味秘訣!
  • 用奧爾良雞肉炒飯,連鹽都不用下了,味道正好
    用奧爾良雞肉炒飯,連鹽都不用下了,味道正好大家還記得都市喜劇中愛情公寓的胡一菲拿手料理是什麼?沒有錯就是蛋炒飯。蛋炒飯相信大家都吃過,裡面一般就兩樣東西,一是蛋,二是飯,然後炒一炒,加上蔥花就成了。後面廚藝越來越精湛,對於吃食也越來越看重,就不甘心於普通的蛋炒飯,經過幾次研究,小編發現蛋炒飯裡如果加點其他東西,味道會變的更好喲,接下來大家就一起來跟小編學習一下我們今天要推薦的一款全新的蛋炒飯,它的名字就叫奧爾良雞丁蛋炒飯。再炒飯中加入奧爾良雞肉,瞬間口感爆棚,你還在等什麼,還不跟我來品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