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終南山,隱居山林卻依舊不忘尋找進身之道

2020-12-15 杯酒洗詩

燈火、詩意、酒興、過客、歸人,古老的長安城中,跌宕這盛世的樂章。內含幾分迷離,幾分華美,然而李白卻不屬於這裡。

他只能在那雲霧繚繞的終南山上,遙遠的眺望著那繁華的長安城。

終南山

終南山,又名太乙山、中南山、周南山,簡稱南山。地形險要,道路崎嶇,雄踞在長安之南,是長安城高大堅實的依託、雄偉壯麗的屏障。素有「天下第一福地」「洞天之冠」的美稱。

終南山是道教的一個發源地。據傳楚康王時期,尹喜是函谷關的關令,於終南山中結草為樓,每日在草樓裡觀星望氣。後來,老子身披五彩雲衣,騎青牛出函谷關的時候,尹喜將其請到樓中,請其講經著書。老子在樓南的為尹喜講授完《道德經》後,飄然離去。道教產生後,尊老子為道祖,尹喜為文始真人。

終南山風景

終南山由於遠離塵囂,歷來是隱居的好地方。姜子牙、趙公明、張良、王維等人都曾隱居在這裡,李白居住在這裡卻不是為了隱居。李白並不想隱居,他一直有著報效國家的心,他居住在終南山是迫不得已的做法。

李白曾寫信給長安縣尉崔叔封,將其比作推舉諸葛亮出山的崔州平,希望崔叔封能夠舉薦自己入朝為官。多日無果後,李白在終南山上落寞地寫下了一首《長相思》:「美人如花隔雲端」。對於當時的李白,他期望能夠在仕途上做出一番成就。然而到達長安已有數日,多次求薦都無功而返。魏闕近在咫尺,卻始終無法得其門而入,就仿佛,美人如玉,卻遠隔雲端。仕途很近,又很遠。

終南山景點—重陽宮

李白是落寞的。幸好,在李白落寞的時候,還有終南山的山水為伴。李白偶爾會邀請幾個意氣相投的好友,在這終南山上飲酒作樂,盡興而別。

李白這個人,他性飲酒,他習慣於在酒中忘記忘記自己、忘記悲傷、忘記世事。他常常縱身於酒中,只有那個時候,他才能無拘無束,才能無牽無掛,才能做那個豁達豪放的李白。

酒雖然能夠讓李白忘記煩惱、忘記哀傷,但酒終究不能代替生活。沒有了美酒,回到現實的李白,仍然需要面對生活的苦難。

終南山無法讓李白踏上朝堂,他的仕途依舊遙遠。他決定西遊,離開這個不待見他的長安。他曾在《贈裴十四》中寫道:」徘徊六合無相知,飄若浮雲且西去。」來表達他心中的不滿。

終南仙境

李白西遊,其一是為了遊覽風景,排解心中的煩憂;其二也是為了能夠找其他的人來舉薦自己入朝。他曾到達太白山,寫下了那首表示他心理的詩:《登太白峰》。

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 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 願乘泠風去,直出浮雲間。 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 一別武功去,何時復見還。

李白信仰道教,渴望乘風而去,遨遊天地。但是他又不甘心拋開人世,一去不復返,想要在朝堂之上施展他的才華。李白始終這樣矛盾:既想要實現道家的出世思想,又想要完成儒家的入世觀念。就是因為這樣矛盾,李白無法逃開苦悶。

終南山景點—樓觀臺

李白西遊數月,最後還是落寞而歸。他在《留別王司馬嵩》寫道:「願一佐明主,功成還舊林。西來何所為,孤劍託知音。」他希望王司馬舉薦自己,但是王司馬並沒有領會李白的意思,以為李白希望得到資助。帶著失望,李白無奈地結束了他的西行,回到了終南山。暮秋時節離開,春天歸來,終南山的生活一如既往。春天到了,終南山萬物復甦,什麼都是新的,一派欣欣向榮的新氣象,但是李白的心情卻比離開的時候更加低落,他只能日日夜夜的獨酌,希望能夠在酒中的世界完成自己的抱負。

相關焦點

  • 哪些人可以隱居終南山?終南隱士都是哪些人?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第二,工作、事業、生意遭受重大失敗或挫折,破產、背負巨額債務,一蹶不振,或看透官場和職場,選擇隱居山林。 第四,音樂家、畫家、書法家、作家等遭遇創作瓶頸,或者為了尋找創作靈感,來到秦嶺終南山隱居,同時進行創作。
  • 他是終南山第一隱士,隱居深山30年,以粗茶淡飯度日修行
    但是,在我國的終南山上,卻有這樣一位隱士,他隱居深山長達三十年的時間,每天都是以粗茶淡飯來度過修行時光的,由於他隱居的時間非常久,因此,他也被人稱為"終南山第一隱士"。那麼,在這位第一隱士的背後,究竟發生過怎樣的事情呢?
  • 李白終南山下一首詩 驚豔了歲月人生
    為歷代文人墨客隱居之地。多年以前,有一位偉大的詩人,衣袂飄飄,風骨俊雅。傍晚時分,他從終南山上走來,此時明月高懸,出現在山間,人走月移,如影相隨,山間明月就像一位友好的故人,伴著他一直行走。詩人心情大好,如此山間美景,他忍不住回頭望了一眼來時的路徑,只見來時的山路蒼蒼茫茫,一片清翠。
  • 揭秘神秘在終南山上的隱士,厭倦了生活繁瑣,隱居山林不問世事!
    而我們的古代就有非常多的隱士,有的是名人,也有的普通人,有的是因為厭倦了生活中的繁瑣和勾心鬥角,也有的是因為想要逃離現實的壓力,總之隱士一詞,對於國人來說,還是具有很強的神秘氣息的。那麼說起大多數隱士居住的地方,就非終南山莫屬了。
  • 「天下第一福地」終南山,探訪隱居於此的隱士們,來一場心靈之旅
    雖然這是大部分人的常態,但是在這世間,終有小部分人還是如願,真正的歸隱山林了。他們遠離紅塵俗事,遠僻在人煙稀少,山空樹大的山林中。守著一草廬或是一山洞,耕種著三分小菜地,日日粗茶淡飯過著歸隱地生活。有人說,如果想要歸隱,那應該歸隱到何處去呢?這世間雖然,可又有哪裡可以使人安寧,哪裡能夠讓人安心歸隱,不理俗世呢?
  • 當初隱居終南山的姑娘,本想了卻凡塵,卻因房租太貴無奈回來工作
    有一位名叫小楠的姑娘,就做出了這樣的一個選擇,離開人人嚮往的大都市,仿照古代的文人志士歸隱山林。然而,當初隱居終南山的姑娘,本想了卻凡塵,最後卻因房租太貴無奈回來工作。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既然是歸隱山林,怎麼又會受房租的困擾呢?其實,說起來是歸隱終南山,但想要在山林間隱居,首先也得有住所才行,小楠總不可能以天為被,以地為床。
  • 放棄億萬家產隱居終南山,自認與世無爭,看終南山隱士生活怎麼樣
    然而,有那麼一批人,毅然拋棄了城市生活,選擇了隱居終南山,過上了清幽的日子。這麼多年過去了,那些隱士們,過的還好嗎?01億萬身家毅然出家的劉景崇很多人隱居終南山,是為了逃避生活,甚至很多年輕人,目的只不過是為了不想上班。
  • 那個辭職隱居終南山的姑娘,付不起房租又回來了
    800前年,終南山隱居著一位絕代女子,她是金庸筆下的小龍女。「當這座山脈出現在我眼前時,我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好像它就在這裡等我一般,等我來與它相遇。」當時的她,是一名走南闖北的攝影師,渴望在擠破頭的北京紮下跟。2013年一次與朋友普通的遊玩,卻讓她深深的愛上了這個地方。「你走吧,我要留下來。」只對朋友留下一句話,轉身扎進山林。
  • 終南山有上萬人「隱居」,當真是看破紅塵?當地村民卻稱皆是假象
    ——《終南山》在我國著名詩人王維的筆下,終南山是巍峨壯觀,綿延不絕的,置身於終南山中猶如置身於一片奇幻的境界,可見終南山是一片秘境。太乙終南山位於陝西境內的秦嶺山脈段,是我國的重要地理標誌和景點。從古到今,終南山都是給人一種隱秘絕麗的感受,古時便有不少人選擇此地作為隱居之地。如今到了現代,人們對山的熱情並沒有消退,反而呈現出漲勢,「終南山」有上萬人隱居,難道他們當真都是看破紅塵?可當地村民卻都說皆是假象。
  • 終南山有上萬人「隱居」,當真是看破紅塵?當地村民卻稱皆是假象
    ——《終南山》 在我國著名詩人王維的筆下,終南山是巍峨壯觀,綿延不絕的,置身於終南山中猶如置身於一片奇幻的境界,可見終南山是一片秘境。太乙終南山位於陝西境內的秦嶺山脈段,是我國的重要地理標誌和景點。「壽比南山」「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等說法都皆出自於此山。從古到今,終南山都是給人一種隱秘絕麗的感受,古時便有不少人選擇此地作為隱居之地。
  • 山東小夥隱居終南山,親爹一番話踹回現實:沒錢還學什麼陶淵明
    然而走出校園進入社會後,工作和生活的壓力讓人喘不過氣,部分人開始厭倦塵世,試圖開始追尋內心的寧靜,以修養身心為由逃避現實。眾所周知,我國古代也有許多能人異士,為了逃避世俗,不得已選擇山中隱居。比如田園詩派創始人陶淵明。
  • 「終南山第一隱士」:隱居30多年每日清水白菜,父母再見已認不出
    ——《論六家要旨》隱居山林,悠然田野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客的畢生追求。擇一處良田,建一所私宅,養一圈雞禽,彈一曲雅樂,好不快哉。在世外桃源,他們可以逃離世俗的紛擾和官場的爭鬥,專心發展自己的愛好和事業,而這些人,被後世統一稱作隱士。
  • 唐詩三百首|03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李白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注釋 終南山:即秦嶺,在今西安市南,唐時士子多隱居於此山。過:拜訪。斛(hú)斯山人:複姓斛斯的一位隱士。 碧山:指終南山。下:下山。 卻顧:回頭望。所來徑:下山的小路。
  • 為何隱居的人會選擇終南山,他們如今過得怎麼樣了?
    由此可見,對很多人來說隱居的生活也別有一番樂趣。但是我們不是陶淵明,無法做到「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沒辦法做到在鬧市中隱居。所以很多人會選擇前往終南山,過一段逍遙自在的日子。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都去了終南山歸隱?那些去終南山歸隱的人,如今過得怎麼樣了?
  • 這座山號稱五千隱士—終南山,數百仙人,現代人在其中隱居四十年
    ​這是陝西省西安市秦嶺山脈中一座著名的終南山。4000多年前這裡有歷史記載,歷代詩人不計其數,留下許多佳句。韓愈在此感慨道:&34;;王維描寫此處風景&34;;李白曾稱讚此處:&34;。根據統計,歷代終南山隱士總數達五千餘人。上古到先秦,下古到明清,甚至近代,都有人在南山上隱居。漢開國功臣張良,輔佐惠帝登基的商山四皓,也是從這裡出來的。
  • 隱居:住終南山的不一定都是隱士,但隱士心中肯定都有一座終南山
    好友頗為理解,順道提醒,「可以去終南山看看」說起終南山,其實我也是從「東莞高管前往終南山隱居」的新聞裡得知的,當時這篇文章也是這位好友推給我的,附言「我也好想去隱居啊,俗世太辛苦了」。這之後,終南山成為了隱居的代名詞。
  • 幼兒學唐詩之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趣味學習樂園>學前班語文>正文幼兒學唐詩之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2013-02-03 12:07 來源:網際網路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去終南山「隱居」?
    古代很多文人喜歡找個清靜之地隱居。說到隱居,有個地方不得不提,那就是終南山。終南山位於陝西境內的秦嶺山脈,是國家4A旅遊景區,也是道教的聖地。終南山遠離世俗喧囂,是很多嚮往隱居生活的聖地。最近幾年,去終南山隱居的人越來越多。
  • 仙翁洩天機:探秘終南山隱士,深入最神秘群體的,隱居生活與傳統
    《後漢書》裡是這樣講隱士的:「或隱居以求其志,或曲避以全其道,或靜己以鎮其躁,或去危以圖其安,或垢俗以動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清。」而隱士們最嚮往和青睞的地方,便是「修行聖地」終南山了。終南山裡的隱士傳統,至少已經延續了三千年了,但是隱士有幾種:道教隱士、佛教隱士和知識分子隱士。
  • 終南山女隱士,曾打坐108天,隱居40多年,兒子結婚也不回
    在現代社會的快節奏中,許多人都會因為工作生活的高負擔和強壓力,而產生對隱居生活的嚮往之情。因為肩上擔著養家餬口的責任,我們只能在網絡上看看李子柒、華農兄弟的視頻來寄情山水。也有人會毅然拋下一切,去回歸山野,讓自己真正在樸素艱苦的隱居生活中獲得心靈上的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