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些知名大醫院名醫一號難求的現狀在男子田某、金某等人眼中成了賺錢的商機。他們註冊運營公司,找人開發預約掛號的APP在手機應用平臺推廣,並組織客服人員將APP獲取到的就醫患者信息非法提供給號販子,以此賺取服務費。記者今日獲悉,金某、田某等7人被西城法院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3年6個月至1年3個月不等的刑期,並處罰金。
兩年前,男子田某和金某在一次飯局上相識。當從田某口中得知北京知名大醫院的名醫號很難掛,不少號販子專門幹倒號生意後,金某靈光一現,找到生財之道。他提議可以註冊一家公司,將北京大醫院周邊的號販子組織起來,開發網絡平臺收集想要掛號的患者資料給號販子派單,從中賺取提成。
兩人一拍即合,註冊了公司掛在金某名下,田某負責實際運營。接著,田某僱傭軟體技術人員張某、祝某、孫某三人,開發設計「北京預約掛號」等APP軟體,並在各大手機應用平臺予以推廣。平時,APP軟體的日常技術工作由公司職員任某負責,「95後」女員工石某則負責十餘名客服人員的培訓和管理。
當患者下載註冊APP,提交個人就醫信息後,平臺客服人員會主動與患者聯繫,告知收費標準。除了交給醫院的掛號費之外,患者還要向平臺支付一百至數百元不等的服務費。確認患者想要掛的號後,客服人員將具體信息發送給與平臺有聯繫的號販子,由號販子為患者掛號,患者向平臺支付掛號費用。號販子掛號成功後,平臺再跟號販子結算。
一名從北京預約掛號APP接單的號販子說,僅他一人在兩年時間裡,就搶了3000多個號,共收取服務費30餘萬元。
後經鑑定,負責「北京預約掛號」等APP的客服人員使用公用手機發送了含有身份證號碼、姓名、手機號的數據信息共13餘萬條。
患者們以為這個預約掛號APP是醫院官方正規掛號軟體,殊不知平臺與醫院沒有任何關係,也從未獲得過官方授權。多名事主作證稱,平臺的客服沒有明確告知會保證他們的公民信息安全,也沒有明確告知會將他們的個人信息交給號販子。「如果知道要給號販子,絕對不會同意的。」
另外,田某還如法炮製,通過優醫導APP軟體商戶版得到患者求醫信息,非法提供給號販子掛號,掙取差價。經鑑定,負責該軟體的客服人員使用公用手機發送含有身份證號碼、姓名、手機號等數據信息共4萬餘條。
西城法院審理後認為,田某等人未經醫院許可及官方的授權擅自設立預約掛號收費網站,非法收集患者的個人信息,且在未徵得患者同意的情況下將患者的個人信息提供給號販子,從中謀利。7名被告人違反國家有關規定,非法向他人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特別嚴重的行為,侵犯了公民的隱私權,均已構成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法院根據7名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認罪情況等情節,判處主犯田某有期徒刑3年6個月,罰金35000元。金某等其他6名從犯分別被判2年6個月至1年3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並處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