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焱公子 編輯丨水青衣
上周小雷參加某公司面試,面試官遞給他一百塊錢,讓他去買1條軟中華回來。
小雷傻眼了。他雖然不抽菸,也知道軟中華大幾十1包,1條怎麼說也得好幾百塊,面試官這不是刻意難為人麼?
於是他直接回覆:這錢應該不夠吧?
面試官笑笑說,我知道不夠。行了,你可以走了。
這句話,等於直接宣判了面試結果。之後,果然小雷沒再收到關於這家公司的任何消息。
給一百讓你買好幾百的東西,是刻意為難應聘者,或者故意想佔你便宜麼?
當然不是。
如果陷在這種邏輯裡,我們自然難以給出令人滿意的回應。
事實上,在招聘時,諸如此類的面試題,無非就是兩個考量。
其一,考察你的應變能力。
其二,考察你的問題解決能力。
一、公司聘請員工是解決問題,而不是提出問題的
公司要員工解決的問題,肯定不會是輕而易舉就能做到的,也許是要你完成一個不可能的訂單,也許是要你完成一個高難度的項目。
只要你聚焦核心目標,總能找到方法,如若不然,總會有種種藉口。
但任何一家公司要順暢、高效運轉,一定是以結果為導向。
原來我們公司有個工程師,從進公司起就是技術員,幹了十幾年還是原地踏步,後進公司的員工都成為了他的領導。
原因就是每次領導布置任務,他總會抱怨:「這麼短的時間怎麼可能完成?」「這個事情我可做不了,難度太大了。」
老闆僱傭你,是來解決問題的。他只需要結果,背後的指向,就是你必須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及不折不扣的執行力,而不是只會散布畏難情緒,並編織一堆客觀理由。
二、公司考察的是員工的應變能力
都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我們在工作中不可避免要和人打交道,有時候是各部門之間的協調關係,有時候要是和上遊公司或下遊公司打交道。
那麼我們難免會遇到奇葩的人和事,如果我們按照直線型的思維考慮問題,很可能會把事情辦砸,讓前面同事的工作和努力付之東流。
遇到一個突發事件究竟如何應對,背後不止體現個人應變能力的高低,更是情商高低的直接展現。
三、無論如何,解決問題為上
遇到面試官提出這樣的問題,解決方案其實簡單得很。
你完全可以自己加錢去買一條軟中華,同時開好發票。回來時,將煙和發票一起交給面試官,告訴他你額外墊付了多少錢,他應該還你多少錢。
這樣既解決了問題,也不會讓自己吃虧,帳目也清清楚楚。
其實多數老闆喜歡的,就是這樣辦事乾脆利落,執行力強又界限感分明的員工。
綜上,不管在面試過程中遇到任何刁鑽古怪的問題,萬變不離其宗,只要以解決問題為核心,著力展現你的專業度和積極態度,排除任何個人情緒因素,什麼問題都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