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建築追求時尚和潮流,注重居室空間的布居和使用功能,而古代的建築相對來說就比較簡單一些,大概從新石器時期開始,人們就已經開始築建土木工程,如今數千年過去了,世界各地也都留下了很多古老建築,比如那矗立在雪域高原的布達拉宮就是一個相當偉大的建築。
位於西藏拉薩西北部的馬布日山的布達拉宮最初建造的是從姻緣開始的,根據《敦煌吐蕃歷史文獻》,吐蕃王朝的第32代贊普松幹布在拉薩巡迴,之後,仰慕大唐的貞觀之治,想娶大唐公主做妻子,得到大唐皇帝的許可,為了風光迎來了文成公主,松贊幹布決定修理「布達拉宮」。
松贊幹布是第一次建布達拉宮的時候有千間房,高9層有三座宮殿,貞觀十五年,松贊幹布為了實現願望娶了文成公主,兩人舉行了盛大的結婚典禮,所以,這個古老的宮殿,最初是松贊幹布和文成公主的結婚房間,只是過了千年,曾經的宏偉宮殿也被戰火摧毀了,到了清朝順治二年,重建了,之後,經過幾代技能高一的計劃,布達拉宮再次在雪國閃耀。
實際上,布達拉宮除了擁有傳奇歷史經驗外,殿內的寶物更是別有一番風味,因此,被稱為「文史寶庫」,這些寶物中有高93cm的觀音菩薩,這尊佛像被稱為自然,有1300年以上的歷史,在《西藏王統記》中也有記載說這尊佛像接近神話,松贊幹布搬到拉薩後,為了弘揚佛法,開始了尋找危險佛像的旅行。
松贊幹布翻山來到貢塘,卻遇上了瘟疫,本想逃到很遠的地方,但一看到就全部被肅殺了,有點失望的他邁著大步走進了森林,樹林裡沒有人,突然,一個坐在票販子上的牧童指著遠處說有一根金光閃閃的樹幹,松贊幹布沿著牧童指的方向走去,還是看到一棵金燦燦的檀香樹,他認為這棵樹正好雕刻佛像,我看見斧頭折斷了,松贊幹布非常高興,把觀音像帶回了布達拉宮。
這是一個很不可思議的記載,西藏的百姓不太相信這是真的,他們認為自然形成的觀音像是松贊幹布的化身,保護著他們,住在那裡的居民也世世代代虔誠地參拜了這座觀音像,布達拉宮經歷了戰爭,觀音像也多少消失了一些,但最後全部再現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