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不是第一妻子,但松贊幹布用行動表達對大唐的敬畏

2020-12-14 米拉圖世界之窗

著名作家陸亦順

尺尊公主塑像

約公元632年,尼泊爾處於李查維王朝時期,時任國王(其實是前國王的女婿即位)將他的愛女布麗庫蒂遠嫁給了松贊幹布,是為尺尊公主。那時候,松贊幹布才15歲。松贊幹布為其建設了扎卡扎西宮,後來毀於戰火。這個政治聯姻為吐蕃王室帶來了印度佛教密教的支持。

公元633年,松贊幹布娶了蒙薩妃(來自吐蕃貴族,為唯一一個為松贊幹布生子的妃子)。

唐帝-李世民

公元638年,松贊幹布仰仗唐朝的貞觀盛事,見吐谷渾(小國,位於青海南部,唐朝的附屬國)娶了唐朝公主。松贊幹布也想娶唐朝公主,但是被唐朝拒絕了,因為吐谷渾從中作梗。松贊幹布便舉兵大敗吐谷渾後,進攻四川松潘地區,嘗到了唐軍的厲害。而後退出土谷渾,松贊幹布派遣使官帶5000兩黃金和等值的物品(約合2020年的20億人民幣)向唐朝提親,以當時唐朝的軍事實力,可以滅掉吐蕃。因此,此時的松贊幹布重禮求娶唐朝公主是為和親,作為唐朝附屬國。

松贊幹布與文成公主

於公元641年,唐朝將文成公主遠嫁給松贊幹布。那時文成公主才16歲,出生於山東濟寧,是為李淵的堂弟李守李的女兒。自漢高祖劉邦用宗室女和親開始,皇親的公主就有概率成為政治工具。唐朝遠嫁文成公主實際上是恩威並用。

布達拉宮

「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國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為幸實多。當為公主築一城,以誇示後代 」。這句話是松贊幹布接駕遠嫁公主的使團時說的。同年,在紅山上為文成公主建造布達拉宮。可見他對唐朝的敬畏。

尺尊公主

而當時的尼泊爾只是吐蕃的屬國,所以尺尊公主駕到吐蕃雖然很早,但是地位很低。吐蕃看待尼泊爾,就像唐朝看吐蕃一樣,屬於宗主國和屬國的關係。

大昭寺

直到公元647年,松贊幹布才為尼泊爾的尺尊公主建設大昭寺。基於尼泊爾是為印度佛教的發源地,而吐蕃已經結束雍仲本教佛教的信仰而改信印度佛教的。所以建設大昭寺更多基於印度佛教密教的因素,而不是尺尊公主。

釋加牟尼12歲等身覺沃佛像

而文成公主從唐朝帶來的釋加牟尼12歲等身佛像被直接安置在了大昭寺。尺尊公主從尼泊爾帶來的釋加牟尼的8歲等身像被安置在了小昭寺。可見尺尊公主在吐蕃的地位很低!而文成公主一直是王后待遇。

無論是唐朝公主還是尼泊爾公主都沒有為松贊幹布生下子嗣。

公元650年,這位青藏高原的王,奴隸制的建立者,松贊幹布走完了他短暫而又輝煌的一生,時年33歲。他雖是高原的王,但是他的命運卻是和吐蕃貴族的利益交織在一起的。而文成公主16歲嫁給松贊幹布,受寵的交集時間只有3年,同房甚少,25歲便開始守寡。

文成公主

30年後的冬天,在凜冽的高原寒風和風吹起的冰冷的雪花中,走完了她悲壯而悽苦的人生。一個雍容華貴的公主把寶貴的青春獻給了高原的王和那一份悽涼,只為大唐對西藏的招撫!

著名作家陸亦順

相關焦點

  • 文成公主嫁與松贊幹布幸福麼?
    而且,即便是在盛唐時期也是如此,比如文成公主下嫁松贊幹布就是一種和親之舉。很多人,都把這段和親看作是愛情的佳話,甚至是愛情的傳奇。那麼,果真如此嗎? 文成公主(625年——680年),真名不詳,李家的宗室女兒,在唐太宗貞觀十四年時被李世民收為義女並進封文成公主。
  • 作為松贊幹布的妻子,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爾尺尊公主誰地位更高?
    作為松贊幹布妻子,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爾尺尊公主誰的地位更高?文成公主,唐朝宗室女,漢族。吐蕃尊稱甲木薩(藏語中「甲」的意思是「漢」,「木」的意思是「女」,「薩」的意思為神仙)。貞觀十五年文成公主遠嫁吐蕃,成為吐蕃贊普松贊幹布的王后。
  • 松贊幹布死後,沒兒女的文成公主為何依然在西藏生活30年?
    公元629年吐蕃首領被人殺死,當時首領的兒子松贊幹布只有13歲。先王既然死去,新王還是要擔當重任的。年輕的松贊幹布背負著仇恨成為了新的吐蕃首領。松贊幹布雖然年齡小但是有遠見,帶領族人遷移到拉薩地區。公元644年,松贊幹布在和楊同的爭鬥中取得勝利。松贊幹布在完成內部統一後,西藏地區被松贊幹布統治,吐蕃國由此建立。
  • 文成公主、赤尊公主與松贊幹布的愛恨情仇
    不過她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掌握的資源比較少,不能放大招鎮魔女,只好先用小手段。於是她用從大唐帶來的迦牟尼佛十二歲等身像來暫時鎮壓魔女。在佛像四面豎立起四根柱子,柱子上圍繞起莊嚴綾幔,並且不斷地演奏琵琶妙樂(天界樂師「千闥婆」作詞作曲)來供養佛像。只是她忘記了,布達拉宮不止她一個公主,還有一個松贊幹布的元配夫人「赤尊公主」(來自尼泊爾,又稱「尺尊公主」)。
  • 松贊幹布死後,文成公主無兒女,在西藏的30年歲月是怎麼度過的?
    松贊幹布久聞盛唐大名,為了使自己王國有更好地發展,他決定和唐朝聯姻。使臣回到吐蕃後,如實向松贊幹布說明了情況。於是,松贊幹布決定一方面討伐吐谷渾部,另一方面舉兵伐唐。在兵犯大唐的過程中,雙方都沒有佔到什麼便宜,於是松贊幹布再次派出使臣提出聯姻,李世民考慮到戰事,便答應了。和親的是文成公主,此人不是皇帝親生女兒,而是郡王李道宗的女兒。公元641年,李世民讓李道宗帶隊送親。
  • 文成公主沒有孩子嗎?為什麼松贊幹布死後,他的弟弟繼位了?
    文成公主沒有孩子嗎?為什麼松贊幹布死後,他的弟弟繼位了?關於這件事情,小編就在今天的文章裡給大家來解答一下吧。文成公主和親,嫁給松贊幹布,在歷史上,一直是一段佳話。但是有很多人也感到好奇,為什麼松贊幹布死後,繼位的是他的弟弟,而不是他的兒子呢?難道文成公主和松贊幹布沒有孩子嗎?
  • 松贊幹布、文成公主,布達拉宮,人民幣上的風景名勝之二
    唐貞觀14年(640),吐蕃贊普(藏王)松贊幹布再次請求唐朝和親,派使者薛祿東贊帶五千兩黃金和很多珍寶來長安下聘禮唐太宗將一宗室女封為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幹布。松贊幹布迎娶文成公主後,中原與吐蕃之間關係極為友好,使臣和商人頻繁往來。松贊幹布十分傾慕中原文化,他脫掉氈裘,改穿絹綺,並派吐蕃貴族子弟到長安學習國學。文成公主博學多能,對吐蕃的開化影響很大,不但鞏固了唐朝的西陲邊防,更把漢族的文化傳播到西藏,西藏的經濟、文化也汲取大唐文化的營養得以長足發展。
  • 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幹布後,真實的命運如何?還有很多課本沒有說的
    文成公主與松贊幹布和親的故事可謂耳熟能詳,在我們當年所學的課本上更是對文成公主和親之事進行了熱情地謳歌。在很多人眼中,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幹布之後,松贊幹布為她修建了布達拉宮,兩人過上了神仙眷戀一般的生活。然而,真實的歷史除了我們課本山知道之外,還有很多課本上沒有說的,文成公主的真實命運令人落淚。
  • 文成公主入藏40年,守寡31年,為什麼不回大唐呢?
    首次出戰的勝利,讓松贊幹布信心大增,認為自己還是可以跟大唐掰掰手腕,再加上唐太宗沒有同意把公主嫁過來,於是在一番準備以後,出兵大唐的松洲,唐太宗一看,不給松贊幹布一點顏色看看,他都不知道自己姓什麼了。
  • 文成公主入藏40年,為何寧願為松贊幹布守寡30餘年而不回唐朝
    《新唐書》記載:十五年,妻以宗女文成公主。於貞觀十五年(641)文成公主被護送從長安出發,直到吐蕃。松贊幹布大喜,認定文成公主便是他心目中的大唐白月光,越看越是喜愛。不僅下令禁止了文成公主不喜歡的赭面習俗,還專門為她修築了著名的布達拉宮。文成公主溫柔賢惠而且又多才多藝,與松贊幹布感情也一直十分深厚。
  • 在西藏,文成公主與尼泊爾尺尊公主誰的地位更高
    在拉薩的時候,有次與一位藏族朋友相約去看大型實景劇《文成公主》,恢弘的巨製給人很大的震撼,有一幕表現的是文成公主還未抵達西藏便帶著無限遐想與松贊幹布在夢中相會,極具浪漫主義色彩。松贊幹布為迎娶文成公主帶領西藏百姓建造布達拉宮,百姓們用歡快的「諧欽」舞蹈,歌頌松贊幹布的豐功偉績,為他迎娶大唐公主表達祝福。
  • 唐太宗真的擊敗了松贊幹布?為何還要派文成公主和親?恥辱的勝利
    松贊幹布雖然是吐蕃王朝第33位贊普,可是他卻是大一統吐蕃王朝的建立者。他上臺以後,遷都拉薩,努力發展當地的畜牧業和軍事力量。吐蕃的勢力範圍也不斷在擴張,如今的青海、新疆、四川等部分地區和西藏全境,都在松贊幹布的控制範圍之內。
  • 文成公主沒有子嗣?松贊幹布和文成公主聯姻非佳話,而是悲劇
    首先,對於大唐來說,雖然軍事實力非常強盛,但是,攻打吐蕃,吐蕃由於自身處在地理條件非常險峻的青藏高原,軍事防禦能力自然強於大唐,因此,雙方在進行了局部戰役之後都認為,兩國可以談和。而文成公主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成為兩國和親的犧牲品,說什麼千古佳話、萬年美談,其實都是文人墨客下的談資,文成公主雖然不是李世民親生,但是,自小肯定也嬌生慣養,到了吐蕃以後,肯定受不了高原那種惡劣的氣候條件。
  • 文成公主真的是妾嗎,她與尺尊公主誰的地位高?
    文成公主與吐蕃和親大家都知道,但是文成公主並不是松贊幹布的第一個妻子,在此之前,松贊幹布已經娶了尼婆羅的尺尊公主,所以就有人說,文成公主嫁過去後是妾,那麼文成公主真的是妾嗎,她在吐蕃的真實地位如何?與尺尊公主誰的地位高?
  • 文成公主和親的真相,對她來說,這可不是件好事
    大家都知道文成公主跟松贊幹布,而且很多人對於他們的故事還是非常感興趣的,因為這是歷史上的一段佳話。當年文成公主帶著大唐文化去前去和親,而松贊幹布對文成公主也是非常尊重的。文成公主嫁到吐蕃之後,不僅得到了松贊幹布的尊重,同時也得到了當地人民的尊重。
  • 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幹布,只成了他的小妾?恐怕大唐不答應吧!
    我們都在課本裡讀過松贊幹布與文成公主,這段傳奇婚姻也一直被視為民族融合的佳話。但是,近來有很多人提出這樣一種觀點,說文成公主只是松贊幹布的小妾,而他的正妻另有其人,還列出了所謂的「證據」。其實,這是一個誤會,背後涉及到藏區宗教主導權的爭奪,故事需要從頭說起。
  • 松贊幹布:青藏高原之上的天之驕子,年少有為的部落之王
    說到松贊幹布,可能很多人第一個印象都是文成公主和松贊幹布聯姻。其實這個可能是我們認識松贊幹布的第一次,但是松贊幹布在西藏歷史上的地位卻是我們不能忽視的,作為一統吐蕃的君主,我們對他的認識還是太少了。之後松贊幹布做的對吐蕃影響做大的一件事情就是和大唐通婚,公元634年,松贊幹布派出使者赴長安通聘問好;作為回復,唐太宗派使臣馮德遐持書信前往拜見松贊幹布,這也是吐蕃和大唐的首次官方交流。
  • 布達拉宮中有一觀音像,被藏地百姓譽為是松贊幹布的化身
    位於西藏拉薩西北部的馬布日山的布達拉宮最初建造的是從姻緣開始的,根據《敦煌吐蕃歷史文獻》,吐蕃王朝的第32代贊普松幹布在拉薩巡迴,之後,仰慕大唐的貞觀之治,想娶大唐公主做妻子,得到大唐皇帝的許可,為了風光迎來了文成公主,松贊幹布決定修理「布達拉宮」。
  • 陶生侃大唐之六:文成公主入藏
    李世民不肯同意,因為一旦結親,豈不是承認了對方對土地的佔領?這麼著,雙方打了起來。公元638年,雙方爆發了松州(今天四川阿壩一帶)之戰。戰後,松贊幹布派大相祿東贊前去長安,再次向唐朝求婚。 祿東贊向李世民提出:「請賜一位公主嫁給松贊幹布,否則,我就住在長安不走了」。
  • 文成公主進藏為藏區帶來了很多先進的技術文化
    導語說到松贊幹布大家的第一反應可能就是文成公主,就是因為唐代歷史上著名的"文成公主進藏"大家都知道了這個吐蕃王朝的國王松贊幹布,松贊幹布可能是極少數的國王被我們所知,這與他一生中做出的極大貢獻離不開,他不僅對於藏族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且對於漢藏兩民族的團結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