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進藏為藏區帶來了很多先進的技術文化

2020-12-09 鮮蝦說歷史

導語

說到松贊幹布大家的第一反應可能就是文成公主,就是因為唐代歷史上著名的"文成公主進藏"大家都知道了這個吐蕃王朝的國王松贊幹布,松贊幹布可能是極少數的國王被我們所知,這與他一生中做出的極大貢獻離不開,他不僅對於藏族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且對於漢藏兩民族的團結做出了貢獻,"文成公主進藏"對於當時來說不僅促進了青藏地區的文化發展,而且還為了後來中國共產黨統一西藏起到了很大的一個積極的推進作用。

松贊幹布的雄才偉略

松贊幹布其實是一個全才王子,他雖然是吐蕃王朝的第三十三任贊普,但是其實他是吐蕃王朝的立國之君,可以說是吐蕃王朝的創始人。在他十三歲的時候,他的父親郎日松贊就被仇人給毒害死了而且當時吐蕃地區都在發生各種叛亂,貴族之爭,對於一個只有十三歲的孩子來說,外部環境相當的混亂,如果自己沒有像父親郎日松贊那樣的擔當,可能松贊幹布的下場就是被仇家給殺害,或者是被同族給殺害,但是當時的松贊幹布非常的有作為,在父親去世之後他馬上建立了一支強有力的軍隊,馬上壓制了吐蕃各個地方的叛亂,隨後他遷都於邏些,就是現在西藏的首府拉薩,建立了吐蕃奴隸制政權,又出兵鎮壓了周邊地區完成了西藏的統一。

圖一 松贊幹布雕像

在西藏統一後,要完成的事情還有很多。松贊幹布隨後建立了政治,法律,軍事等制度。在吐蕃王朝建立之前,西藏沒有自己的文字,為了改變這一落後的現象,松贊幹布派出大臣和貴族到印度求學,最終制定出了自己本民族的文字藏文。但是松贊幹布剛剛建立一個政權他所作出的努力不可能只有這點,隨後他又對西藏的經濟,生活方式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為和大唐和親做出的努力

大家都知道在唐代最繁華的時期就是"貞觀之治",在這期間唐朝的國力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強盛,各個國家紛紛派使臣等前來覲見,當然吐蕃王國也不例外。在"貞觀之治"年間,唐朝的統治者可以說是非常的開明,他們非常的歡迎來自各國的使者,也喜歡把自己國家的東西分享出去,所以松贊幹布非常欣賞唐朝的繁榮與富強,在唐貞觀八年,松贊幹布派遣使者前去唐朝覲見。但是與此同時松贊幹布也派人前去尼泊爾,隨後與尼泊爾的遲尊公主定下了婚約。

圖二 尼泊爾遲尊公主畫像

於是松贊幹布也想通過聯姻的方式與大唐王朝保持良好的關係,但是松贊幹布沒有想到他的這個請求被當時的皇上唐太宗李世民給拒絕了,於是他幾次派人向唐王朝請婚也沒有實現,最後他決定動用武力來解決這個問題。

於是他親自率軍攻打大唐王朝的松州,並擊退了大唐士兵,隨後松贊幹布又派使者向唐太宗李世民請婚,並帶去珍寶,黃金等貴重物品。在唐太宗李世民和大臣在再三考慮之下,同意了這門婚事,第二年唐太宗同意把宗室的女兒文成公主許配給松贊幹布,從此就有了著名的"文成公主進藏"的故事。

圖三 文成公主插畫
圖四 文成公主進藏

文成公主進藏帶去的文化技術

松贊幹布和文成公主和親不僅僅是娶了一個妻子那麼簡單,這門婚事代表著漢藏兩個民族的團結也代表著吐蕃王朝與唐王朝兩個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之間的往來。文成公主的嫁妝和唐朝其他公主的嫁妝都與之不同,我們比較常見的嫁妝就是金銀珠寶或者是各種首飾,但是文成公主的嫁妝都是一些有關種植技術的書,一些種子,還有就是各種技術,不僅如此,文成公主的嫁妝裡面還有工人,這些工人裡面可能有造紙師,木匠,瓦匠等等。

文成公主的嫁妝對於當時的吐蕃王朝來說起到了很大的積極作用。她帶去的小麥種子慢慢的在適應高原環境的情況下長成了高原上的農作物青稞,解決了吐蕃人民飢餓的問題。她帶去的醫師解決了吐蕃人民無法救治的疾病,大大幫助了吐蕃人民的身體健康。

不僅如此文成公主對於吐蕃文化的發展也起到了很大大的作用。在最開始吐蕃地區是沒有佛教的,因為佛教在唐朝也盛行,所以受環境的影響,文成公主非常的崇拜佛教,她從長安當時唐王朝的首都帶去了經書,佛塔,佛像等等入藏,當她進藏後,在她的帶領下修建了"大昭寺",後來又修建了"小昭寺"。從此,佛教在西藏慢慢的流傳,佛教後來慢慢變成了西藏人民的信仰,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藏區人民都喜歡磕長頭,因為這是他們的信仰。

這是因為如此,松贊幹布非常的喜歡這種賢惠多才的妻子。可能是遇到了自己一生中的真愛,松贊幹布特意為文成公主修建了布達拉宮,布達拉宮共有一千多間宮室,裡面有很多的佛像,佛畫,也有很多的唐卡等等。布達拉宮可以用富麗堂皇來比喻了,正是有了文成公主進藏我們後人現在才能見到如此壯觀的建築物。

圖五 布達拉宮

總結

當時文成公主進藏時是在很多使臣和奴婢的陪同下進藏的,但是松贊幹布不放心這位公主,他帶領一眾軍隊早早的就在青海等候著,等待著這位遠道而來的妻子。當他們一起前行到了,青海玉樹時,他們被那裡的美景所吸引,在那裡休息了長達一個月,後來人們在這裡建立了一座廟"文成公主廟"。隨後文成公主跟隨松贊幹布進藏,度過了他們兩個的一生,但是他們倆之間一直沒有後代這可能對於他們來講是一個遺憾,對於後來的吐蕃王朝來講也是一個遺憾。

松贊幹布和文成公主的愛情故事可能對於當時的吐蕃人民來講是一個美好的聯姻,對於我們後人來說可能就是一個民族團結的偉大故事。松贊幹布能夠建立這麼一個龐大的吐蕃王朝離不開他自身的才華,也離不開他的雄才偉略,但是更加的離不開文成公主對於吐蕃王國做出的貢獻。

相關焦點

  • 文成公主進藏,給吐蕃帶去多少漢族先進的文化技術?
    松贊幹布仰慕唐朝先進的文化,於634年(貞觀八年),派出了第一批使臣訪問長安,唐朝使臣也很快到吐蕃回訪,這是漢藏兩族友好關係的良好開端。之後,松贊幹布幾次派親信帶著珍貴的禮品到長安,請求通婚,唐太宗一直沒有答應。640年,松贊幹布命大相(即宰相)祿東贊,帶著黃金千兩及其它珍寶再次前往長安求婚。唐太宗終於答應把宗室之女文成公主嫁給他。
  • 文成公主都進藏了,為何大唐和吐蕃還打了179場仗?
    文|佳文文成公主進藏嫁給松贊幹布一向被視為民族團結的典型。但有心人會發現文成公主和親後,唐朝和吐蕃之間的衝突依然持續不斷。有人粗略估計過在201年間就打了179次仗,這一切究竟是為什麼呢?在許多年前,美國研究中國邊疆問題的著名專家歐文.拉鐵摩爾曾經注意到吐蕃擴張的特點,指出由於藏區地域遼闊,以山南地區部落為核心統一的吐蕃(其核心是雅隆部)實際上面臨著內部分離的巨大壓力。
  • 文成公主進藏的故事
    文成公主進藏的故事。文成公主作為歷史中頗有盛名的一位公主,最為出名的事跡就是進藏。文成公主名李雁兒,並非是李世民的親生女兒,而是唐太宗李世民宗室女,是在被派去和親時封的公主稱號。不僅如此,他還喜歡寫詩,喜愛民歌,受到了很多吐蕃人的愛戴。他的父親死去時也曾經發生了一場叛亂,許多有賊心的吐蕃貴族都想把他拉下馬來,好讓自己登上那無比尊貴的位置。但年輕的松贊幹布憑藉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將他們全部鎮壓了,叛亂自然也很快平定下來。年輕的松贊幹布不滿足於現在的生活,為了學習唐朝的文化,松贊幹布特地派人長途跋涉地前往長安,向唐太宗李世民表達自己想要與唐朝建立友好關係的願望。
  • 文成公主:做個發揚文化的外交家,豈不樂哉
    文成公主在當時大唐的西邊,也就是現在的青藏高原,出了一位英雄人物——松贊幹布,他統一了藏區,成為藏族的贊普(「君長松贊幹布這場求婚可謂是意義非凡,一旦求婚成功,自己就成了大唐帝國皇帝的女婿,靠山強大到無人能敵,順便鞏固自己在國內的統治地位,力壓國內反對自己的聲音;還能把漢族先進的文化技術引進國內
  • 重走文成公主進藏路,我們將會遇見什麼?|中國自駕地理
    (唐竺古道是唐蕃古道、蕃尼古道這兩條古代商道的總稱,是唐代以來,中原內地到達青海、西藏甚至尼泊爾、印度的必經之路,藍色部分為文成公主進藏所走的路線,圖by《中國自駕地理》)一、西出長安第一鎮以現在自駕的時速來算,西出長安四五個小時即可抵達,唐竺古道上的第一個重鎮
  • 還原文成公主進藏
    祿東贊到達長安求娶公主的場景……理智聰明的大文成公主從唐都城西安出發,隨行帶著許多的侍衛,工匠,侍女等還裝載了大量的醫術,糧食,綢緞等嫁妝。和親隊經過一些杳無人煙,相當荒涼路段。環境惡劣至極,盛夏降霜。
  • 十六歲遠嫁的文成公主給兩國帶來了什麼,僅僅只是兩百年的和平嗎
    #楊紫文成公主#相信大家很多人都知道關於文成公主的故事,從我們小的時候,剛開始了解唐朝歷史的時候,聽到的唐代具有傳奇色彩的女性一個是武則天,另一個就是文成公主,武則天的故事無需再講,對於文成公主,我們所了解的就是這位公主很漂亮,從長安遠嫁到吐蕃,嫁給了松贊幹布,這次和親成功地維持了唐朝和吐蕃的和平狀態
  • 舞劇《文成公主》今晚上演
    本報訊(記者李紅豔)作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全軍優秀劇(節)目展演劇目,由蘭州軍區戰鬥文工團和西安電視臺聯合製作的大型原創舞劇《文成公主》將於7月7日、8日晚在保利劇院上演。《文成公主》總編導由楊威擔綱,她曾擔任2008年北京帕運會開幕式副總導演。青年舞蹈家秦熙、史月分別飾演文成公主和松贊幹布。
  • 文成公主進藏前,唐蕃古道就已經存在,將唐朝和天竺聯繫
    基於地理特徵,很多人自然認為西藏是一個被大山封閉的隱秘之地。藏民族獨特的文化特徵源於其封閉的地理特徵。甚至很多藏族同胞也持這種觀點。事實上,藏區遠沒有想像中那麼封閉,而在藏族文化的塑造過程中,與周邊文化現象的不斷交融,恰恰是藏族文化獨特性的重要來源。
  • 文成公主進藏背後真實境遇,才明白「童話」裡都是騙人的!不得不...
    文成公主進藏背後真實境遇,才明白「童話」裡都是騙人的!不得不裝瘋賣傻! 史書記載:貞觀15年,文成公主為了政治和平,遠嫁吐蕃贊普松贊幹布,將中原的食物、珠寶、文化傳播到西藏,促進了漢、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從此以後,唐蕃兩國世代交好,文成公主也成為歷史上最幸福的和親公主。
  • 文成公主進藏,功勞堪比昭君,吐蕃派了一個聰明的使者
    漢朝的王昭君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為漢族與少數民族的和諧相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而在唐朝,同樣也有一位公主,為漢藏兩族的民族團結做出過極大的貢獻,她就是文成公主。唐太宗時期,周邊的小國家經常與唐朝發生戰爭,很多國家因為實力弱,只能對唐朝俯首稱臣,用和親的方式來換取國家的安定。因此,很多國家都會派使者來唐朝求親。吐蕃也是一個比較強大的部落,當時的吐蕃王是松贊幹布,派使者祿東贊帶著隊伍拿著黃金和珍寶,踏上了去長安的求親之路。
  • 《文成公主》:千年故事的千場演出
    1300多年前,唐朝文成公主下嫁吐蕃,途中在次角林紮營休息,並將身旁的山頭命名為寶瓶山。對面的紅山上,松贊幹布為迎娶文成公主修建了布達拉宮。20日晚上,《文成公主》第七季在次角林村上演,可容納近4000人的劇場座無虛席。伴隨著時而舒緩時而高亢的歌曲,金碧輝煌的唐朝大明宮現於眼前,時光回溯到千年前的長安城。帶著豐厚聘禮,吐蕃求親使者祿東贊前來朝見唐太宗的過程依稀再現。
  • 文成公主在藏區生活如何?這才是實際,沒有我們想的這麼苦!
    正式因為有了這種說法,所以有不少人在這種說法的影響下就會認為文成公主嫁過去肯定就會受苦。並且,在文成公主嫁過去之前,就有一個尺尊公主了。而當時松贊幹布為了娶這個尺尊公主給她修建了紅山宮殿,這個宮殿在文成公主到來之前就已經修建好了,所以就會有人認為文成公主的地位不高了。
  • 【西藏文化集】國家寶藏追溯的文成公主,竟影響了西藏1380年!
    公元640年被唐太宗李世民冊封為文成公主,公元641年遠嫁吐蕃,為藏漢團結貢獻一生。  如果說布達拉宮串聯起了西藏1380餘年間的璀璨歷史,那留存於布達拉宮文物、壁畫上關於文成公主的印記,就見證了布達拉宮在這1380年間的興衰,並間接推動了西藏政治、宗教、文化的繁榮發展。
  • 四川阿壩冷門古城,恢宏典雅遊客少來,文成公主進藏從此經過
    這座古城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松潘縣,是唐代的邊陲重鎮,漢藏文化交匯處,出了松州城不遠就是藏文化區了,當年文成公主遠嫁吐蕃就經過這裡松贊幹布勃然大怒,親率二十萬精兵攻入松州,打得都督韓鹹率領的隊伍潰不成軍,隨後李世民命禮部尚書率兵出徵,在川主廟一役中大勝,松贊幹布返回後又派使者攜黃金到長安求婚示好,李世民為了穩定邊疆,經過綜合考慮之後,將文成公主許給松贊幹布做老婆
  • 西藏藏文化大型史詩劇《文成公主》第六季
    西藏藏文化大型史詩劇《文成公主》第六季演出在拉薩寶瓶山下圓滿收官據悉,自2013年8月《文成公主》首演至今,該劇演出已超千場,演出及旅遊配套接待觀眾突破210萬人次。服裝真的超華麗《文成公主》演繹了千餘年前唐朝文成公主萬裡跋涉
  • 文成公主入藏和親對於增加民族團結有什麼歷史意義?
    (二)積極傳播漢族文化技術 唐太宗為文成公主的遠嫁準備了豐厚的嫁妝,珠寶珍玩、綾羅綢緞、衣物服飾、家俱器皿一應俱全。 婚後不久,文成公主就安排帶來的漢族農人和工匠向當地人傳授唐朝的耕作、採桑、紡織、刺繡、制陶、造紙、制墨等先進生產技術,傳播歷算、醫藥等各種知識。
  • 松贊幹布、文成公主,布達拉宮,人民幣上的風景名勝之二
    唐太宗將一宗室女封為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幹布。641年,24歲的文成公主進藏。朝廷為她備了十分豐厚的嫁妝。除了金銀珠寶,綾羅綢緞,還有許多藏區沒有的農作種子,藥材,蠶種。她還帶了大批的醫藥、種樹、工程技術、天文曆法的書籍。
  • 藏文化史詩劇《文成公主》拉薩河畔再度開演
    4月20日晚,拉薩,《文成公主》藏文化大型史詩劇再度開演。該劇以拉薩自然山水為背景,演繹了1300年前唐朝文成公主萬裡跋涉、歷經艱辛而無悔進藏的過程。自2013年8月1日正式開演以來,該劇已成功度過四個演出季,完成演出622場,接待遊客115萬人次。其中,2016年演出季共計演出186場,演出及旅遊服務配套共計接待遊客近40萬人次。
  • 文成公主罕為人知的側面—風水師
    西藏喇嘛在一般人的認知中,文成公主的形象一直都是漢藏文化交流的使者,其主要貢獻就是將中原文化及先進的生產方式帶入西藏,學界對其的研究也多側重於西藏社會對中原風水的追捧與文成公主的風水師形象是否有聯繫?佛教在前弘時期影響不大,到後弘時期始成為主流思想,並開始成為藏傳佛教。因此文成公主作為中原風水佔卜的代表人物,亦可看作是佛教的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