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進藏的故事。文成公主作為歷史中頗有盛名的一位公主,最為出名的事跡就是進藏。文成公主名李雁兒,並非是李世民的親生女兒,而是唐太宗李世民宗室女,是在被派去和親時封的公主稱號。當時唐太宗李世民剛剛滅了東突厥,一時意氣風發,又派李靖前去西南,李靖不負聖恩擊敗了西南的吐谷渾,自此開始,正式打通了前往西域的通道。西域各國在了解到唐朝的強盛國力後,紛紛派遣使者前往唐朝與其交往。甚至連遠在天邊的吐蕃,都派使者前來拜訪。
當時的吐蕃贊普名叫松贊幹布,是藏族人心中的英雄。他能文能武,是個不可多得之才。他年僅13歲的時候就精通射箭,騎馬等各項武藝。不僅如此,他還喜歡寫詩,喜愛民歌,受到了很多吐蕃人的愛戴。他的父親死去時也曾經發生了一場叛亂,許多有賊心的吐蕃貴族都想把他拉下馬來,好讓自己登上那無比尊貴的位置。但年輕的松贊幹布憑藉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將他們全部鎮壓了,叛亂自然也很快平定下來。年輕的松贊幹布不滿足於現在的生活,為了學習唐朝的文化,松贊幹布特地派人長途跋涉地前往長安,向唐太宗李世民表達自己想要與唐朝建立友好關係的願望。而唐太宗聽到吐蕃的名聲後也欣然同意與其建立友好關係,還派遣了使者前往吐蕃回訪。
幾年後,松贊幹布又派遣使者前往長安,而這次的目的是想向唐太宗求取一位美麗的公主和親,唐太宗卻沒有答應松贊幹布的要求。使者在知道唐太宗沒有答應時十分害怕,他害怕松贊幹布責怪自己辦事不利,於是他向松贊幹布撒謊道:「本來唐太宗都快要答應我們了,已經在考慮和親的公主的人選了,但由於吐谷渾王又正好也派人前來求親,於是我們求親的事就被耽擱了下來。」而當時吐蕃與吐谷渾本來就有一些小摩擦,生長幹部在聽了使者的匯報後就更加厭惡吐谷渾了。氣憤之下,他認為吐谷渾是在挑釁他,於是他立即派兵20萬人前去攻打吐谷渾。而吐谷渾王見吐蕃軍來者不善,攻勢太猛。被多次攻打後實在抵擋不住退回了環海一帶。松贊幹布在打敗了吐谷渾後又一鼓作氣乘勝追擊打到了唐朝境內的松州,可算是打了一個大大的勝仗。
松贊幹布志得意滿,威脅唐太宗,如果唐太宗不派公主前去吐蕃和親,他就會一直出兵,直到攻下長安。唐太宗在聽聞了松贊幹布的狂言之後,十分的生氣,認為自己失了臉面。他立即派侯君集帶兵前去反擊吐蕃。吐蕃的戰士們本就對松贊幹布因私人情緒前去攻打唐朝就十分不滿了,現在看唐朝又派兵前來反擊,更是不願意打這場仗了,紛紛要求松贊幹布做出退兵的指令。松贊幹布看到士兵們都沒有了打仗的意願,沒有了鬥志的士兵也打不了勝仗。這樣蠻幹下去也一定會輸。無奈之下,松贊幹布只好向唐朝求和。唐太宗本來就願意與吐蕃交好,也不願意為了自己的一時氣憤而傷財勞民,也就同意了吐蕃的求和。
公元640年,松贊幹布又派了一個能幹的使者祿東贊前往長安,祿東贊帶著100多人的出使隊伍和五千兩黃金,以及非常多的珍寶前去為松贊幹布求親。唐太宗接見了祿東贊,祿東贊向唐太宗傳達了他們年輕的贊普松贊幹布想要跟唐朝長久的建立友好關係的願望,祿東贊說的娓娓動聽,皇太宗聽了之後心中十分滿意,就在皇室宗女中挑選了一位美麗溫柔的女子,封為公主,派去吐蕃和親。而這位被皇太宗李世民選中的女子就是李雁兒,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文成公主。
公元641年,24歲的文成公主在江夏王李道宗的護送下前往遙遠的吐蕃和親,唐太宗李世民為了彌補文成公主遠嫁的辛苦,給她準備了十分豐厚的嫁妝。不僅有許多金銀財寶,綾羅綢緞。還有許多蔬菜和穀物的種子。除此之外,還帶了大批的關於醫學、農學、天文地理等各個方面的書籍前往吐蕃。文成公主出嫁的消息傳到吐蕃,從唐朝邊境到吐蕃境內,一路都有人在接應,每個地方都會文成公主準備好了犛牛、食物、水源等各種需要的東西,為文成公主的和親之旅準備的妥妥噹噹。松贊幹布對文成公主也十分重視,親自從從邏些趕到柏海迎接。於是松贊幹布與文成公主盛大的婚禮也在柏海舉行了。
婚禮結束後,文成公主與松贊幹布一同越過雪山高原,長途跋涉之後終於回到了邏些城裡。文成公主入城的當天,受到了十分熱情的歡迎,邏些城民就好像是過著某個盛大的節日似的,他們載歌載舞,夾道歡迎文成公主。松贊幹布想到文成公主遠嫁到吐蕃,勢必會想念家鄉,為了避免文成公主由於過於思念唐朝而鬱結在心,特意在邏些城裡仿照唐朝的建築風格,專門為文成公主建造了一棟唐朝式的建築來給文成公主居住。時光如梭,總是飛快地流逝。文成公主在吐蕃總共生活了整整40年。40年對於古代的文成公主來說已經算是她的大半生了,她為了唐朝與吐蕃的和平關係犧牲了自己的歲月。他為漢族和藏族兩族人民的友好關係,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她在遠嫁到吐蕃之後,利用自己在唐朝的所學,以及她所帶嫁妝中的書籍種子等,帶動了藏族人民的經濟水平和文化水平。藏族人民也十分感恩文成公主的貢獻。因此,直到現在西藏著名的大昭寺和布達拉宮中還有著文成公主和松贊幹布的雕像。就是這樣一位美麗柔弱的文成公主,她儘自己所能將唐朝先進的文明帶入了藏族,維護了唐朝邊境的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