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欖是青橄欖醃製而成的?99%的潮陽人都錯了!

2021-02-07 潮陽圈

潮陽圈商城

📣本周六周日(1月6日、7日)玩射箭持卡全場5折


金秋時節,烏橄欖成熟了,一個個黝黑的果實結滿樹枝頭。


烏橄欖也稱烏欖、油橄欖,生產於廣東、廣西、海南、雲南,生長於海拔1280米以下的雜木林內。分布於越南、寮國、柬埔寨。


烏橄欖含鈣質和維生素C,營養豐富,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是蘋果的10倍,梨、桃的5倍。其含鈣量也很高,且易被人體吸收。作為食材,它能散發出沁人心脾的香味,點綴整盤美食如黑金異彩,而潮陽人更愛拿它來配粥。


潮陽人食用烏橄欖的方法很簡單。摘回家後,先用開水燙使其肉質變柔變軟。但是,如果沒技術經驗是做不好這一工序的,有的越燙越硬,越繼續加熱,烏橄欖越堅實越硬。


然後用粗鹽醃製起來,等入鹹後就可享用。


烏橄欖可以說全身都是寶。果可生食,果肉醃製"欖角"(或稱"欖豉")作菜,欖仁為餅食及餚菜配料佳品;種子油供食用、制肥皂或作其他工業用油。木材灰黃褐色,材質頗堅實,用途與橄欖同。根入藥,可治風溼腰腿痛、手足麻木、胃痛、燙火傷。就連欖核還可以拿來把玩。欖核雕刻是廣東有名的手工藝之一,目前已入選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吃剩下的核,用刀切成二半,裡面的白色肉質,更美味。


不單味美,還好玩,在半個果核插上牙籤做成陀螺,比賽立轉時間長久,這也是潮陽老一輩人兒時經常玩的遊戲!


來源:紅桃粿



「圈哥」新微信:cyqqg01

歡迎投稿、爆料;公益、商業合作。

從樹上果到手中趣,它可食、可用、可玩,不得不說,烏橄欖還真是咱潮陽人的寶貝呢!


                                                     

相關焦點

  • 雜鹹(一):烏欖與欖橛
    做法非常簡單,只需將鹹魚、臘腸、欖角裝入盤中,加點薑絲蒸熟即成,三種醃製風乾的食材湊在一起,相得益彰,把各自的韻味都逼出來,吃起來饒有風味,就像三位久未謀面的故友偶然相聚,彼此把心裡話都掏出來。增城是著名的烏欖產地,分布著許多古烏欖樹,樹冠優美,樹幹粗壯,成人展開雙臂都抱不下。
  • 烏欖留香
    、欖角,到美食欖仁肉丁、欖仁月餅,再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欖雕,都有不同的故事,都永遠散發出獨特而淡雅的清香。 增城是烏欖之鄉,只要有山嶺的地方,幾乎都有或大或小的橄欖林。我們村在東江岸邊,山嶺不多,果木也很少。但童年時沿著村邊那條碧水瑩瑩的庵湧溯流兩裡,也有一片茂密的橄欖林。橄欖林裡,既有果實細小,顏色青綠,俗稱白欖的青橄欖;又有果實粗大,顏色黑中帶藍,俗稱烏欖的黑橄欖。夏末秋初,是烏欖成熟的季節。
  • 高州人竟不知道烏欖這麼厲害!!!
    烏欖的果肉可加工成各類欖角作菜餚、佐料、還可以榨油,作食用及工業用途:欖仁是做點心、月餅的佳料;欖核則是工業活性炭原料,甚至還可用作雕刻工藝品,真可謂渾身是寶!烏欖果:烏欖葉、果和樹皮水提物均有快速顯著的降壓作用,烏欖果還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烏欖仁:烏欖仁性味甘、淡,無毒,入肺、脾二經,主治心中惡水、水氣,潤肺下氣補血,殺諸魚毒。
  • 烏欖成熟了,你小時候打過烏欖嗎?
    說起「泰山」很多街坊都有印象在小時候都看過這個動畫片裡面的動畫人物「泰山」在森林裡自由自在的在大樹間跳躍小時候可崇拜他了,好像有他這種超能力後來才知道,在柏塘也有像泰山一樣厲害的人他們就是我們柏塘高橋村杉排小組的村民
  • 國慶中秋回潮陽(谷饒)的人,一定要幹掉他們後再走!
    作為一個潮陽人,是不是也為自己家鄉有這麼多美食而引以為豪呢!因為這道菜要求的是新鮮,所以,雖然是雜鹹,卻不適合長期存放,所以,一般都是現做現吃的。這也是潮陽雜鹹中為數不多的即食雜鹹。醬料一般是由蒜頭、豆醬、花生醬、精選花生油一起煮成的;另一部分是什錦配料,一般由生切白蘿蔔絲、黃楊桃片、紅辣椒絲、白蒜頭片,以及芫荽、芹菜等組成。還配上極具地方風味的醃製蘿蔔乾、冬菜、花生仁,以及一種精製的「甜橄」。
  • 糖醋橄欖怎麼醃製好吃 糖醋橄欖的醃製做法,連肉汁都不剩!
    很多人吃過青橄欖,也吃過鹹橄欖和甜橄欖,但卻沒有吃過糖醋橄欖,其實橄欖有多種不同的醃製方法,除了可以用糖或者鹽醃製以外,還可以把它製成糖醋橄欖,醃好以後的糖醋橄欖也特別好吃,下面是對它醃製方法的介紹,能讓大家對它多一些了解。
  • 身為潮陽人,你知道潮陽歷史演變嗎?
    潮陽地仍屬揭陽縣境。 三國孫吳時期,漢朝雪夏在揭陽擁兵與之抗衡達十七年之久。 晉篡魏,滅蜀吞吳。東晉成帝鹹和元年(公元325年)從南海郡劃出東官郡,揭陽縣屬東官郡。晉安帝隆安元年(公元397年),東官郡揭陽地立為義安郡,始設潮陽縣。因地處我國大陸之南,大海之北,故名潮陽(昔山南曰陽,水北亦曰陽)。
  • 黑欖渾身都是寶,很多人都沒有見過,醃製成欖角更是美味無窮
    在廣東粵西這邊,夏天很熱,我們一般都要去地裡幹活,在外面熱了一天,回到家裡根本就沒有胃口吃飯,錯,應該是根本吃不下飯,所以,家家戶戶都喜歡煲粥吃,煲白粥,不加任何東西,鹽油都不加。淡淡無味的白粥,肯定有送粥的菜,榨菜,蘿蔔乾,酸豆角等,還可以搭配它——欖角。在我們那裡最出名的就是欖角,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相信很多人都沒見過欖角吧?
  • 1月28日晚,裕通【潮汕美食薈】,潮陽圈將直播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文章,請設「置頂」哦~點標題下方「潮陽圈」 → 點右上角「...飼養3年以上世界鵝王——獅頭鵝;種鵝碩大的鵝頭,在特製的香醇老滷中慢火滷製4個鐘頭,滷製熟透的鵝頭鹹香多汁、軟滑細嫩、 層次分明、每一口都能感受到極致的美味,滷水界大佬,等級勝幹鮑。
  • 一小瓶鹹菜,竟蘊含著潮陽人的回憶與鄉愁
    這唾手可得的巧味,陪伴每位潮陽人從小到老,從老一輩到年輕一輩,從本地陪伴到外地,從大陸陪伴到南洋。有的海外華僑回鄉探親,回程必須捎帶上一瓶家鄉的鹹菜,以解鄉愁。過去,潮汕農村家家戶戶都有醃鹹菜,作為常年佐餐之用。每年秋收後農民會在田地裡種上芥菜,菜地都是選在離村莊近,離水源不遠的地方。每天早上都要澆水,平時還要澆足夠的農家肥。
  • 【探尋 · 美食】潮汕特色「雜鹹」,老一輩人記憶中的味道!
    有多少人曾以為黑橄欖是由青橄欖醃製而來的呢?(舉個爪讓我看到!)
  • 潮陽酒廠以前的這些產品,很多人基本都沒見過!
    清中期之後,隨著經濟增長,潮汕各地開設釀酒作坊己十分普遍,潮陽的釀酒業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在眾多的酒坊中,尤以「蕭廣豐泰」酒坊最著名。據傳說,道光年間,潮陽和平鄉中寨人蕭香谷在山東煙臺為官,為人正直,樂善好施,頗受百姓愛戴其文武兼修,深研岐黃,喜歡收集醫藥良方,先後獲高人傳授秘方、秘法。道光二十八年(1848),蕭香谷告老還鄉。
  • 潮陽和平特產——燻鴨脯
    勤勞節儉的潮汕人想出將廢棄的甘蔗渣作為燃料,燃燒甘蔗渣煙燻鴨肉,味道竟出奇的好,鴨肉帶甜,入口甘香滿盈。  從此這道菜餚就這樣在潮汕地區流傳至今,已有三百多年之久。  由於時代轉變,燻鴨亦因工序繁複而接近失傳,只有極少數人繼承了製作燻鴨手藝。一隻燻鴨由生到熟,整整要耗上一天的時間。需挑選5斤重的鴨子,回來洗淨,以秘方醃製過夜,再用焦糖起滷打色。
  • 教你點吃烏欖核都唔放過
    2.用熱水泡熟後,抽出果肉,曬欖角幹或醃水欖角。3.欖角幹可以用來蒸腊味或者鹹魚。4.欖核還有用喔,把欖核曬乾後,撬開欖核,還有欖核仁,味道鬆脆爽口,簡直美味!因為欖角是有味道的,所以不用鹽了.做法:將魚去鱗洗淨裝盤,置上欖角,放入適量生抽、味精,水開後猛火蒸6分鐘,起鍋後散上蔥花,淋上熱油就行了。味道好極了。欖角蝦幹蒸肉根  欖角這種食材可謂知者甚眾,欖角有用鹽醃製的,也有用醬油泡製而成的。欖角有一種獨特的鹹香味,在烹製菜式時,能起到去腥增味的效果。欖角與蝦乾食味協調,而採用肉根或豬肉和它們一起蒸製,十分惹味。
  • 助推旅遊高質量發展 潮陽區啟動「古縣家鄉美·潮陽人遊潮陽」文化旅遊活動
    昨天下午,潮陽區啟動「古縣家鄉美•潮陽人遊潮陽」文化旅遊活動,特別推出十條文旅精品線路,助推潮陽旅遊高質量發展副區長謝海洲為活動揭幕並宣布「古縣家鄉美•潮陽人遊潮陽」文化旅遊活動啟動文光塔蓮花峰景區據介紹,在本次「古縣家鄉美•潮陽人遊潮陽
  • 寫給大潮陽:這片土地孕育了豪俠的潮陽人
    註: 這首潮曲的詞分成十二節,謳歌海洋文化孕育出來的潮陽人文歷史以及潮陽人普遍熱血豪爽俠氣的個性,在這種民風與民性的推動下,潮陽人忠勇報國,敢拼敢闖,英才輩出。整首作品化用了前人諸多詩詞典故,使得整首詞充滿濃濃的文化氣息,是一首豪放大氣的潮陽文化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