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不倒」的自行車 困惑科學家兩百年了

2021-01-17 新華網客戶端

  荷蘭達爾福特大學的研究者們設計了一輛沒有陀螺效應和前輪尾跡的自行車模型,這個自行車在無人操縱的條件下,照樣行駛得很穩。

  如今,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恐怕要數各種顏色的共享單車了,這些由簡單支架、兩個輪子和兩個腳踏組成的最簡單的交通工具,為人們的出行帶來了極大便利。邁腿、上車、蹬起、走你——隨著車輪飛轉,騎車人或輕輕調整車把,或身體左右輕晃,把個小小的自行車騎得行雲流水一般。

  自行車騎得雖爽,但是研究自行車的科學家們卻有些「不爽」。因為這麼一個結構簡單的交通工具,時至今日卻仍弄不明白它的穩定性問題,即為什麼它在騎行過程中不會倒?不僅如此,當人們在平地上把一輛自行車推行到一定速度後撒手,自行車也會無控制地穩定前行一段,即使中途擾動一下,它也能夠恢復穩定。

  為解開這個謎團法國科學院甚至在1897年還專門設立了一個獎項。200年來,許多物理學家、數學家孜孜不倦地研究著自行車不倒的問題,以期尋求一個合理的解釋,他們發表了近百篇文獻,提出了各種可能。

  可能性之一:陀螺效應

  自行車前輪轉動時,它的離心力會幫助保持自身平衡,就像抽動旋轉的陀螺時,陀螺會圍繞著它的軸保持旋轉方向的慣性一樣。

  在對自行車穩定性的解釋中影響比較大的一種說法是自行車前輪的陀螺效應,以至於在許多通俗讀物中都以這種觀點來解釋自行車的穩定性。

  1911年,德國數學家克萊因和物理學家索莫菲爾德在陀螺力學著作中用陀螺效應解釋自行車的穩定性。陀螺效應就是旋轉著的物體具有和陀螺一樣的性質。「通俗地講就是轉動物體具備維持原有轉動狀態的慣性,就如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描述直線運動的慣性一樣。」8月2日,中國科學院大學工程科學學院餘永亮教授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物體轉動時,它的離心力會幫助保持自身平衡,就像抽動旋轉的陀螺時,陀螺會圍繞著它的軸保持旋轉方向的慣性一樣。

  北京大學力學系教授武際可在其博客《自行車的學問》一文中寫道:「對於陀螺效應自行車穩定性的解釋,我們簡要地來做說明。你拿一枚硬幣,讓它在平面上滾動,如果起始時刻讓它略微傾斜,比方說傾向左側,你就會發現,它會向傾斜的這方拐彎,當傾斜角變得愈大時,拐彎的曲率也愈大,最後到傾倒為止。」同樣可以類比在行進的自行車,「假設自行車欲向左側傾倒,即前輪向左傾斜,這時騎車人操縱車把使前輪向左轉,這相當於給前輪一個向左旋轉的力矩,在這個力矩作用下,前輪會由傾斜向直立方向運動。同樣如果自行車欲向右傾倒,即前輪向右傾斜,這時騎車人通過把手使前輪向右轉,這相當於給前輪一個向右旋轉的力矩,在這個力矩作用下,前輪會由傾斜向直立方向運動。由此,自行車自然會穩定地向前行駛。」

  可能性之二:離心力效應

  當自行車往一側傾斜時,騎車人就會將前輪轉向同一側,由於前輪轉了一個角度,自行車就會沿著傾斜側的圓周行進,這時離心力向圓周外,就會將自行車扶正。

  1948年,美國力學家鐵木辛科和楊在他們所著的《高等動力學》一書中,對自行車穩定性問題作出了離心力效應的解釋。他們認為,當自行車往一側傾斜時,騎車人就會將前輪轉向同一側,由於前輪轉了一個角度,自行車就會沿著傾斜側的圓周行進,這時離心力向圓周外,就會將自行車扶正。

  對此,武際可指出:「由這個解釋,可以得出結論,自行車的速度越快,所產生的離心力便越大。所以自行車行進的速度越快自行車便越容易控制。」

  餘永亮也表示,普通自行車具有自穩定的特性,通常講,穩定性與速度快慢是有關係的。通常速度越大,慣性也越大,穩定性也越好,所以在速度較高的時候,騎車熟練的人可以不用雙手控制車把。

  可能性之三:腳輪效應

  腳輪效應能使前輪的支承力產生對前叉轉軸的力矩,推動前叉朝傾斜方向轉動,使離心力效應的穩定作用自動實現。

  1970年4月,英國化學家、科普作家大衛·瓊斯在《今日物理》上發文質疑陀螺效應,他給自行車增加了一個與前輪並列反向旋轉的副車輪,以消除陀螺力矩。實驗結果證實,改裝車的行駛穩定性與一般自行車無異,從而否定了陀螺效應觀點。

  上海交通大學劉延柱教授發表在《力學與實踐》上的《自穩定的無人自行車》一文中寫道:「瓊斯的實驗還證明,前叉轉軸與地面的交點位於前輪觸地點的前方,是影響自行車穩定性的重要因素,稱為『腳輪效應』。腳輪效應能使前輪的支承力產生對前叉轉軸的力矩,推動前叉朝傾斜方向轉動,使離心力效應的穩定作用自動實現。」

  瓊斯計算了前叉點與自行車的傾斜角和前輪偏轉角的關係,他稱之為「駕駛幾何」。武際可指出:「當行駛的自行車有一個傾斜角時,自行車的前輪由於有『前輪尾跡』的緣故,會自動向傾斜的一側產生一個偏轉角,由於有這個偏轉角,自行車靠轉彎的離心力便會扶正。因此即使沒有人駕駛,在一定的速度之下,直行的自行車,運動也是穩定的。」

  可能性之四:多重效應綜合作用

  陀螺效應、腳輪效應和自行車前部重心位置這3點,雖然不會各自對平衡力起決定性作用,但可能三者有一股微妙的交互關聯,影響自行車的平衡力。

  2011年,《科學》雜誌刊登了一篇名為《一輛自行車可以不藉助陀螺或腳輪效應而保持平衡》的論文,文中荷蘭達爾福特大學的研究者們否定了維持自行車穩定的陀螺效應和腳輪效應。

  他們設計了一輛沒有陀螺或腳輪效應的自行車。這輛車包含了車身、前叉和前後輪等自行車必備的元素,但其結構極其簡單。車身和前叉簡化成各自帶有集中質量的直杆,前叉轉軸接近垂直,前後車輪很小,且利用反向旋轉的副車輪徹底消除了陀螺效應,同時,前輪的觸地點比駕駛軸略微提前了一點,使得輪腳作用幾乎為負。

  在荷蘭達爾福特大學的停車場和籃球館,研究者們以每小時8千米的速度把這輛小車向外推了出去,它自己行駛了相當長的距離,如同任何一輛傳統自行車一樣,它能夠平衡自己。研究者甚至還在自行車自我行駛過程中略微推了它一下,很快這輛小車又自己調整到直線軌道。參與研究者瑞納說:「沒人知道這是為什麼。」該大學的另一名科學家阿諾德·舒瓦特說:「這輛自行車證明,自我平衡還無法用任何簡單的詞來解釋。」

  除了否定陀螺和腳輪效應的關鍵性之外,他們的實驗還顯示,自行車重量分布可能對平衡起到很大的作用,特別是自行車前部重量中心的位置,可能極大影響了自行車穩定性。

  雖然科學家依然沒有得出自行車穩定性的確切解釋,但是至少他們得到了一些啟發——陀螺效應、腳輪效應和自行車前部重心位置這3點,雖然不會各自對平衡力起決定性作用,但可能三者有一股微妙的交互關聯,影響自行車的平衡力。

  那麼,兩個輪子一個架子,構造這麼簡單的自行車為什麼弄清其穩定性的問題這麼難呢?一些研究人員認為,要想理解自行車為什麼不倒,不只是要考慮力學問題,也許還要考慮腦科學。人類能用很複雜但卻很直觀的方式使得自行車保持穩定,例如在非常低的速度下,我們很容易就意識到,扭轉車把沒多大用處,相反我們會通過膝蓋運動來操控自行車。但是人們為什麼會這麼做,沒人知道。也許自行車的謎團將會繼續困擾我們。(記者 陸成寬)

相關焦點

  • 自行車騎起來為何不倒?科學家想了200年,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雖然人類在科學的幫助下認識了世界,了解了宇宙中諸多的奧秘,但是科學也並不是萬能的,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就有許多常見的物理現象科學根本無法解釋,例如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自行車為什麼騎起來不會倒
  • 這個問題困惑科學家兩百年了:自行車騎行為何不倒?
    兩個輪子,蹬上就走,結構如此簡單的這樣一種交通工具,騎行過程中為什麼不會倒呢?甚至,高手在騎車的時候,可以雙手離開車把,任由車子向前走而不擔心摔倒(但要擔心前面呼嘯而來的汽車)。關於它的穩定性原理,據說爭論了很多年,時至今日尚不得而知!
  • 這個問題困擾了科學家兩百年:為什麼自行車騎行不會倒?
    隨著共享單車的火熱,自行車又開始變得火熱起來。邁腿、上車、蹬腿、走你,動作一氣呵成,隨著小小的車輪轉動,人們騎著自行車穿梭於大街小巷。似乎自行車騎上後天生就是不會倒的,那你有偶爾思考過為什麼嗎?自150年前自行車被發明以來這個問題在科學上至今懸而未決,為解開這個謎團法國科學院在1897年還專門設立了一個獎項(Prix Fourneyron competition)。200年來,許多物理學家、數學家孜孜不倦地研究著自行車不倒的問題,以期尋求一個合理的解釋,他們發表了近百篇文獻,提出了各種可能。一.
  • 百年未解之謎:為什麼自行車騎起來不會倒?
    共享單車都騎得很爽啊,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自行車騎起來不會倒呢?這可是個懸賞百年,仍無人能解的問題。兩個輪子加上一些簡單的支架,組成了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交通工具——自行車。騎自行車不是什麼難事,不過要講清楚行進中的自行車為什麼不容易倒,即「自行車穩定性」的問題,可沒那麼簡單。
  • 騎起來的自行車為什麼不會倒?科學家想了200多年,終於有頭緒了
    騎自行車時為什麼不會倒?花了200多年都沒弄明白,現在還是個謎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自行車不倒之謎如果說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那麼過快的發展速度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遺憾。比如,人類目前仍存在大量沒有破解的謎團,有些現象看似簡單,背後卻蘊含著深刻的理論,而人類並沒有完全掌握相關線索。
  • 有人提出想要知道人在騎自行車的時候為什麼不會倒,真的非常神奇。
    人類的科學現在已經比較發達了,生活當中的很多事情都能用科學的角度來分析,我們現在也提倡科學生活,但是我們的生活中依舊存在科學家也無法完全解釋的事情,比如說小小的自行車,科學家就一直沒弄明白為什麼它能在人騎在上面的時候不倒下。
  • 自行車竟然倒著騎 他是如何辦到的?
    騎自行車除了對環境友善,也能強身健體,可說是一項利己又利人的運動。不過,當你悠閒地在路上騎自行車看到這樣的景象時,可能會瞠目結舌。這個老外竟然「倒著騎」!但是,他的雙腳踩踏板的動作,依然和一般騎自行車的方式沒有兩樣;即使行進方向相反,他還是可以和正常騎自行車的人輕鬆交談。這是什麼魔術車嗎?讓我們看下去…哎呀,原來是協力車!騙很大喔!
  • 為什麼自行車在行駛中不倒?沒想到這麼常見的東西,竟是未解之謎
    人類的科學現在已經比較發達了,生活當中的很多事情都能用科學的角度來分析,我們現在也提倡科學生活,但是我們的生活中依舊存在科學家也無法完全解釋的事情,比如說小小的自行車,科學家就一直沒弄明白為什麼它能在人騎在上面的時候不倒下。
  • 科學家歷時200年都沒有弄懂的高深交通工具,自行車
    飛機也好,火箭也罷,科學家們都能夠清楚的說清其中的原理,但只有一種交通工具,科學家們始終也沒有弄懂。這種交通工具就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自行車了。自行車是一種構造極為簡單的交通工具,大體來說就是兩個輪子和一個車身,不論怎麼來看,似乎都不像是能夠載人不倒的東西,但事實上這個東西就是非常平穩,任何人都可以輕鬆學會騎行自行車。
  • 孩子騎自行車好處真不少 如何教孩子騎自行車
    這時候媽媽們不妨帶著寶寶讓他們在小區或者公園裡騎自行車,這樣不但可以提高他們的運動能力,而且可以認識新的朋友。孩子騎自行車有什麼好處?如何教孩子騎自行車呢?   孩子騎自行車的好處   1、騎自行車可提高孩子的反應靈敏度   騎自行車會增強孩子的腿部和腳部肌肉的力量,從而提高運動的速度、反應的敏感度以及孩子的平衡能力。
  • 電影裡的車輪為何倒著轉?自行車為何不能倒騎?這些小知識都是正經...
    示意圖視覺中國供圖在生活中,汽車輪胎、自行車軲轆都是人們司空見慣的東西,你可能每天都會見到它們在路上旋轉、奔馳,但是在這看似普通的旋轉中,卻藏著一些你不知道的科學小知識。電影裡的車輪為什麼看起來是倒著轉的看電影時,大家不僅會關注劇情,還樂於找出各種穿幫鏡頭。經常有小夥伴會發現這麼一個「bug」——向前行駛的車輪怎麼是倒著轉的?實際上,這並不是特效出bug,反而是拍攝了真車才會出現這種現象,它還有個專用名——「車輪效應」,屬於頻閃效應的一種。
  • 女童騎自行車被人惡意拽倒,家屬:其光腳推車走回家,已報警
    隨後,涉事三名女孩騎電動車追上小悠,先是踹了一腳自行車,接著一人扯飲料、一人扯小悠的衣服將其拽倒後離去。摔倒後,身上多處擦傷,自行車和腳上的拖鞋也摔壞了,她爬起來推著自行車走回家,原本六七分鐘的路走了半小時,到家時腳底都起泡了。當天,家屬陪同小悠去報警,但10天過去,肇事者仍未被找到。目前,小悠的皮外傷已經好得差不多了,但她從此對騎自行車有了心理陰影,抗拒騎自行車或者別人騎自行車帶她。
  • 女童騎自行車被人惡意拽倒 家屬:孩子摔倒後光腳推車半小時走回家
    本文轉自【北京頭條客戶端】;近日,一段11歲女童騎自行車上路被三名騎電動車的陌生人拽倒的視頻在網上引發關注。9月17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女童父親處獲悉,事發時間是9月6日,當天,其女兒小悠(化名)騎自行車外出買作業本和飲料,在一處藥店被三名陌生女孩潑了礦泉水。
  • 自行車只要騎起來,就不會倒下,這是什麼原理?
    騎單車具有多種益處,對於騎車者來說,他既能達到移動的目的,又能鍛鍊身體。對於自然環境來說,人類減少了碳排放的機會。那麼世界上第一輛自行車是怎麼誕生的呢?根據歷史記載,人類歷史上第一輛單車出現在18世紀90年代的法國,當時一位名叫希夫拉克的法國人走在巴黎的一條大道上,結果被迎面駛來的馬車濺了一身泥水。
  • 自行車工作原理待解
    ——與「自行車科學家」展開合作的荷蘭自行車廠商巴特維斯公司負責人羅伯·裡根莫特 關於自行車,你以為能自己修理,就算在行了?嘗試回答這幾個問題:如果騎車時不扶把手,可以一直堅持下去嗎?自行車為何不能自己豎著不倒?看似簡單的自行車中存在哪些數學和物理原理?完美自行車應該什麼樣?
  • 孩子騎自行車好處多 孩子多大才能騎自行車
    原標題:孩子騎自行車好處多 孩子多大才能騎自行車   自行車是世界三大有氧運動之一,從通勤上說自行車是兒童接觸到的第一種代步工具,能夠綠色出行、環保、健康!那麼,兒童多大可以騎自行車?有哪些好處呢?
  • 寶寶幾歲可以騎自行車 兩歲寶寶可以騎自行車嗎?
    寶寶幾歲可以騎自行車 兩歲寶寶可以騎自行車嗎? 寶寶的玩具很多,最近寶寶剛滿2歲,他阿姨給他買了一輛自行車,不知道可不可以騎呢?寶寶這麼小騎自行車好嗎?會不會對骨骼發育造成什麼危害呢?帶輔助輪的小自行車:建議3歲以上騎行時間:不超過20分鐘。
  • 騎自行車算運動嗎
    核心提示:騎自行車當然是一項運動,否則也不會有世界級自行車騎行比賽,之所以很多人不懂得利用這種即有益健康有有利減肥的方式來運動,是因為對自行車運動的好處認識不足,首先來說,騎自行車需要一定的技巧,因為兩隻輪子一前一後要控制自行車不倒,就需要身體有非常好的協調性,還需要在騎行的時候有一定的速度,兩條腿要交替均勻用力,這樣才能將自行車騎得穩。
  • 騎自行車的好處有哪些
    面對堵塞的交通,很多人選擇騎自行車上下班,那麼騎自行車的好處有哪些?中醫指出,選擇騎自行車,主要有以下幾種好處:能讓人睡得更香。起早騎車出發,在開始的短期內會令你覺得睡少了,但堅持下去,會讓你的睡眠質量更高。看起來更年輕。
  • 倒著騎的復古自行車,拉風程度100%,交警不淡定了!
    自行車自發明一來,經過過各種造型,後來設計師腦洞漸漸穩定,自行車的拉風程度也就那樣了。論酷炫程度,早期的自行車造型才是精彩紛呈,讓人意想不到。最近有個來自紐約的團隊可能閒的蛋疼,他們對自行車來了一場復古改造,一款拉風程度100分,但是騎上去有風險的自行車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