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
你被嚇大了嗎?
廈大官方微博發布消息
廈門大學成功發射火箭!
記者隨即從廈大校方獲得證實:
2019年4月23日上午7時28分
在我國西北部沙漠無人區
廈門大學「嘉庚一號」火箭成功發射!
火箭誰造的?
廈大官方微博說
「嘉庚一號」是由廈大航空航天學院攜手
北京凌空天行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共同研製
為什麼廈大要發射火箭?
正在發射現場的廈大航空航天學院負責人接受《廈門日報》採訪時表示:
此次發射有兩個目的:
在火箭上做一場空氣動力學試驗
驗證火箭的回收重複使用技術!
這是第一所可以發射火箭的中國大學嗎?
應該不是第一個,但是,應該說,能夠發射火箭的大學並不多,特別是對於廈大這樣的綜合性大學來說。
為什麼廈大非得發射火箭不可?
據該負責人介紹說,」嘉庚一號」的頭部「暗藏玄機」,裝著廈大航空航天學院研製的雙乘波一體化布局。
這個模型此前已經過了理論設計、數值分析和地面試驗,例如風洞實驗等等,需要把它放到火箭上運送到指定高度和速度,在真實的飛行條件開展空氣動力學測試。
他說,因為真實「飛行」獲得的數據總量,會比地面實驗豐富!
這個研究項目是要做什麼?
這項名為「民機渦輪基組合動力系統」項目,研究的是高超聲速民用飛機的「心臟」——航空發動機。
提升民航飛機速度到現有速度的五倍以上,實現兩小時內的全球直達
項目的最終目標是。全球直飛兩個小時的意思是:飛到全球任何地方,譬如說,從北京飛到美國,有可能2個小時哦。
此次「嘉庚一號」成功飛行並驗證雙乘波一體化布局的氣動性能,是該項目達成的一個重要裡程碑節點。
廈大「嘉庚一號」長啥樣?
廈門大學「嘉庚一號」火箭:
8.7米長、2.5米寬、3700公斤
全程在大氣層內飛行
最大飛行高度26.2公裡
它是有「翅膀」的!
話說,「嘉庚一號」火箭最與眾不同的是:它以「帶翼水平滑翔+傘降回收」的方式進行整體回收!
廈大官方微博說,「嘉庚一號」火箭的整體回收,同步驗證了包括地面無線測發控、傘降回收系統、低成本電氣系統等在內的多項關鍵技術,邁出了我國可重複使用火箭技術發展的重要一步。
用大白話說,廈大火箭可不是一飛不復返。依託帶翼水平滑翔和傘降回收的新技術,火箭穩穩噹噹落地,被整體回收了。
今後,還能再看它繼續飛!
廈大火箭是怎麼造出來?
用了七個月!
由廈門大學航空航天學院攜手北京凌空天行科技合作,組織了航空、機械、儀器、電器、控制等各學科優秀青年教師協同開展快速迭代論證,廈門大學碩、博士研究生長駐設計場所、生產車間、總裝廠房和發射陣地。
用了七個月
就完成了這款新型火箭的研製和發射任務
廈大真的是槓槓的!
最後要來介紹下廈大航空航天學院!
並不是很多人知道廈大還有航空航天學院!
2015年,廈大航空航天學院成立!當時嚇壞了不少人!
校方當時表示,一是國家有需求,二是廈大有辦學基礎。
廈門大學航空航天學院揭牌。資料圖
廈大航空教育始於1944年4月,是全國最早辦有航空專業的九所高校之一。
1951年,廈大航空系併入清華大學航空系,1952年又與其他高校的航空系合併成為北京航空學院(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廈大航空系成立時間雖然不長,但成績不俗,被譽為機器人「中國老爸」的中國工程院張啟先院士和被譽為「中國飛豹之父」的中國工程院陳一堅院士就是廈大航空系校友。
1994年應廈門市政府要求,廈門大學恢復航空教育, 2008年廈大復辦航空系。
2015年,廈門大學正式成立航空航天學院!
直飛蒼穹,問鼎九天!
此處應為廈大真真地刷一波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