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燃!廈大成功發射火箭!研究目標是:兩小時全球民航直達!

2020-12-20 福州新聞網

今天早上

你被嚇大了嗎?

廈大官方微博發布消息

廈門大學成功發射火箭!

記者隨即從廈大校方獲得證實:

2019年4月23日上午7時28分

在我國西北部沙漠無人區

廈門大學「嘉庚一號」火箭成功發射!

火箭誰造的?

廈大官方微博說

「嘉庚一號」是由廈大航空航天學院攜手

北京凌空天行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共同研製

為什麼廈大要發射火箭?

正在發射現場的廈大航空航天學院負責人接受《廈門日報》採訪時表示:

此次發射有兩個目的:

在火箭上做一場空氣動力學試驗

驗證火箭的回收重複使用技術!

這是第一所可以發射火箭的中國大學嗎?

應該不是第一個,但是,應該說,能夠發射火箭的大學並不多,特別是對於廈大這樣的綜合性大學來說。

為什麼廈大非得發射火箭不可?

據該負責人介紹說,」嘉庚一號」的頭部「暗藏玄機」,裝著廈大航空航天學院研製的雙乘波一體化布局。

這個模型此前已經過了理論設計、數值分析和地面試驗,例如風洞實驗等等,需要把它放到火箭上運送到指定高度和速度,在真實的飛行條件開展空氣動力學測試。

他說,因為真實「飛行」獲得的數據總量,會比地面實驗豐富!

這個研究項目是要做什麼?

這項名為「民機渦輪基組合動力系統」項目,研究的是高超聲速民用飛機的「心臟」——航空發動機。

提升民航飛機速度到現有速度的五倍以上,實現兩小時內的全球直達

項目的最終目標是。全球直飛兩個小時的意思是:飛到全球任何地方,譬如說,從北京飛到美國,有可能2個小時哦。

此次「嘉庚一號」成功飛行並驗證雙乘波一體化布局的氣動性能,是該項目達成的一個重要裡程碑節點。

廈大「嘉庚一號」長啥樣?

廈門大學「嘉庚一號」火箭:

8.7米長、2.5米寬、3700公斤

全程在大氣層內飛行

最大飛行高度26.2公裡

它是有「翅膀」的!

話說,「嘉庚一號」火箭最與眾不同的是:它以「帶翼水平滑翔+傘降回收」的方式進行整體回收!

廈大官方微博說,「嘉庚一號」火箭的整體回收,同步驗證了包括地面無線測發控、傘降回收系統、低成本電氣系統等在內的多項關鍵技術,邁出了我國可重複使用火箭技術發展的重要一步。

用大白話說,廈大火箭可不是一飛不復返。依託帶翼水平滑翔和傘降回收的新技術,火箭穩穩噹噹落地,被整體回收了。

今後,還能再看它繼續飛!

廈大火箭是怎麼造出來?

用了七個月!

由廈門大學航空航天學院攜手北京凌空天行科技合作,組織了航空、機械、儀器、電器、控制等各學科優秀青年教師協同開展快速迭代論證,廈門大學碩、博士研究生長駐設計場所、生產車間、總裝廠房和發射陣地。

用了七個月

就完成了這款新型火箭的研製和發射任務

廈大真的是槓槓的!

最後要來介紹下廈大航空航天學院!

並不是很多人知道廈大還有航空航天學院!

2015年,廈大航空航天學院成立!當時嚇壞了不少人!

校方當時表示,一是國家有需求,二是廈大有辦學基礎。

廈門大學航空航天學院揭牌。資料圖

廈大航空教育始於1944年4月,是全國最早辦有航空專業的九所高校之一。

1951年,廈大航空系併入清華大學航空系,1952年又與其他高校的航空系合併成為北京航空學院(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廈大航空系成立時間雖然不長,但成績不俗,被譽為機器人「中國老爸」的中國工程院張啟先院士和被譽為「中國飛豹之父」的中國工程院陳一堅院士就是廈大航空系校友。

1994年應廈門市政府要求,廈門大學恢復航空教育, 2008年廈大復辦航空系。

2015年,廈門大學正式成立航空航天學院!

直飛蒼穹,問鼎九天!

此處應為廈大真真地刷一波火箭!

相關焦點

  • 廈大成功發射一顆衛星!要從空中助力海洋研究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點火升空(高亮 攝) 圖片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去年廈大曾經成功發射一枚火箭遙測信號顯示衛星工作正常 太陽翼、天線均展開正常 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 廈大海絲一號發射任務成功
    廈大海絲一號發射任務圓滿成功海絲一號檔案●體重:約180公斤●波段:C波段●最高解析度:1米●最大成像幅寬:100公裡●是「千裡眼」也是「透視眼」,在太空助力海洋研究東南網12月23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梁靜 通訊員 歐陽桂蓮)昨天中午12時37分,海絲一號衛星搭載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SpaceX載人火箭發射成功,馬斯克離火星又近一步
    鮑勃·本肯出生於1970年7月28日,擁有機械工程博士學位,之前曾兩次進入太空,停留時間共計708小時,其中包括太空行走37小時。 在5月27日第一次發射時候,採訪提到了SpaceX太空人衣服,馬斯克說:「這套衣服花了3-4年設計,目標是保證使用方便、安全情況下,一定要美觀。
  • 廈大成功發射一顆衛星 要從空中助力海洋研究
    昨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一箭五星」成功發射。這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也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6次飛行。本次發射,長徵八號成功將五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其中一顆便是廈門大學的「海絲一號」衛星。
  • 第九所火箭成功發射搭配方案攻略
    相信有很多小夥伴想知道怎麼才能成功發射火箭,而不是總是一直試飛失敗,今天小編帶來的就是第九所火箭成功發射搭配方案攻略,一起來看看吧。 第九所火箭成功發射搭配方案攻略 基地到了穩定階段,科研探索便要進入下一章程。當基地升級到8級時,研究員們就可以建造火箭發射基地了。
  • 太空梭VS超級火箭 誰更能降低火箭發射成本?
    在圖表中,筆者將Skylon飛機與SpaceX公司的兩款火箭,Falcon 9和Falcon Heavy進行了比較。其中後者將於明年4月首次發射。此外,該圖表中還包括一些成本效益最高的一次性火箭,與上述三款飛機和火箭進行對比。圖表顯示,Skylon飛機是三者中最貴的,並且只有在多次發射之後,它的單次發射成本才能下降到與火箭開始時相同的水平。而在發射了同樣多的次數之後,兩款Falcon火箭的發射成本仍比Skylon飛機要低。
  • 首飛成功!全球最大飛機易主,6臺發動機送25萬公斤火箭上太空
    烏克蘭的安-225大型運輸機是舉世公認的全球最大飛機,然而最近這個「全球之最」將再次易主。美國當地時間13號10時左右由平流層發射系統公司研製的大型雙體飛機首飛成功,該飛機也被稱為「平流層發射運載者」,其翼展長度達到了117米超越了安-225運輸機88.4米的翼展,成為全球最大尺寸飛機,平流層發射運載者之所以採用雙體布局是為了騰出載荷掛載空間。
  • 發射頻率越來越密集,SpaceX計劃在10小時內發射兩次獵鷹9號火箭
    SpaceX似乎正準備在10小時內嘗試進行兩次獵鷹9號火箭(Falcon 9)發射和著陸,這也是該公司今年的第14次星鏈衛星(Starlink)發射任務,也是一年半以來首次在西海岸的發射。獵鷹9號火箭將從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VAFB)發射,這是自2019年6月以來的第一次。
  • 距離上次發射成功不到一月,SpaceX明天又要進行今年第5次發射任務
    今年三月,SpaceX公司總裁Gwynne Shotwell表示,公司確有計劃在2016年完成18次發射任務,這將是2015年的三倍。她同時也表示有望在2017年把這個數字提高到24次。考慮到去年全球僅有82個記錄在案的軌道發射成功案例,這個預期設想一旦達成,將會產生顯著效果。此前的最高數據是2014年的90次,這也是近二十年來的最高值。
  • 「鬥魚超級火箭」成功發射
    8月10日上午10:35,「鬥魚超級火箭」在青海省茫崖市冷湖火箭試驗基地發射升空並回收,並進行國內首次全流程直播。據了解,此次合作方翎客航天為中國首個掌握火箭懸停飛行技術的民營航天公司,此次發射的RLV-T5型是目前中國已進入飛行試驗階段中體量最大、技術最先進的可回收火箭,此次成功挑戰公裡級高空回收,刷新了國內該領域的紀錄。5,4,3,2,1……「點火,發射!」
  • 昨天長徵5號B火箭成功發射,那為什麼前2次發射會失利呢?
    另一方面長徵5號B運載火箭的成功發射讓我國航天事業倍受鼓舞,特別是在過去一個多月時間,中國連續兩次火箭發射失敗背景下,長徵5號B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讓我們對長徵系列火箭的信心進一步恢復。對我國航天事業的科研人員來說,過去兩個月時間是比較難熬的,因為從3月到4月份,我國連續兩次火箭發射失利。
  • 第九所火箭發射攻略
    第九所火箭發射攻略是遊戲火箭玩法,玩家們需要搭配合適的火箭組建成功發射喔,很多玩家可能想知道第九所火箭怎麼發射成功、第九所火箭發射搭配推薦呢,下面為大家帶來了介紹。 第九所火箭發射攻略是遊戲火箭玩法,玩家們需要搭配合適的火箭組建成功發射喔,很多玩家可能想知道第九所火箭怎麼發射成功
  • 朝火箭再發射 世界火箭發射基地大盤點
    西海衛星發射場總負責人張明進帶領70多名外國記者參觀了聯動試驗場和綜合指揮所,向記者展示了衛星發射塔和即將發射的「光明星3號」衛星。「銀河3號」火箭已經安裝在發射塔上,火箭上有朝鮮國旗和「銀河3」字樣,發射塔上部有塔吊,工作人員正在發射塔底部和中部工作。一、全球十大發射基地大盤點是不是覺得不怎麼發達的朝鮮居然有這麼多霸氣的火箭發射場不可思議?
  • 國產復用火箭發射過程公開
    繼2018年我國航天發射次數首摘全球冠軍之後,今年截止本月12日我們再次以大幅領先優勢摘得本年度航天發射次數冠軍頭銜,明年以天宮空間站、火星探測、嫦娥五號、北鬥系統等重點項目牽引的中國航天有望繼續蟬聯全球航天發射次數三連冠。
  • 堪比電線桿:日本全球最小火箭發射失敗-日本,AJAX,火箭,全球最小...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AJAX)今天宣布,由於通信系統故障,全球最小的SS-520型迷你火箭的發射任務不幸失敗。AJAX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日本當地時間今天清晨8點33分(北京時間7點33分),SS-520火箭在日本南部的內之浦宇宙空間觀測所發射升空,原計劃7分30秒之後將衛星送入200公裡高度的軌道,但二級火箭點火失敗,最終墜入太平洋
  • 兩年發射18次30顆衛星 北鬥全球組網目標更近一步
    12月16日15時22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五十二、五十三顆北鬥導航衛星。至此,所有中圓地球軌道衛星全部發射完畢,標誌著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將進一步提升系統服務性能和用戶體驗,為最終實現全球組網奠定了堅實基礎。
  • 長徵5號火箭發射成功!巧樂卡超輕粘土「童夢星程」圓孩子航天夢
    昨日,中國航天長徵5號B火箭發射成功,舉國歡慶!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已經完成了載人飛船和空間實驗室階段,接下來的第三步,空間站建設階段將正式拉開序幕。這次發射成功後,未來,胖五依然任重而道遠,中國的探月工程、空間站建設和未來的火星探測,沒有胖五是完成不了的。作為中國人,我們為祖國取得的又一次航天火箭發射成功感到自豪與驕傲!作為父母,與孩子一起分享這份喜悅,也頗有意義。一起動手,用超輕粘土做一個火箭,分享歡樂!
  • 兩小時打遍全球,中國未來空天戰機不是夢,將採用新型高超發動機
    這種發動機的優勢相當明顯,可以選擇在不同的速度區間啟動不同的發動機,比如在0~3馬赫,是採用燃氣的渦輪類發動機/亞燃衝壓發動機的有利工作範圍;在3~5馬赫,是採用碳氫燃料的亞燃衝壓發動機的有利工作範圍;在4~10馬赫,是採用碳氫燃料的超燃衝壓發動機的有利工作範圍,其中亞燃衝壓發動機轉換到超燃區域的速度在4~5馬赫左右。
  • 長徵五號火箭驗證發射軌道 已做好嫦娥五號發射準備
    垂直轉運標誌著長徵五號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了前期總裝、測試等一系列工作,即將進入最後的發射階段。 經過約2小時平穩行駛,活動發射平臺將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安全轉運至發射場一號發射工位。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於9月下旬由遠望運輸船隊通過海運的方式,運抵海南文昌。此後,火箭陸續完成了總裝、測試等工作。
  • 貝佐斯藍色起源公司New Shepard火箭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TechWeb報導】4月30日消息,上周亞馬遜CEO、藍色起源(Blue Origin)公司創始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在推特(Twitter)上宣布,該公司計劃在美國當地時間周日測試發射New Shepard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