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大成功發射一顆衛星 要從空中助力海洋研究

2020-12-25 閩南網

  昨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一箭五星」成功發射。這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也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6次飛行。本次發射,長徵八號成功將五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其中一顆便是廈門大學的「海絲一號」衛星。

  「海絲一號」衛星諧音英文「HI, SEA」,具有「你好,海洋」之意,以我國東南沿海和西北太平洋海域為主要觀測對象,可全天候、全天時對陸地、海洋、海岸進行成像觀測,為我國海洋環境、災害監測和土地利用等提供服務。

  根據最新監測顯示,「海絲一號」衛星進入測控站覆蓋區,遙測信號顯示衛星工作正常,太陽翼、天線均展開正常,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海絲一號」衛星由廈門大學、長沙天儀空間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天儀研究院」)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簡稱「中國電科38所」)等單位聯合研製。厲害之處在於,它是國內高校首顆近海與海岸帶遙感衛星、國際首顆C波段輕小型SAR衛星以及「海絲」星座的首發星。

  「海絲一號」衛星實際重量只有180公斤左右,不到傳統SAR衛星的十分之一。別看個頭小,它可是千裡眼,它的成像幅寬最大為100公裡,解析度最高可達1米。

  據悉,「海絲一號」衛星是「海絲」星座的首發星,該星座還包括將於明年上半年發射升空的「海絲二號」多光譜水色小衛星。「海絲」星座由廈門大學、天儀研究院、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福建省招標採購集團有限公司和三明市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策劃,將來擬協同更多合作單位發射多顆輕小型SAR衛星和多光譜水色小衛星。 (海西晨報記者 許蔚菡)

原標題:廈大成功發射一顆衛星!要從空中助力海洋研究

責任編輯:方迪

相關焦點

  • 廈大成功發射一顆衛星!要從空中助力海洋研究
    > 都是為了科學研究 其中 『』海絲一號」衛星 是為了在空中助力海洋研究 最新消息 衛星進入測控站覆蓋區
  • 廈門大學成功發射一顆衛星!要從空中助力海洋研究
    昨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一箭五星」成功發射。這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也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6次飛行。本次發射,長徵八號成功將五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其中一顆便是廈門大學的「海絲一號」衛星。
  • 「你好,海洋!」廈大海絲一號發射任務成功
    」也是「透視眼」,在太空助力海洋研究東南網12月23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梁靜 通訊員 歐陽桂蓮)昨天中午12時37分,海絲一號衛星搭載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廈大說,目前衛星已進入測控站覆蓋區,遙測信號顯示衛星工作正常,太陽翼、天線均展開正常,發射任務圓滿成功。這顆衛星由廈門大學、長沙天儀空間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等單位聯合研製,是國內高校首顆近海與海岸帶遙感衛星、國際首顆C波段輕小型SAR衛星、「海絲」星座的首發星。
  • 「你好,海洋!」廈大海絲一號 「上天 」
    ●波段:C波段●最高解析度:1米●最大成像幅寬:100公裡●是「千裡眼」也是「透視眼」,在太空助力海洋研究昨天中午12時37分,海絲一號衛星搭載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以西海岸命名的衛星再添一顆!天啟6號衛星(青島西海岸號)成功發射
    天空中再添一顆以西海岸命名的衛星。10月26日23時19分,被命名為「青島西海岸號」的天啟星座06星,在西昌衛星發射基地由長徵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隨後衛星成功轉入在軌平臺及載荷測試階段,預計兩周後即可面向全球提供數據通信服務。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一號D星!建造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
    海洋衛星的作用及分類據悉,海洋衛星是用於海洋水色、海面溫度、海平面高度等的觀測,其實質上是為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海洋環境監測、海洋科學研究等領域服務而設計發射的一種人造地球衛星。據報導,國內外已發射的海洋衛星按用途分,海洋衛星可分為海洋水色衛星、海洋動力環境衛星和海洋綜合探測衛星。
  • 廈大成功發射火箭!研究目標是:兩小時全球民航直達!
    廈大官方微博發布消息廈門大學成功發射火箭!記者隨即從廈大校方獲得證實:2019年4月23日上午7時28分在我國西北部沙漠無人區廈門大學「嘉庚一號」火箭成功發射!火箭誰造的?廈大官方微博說「嘉庚一號」是由廈大航空航天學院攜手北京凌空天行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共同研製為什麼廈大要發射火箭?
  • 歐空局土壤溼度與海水鹽度(SMOS)衛星成功發射
    11月2日,歐洲空間局地球探索者系列的第二顆衛星,造價4.64億美元的土壤溼度與海水鹽度衛星(SMOS)從俄羅斯北部Plesetsk人造衛星發射基地,於格林尼治時間1點50分成功發射。     SMOS衛星將在觀測全球氣候變化領域起到關鍵作用。基於獨特的被動微波幹涉成像技術,SMOS衛星能夠觀測大氣與海洋、陸地之間的水汽循環。
  • 廈門大學海絲一號衛星成功發射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起飛(宿東 攝) 圖片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你好,海洋!」  海洋科學是廈門大學的優勢學科之一,經過近百年的學科發展,如今已擁有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水聲通信與海洋信息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海洋遙感大數據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嘉庚」號海洋科考船、東山太古海洋觀測與實驗站
  • 北鬥三號系統最後一顆衛星成功發射,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影響?
    6月23日9時43分,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最後一顆組網衛星成功發射,已準確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顆衛星是我國所發射的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如果要算上試驗導航衛星的話,這顆就是第59顆,這次任務的成功,也表示著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經全面部署完成,它也是中國自主研發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那麼這顆衛星成功發射,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影響呢?
  • 科技日曆| 20年前,「資源一號」01星發射成功,細數太原衛星發射...
    科技日曆| 20年前,「資源一號」01星發射成功,細數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的「資源」情結  Evelyn Zhang • 2019
  • 2020-6《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五十周年》紀念郵票發行...
    郵票圖案 中國郵政定於2020年4月24日發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五十周年》紀念郵票1套1枚。集郵門戶網訊詳情如下: 志號:2020-6 圖序:(1-1)J   圖名: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五十周年 面值:1.20元 郵票規格:44×33毫米 齒孔度數:13度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衛星 將有效服務我國自然資源調查監管
    央視網消息:今天(9月21日)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海洋二號C衛星、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生產,自然資源部為該衛星工程牽頭主用戶部門。這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47次發射。海洋二號衛星明年完成組網 預警海洋災害今天發射的海洋二號C衛星是海洋二號系列的第三顆星,此前發射的A星是試驗星,B星已經進入業務化運行。
  • 北鬥衛星成功發射,科研基地「變身」旅遊勝地
    近日,北鬥衛星成功發射,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此時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也吸引了人們的注意。這個擁有50年歷史的衛星發射中心,不僅成功送走了所有的北鬥導航衛星,還送走了包括「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在內的登月探測器,出鏡率之高,已是家喻戶曉。
  • 伊朗成功發射一顆軍用衛星 美國耿耿於懷|人造衛星|伊朗_軍事|穆拉...
    4月22日,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對伊朗此前用運載火箭發射衛星的行為是否符合聯合國決議表示懷疑。蓬佩奧向記者表示:「每個國家在發射火箭之前都應該諮詢聯合國發射行為是否符合聯合國決議。我認為伊朗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此外他強調,美國國防部將做出更加明確的美國立場。
  • 天啟6號衛星成功發射 我國物聯網星座已八星在軌
    10月26日,天啟6號物聯網衛星在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隨後衛星轉入在軌平臺及載荷測試階段,預計兩周後即可面向全球提供數據通信服務。天啟6號組網後,天啟星座在軌業務衛星將達到八顆,共同服務於全球物聯網數據業務。天啟星座由北京國電高科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國電高科」)研製及運營。天啟6號衛星的成功發射,是落實青島西海岸新區與國電高科關於天啟衛星物聯網產業基地的重要舉措。
  • 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平均每兩個月發射一顆衛星
    重大成果「大放異彩」  據悉,創新研究院已共計發射22顆衛星,包括新一代北鬥導航衛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天宮二號伴星和全球二氧化碳監測科學實驗衛星等,成功率達100%,一批「叫的響,數得著」的科研成果驚豔全球。
  • 「北航空事衛星一號」成功發射!
    「北航空事衛星一號」成功發射!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6日11時19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NewSat9-18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北航空事衛星一號和八一03星。
  • 「懷柔一號」科學衛星成功發射
    原標題:「懷柔一號」科學衛星成功發射 本報訊(記者張航)今天凌晨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這是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空間科學實驗室掛牌後的首個科學衛星發射任務,該衛星也被命名為「懷柔一號」。
  • 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
    中國經濟網酒泉8月16日電(記者佘惠敏杜芳)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此次發射任務的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空間科學研究又邁出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