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的正定遊記

2020-10-17 滹沱河大曲

正定記遊

許同莘

正定為冀南重鎮,在漢為藩國,在晉為郡治,在唐為郡治,在明為省治,至清移省會於保定。而正定為府治,然猶距省會不遠,其後移省治於天津,而正定僻處畿南等於下邑。國體既更,廢府存縣,於是正定有縣而無府,論形勢者,幾於自?以下,無足譏議,然其城垣高峻,街衢寬廣,古蹟眾多。河朔各縣,自大興宛平而外,未能或之先也。今年四月十五日,獨自來遊,雖匆匆一觀,所得已自不少。歸後復檢志書,與所見所聞者相印證,略記於次,或亦談地方掌故者之一助爾。

正定舊名真定,後以避諱改真為正,然土音仍讀為真,作平聲,不作去聲也。城西七裡為車站,是日下午五時至此,城內有旅店,而不甚整潔,乃止於車站附近之清華棧。欲入城遊覽,則計時已不及往返,乃於附近步行一周,他無所見,惟賣梨者,一梨重十餘兩,其大如柚,詫為罕見,詢其產地,則晉州也。車站有木牌,書地方名勝古蹟頗詳,雲城南裡許為滹沱河,漢光武至滹沱食麥飯即在此處,後人建麥飯亭,今廢。餘謂如於此處冬日設粥廠以濟貧民,仍麥飯亭之名,則以慈善事業而存地方古蹟,一舉兩得,亦一佳話。

十六日黎明,即乘人力車入城。正定城舊只四門,鐵路開通以後,於北門之西新開一門,以便交通。蓋正定城周二十四裡,而車站當城外之西北方,若繞道西北兩門,則紆曲不便也。由車站至城門,填土為馬路,其旁為車路。城中隙地甚多,藥畦蔬圃到處皆是。又多池塘,盛夏不涸,因地傍滹沱河濱,土脈潤澤故耳。城門新開者無外郭,餘四門則重關突出,謂之突門,又謂之暗門,土人亦稱為韓信洞,雲是韓信擊陳餘時故跡,乃圍城時通偵探出奇兵之路,則不知韓信伐趙,出井陘口,斬成安君於坻水上,其他距此且數十裡。今城垣之上,尚可行人,每段皆有碑記,乃明代發各衛民夫重修,而每段記其為某衛所修之工程,安得謂此為準陰壁壘乎?

入城,道經天寧寺,土人稱為木塔寺。據方志:城中有四塔,木塔最高,凡九級十八丈,為唐鹹通時所建。然今塔易木為磚,其高不過三四丈,殿宇廊廡,皆廢為民居。欲求故跡於敗垣頹瓦間,惟明碑數通,僕於地上,記重修始末而已。



東門之內為龍興寺,正定第一名剎也,其先為慕容氏龍騰院,十六國春秋雲:龍騰院廣袤十數裡,役徒二萬人,起景雲山於苑內,其廣五百步,峰高十七丈,蓋今正定城之東北隅,均為苑囿。寺建於隋開皇六年,因龍騰遺地為之,本名龍藏寺。鑄銅為佛像,有恆州刺史鄂國公王孝伶立石,長史兼行參軍九門張公禮撰文。其碑今在庭中,四周甃以磚,雨淋日炙之所不及,故年代雖久,完好無恙。碑陰列建寺人名,知創建之始出自眾人集資,而非官帑。石晉之亂,寺毀於火,惟存銅像。周世宗毀以鑄錢。宋太祖興,以其有瑞應之異,發帑重修,易名曰龍興寺,仍範銅為佛像,高七十三尺。嗣是累朝屢有葺治,至康熙時,又擴而大之。其西為行宮,庚子之亂,義和團焚正定教堂。辛丑議約,賠款以償教堂損失,又割行宮故址為重修教堂之用,其地廣於寺者幾一倍而有贏。今教士於堂中設學校、立工廠,規模宏巨,而寺之敗壞日甚,佛像剝落,棟宇摧頹,高閣五層,昔時所建以供銅像者今且傾圮殆盡。舊時住持僧意定,旦以吸菸賭博、引誘婦女、斥賣寺產為邑人所控,屢斷屢翻,最後法院判為無罪,意定得釋,而年事已邁,未幾病卒。今其徒嗣為住持,則僅有寺田少許,以供養贍而已。是日至寺門,有晉軍機關槍連駐地,守兵在門,不得入,投刺請見其長官,門兵入報,乃許入寺。時日初升,寺中自兵隊外,不見一僧,信步至慈氏閣像設完好。其西為轉歲,木已朽敗,不能復轉,而四周塑羅漢像神採飛動,如對其聲音笑貌,嘆為精絕。兩閣之中,正殿翼然,則佛香閣也。金身大士像巍然矗立,高入雲漢。此閣不知圯於何年,滿地殘磚敗瓦,其木材則因歷年有軍隊駐此,取以炊爨者過半。此像工程艱巨,志書有鑄像蓋閣之記,言之甚悉,其略雲:「開寶二年三月,大駕親徵晉地,按道至真定府,宣下諸寺院,主首三綱紫衣大德於大悲寺內接駕,宣問大師大德,菩薩畢竟是銅是泥,大師可儔奏曰:元是銅菩薩,值契丹犯界,燒郤大悲閣,熔郤菩薩胸臆已上,自後城中檀越再修,又奉世宗皇帝天下毀銅像鑄錢,又薦起菩薩上面,取郤下面銅,自後城中檀那又補塑,今全是泥。像壞之際,於蓮花座中有字,曰:遇顯即毀,邇宋即興,無乃前定之數乎?皇帝言郭內踏逐寬大寺舍,別鑄一尊金銅像觀音大悲菩薩。尋差三道殿頭,頭一道入龍興寺,量度田地寬狹,遂喚畫匠畫地圖,一道入開元寺,一道入永泰寺,亦進地圖,宣下於龍興寺內別鑄金銅像,蓋大悲閣。開寶四年六月天雨,於五臺山北衢下枋圖約千餘條,頰龍河內,一條大木前而攔住,具表奏皇帝,龍顏大悅,五臺山文殊菩薩送下木植,來興鎮府大悲菩薩蓋閣也。尋時宣頭一道使真定府般取河內木植,於龍興寺下納。宣頭一道——差軍器劉審瓊監修菩薩,差衛州刺史兵馬鈐轄慕容得業蓋修菩薩,通判軍府事範德明監修閣像,奉宣鑄錢監內差李延福、王延光修鑄大悲菩薩,差八作司十將徐謙蓋大悲閣,差當府教練使郭延福,雄勝指揮員寮王大將南能曹司鄭,又天場燒琉璃瓦甕,匠人鄭延勳等監修鑄蓋閣,七月二十日下手。諸節度軍差差取下到軍三千人工役,於閣下基址折郤九間,掘地創基。至於黃泉,用一重爐礫、一重土石、一重石炭、一重土。至於地平,留六尺深海子,目方四十尺,海子內載七條熟鐵柱,每一條鐵柱七條鐵簡合就,上面用鐵箍七條鐵柱皆如此,海子內生鐵鑄滿六尺,用大木於鐵柱、於胎上塑立菩薩形象,先塑蓮花臺上面,安腳足至頭頂,舉高七十三尺,四十二臂,寶像穹窿,瞻之彌高。三度畫像進呈,方得圓滿。第一度先鑄至蓮花臺座,第二度鑄至腳膝,第三度至臍,第四度至胸臆,第五度至腋已下,第六度至膊肩,第七度鑄至頭頂,上下七接鑄就,所有四十二臂,並是鑄銅筒子,用雕木為手,上面用布裹一重,漆一重,方始用金箔貼成,相好端嚴,威容自在。乾德元年五月八日記。」此篇為講經論僧惠演所記,文字拖沓,然述造像工程,至為堅實,可供建築學家之參考。


正定隆興寺門口

龍興全寺,康熙間經匾榜標題者凡十九處:曰天王殿,曰大覺六師之殿,曰慈雲普蔭,曰摩尼殿,曰廣長妙諦,曰妙莊嚴域,曰通津寶筏,曰戒壇,曰慈氏閣,曰轉輪藏,曰佛香閣,曰御書樓,曰集慶閣,曰伽藍殿,曰祖師殿,曰彌陀殿,曰藥師殿,曰靜業堂,今所存者不及其半。乾隆己亥,又經重修,以內府大臣監工,凡用帑十四萬五千餘兩。其碑記言是役立檔案,設庫房料房算房,應用木、石、磚、瓦、石、灰、釘、鐵、銅、錫、丹、青、油、漆、繩、麻、布、帛,俱赴都會用市價購買。其運腳計裡給價,其工匠除內府撥出工人外,益以郡邑之良者。以當日物力之豐盈,國庫之饒裕,藝術之精研又特遣大臣督視,乃得完此巨工,居今日而議修復舊觀,殆必不可能之事矣。


正定大佛


銅像自閣廢后,露立故處,數裡外即見之。據碑記凡有四十二臂,而乾隆御製詩注云:「舊像凡三十六臂,以銅重,乃刻木為之,年久欲墜,不知何時更以鐵索懸系梁上,茲緣重修,乃脫所系木臂,仍還本相金身。」是乾隆重修,止有三十六臂,今僅存其二,餘臂不可見矣。定州教育館藏有銅臂一,長六七尺,肌理豐腴,見者以為女像,不知即此像所遺否也。正定縣令程廷恆近歲念銅像之暴露,募資得二千金,益以公款若干,於像之四周砌磚為龕,高八十餘尺,遠望如鐘樓,迄今工猶未竣。程君崑山人,字守初,風雅好事,此舉尤多功德。正定照相館有銅相照片,乃未築龕時所攝之影,餘購得之,此後欲照全形,恐不能如此片之清晰矣。

佛香閣之前約百餘步為天王殿。殿之後壁塑觀音像,凡觀音像塑於殿後者,皆直立。此像獨抱膝而坐,瓔珞被體,形態端好,低眉下視,如大家閨閣榮華照耀,而靜婉間逸,妙極自然嘆為得未曾有。其座下有石刻記塑像年月,知為明嘉靖時重修,此志書所未載者,一月前燕京大學顧君頡剛、起潛等來遊,始得見之。觀音像一目已為匪人挖去,與顧君同來之某君善鑄像術,重為一目以補之,居然完好,頓還舊觀,而足趾猶缺其四,以土質不宜,未能補也。

佛香閣後壁舊有宋太祖畫像,寺僧雲:相傳如此,老年者即未見之,以意度之,當是畫壁,閣圯而壁壞,遂無所睹,不足怪也。

出龍興寺西行,至城之中央,有陽和樓址高數十尺,樓五楹,廣可以布十席,而不詳其創置始自何時。有元至正十七年重修碑記,其文雲:「南瞰滹水,北瞻恆嶽,右挹太行之晴嵐,左觀滄海之旭日。」此想像之詞。明弘治間重修,石瑤為之記,有雲:「市釐井陌,環列四周,上置五更漏刻,以候晨夜。」則實境也。樓前為關帝廟,有明碑二,其一題正德十四年,首行曰重修義勇武安王廟庭記,亦不能詳廟之所始,但云歲月遙深,風雨剝落而已;其一曰重修關王廟記,檢縣誌二碑均不載,惟載乾隆間重修關帝廟記,豈以明人稱關王,不足以招崇敬,故削而不載歟?然封典先後不同,自是一王之制,何可廢也。關廟之東為漢順平侯趙雲廟,世稱常山趙子龍,此真趙氏故裡矣。


正定陽和樓


陽和樓之北為開元寺,東魏興和二年所建,其年代又前於龍興,土人名磚塔寺。舊有磚塔九層,高十六丈,建於唐貞觀十年,至清初而圯。今塔僅二丈餘,具體而微,略存古蹟而已。寺右為塔,寺左為鍾,鐘樓猶是舊物,結構甚堅,鐘聲可聞數十裡,縣誌謂是數千載物,雖無可考,然必是宋以前所鑄。此寺極著名,而殿宇逼仄,蓋屢經興廢,非舊日規模矣。縣誌又雲:「殿前三門讃,鐫石柱上,唐人題名甚多,已傾圮,石柱斷折。」是日餘以斜囗促不及觀,後晤顧君為言石柱皆砌入垣墉,直以瓦礫視之,可惜。寺中有梁夢龍、梁清遠重修碑記各一,梁氏為正定望族,寺前通衢有梁夢龍石坊,乃族人近代重修者,知其後裔猶盛,蕉林祖孫,流澤長矣。


開元寺磚塔


古寺年代與開元同時者為城西南隅之臨濟寺,今僅存佛殿三楹。有成化二年重修碑雲:「唐時禪師義玄者,以孝聞,被剃為僧,讀經論曰:此濟世良方也,非教外別傳之旨,遂創小隱於此。」寺前有磚塔,義玄葬於其下,故亦名清塔寺。然則此塔猶是唐時物矣。

正定寺院甚多,龍興最大,臨濟開元最古,天寧稍後,以塔著聞,餘寺尚不少,大率唐宋時所建,不及遍觀。遊寺既畢,至常山公園,園為舊日府署之後圃,程守初所闢以供邑人遊覽者。有亭臺池沼之屬,錯落其間。府署規制宏敞,舊時為巡撫署。署之前樓聞有藏書之所,詢其收藏之數,或雲僅百餘冊,疑是其人誤憶,不能簡陋至此。又詢地方文獻及金石古物之屬有無典守之所,則雲無有,此地方人士所亟應注意者。出城,火車旋至,即登車北行。是遊僅歷四小時,草草一觀,見聞至隘,而所得已自不少,繼餘而至者,如以三日餘間,從容搜訪,其所得當什伯於此也。

【注釋】

許同莘,字溯伊,江蘇無錫人,生於清光緒四年( 1878年-?) ,庚子、辛丑併科舉人。曾東赴日本留學,畢業於日本法政大學速成科。歸國後入張之洞幕,擔任文案委員,從此與公牘學結下不解之緣。1899年, 21歲的許同莘跟隨擅長公牘的舅父張曾疇(字望山,別號潛園)在鄂督幕府中「學習辦事」,據許氏自己說就是學習治事之文的撰寫方法,參閱前人公文,借題懸擬文稿等。1906年,許氏正式任張之洞幕僚。1912年許同莘任北洋政府外交部僉事,此後十餘年,完成了清對外條約和《張文襄公年譜》的編纂工作。北洋政府垮臺後,許同莘曾任河北省政府主任秘書。抗日戰爭期間,任過河南省政府主任秘書。在此期間,主要精力用於公牘學研究,先後寫成《治牘要旨》《公牘銓義》,最後寫成傳世之作《公牘學史》。

相關焦點

  • 魔都1933老場坊,曾是遠東第一屠宰場 | 創遊記
    這條路的一切都顯得那麼平凡,除了沙涇路10號那一座拔地而起的宏偉建築,那座建築便是1933老場坊,上海創意產業的新地標。本期『創遊記』,我們來到紙醉金迷的上海,探訪1933老場坊,看它在時代變化的十裡洋場中,留下了什麼樣的痕跡。
  • 古都正定遊記
    2019年的五一小長假有四天,安排兩天高鐵出行,正定一天,天津一天。華北的歷史文化名城有15座,包括京津2個直轄市,太原、呼和浩特2個省會城市,還有4個地級市,7個區縣。正定之前只去了隆興寺,5月3日正定一日遊把其他國保走遍。上午遊覽正定古城,下午到河北省博物館和中國人民銀行成立舊址。
  • 常勝將軍趙雲故裡正定遊記
    正定現在是石家莊市一個區,這裡面有點乾坤大挪移的故事。石家莊原是正定府獲鹿縣的村莊,離府城不遠,就在正定南門外滹沱河的南面。1902年開始,京漢(廣)、正(石)太鐵路修建,正定府的官員擔心噴火冒煙的蒸汽機車壞了風水,將鐵軌和車站建在了滹沱河的南邊,後來又修建了石德鐵路,石家莊得到了大發展,一躍而成冀省省會,但是現在正定擁有9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3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如果當年正定通了鐵路蓬勃發展,破舊立新之下這些文物勢必難保全,塞翁失馬,是禍是福。。。。。。
  • 上海1933,老場坊
    1933年世界經濟大蕭條最嚴重的一年突然對歷史產生了興趣,僅僅因為去了一趟名叫「1933」的地方1933老場坊>位於上海市虹口區,是老上海的屠宰場,建成於1933年,為遠東第一大屠宰場,其建築風格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由英國人設計,結構特別,現已成為了藝術中心,有話劇演出、展覽、藝術表演等等。
  • 正定紅樓景點遊記
    正定興榮有去處,紅樓冷月無霞衣。從來寂寞多高冷,更數荒涼倍痴迷。看破生死混沌裂,談笑晨昏雨怎欺。放得世俗隱歸去,留下月光好做詩。遊罷憑弔紅塵亂,唯有仰慕曹公奇。隨五叔遊歷正定紅樓景點
  • 白馬銀槍趙子龍故裡—正定遊記
    正定現在是石家莊市一個區,這裡面有點乾坤大挪移的故事。石家莊原是正定府獲鹿縣的村莊,離府城不遠,就在正定南門外滹沱河的南面。1902年開始,京漢(廣)、正(石)太鐵路修建,正定府的官員擔心噴火冒煙的蒸汽機車壞了風水,將鐵軌和車站建在了滹沱河的南邊,後來又修建了石德鐵路,石家莊得到了大發展,一躍而成冀省省會,但是現在正定擁有9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3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如果當年正定通了鐵路蓬勃發展,破舊立新之下這些文物勢必難保全,塞翁失馬,是禍是福。。。。。。
  • 【遊客眼中的正定】「正定,我認為是可以安放心靈的地方…」
    還是自由自在 樂享正定?然而當年的正定是正定府,而石家莊可就真是個村莊,因為京漢鐵路和石太鐵路在石家莊交匯,才成就了石家莊而「拋棄」了正定府。但文化積澱石家莊卻不及正定的十分之一,正定古稱常山、真定,因避清世宗胤禛諱,改真定府為正定府,轄一州及正定等十三縣。
  • 邱承彬遊記:河北正定趙雲廟奇觀八
    趙雲廟是奉祀三國名將趙雲的廟宇,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縣城,在原址上重建後,1997年正式對外開放。趙雲廟佔地12畝,總建築面積積1500平方米。開創了中國旅遊的正定模式,中國旅遊看正定,文化正定正以自己特有的人文景觀、配套設施和熱情服務迎接著八方遊客。   河北石家莊正定趙雲廟五虎殿裡面奉祀的是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像。在君臣殿裡面已經介紹了關羽、張飛、趙雲。   本文介紹馬超。
  • 邱承彬遊記:河北正定趙雲廟奇觀三
    趙雲廟是奉祀三國名將趙雲的廟宇,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縣城,在原址上重建後,1997年正式對外開放。趙雲廟佔地12畝,總建築面積積1500平方米。開創了中國旅遊的正定模式,中國旅遊看正定,文化正定正以自己特有的人文景觀、配套設施和熱情服務迎接著八方遊客。   河北石家莊正定趙雲廟君臣殿奉祀著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像。   本文介紹劉備。
  • 邱承彬遊記:河北正定趙雲廟奇觀六
    趙雲廟是奉祀三國名將趙雲的廟宇,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縣城,在原址上重建後,1997年正式對外開放。趙雲廟佔地12畝,總建築面積積1500平方米。   作者:邱承彬   魯網8月1日訊 趙雲廟是奉祀三國名將趙雲的廟宇,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縣城,在原址上重建後,1997年正式對外開放
  • 邱承彬遊記:河北正定趙雲廟奇觀五
    趙雲廟是奉祀三國名將趙雲的廟宇,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縣城,在原址上重建後,1997年正式對外開放。趙雲廟佔地12畝,總建築面積積1500平方米。開創了中國旅遊的正定模式,中國旅遊看正定,文化正定正以自己特有的人文景觀、配套設施和熱情服務迎接著八方遊客。   河北石家莊正定趙雲廟君臣殿奉祀著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像。   本文介紹諸葛亮。
  • 正定古城的「門面」:明代修建六年始成,有三關雄鎮之美稱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系列遊記第59篇:正定城牆本文系靜思齋·於嶽原創、自行拍攝,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尋訪時間:2020年4月11日屋外春暖花開,卻是不能遠足。蝸居在家了這許多時光,補寫遊記的興頭早已衰敗,翻了翻前文,距上一篇的完成已近倆月了。昨日終於去正定喘了口氣,陪閨女在滹沱河邊玩了會兒後,順道去南門(長樂門)轉了一圈。
  • 邱承彬遊記:河北正定隆興寺奇觀六
    隆興寺又名大佛寺(因奉祀著北宋鑄造的大悲菩薩故名),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城東門裡街,原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後燕慕容熙的龍騰苑,公元586年(隋文帝開皇六年)在苑內改建寺院,時稱龍藏寺,唐朝改為龍興寺,清朝改為隆興寺;是國內開創時代較早、規模較大、保存相對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
  • 邱承彬遊記:河北正定隆興寺奇觀十八
    魯網7月8日訊 隆興寺又名大佛寺(因奉祀著北宋鑄造的大悲菩薩故名),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城東門裡街,原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後燕慕容熙的龍騰苑,公元586年(隋文帝開皇六年)在苑內改建寺院,時稱龍藏寺,唐朝改為龍興寺,清朝改為隆興寺;是國內開創時代較早、規模較大、保存相對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
  • 從1到24,揭秘正定古城的數字密碼
    上千餘年的歷史煙雨蘊含著濃鬱的千古之美城垣漫漫,高塔巍巍,古寺悠悠這就是正定古城除此之外正定古城關於三的還有:正定府裡三大寶,粉漿、扒糕、豆腐腦;正定古城牆每座城門設內城、甕城和月城三道城垣,出入城要經過三道城門,此種格局在國內古城中甚是罕見。
  • 探訪古城 | 正定連環畫——陽和樓的前世今生
    5、此後,正定的戲曲事業一直長盛不衰,清末成立全國第一個票友組織藍菊社,至今,正定的許多老年人仍津津樂道正定票友多次與梅蘭芳、奚嘯伯、梅葆玖等大師的交流,甚至還為大師們在正定的演出臨時救過場。6、陽和樓的平面極為簡單,是七楹長方形。陽和樓建在高敞的磚臺上,南面為正面,正中懸掛寫有「陽和樓」的楷書大字牌匾。東側有階梯可上下。磚臺下穿左右兩洞門,行人車馬可以通行。
  • 古城正定國保逐個數
    造型獨特多寶華塔廣惠寺位於正定縣歷史文化街區,始建於唐貞元年間(785~804年),是正定八大寺院之一,寺內建築僅存一座華塔,所以又稱「華塔寺」。廣惠寺華塔,又稱「多寶塔」,但塔的建造要晚至金代是中國磚塔中造型最為特異,裝飾最為富麗的塔。1933年4月梁思成對該塔進行調查、拍照,1984年進行全面測繪。
  • 邱承彬遊記:河北正定趙雲廟奇觀二
    趙雲廟是奉祀三國名將趙雲的廟宇,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縣城,在原址上重建後,1997年正式對外開放。趙雲廟佔地12畝,總建築面積積1500平方米。   作者:邱承彬   魯網7月30日訊 趙雲廟是奉祀三國名將趙雲的廟宇,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縣城,在原址上重建後,1997年正式對外開放
  • 邱承彬遊記:河北正定開元寺奇觀一
    開元寺原名淨觀寺,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常勝街西側,始建於東魏興和二年(公元540年),隋開皇十年(公元591年)改名解慧寺。   作者:邱承彬   開元寺原名淨觀寺,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常勝街西側,始建於東魏興和二年(公元540年),隋開皇十年(公元591年)改名解慧寺。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奉詔改今名。
  • 河北正定·塔元莊村:自在正定
    2019-12-25來源:中國旅遊報作者:楊瑩塔元莊村我去河北邢臺參加一個筆會,臨行之前決定去一趟正定朋友問,為什麼非要去正定?我告訴她,秋雨先生說的,正定擁抱太多國寶,要去好好感受下。於是,我們從邢臺坐高鐵到石家莊,然後直接打車到正定。司機說:「正定的塔元莊村很不錯,乾淨又文明。你們看到前面的花塔了嗎?那裡就是曾經的廣惠寺。」「花塔和塔元莊有淵源?」朋友問。「那倒沒有,一般花塔主要在宋遼金時期出現,這種古塔是供人登高遠眺、導航引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