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是中國老百姓最喜歡的一種傳統方便食品,北方是以豬肉大蔥餡最為常見,其次是以羊肉、韭菜、豆沙、香菇、小白菜等作餡。最有名的是天津狗不理。南方包子中較有特色的有蟹肉、蟹黃包。至於開封灌湯包、重慶冠生園蛋黃包、南翔小籠、成都小籠包子等則各具特色,種類繁多,不勝枚舉。
之前蒸包子的時候總是找不到竅門,上鍋之前都看著胖乎乎,挺圓潤的。但每次蒸好拿出來,包子皮就皺皺的,還會凹進去一塊,特別不開心!後來求助老媽,才知道原來這麼多講究,下面就分步驟給大家介紹一下:為什麼自家的包子蒸出來不夠鬆軟?其實,只要掌握這幾個竅門,你就可以輕鬆蒸出比狗不理還要鬆軟的包子!
1、酵母的比例要用溫水浸泡再化開,但溫度一定不要過高,否則酵母會被燙的死翹翹,手指頭伸入水中溫熱即可。
2、酵母水在麵粉裡攪勻,開始進一步揉面, 一定要有耐心,溫水一點一點的加入,開始是雪花狀的面絮,慢慢揉成偏硬的團(一定是偏硬的麵團,如果水太多,和面太軟等發酵後絕對是場災難)!
3、麵團不要過幹
小竅門:和面的時候如果覺得粘手,可以滴少許玉米油,這樣既不會使得麵團太幹影響口感,也會覺得輕鬆很多。麵粉合成麵團後,放置進發麵袋裡發酵,有之前的兩倍大時即可。然後拿出來揉好,分成一塊一塊的小麵團,麵團要儘可能軟,而且要儘可能的光滑,擀麵皮的時候儘量要邊上薄,中間厚。
4、醒後半小時再蒸
包子包好後,要放在封閉的地方繼續醒約30分鐘,再放到蒸籠裡蒸,這樣可以在和面,擀麵皮的時候,釋放 一部分麵團裡的空氣,包好的包子繼續醒面,能讓包子更加飽滿。
5、注意最好的蒸煮時間
包子的好吃鬆軟與否還跟包子的蒸煮時間有關,如果是素餡兒的包子一般蒸煮15分鐘左右就可以了,如果是肉餡的包子則蒸多5分鐘左右就可以了,如果蒸太久容易導致包子太軟坨坨的。
6、蒸包子用熱水
在做包子的時候,首先先用麵粉加上發酵粉進行發麵,在餡料調配好之後,燒開一鍋水,再把包好的包子放進去,這時需要注意,不能在水還涼的時候放包子,冷水蒸包子,會影響包子的口感,而且時間上也會增加,從而影響包子的外形。不要用冷水蒸包子,這樣會影響口感,而且蒸的時間會更長,這樣蒸出來的包子軟塌塌的,不好看還不好吃。
最後重要訣竅。蒸熟後不要立刻開鍋,等5分鐘左右,這樣包子不易塌陷,又大又鬆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