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歷史:越南古代文化的特點

2020-12-12 佳琪講歷史

小編今天帶大家暢遊歷史的海洋,探索過往的事件奧妙噢!越南獨立後,在10世紀之前文化發展的基礎上其主流文化繼續在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影響下,適應越南封建國家和社會經濟的需要,發展了一種無論在文化內涵或表現形式上都屬於漢文化圈,深受中國儒、佛、道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影響,又具有越南民族特色的古代文化。「越南受中國文化影響的特點,主要是把中國文化加以簡化和實用化,以適應越南的國情。越南在學術上形成了一種簡化、明快的風格。」

在語言上,自唐初在越南置安南都護府、設學校、興科舉,在當地產生了漢越語(在此之前當地人借用漢語很少,而且只是口語),而且有文化的當地人須兼通較為系統的漢字,越北地區真正進入漢字文化圈。唐初的一些著名詩人如大詩人杜甫的祖父杜審言以及沈佺期等,都曾寓居安南。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其父親也流寓交趾,王勃本人就是在28歲到交趾探望父親時,「三度南海,墮水而卒」,被當地人葬於藍江左岸(今越南北方義安河宜祿縣宜春鄉,緊靠南海),並建有墓地和祠廟。

唐王朝全面推行科舉制度,安南士人大受影響。德宗年間(780~805年),愛州(今越南和平省境內)人姜公輔官至諫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副宰相),其弟姜公復也官至太守,可見漢文化對當地士人影響之大。越南獨立的封建國家建立後,繼續全面學習中國文化,傳入越南的漢字著作也越來越多。到15世紀時已經相當豐富,幾乎包羅萬象,囊括經史子集,天文、地理、曆法、音韻、醫學、算數、相書,無所不有,「如儒書則有少微史等書。若其天文、地理、曆法、相書、算命、克擇、ト筮、算法、篆隸、家醫藥諸書,並禪林、道篆、金剛、玉樞諸佛經要傳並有之」

漢字著作在獨立後的越南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越南全部制度和知識領域都打上了印記。一切有文化的越南人在他們的寫作、通信、官方和半官方的文書中,都使用漢字。除了幾個存在時間很短的王朝,如胡朝(1400~1407年)、西山朝(1778~1802年)以越南人在漢字基礎上創製的喃字為官方文字,越南封建時代一直使用漢字作為官方的正式文字。越南學者用漢字撰寫了為數眾多的宗教、哲學、經學、史學、文學藝術等方面的著作,而且越到封建社會後期,漢字撰寫的文學、史學、哲學、經學著作越多。

孔子和儒家學說一直受到越南封建統治階級的崇奉,同時,漢傳佛教是越南各派佛教之源。科舉制度作為培養人才、選拔官員的基本制度,在越南持續的歷史長達800年。在風俗習慣等方面,越南也深受中國的影響,「欲問安南事,安南風俗淳。衣冠唐制度,禮樂漢君臣」,胡朝(1400~1407年)皇帝胡季犛(1336~?年)的這四句詩,形象地反映了以儒學為主的中國文化在越南的廣泛影響。可以說,漢字促進了越南本民族文化的發展、成長和成熟。

越南封建統治者在文化取向和政治決策上存在著矛盾的態度。政治上,一方面,他們在制度層面上效法中國封建王朝,承認中國的宗主國和自身的藩屬地位,維持存在已久的宗藩關係,不放棄得自中國的正統地位,特別是在內部分裂或存在反對勢力時,都企圖以獲得中國的承認和支持來證明自己的合法性。所以,自李朝至清末也是阮朝末期《中法條約》籤訂之前,越南各封建王朝在名義上一直「謹守藩臣」。在文化上,中國傳統文化一直是越南主流文化的主要源泉。

「雖然統治河內和順化的王朝數世紀以來都能捍衛其獨立不受北京侵犯,他們終究還是通過一個刻意模仿中國人的官僚集團來進行統治。國家機關經由以儒家經典為主題的筆試『科舉』來甄拔人才;王朝的文書是以漢字書寫的;而在文化上,統治階級中國化的程度也很深。」另一方面,隨著越南封建國家的發展,越南統治集團和社會上層自我中心的民族意識也不斷增強。越南雖然主動接受和遵從中國的朝貢禮儀制度,承認自己為中國王朝的屬國,並稱臣歲貢,但實際上卻使用「對外稱臣對內稱帝」兩套話語系統:認為「為邦之事,睦鄰為大,而應酬之際,關係匪輕。

我越南奄有南土,通好中華,雖君民建國,自別規模,而內帝外臣,嘗膺封號,擬諸理勢,誠有宜然。故其冊臣,嘗膺封號,擬諸理勢,誠有宜然。故其冊封之禮,貢聘之儀,歷代邦交,視為關著」緣於對中國文化的廣泛吸收,明清時期的越南甚至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中國觀」。越南王朝亦常以「中國」「中夏」「中華」自居。因此,越南「雖然被中國視為周邊文化較為落後的蠻夷民族,但因為抱有以自我為中心的中國觀,所以同樣稱其周邊的民族為蠻夷,以凸顯自身文化的優越」,試圖創造出一個「大越文化」,或認為越南文化無遜於中國。

越南封建王朝自稱為「大越」「大南」,士大夫也常常稱頌越南為「文獻之邦」「禮樂之國」。越南後黎朝時期的著名學者黎貴惇(1726~1784年)更是認為,「越邦肇啟,文明無遜中國」,稱頌其發展到後黎時代「謨烈訓誥之盛,文物章程之懿,不遜中國」。但是,由於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影響深廣,地處中國式文明邊緣的越南封建王朝又只能以中華文明的越南版本「南荒唐虞」自慰。而對古代高棉、寮國等國和周邊民族,越南上層統治者又自認為在文化上高他們一等,又以「大越」「小中華」自居,甚至自稱「大漢」「中華」。

今天的文章到這裡就結束啦,各位看官大大,都看到這了,麻煩給小編點個大大的讚唄!!您的關注和點讚,是對小編最大的鼓勵和支持!!嗯~,360度各種姿勢來求贊求關注!! \(^o^)/動動您發財滴小手,舉手之勞└(^o^)┘感謝各位看官們!! 祝各位看官們生意發發發,學業事業成成成,身體康康康!!! 感謝大家的支持!!小編在這裡感謝各位看官們了! \(^o^)/ 如果大家有不同看法歡迎各位看官們在文章的下方留言評論(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雷同純屬巧合,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東南亞歷史:古代東南亞不同國家的不同文化特點
    小編今天帶大家暢遊歷史的海洋,探索過往的事件奧妙噢!在對外交往方面,東南亞大陸在這一時期與中國的交通便利與經濟上的交往的密切程度和規模都遠遠超過了它與南亞的交往,但從文化影響上看,南亞的斯裡蘭卡在這一時期特別是16世紀前仍然是為越南以外的大部分大陸東南亞國家提供南傳上座部佛教文化的一個重要來源。
  • 東南亞歷史:越南古代文化民族風格
    小編今天帶大家暢遊歷史的海洋,探索過往的事件奧妙噢!有著自己特殊的地理和歷史發展環境的越南古代文化畢竟有其顯著的民族風格。正如於向東所指出的,民族意識構成越南民族思維的核心內容。從文化史和思想史的角度考察,越南古代的史學和文學相對發達,哲學相對薄弱,缺乏抽象思維和思辨性。正是這些與中國古代文化的相同又不同,構成了越南古代文化的主要特色。那麼,何以10世紀封建越南獨立後,中國文化對越南上層的影響不僅沒有減弱反而加強了,同時越南文化又顯示了其不同於中國的特色呢?
  • 東南亞史:中國古代文化在東南亞的影響(三)
    中國古代文化對於東南亞的意義,不僅在於它所創造的物質文化的傳播推動了東南亞社會經濟的發展,豐富了東南亞人民的物質生活,也不僅在於它的制度文明為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所採納、所借鑑,還在於它所創造的充滿活力和富有魅力的精神文化,為東南亞各國人民所欣賞、所接受、所分享;它所傳遞出的獨有的「智慧之光」,對東南亞各國精神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東南亞歷史:村社文化與民族文化
    小編今天帶大家暢遊歷史的海洋,探索過往的事件奧妙噢!東南亞古代文化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在外來文化影響下發展起來的宗教文化逐漸成為當地的佔主導地位的文化。但是,在原始公社基礎上產生的當地村社文化廣泛存在,並且在不同程度上與外來文化尤其是佛教、印度教等宗教文化融合、並存。形成這一特點的主要原因,是村社一部落在東南亞古代國家普遍存在。
  • 東南亞歷史:各國傳統民族文化的形成和發展
    小編今天帶大家暢遊歷史的海洋,探索過往的事件奧妙噢!11世紀初到19世紀初尤其是11~16世紀,在文化上是東南亞各國傳統的民族文化形成和發展的一個最為重要的時期。隨著以某個佔統治地位的民族為主的古代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某一佔主導的宗教和不同國家的文化的統治地位的確立,東南亞各國佔主導地位的民族傳統文化和不同國家的文化個性在這一時期先後形成,並在整個地區形成多元化的東南亞文化世界。就宗教的發展而言,已形成了伊斯蘭教、南傳上座部佛教和儒學在不同國家分別佔主導地位的格局。
  • 東南亞菜的特點
    東南亞的古代國家均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在其早期主要受佛教和印度教影響,除了遍布各地的寺廟外,在有關王朝的政治中心還先後形成了三處具有世界影響的宗教建築中心,它們均堪稱東南亞古代文明的精華。它們都融合了印度教和佛教的特點,但吳哥以印度教佔優勢,蒲甘則以佛教為主。13—15世紀,印度教的影響日漸衰退,佛教在中南半島國家則深深紮下了根。與此同時,伊斯蘭教在馬來半島和馬來群島不斷擴展,基本形成了東南亞今日文化地理的面貌。  東南亞地區是亞洲緯度最低的地區,絕大部分位於北回歸線和南緯10°之間,屬熱帶氣候。飲食習慣也受氣候的影響。因為熱、溼的氣候。
  • 東南亞歷史:鄭氏與越南封建王朝
    越南在10世紀中葉前的1000餘年間作為中國一部分的經歷,不僅使越南在大陸東南亞地區較早地實現了政治統一和高度的國家化,而且使它有機會直接而持續地接受和轉換來自中國的高度發達的文化,這些都是與東南亞大陸西部的蒲甘王朝、中部的吳哥王朝和阿瑜陀耶王朝大不相同的。由於這些原因,獨立後的越南為擁有類似中國王朝那樣的地位而自豪。
  • 東南亞歷史:村社的共性和不同特點
    小編今天帶大家暢遊歷史的海洋,探索過往的事件奧妙噢!由於東南亞各國、各民族歷史發展的不平衡和自然環境的差異以及封建統治制度和方式的不同,各地農村公社的形式作用和影響也不同。東南亞封建領主制國家的鞏固甚至國力的強弱、王朝的興衰與其對村社的控制直接相聯繫,緬、泰兩國封建國家的發展尤其清楚地顯示了這一點第四,越南村社也長期存在,但不同於東南亞其他國家。這不僅因為越南是一個中國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地主制國家,而且因為紅河下遊地區是東南亞開發最早、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土地資源稀缺,村社的規模一般不大。
  • 越南峴港東南亞的「夏威夷」
    越南峴港有著遠遠超出我們想像的魅力。這裡有寧靜的海濱勝境、世界文化遺產「會安古城」、越南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阮朝古都」順化古城……東西方文化在這裡交織並存,吸引了大量年輕遊客。文/記者陳明 圖/記者陳明(署名除外) 峴港:世界最美的六大海灘之一實際上,峴港與海南島三亞市僅僅一水之隔。
  • 東南亞雙雄,越南和泰國古代為何沒有發生過大規模戰爭?
    在中國以南的中南半島上,越南、緬甸和泰國可以說是三個規模比較大、而且也有一定歷史的民族國家,自然,長期在一片地方肯定也會有爭端,歷史上泰國和緬甸就算「世仇」,打仗幾百年呢,不過,泰國東邊的鄰居越南在歷史上似乎和泰國沒有過太大爭鬥,這是咋回事呢?是越南人愛和平嗎?
  • 東南亞的特點是「地攤」,越南是大的水市場
    水市場是東南亞的一個主要特點,在眾多市場中,泰國最為著名,但他具有強烈的旅遊商業氣息,越南的水市場更為原始。芹tho是越南的第四個大城市,他位於湄公河的下遊,然而他就像小家碧玉在閨房裡長大,他被描述為「湄公河把最美的一段給了芹苴」,越南最大的水市場在芹。
  • 越南和中國古代的越國有沒有關係?「越」在古代到底指什麼?
    越,現在說到這個字大家可能通常會想到「越南」,越南主體民族是「越族」(其越南官方命名為「京族」,以區分其它少數民族,這個民族在我國也有少量分布,越南北部少數民族以及我國廣西地區民眾傳統上稱京族為交人(Keo),這個名稱源自歷史上的交趾郡,不過在1958年,我國也將其命名為「京族」)。
  • 為什麼有些越南人不認為自己是東南亞人?
    Q&A鰻魚問答是一個小板塊——對於大家留言較多,圍繞全球文化而不限於旅行、歷史地理、職場、留學等領域的問題,進行我的角度的解讀。老慣例,原題如下:為什麼有些越南人不認為自己是東南亞人?原問題下面有好幾個靠前的回答多是抨擊越南是徹底的東南亞國家,通過「牆頭草」的性格原因,或者講越南與柬埔寨同根同源,因為用同一種語系(孟高棉語),來撇清越南這個國家的「東亞」特殊性,來否定中華文化在越南的影響。以下我的回答,則用歷史與文化來剖析,為什麼對於中國而言,越南在全世界200多個國家裡,是如此的特殊?因為「越南即中華」。
  • 東南亞文化爾雅答案
    東南亞文化概況(上)1廣義的金三角位於緬甸、泰國和()的交界處。()正確答案:×東南亞文化概況(下)1阿瑜陀耶是()的古城。()正確答案:√9除了少量的史書之外,東南亞靠碑(文)和銘(文)來記載自己的文化和歷史。()正確答案:√10在記載歷史方面,東南亞更重視文字記載流傳。
  • 古代史:文明的痕跡,宋文化傳入其他東南亞諸國,影響深遠
    哈嘍大家好,小編今天和大家聊聊宋文化傳入其他東南亞諸國。宋代文化的重要內容程朱理學傳入了我國近鄰越南、朝鮮和日本,產生廣泛的影響,在社會經濟、生產生活以及文化領域內,都能看得出這種影響的存在。從地貌看,中國西南險峻複雜的青藏高原聳立,西北一望無際的戈壁大漠橫,因而中原內陸腹地向東南開拓極為方便,然而中國的各個朝代基本上都不離開大陸本土向外擴張,漢至唐宋間,向南最遠只達到越南的北部和中部。中華文明始終只以黃河、長江流域為中心輻射,未能傳到東南亞更多的地區。
  • 從天竺漂泊到暹羅的古代高棉文字——佛教盛行的東南亞「通行證」
    因此古代高棉文字,在10世紀時期的東南亞大陸上,可謂是一張來去自如的「通行證」。泰國文字的起源——印度文化伴隨著商業貿易和文化入侵進入泰國泰國文字最早出現在公元11世紀左右,最早的文字記錄是1283年修建的蘭甘亨石碑。上面清晰的記載了大約11世紀時,坤蘭甘亨王創立泰文的記錄。
  • 漫談越南歷史文化
    眾所周知,越南中北部在歷史上曾經有一千多年是中國的藩屬國,因此受中國文化的影響較深;而越南南方曾經是法國的殖民地,自然受到很多西方文化的薰陶。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越南的歷史文化: 一、越南地理位置: 越南位於中南半島東部,北與中國廣西、雲南接壤,邊界線長1347公裡;西與寮國、柬埔寨交界;東面和南面臨海。國土面積32.9萬平方公裡,地形狹長,呈S型。地勢西高東低,境內3/4面積為山地和高原。主要河流包括北部的紅河和南部的湄公河。
  • 鑑賞|亞洲歷史文化背景下的越南彩繪瓷
    鑑於此,本文根據考古遺址出土以及公私收藏的越南瓷器與相關研究,輔以古代文獻,介紹越南彩繪瓷的概況,並對其年代、產地、技法和社會功能展開深入探討,冀以促進學界更好地認識和評價越南彩繪瓷的歷史及藝術成就。此外,有人認為畫中的船隻符合印尼爪哇島商船的特點。如果上述論斷無誤,則從這件大盤傳達了兩個非常重要的歷史信息。第一,它記錄了黎初朝時期在雲屯商港進行的一次貿易活動;第二,它反映了外國商船抵達雲屯商港的情形,這艘船可能是15世紀的印尼商船。這兩個內容有助於重新認識歷史上越南的外貿政策和狀況。
  • 古代越南人「無名無姓」,中華文化如何「入侵」越南的姓氏習俗?
    越南由於其身處中華文化圈的特殊地位,歷史上曾經被視為亞洲的「小中華」。近年來,隨著《還珠格格》、《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和《花千骨》等國產影視劇陸續在越南爆紅,漢文化又重新在這片土地上煥發生機。我國的兩廣和雲南等地與越南聯繫則更為緊密,越南新娘因其年輕貌美、賢惠勤勞在國內贏得不少美譽。
  • 東南亞最有特點18個旅遊城市,自由行愛好者、背包客的旅遊好去處
    東南亞每一個國家都極具獨特魅力,值得一遊,而且還有濃厚的多元文化!東南亞國家旅遊相比歐美發達國家,一是地理位置離中國較近,二是消費相對較低,所以自由行愛好者和背包客的好去處!下面小編就常居住的老、泰、柬、緬、越5個國家匯總18個旅遊城市做個簡單介紹,供各位旅遊愛好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