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一個成熟的商圈,不僅是一個城市時尚的策源地,更是一個城市生活風貌的標誌。近年來,各大城市新店不斷開業,老店不斷關停,新商圈日新月異,老商圈也發起人氣復興運動,每個商圈情況與原先大不相同。
為了便於各位考察、選址全國主要商圈,聯商網數據中心特意製作全國25大商圈地圖及主要商場年營業額匯總,供各位探討。
閱讀提醒:
1、不同等級商圈主力店次主力店的業績要求並不相同。
2、除特別說明外,文中主力店業績均為2017年數據。
25大商圈(含3個子商圈,實際共25個商圈)中東北、西北各佔1席,華中、華南各佔2席,西南3席,華北6席,華東最多,達10席。城市中上海以6席高居第一,北京4席。
按商圈總業績100億作為分水嶺,分上下兩篇,但以下商圈排名不分先後:
上 篇
商圈總業績100億以上
1、上海南京路商圈
由南京西路、南京東路共同構成,15家店王年營業額今年或可達240至250億。與南京新街口並列中華第一商圈。
1.1上海南京西路商圈
南京西路是全國外資商業最密集、國際化程度最高的街區。
7大主力店王2018年預計可達140至150億:
恒隆廣場去年完成優化改造,奢侈品專賣店紛紛升級,奢侈品業績大增,2017年48.5億,2016年38.5億;
久光百貨總店去年業績創歷年新高,2017年30億,2016年27.9億;
靜安嘉裡中心2017年17.2億,2016年16.7億;
興業太古匯(2017年5月試營業)隨著星巴克咖啡烘焙工坊年底開幕及持續不斷的文化藝術活動吸粉無數,今年接近滿租的興業太古匯業績將猛增,預計或將與同樣是軌交換乘樞紐的靜安嘉裡中心基本持平;
芮歐越洋廣場憑藉獨特的人文定位獨樹一幟,B2樓美食天地調整出彩,B1層也開始調整,今年芮歐業績有望與梅龍鎮廣場(含伊勢丹,約10億+)持平;
晶品廣場憑藉運動與美食業績處於上升期。
次主力店:
中信泰富,靜安寺廣場改建中,上海商城,金鷹,818廣場,吳江路四季坊,1788廣場,張園豐盛裡(去年新開業),開欣商廈。
在建及規劃新項目:
佔地5.6萬平方米、毗鄰興業太古匯的張家花園2期地塊業已啟動,其中商業面積地上地下相加可達10萬平方米,如能被太古接盤,則興業太古匯可輻射至南京西路,與恒隆廣場分庭抗禮。
但對於拿下張家花園項目還有三大發展商備受業內期待,那就是已經在成都創下佳績的香港九龍倉集團,香港銅鑼灣大地主希慎集團,以及擅長街區商業的瑞安集團。
協和世界1-2期商業規模居南西首位,但已經爛尾多年,預計今年有望重新啟動。
商圈暢想:
恒隆廣場旁的中信泰富廣場和金鷹國際兩個中型商場受規模及資源所限,業績持續下滑,業內認為,如能被恒隆廣場收購或輸出管理,形成類似香港中環置地廣場和尖沙咀海港城那樣由多棟購物中心連接而成的超級購物中心,對於恒隆廣場可謂多贏。
因為南西恒隆擴建B1層後商業面積也僅6萬平方米,無法引入更多大牌專賣店及特色業態。要知道,國內高端購物中心業績前6的南京德基、北京國貿、深圳萬象城、上海ifc、廣州太古匯、成都ifs都是十多萬甚至二十多萬平方米的大型購物中心,而去年業績38.5億、坪效出色的南西恒隆業績只能屈居大陸高端購物中心第七。
筆者白日夢如能成真,則三位一體的恒隆+中信泰富廣場+金鷹總營業面積達14萬平方米,總業績將超過100億。
1.2上海南京東路商圈
8大主力店2018年預計100至110億:
新世界城2017年業績35.6億,計劃啟動大幅改造;
第一百貨東方商廈去年停業合併改造成為一百商業中心,並於去年底開幕,如調整到位,業績有望逐步恢復至其鼎峰25億以上;
來福士廣場和新世界大丸持平,2017年業績均達13億,其中新世界大丸百貨業績增幅喜人,已成為上海百貨單店四大天王之一,未來業績有望逐步增長至20億;
永安百貨和置地廣場均在8億左右,永安百貨也計劃展開改造升級;
此外,半島酒店名品廊薈聚眾多奢侈品大牌,氛圍獨特;正改造中的南京東路入口門戶世茂廣場將於今年秋季攜大量特色旗艦店重出江湖。
次主力店:
宏伊廣場,名人廣場,益豐外灘源,洛克外灘源,悅薈廣場,時裝商廈,第一食品商廈,中央商場,香港名店街,迪美廣場,中絲亞太商廈,外灘中央1期新開業。
在建及規劃項目:
外灘源街區2期(如擅長運營街區商業的香港瑞安集團、崇邦和太古集團獲得該項目,則有望提振外灘源人氣),外灘中央2期。
2、南京新街口商圈
南京新街口商圈是大陸百貨業最發達、最密集,高中低檔覆蓋面最全的大陸第一百貨商圈。集中了三家本土年業績過40億的百貨商場,以及一家業績逼近100億的本土購物中心。
新街口商圈是本土商業最強大的商圈,與上海南京西路的國際化截然相反,南京西路六大主力店均為港資(恒隆、久光、嘉裡、太古、和黃、芮歐)。
五大主力店王今年預計230至250億:
德基廣場2017年1-2期去年業績90億,隨著3期的建設,未來勢必超過100億;
金鷹總店1-3期已購物中心化,去年業績43億;
中央商場總店1-5期去年業績50.7億;
新街口百貨AB館去年43億;
大洋百貨2016年12.6億。
次主力店:
東方福來德(原東方商城與國際金融中心),大發IST艾尚天地,蘇寧生活廣場,友誼廣場,商茂世紀廣場,悅薈廣場含沃爾瑪,時尚萊迪地下城,金輪新天地,國貿中心,國際金融中心,正洪大廈,五星電器,金陵飯店,山田電機已關閉。
在建及規劃新項目:
南京新街口第一個外資購物中心——香港置地集團東鐵管巷G84地塊綜合體(預計類似香港置地旗下剛開業的北京王府中環),德基廣場3-4期(將設置藝術館,四期全部建設完成後,預計德基廣場整個綜合體建築面積可達42.4萬平方米),蘇寧廣場老工人文化宮地塊綜合體(蘇寧廣場在無錫徐州已獲成功,殺回大本營之作令人期待)。
周圍商圈:
金鷹天地珠江店,1912,新世界百貨。
與北京國貿,北京王府井,北京西單,上海南京西路,上海陸家嘴,上海徐家匯等一線都會城市核心商圈不同,新街口由於擁有上百萬方商業面積而依然保留著沃爾瑪賣場,蘇寧和五星電器,其他上述商圈由於商業面積有限,租金高昂,居住人口空心化,故而不再設有大賣場、電器店。
3、廣州天河商圈
大陸購物中心最發達,購物中心體量最大,業態最豐富的商圈。隨著正佳廣場完成改造並打出「世界知名旅遊目的地」口號,天河新鴻基天環廣場及珠江新城天匯廣場先後開幕,天河商圈已進入新的發展歷程。
天河商圈6大主力店2018年總營業額預計可達230億,為南方第一商圈:
正佳廣場58億;
天河城(含天河百貨)60億;太古匯50.4億;
廣百百貨中怡店約10億;
時尚天河商業廣場約20億;
新鴻基天環廣場2016年3月開幕,雖開局不利,但去年品牌組合和人氣漸入佳境,未來業績或可衝刺20億。
次主力店:
萬菱匯,廣州購書中心,VT101維多利廣場,天河又一城,中信大廈中天購物城,天河直通車,天河又一城。
如今,天河商圈正悄然與天河體育中心及南側的珠江新城商圈融為一體,整個商圈的業績有望進一步提升。
兩大原主力店:高德匯(春夏秋冬四期),花城匯購物中心(含海印都薈城,蘭桂坊已退出);
兩大新主力店:新鴻基天匯廣場,廣州K11(2018年春開幕)。
四大次主力店:西塔國金中心,維家斯廣場,高德美居,珠江道商業廣場。
兩大在建新項目:
廣州K11,環球都會廣場。
此外,東側崗頂商圈擁有天娛廣場,摩登百貨,頤高數碼,太平洋數碼廣場,百腦匯等商場。北側林和西東站商圈設有東方寶泰廣場,天河匯,佳兆業廣場,中信廣場中天購物城,時代廣場友誼購物中心,宜家。
4、北京大望國貿商圈
大望與國貿被東三環所分割,兩者僅相距一站地鐵。兩個商圈目前相對獨立,但隨著中國尊大廈的興建,CBD外擴,未來有望真正融為一體。
商圈3大主力店今年營業額預計可達230億,為北方第一商圈:
4.1 大望路商圈
華茂單個綜合體營業額超過130億,獨自支撐起大望整個商圈,其主力店SKP百貨購物中心2017年營業額125億,華貿廣場商業街及耀萊新天地約5億(2016年上半年租金4648萬)。如若SKP能拿下後兩者,未來整體業績或能突破150億。
4.2 國貿CBD商圈
國貿CBD由國貿與銀泰合力建設,國貿商城1-3期79.6億(項目處於大幅調整中,國貿3期B階段於去年年中新開業),銀泰中心含連卡佛百貨10億+,兩者今年合計將超過100億。其中,北京國貿是大陸最接近香港海港城的、由多棟不同年份購物中心改造連接而成的超級購物中心。
次主力店:
金地廣場,CBD萬達廣場(含香港新世界百貨),嘉裡中心。
兩大在建新項目:
國貿4期商業——國貿大飯店已拆除將重建為商業設施,國貿三期B階段工程完成後,國貿中心總佔地面積將達到17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使國貿中心成為全球規模的世界貿易中心。
待國貿大飯店改建商業完工,項目商業總建面將超過20萬平方米,年營業額有望過百億,趕上近鄰skp。
其他在建新項目還有長安8號佳兆業廣場,中信中國尊配套地下商業。
5、杭州延安路商圈
延安路大商圈由湖濱和武林2大商圈共同構成,8大主力店今年營業額有望達到210億。
5.1杭州武林商圈
杭州「武林商圈」以武林廣場和西湖文化廣場為中心,半徑為1000米,向四周輻射開去:南到慶春路,北至文暉路,西接武林路,東至中河路,總面積約2.65平方公裡。
未來,杭州大廈,武林銀泰,杭州百貨大樓,銀泰西湖文化廣場店以及在建的六大綜合體,總商業體量將達到100萬平方米,是杭州唯一達百萬平米商業物業的繁華商區。
5大主力店王2018年業績約140億:
杭州大廈購物城總店1-5期77.6億,隨著打通武林商圈任督二脈的10萬平方米杭州中央廣場於今年春節前夕開幕,杭州大廈商業總建築面積已經達到28萬平方米,有望成為繼北京skp、武漢武商摩爾城、南京德基、北京國貿之後第五家年營業過100億的大型商場;
銀泰武林總店35.2億(ABC館合併了杭州百貨大樓);
此外,杭州嘉裡中心環境出眾人氣漸旺,業績已超過10億,去年5月開業的國大城市廣場今年也將發力,西湖文化廣場含銀泰城市奧萊約8億。
在建新項目:
華潤杭州中心(相當於半個錢江新城萬象城的規模),百井坊巷地塊(恒隆、華潤、銀泰等大鱷尚在爭取中,有望成為杭州繼嘉裡中心後第二個港資大型購物中心,如恒隆入主,其與杭州大廈的一出過江龍與地頭蛇之爭有得好看;如銀泰獲地,那與武林銀泰店珠聯璧合,成為20萬平方米大型綜合體,則有望成為下一個杭州大廈)。
5.2 杭州湖濱商圈
3大主力店2018年預計可達70億+:
銀泰IN77一至四期2017年37億(D區去年底新開業,並將繼續擴建,未來年營業額有望達到50億);
西湖銀泰城2017年約15億,2016年14.5億;
解百1-3期含新元華2017年約15億。
次主力店:
利星廣場,工聯大廈(正向購物中心轉型),龍翔服飾城,明珠市場,衣之家,家樂福,清河坊,中山路御街,杭州新天地。
在建及規劃項目:
銀泰IN77E區。
6、成都春熙鹽市口商圈
成都市商務委數據顯示,大春熙商圈的社零總額高達862億元,儘管多商圈格局正在分流中心商圈業績,但依然堪稱西部第一商圈,且今年四大主力商場業績增幅喜人,與南京新街口,廣州天河並肩大陸三大最密集商圈。
整個大商圈30來家主要商場總營業額逼近300億,由春熙路,天府廣場,騾馬市,錦江賓館(紅照壁)四個地鐵站串聯成網,但核心集聚在春熙路站周圍。
4大主力店2018年營業額將超過160億:
IFS國金含連卡佛百貨2017年營業額49億,成為九龍倉旗下最成功的大陸商業項目;
遠洋太古裡2017年營業額45億,成為國內業績最高的街區購物中心;
春熙王府井百貨26.8億(將啟動大幅改造,迎接開業20周年);
群光廣場為成都最大的百貨購物中心,去年營業額增幅8.6%達11.4億;
此外仁恆置地廣場10億+,春熙伊勢丹百貨近10億。
次主力店約60億:
伊藤洋華堂春熙店(6.1億),仁和春天人東店(已被茂業收購),春熙茂業(原太平洋百貨),時代百盛,鹽市口香港新世界百貨,鹽市口茂業天地及茂業百貨人民商場店,遠東百貨全興店,富力天匯,恆大華置廣場,銀石廣場,晶融匯。
3大主力店2018年預計可達70億+:
春熙VILLAGE,101藝術購物中心,第一城,星際裡雄飛中心,新城市廣場,春熙購物廣場,陽光百貨,美美力誠1號店,季庫名品奧萊,銀石廣場,地一大道,九龍廣場,春南百貨,壹購,米瑞,萬紫,商業城。
在建及規劃新項目:
美美力誠2號店,星匯廣場,仁和春天錦城藝術宮,成都國際商城,文軒環球金融中心
停業項目:
遠東百貨天府店,鹽市口BHG北京華聯,摩爾百貨天府店,樂森百貨,西武百貨。
7、上海浦東大陸家嘴CBD商圈
大陸家嘴由小陸家嘴、張楊路新上海商業城、世紀大道三個子商圈共同構成,擁有大陸最完善的空中連廊——世紀連廊及地下通道,成為立體商城。
7大主力店王2018年預計約150至160億:
ifc國金中心2017年70億+,正大廣場2017年30.6億,八佰伴2017年40億。
五大新開業主力店:
近期新開業的中信泰富綜合體1期尚悅灣,1862文化藝術中心,百聯世紀購物中心,世紀匯購物中心和陸家嘴中心廣場L+MALL(含老佛爺百貨),兩座均為14萬平方米的大型購物中心,今年將投入運營。
小陸家嘴(ifc+正大),上海船廠濱江(尚悅灣+尚悅街),張楊路新上海商業城(八佰伴+陸家嘴中心l+mall),世紀大道(百聯世紀+世紀匯)四個子商圈將各有2大購物中心貼身肉搏的局面。
次主力店:
96廣場,新大陸廣場,環球金融中心,新梅聯合廣場,遠東大廈蘇寧,陸家嘴1805,riso,中融1088,攬海廣場。
在建新主力項目:
中信泰富陸家嘴綜合體2期,尚悅街街區購物中心。
改建項目:
華潤時代廣場(改建升級為藝術購物中心,2019年回歸),中融恆瑞,721廣場原太平洋數碼城。
8、北京西單金融街商圈
與大望國貿類似,西單、金融街嚴格意義上為獨立的2個商圈,但相距不遠,可以歸併為一個泛商圈。
5大主力店2018年預計超過140億,其中西單商圈3大主力店今年預計110億:
西單大悅城2017年41億;
漢光百貨28.2億;
君太百貨近20億;
老佛爺百貨今年業績有望達到16億(2016上半年達到銷售1億歐元,同比增長15%)。
金融街商圈今年預計32億:
百盛復興門2016年14.5億,金融街購物中心2016年16.4億。
西單商圈5大次主力店:
西單商場,北京圖書大廈,西單文化廣場,西單購物中心,西單109(原友誼商城)。
規劃項目:
兆泰地產旗下西單歡樂城和西單新興盛項目。
9、武漢漢口解放大道武廣商圈
3大主力店2018年業績有望逼近140億:
武商摩爾城由三部分組合而成——武漢國際廣場2017年業績87.3億;
武商廣場36.2億;
世貿廣場今年業績預計15億左右。
3大次主力店:
武展購物廣場,西園商業街,新世界百貨國貿店;停業2家:SOGO百貨,香港新世界百貨航空路中心店。
總體而言,武漢國際廣場過於強勢,次主力店方面則青黃不接。
2大改建項目:
新崇光時尚廣場(去年夏天剛開業);K11美食城是一個外街,新世界中心百貨三萬多方,這兩部分老物業會進行整體的改造,作為新的漢口K11的一部分。
4大在建項目:
武漢恒隆廣場,武漢水遊城,武漢國際金融廣場(卓爾鈺龍國際金融中心),漢口飯店綜合體規劃。
隨著全新項目的陸續興建,加之未來如能將江漢路,循禮門等相鄰商圈有效融合為超級商圈,將改變商業密集度不及長沙五一商圈和鄭州二七商圈的局面,武漢解放大道武廣商圈有望鞏固華中第一商圈優勢。
10、石家莊中山路商圈
石家莊中山路被鐵道線分割為中山西路中央CBD商圈和中山東路北國商圈,隨著鐵道線兩側的蘇寧生活廣場與新源樂匯城開幕,兩大商圈的關聯有所加強。
中山路下屬兩大商圈今年業績預計120至130億元。
北國商圈四大主力店今年業績預計約100億:
北國商城2017年業績31.5億(擴建後新北國商城總體量達22萬平方米);
北國先天下22.5億;
勒泰中心27.7億(堪稱三線城市中最優秀的購物中心並曾獲得國際購物中心協會頒獎);
新源樂匯城近10億;
中央CBD商圈兩大主力店預計30億+:
新百廣場約25億,2016年24.2億,銀座東購約7億。
北國商圈次主力店:
北國東尚MALL,樂U新天地,廣安商業街,大洋百貨停業;
CBD商圈次主力店:
蘇寧生活廣場,華強廣場,新天元名品,萬象天成購物中心,品匯時代。
北國商圈兩大在建項目:
建華城市廣場,恆潤時代廣場;
CBD商圈在建項目:
石家莊華潤萬象城計劃今年秋季開幕。
隨著華潤萬象城落戶新百廣場站,相對弱勢的CBD商圈未來或有望縮小與北國商圈的差距。但石家莊與濟南一樣,外來商業向來在本地水土不服,本土商業勢力強大且保守,萬象城能否逆勢創出佳績,成為石家莊最高端購物中心,尚待觀察。
11、深圳深南中大劇院商圈
深南大道羅湖段沿線蔡屋圍商圈與東側人民南商圈漸趨融合,並與西側的東門老街商圈互補。
三大主力店2018年將超過100億:
華潤萬象城2017年77億;
京基KKMALL未來如能提檔升級,業績有望衝擊20億;
此外,西側地鐵下一站為T1新城市廣場原中信城市廣場(西武百貨已撤出)。
次主力店:
地王大廈,歲寶百貨,深圳書城。
規劃項目:
京基集團蔡屋圍晶都超級綜合體,佳兆業廣場原佳兆業豐隆中心,大中華世界貿易中心。
12、重慶江北觀音橋商圈
整個商圈全年社零正逼近400億,其中20家主要商場年營業額超過150億元。
6大主力店2018年業績有望接近100億:
龍湖北城天街(含主力店遠東百貨)2017年30億;
世紀新都百貨2017年21.5億;
大融城購物中心及緊鄰的重百總計近20億;
星光68廣場2017年12.3億;
另有茂業百貨旗下江北茂業天地,新世紀百貨城市奧萊原陽光世紀購物中心。
次主力店:
新世界百貨,重慶百貨江北店,香港城購物中心,融恆·盈嘉中心,協信中心,朗晴廣場,世紀金源不夜城,世紀金街,金鷹女人街,富力海洋廣場,東和城,同創新天地,金觀地下商業街,未來國際,協信黃金海岸,銅鑼灣廣場。
在建新項目:
新華協信中心及星光68B館,天和國際中心,龍湖新壹街,萬匯中心,重慶中渝國際都會新光天地和恆大中渝廣場站。待這些項目全部建成開業,將與擴建中的解放碑商圈一較高下。
值得一提的是,星光68 B館為星光68升華擴容之作,計劃引進國際體驗式商業形態,欲打造中國購物中心裡創金氏世界紀錄的水族館,還有面積約1萬平米的重慶中心互動體驗式書城。
此外,江北商圈衍生的濱江商圈另有龍湖星悅薈,而相距3公裡的珠江鎏嘉碼頭年業績也已近6億。
13、西安鐘樓小南門商圈
雖然西安眾多外圍商圈的發展已分流了市中心客流,但若論商場數量商業密集度和商業總銷售額,市中心的鐘樓仍然還是西安乃至西北的第一商圈。鐘樓與南側的南門商圈主要商場2018年營業額預計將超過100億。
鐘樓商圈4大主力店2018年預計約60億:
西北唯有鐘樓擁有3家業績過10億的店王,分別是開元商城2017年29.3億,騾馬市民生興正元2016年11億,世紀金花鐘樓店2016年10.1億,最後一家主力店中大國際2016年8.02億。
鐘樓商圈7家次主力店約20億:
百盛西大街店、銀泰鐘樓店、民生百貨北大街、新世界百貨、民生百貨西大街店、金花美伊店、興正元廣場。
鐘樓潛力商場:
西安群光廣場(去年新開幕,為武漢、成都之後全國第三店)。
12家主力店和次主力店零售及餐飲營業額2018年預計接近90億。若加上眾匯廣場、太平洋商廈、蘇寧、國美(原來唐城百貨大廈)、沃爾瑪及大量街鋪專賣店,整個鐘鼓樓商圈總營業額超過100億。
但鐘樓也並非高枕無憂,不同於新興商圈均以購物中心為主,鐘樓除了一個類購物中心的興正元之外,均為傳統百貨店,不僅單店面積較小且缺乏餐飲娛樂配套互動,吸客能力正在下降。
商圈內多數百貨店業績出現下滑,東大街百盛和北大街大洋百貨更是相繼停業,好在群光廣場等新生力量正陸續加入鐘樓商圈。隨著近在咫尺的南門商圈的世紀金花珠江時代廣場、王府井百貨、中貿廣場及在建的西安SKP融入泛鐘樓商圈,兩大商圈主要商場總業績有望超過150億元,鐘樓商圈坐穩西北商圈冠軍寶座。
近年來,西安正南面的南門商圈逐漸與鐘鼓樓商圈融為一體。
南門商圈發展並不順利,王府井百貨接盤幾易其主的國貿春天百貨,南門金花珠江時代廣場和中貿廣場相繼開業,商圈整體氛圍有所提升。隨著中國百貨業績最高店王北京SKP計劃於2018年亮相該商圈,南門未來有望吸引更多品牌與客流。
南門商圈三大主要商場:
王府井百貨南門店、世紀金花珠江時代廣場店、中貿廣場三家合計2018年有望逼近20億。
即將開業項目:
預計今年春季開幕的西安華聯SKP商業建面達26萬平方米,北京SKP去年業績125億,SKP全國第二店西安店格外矚目,預計未來年營業額可達30億。
外加南門廣場的松園、榴園等特色商業,南門商圈的商業體量超30萬平方米,商圈總營業額超過20億。等西安SKP開業後,預計南門整個商圈未來將超過50億。
下 篇
商圈總業績接近100億
14、上海淮海中路新天地商圈
10大主力店2018年業績或達100億:
IAPM人氣日漲的事實從其影院年票房5793萬、成為全市冠軍可見一斑,2018年預計可衝擊40億;
隨著輕奢熟女定位的時尚辣媽主題購物中心——瑞安廣場於今年秋冬季開幕,擁有淮海路入口的瑞安新天地街區(含瑞安廣場、新天地南裡北裡、新天地時尚、湖濱道)總業績將超過20億;
大上海時代廣場(含連卡佛)、K11、百盛淮海店、香港廣場、百聯淮海755、巴黎春天六大商場2018年總業績預計可達40億。
次主力店:
上海廣場、中環廣場、力寶廣場、華獅、湖濱道、無限極薈、金鐘廣場、柳林大廈
在建及規劃新項目:
南豐薈(原瑞興百貨)、錦江購物中心改造(伊勢丹與一百)、雪豹商城改造、淮海路站上蓋TOD、淮海路130街坊淮海公園天地、企業天地三期白玉蘭廣場。
淮海中路人氣向黃陂南路和陝西南路兩個地鐵站匯集,西段iapm和東段k11人氣旺盛,大上海時代廣場人氣漸升,但周圍的上海廣場、金鐘廣場、柳林大廈、蘭生大廈都人氣不佳。
鑑於九龍倉目前尚未在上海有大型標杆項目,如能效仿香港海港城(20萬平方米年業績300億)拿下上海廣場、金鐘廣場、柳林大廈、蘭生大廈,則大上海時代廣場綜合街區商業面積可從目前不足5萬平方米擴展至13萬平方米,如此方可與香港老對手新鴻基、太古、香港置地在滬的項目媲美。
15、北京王府井東單商圈
7大主力店年營業額有望接近100億:
由新東安廣場綜合體(含APM購物中心與東安市場及中國兒童商店)30億+;
東方廣場購物中心今年有望保持25億左右;
歷經多輪擴建的王府井百貨大樓隨著場景體驗商場英國哈姆雷斯(HAMLEYS)玩具店的進駐,今年業績有望止跌回升,並逐步向20億目標進發;
香港半島旗下小而精的奢侈品商城王府飯店精品廊近10億;
金寶匯購物中心+燕莎金街購物中心總計約10億;
香港置地王府中環高端購物中心去年年底剛開業,引入了大量奢侈品及潮牌的北京首店,今年業績有待觀察。
次主力店:
銀泰IN88(今年4-6樓商改辦),淘匯新天(今年部分商改辦),丹耀大廈,王府井書店,澳門中心。
在建及規劃新項目:
北京海港城(與香港九龍倉無任何關聯)
16、鄭州人民路二七商圈
上世紀90年代中期,亞細亞與鄭州商界五朵金花的「商戰」讓二七商圈聞名全國,使其成為華中最知名商圈。
近年來,為鄭州帶來全新商業理念的萬象城和奢侈品大牌雲集的大衛城相繼開業,加上丹尼斯人民店,大商金博大,凱德北京華聯等傳統商業的不斷求變,光彩市場也完成了多年來的首次大改造,外加建設中的金博大二期,華潤萬象城二期和360廣場太康店……二七商圈或有望再次成為華中商圈之王。因商圈次主力商場較多,故整個商圈商場業績較高。
6大主力店2018年業績或有望達到100億:
丹尼斯大衛城含百貨及MALL2017年業績42億業績,飆升27.2%,按此勢頭今年將超過50億;
丹尼斯人民店22億,萬象城1期13億+,大上海城8億+,金博大1期約6億+,BHG凱德廣場約5億+。
次主力店:
百年德化,鄭州百貨大樓,亞細亞,天然商廈,德化無限城。
停業改建商場:
元旦廣場百盛將改建為8萬平方米的大樂城。
在建及規劃項目:
360廣場太康店,大商金博大2期,華潤萬象城2期,新田時代廣場,綠地百年德化2期,大上海城時代廣場,建業凱浦地下商城,新建商業總面積近50萬平方米(扣除停車場與辦公樓)。
17、青島香港中路商圈
香港中路被五四廣場分為東部商圈與新興的西部商圈。
商圈5大主力店2018年或有望衝擊100億:
商圈兩大主力店海信和萬象城業績同比大增,海信廣場1-2期2017年32.8億,華潤萬象城2017年23.5億;
永旺東部購物中心10億+,麥凱樂約10億;
魯商銀座商城於2016年1月末開業,今年進入第三年,如調整得當或有望上衝10億目標。
次主力店:
百麗廣場,心海廣場,家樂福,金街,太古地下商場,中鐵青島中心,海航萬邦中心,此外陽光百貨已停業。
在建商場:
遠雄國際廣場,泛海名人廣場。
18、天津南京路濱江道中央商圈
天津中央商圈由南京路,和平路步行街及濱江道步行街等多條商業街共同構成,商圈8大新老主力店2018年營業額有望摸高90億元。
5大原主力店年業績在50至60億之間:
樂賓百貨,伊勢丹百貨,恒隆廣場(去年租金1.91億元),天津百貨大樓(被煙臺振華集團收購),勸業場百貨五大主力店2018年業績預計均在8至12億之間。
3大新主力店:
和平大悅城(原津樂匯)與世紀都會商廈均在16年開幕,天河城購物中心去年6月新張,8大主力店競合,此消彼長之下今年總營業額預計可達80-90億之間,未來隨著伊勢丹擴建、樂賓百貨改造,商圈有望向100億進發。
次主力店:
吉利大廈含米萊歐百貨,米萊歐華清店,米萊歐千禧店,中原百貨,濱江商廈,友誼新天地廣場,國際商場,麥購休閒廣場,歐樂時尚廣場,MPLAZA原久光,悅薈廣場原萬達。
在建新項目:
天匯中心,天津國金中心MIFC伊勢丹2期(面積達26萬平方米,伊勢丹全球最大店)。
19、上海徐家匯商圈
10大商場業績約90億:
港匯恒隆廣場2017年業績32.4億(受新翼封場改造影響),美羅城13億,匯金百貨、第六百貨、東方商廈、太平洋百貨、匯聯商廈、星遊城、百腦匯、飛洲城市奧萊這幾家中型商場合計約45億。
次主力店:
騰飛廣場、衡山坊、永新坊
值得注意的是,港匯恒隆廣場去年新翼和地下超市大面積封場改造,約佔30%營業面積,但業績僅微跌10%,可見場內客戶坪效有所上升。隨著今年改造逐步收尾,商業面積擴大,新翼今夏揭幕,豪裝升級的永華影城與0LE超市旗艦店回歸,業內預計業績樂觀。
待2022年商業面積28萬平方米的新鴻基徐家匯中心itc開業,港匯恒隆廣場有望於itc珠聯璧合,形成類似成都春熙商圈ifs與太古裡兩大頂級購物中心相得益彰的效果,屆時徐家匯商圈年業績有望衝擊150億甚至200億。
在建及規劃新項目:
新鴻基徐家匯中心itc1期、獨棟方所書店、城開YOYO(匯民百貨改造)、太平洋數碼改造、itc徐家匯中心2期、方所、匯金六百合體改造案、體育公園。
20、上海五角場商圈
8大商場2018年業績預計或達90億。
3大主力店2018年業績近80億:
五角場萬達廣場由於2017年大面積封場改造大半年,業績由2016年39億下滑至23億+,隨著改造升級完成,今年業績有望回復至35億以上;
百聯旗下明星購物中心百聯又一城、擁有硬體和規模優勢且日趨成熟的合生匯兩大購物中心今年目標業績之和將達45億。
次主力店:
UMAX悠邁城市奧萊(原東方商廈)於日前新開幕,大西洋百貨改造中,五角場地下樞紐太平洋森活地下城開業後,有效盤帶動了江灣體育場站與五角場站之間的十來個商場。此外還有蘇寧生活廣場、瑞安創智天地含大學裡下壹站。
在建及規劃新項目:
五角場待藍天劇場地塊綜合體和大西洋2期開幕,商圈業績必將上攀100億。此外三門路站小五角場也將薈聚三大新商場:國華廣場、益田廣場、尚浦中心2期,大五角場商圈屆時總業績或可達到150億。
21、瀋陽中街商圈
中街商圈整體年銷售過百億元,商圈內整體商業面積超過200萬平方米,商圈內擁有中街路步行街、正陽街商業街,還有中街站和東中街站2個地鐵站,雖出現了久光、九龍港及新世界津橋路店閉店風波,但中街仍然是瀋陽乃至整個東北的龍頭商圈。
憑藉瀋陽故宮的文化根基,中街目前正大力營造商旅文整體氛圍,以加強商圈吸引力;有汗王宮展示的豫瓏城仿古街區,皇城裡文化產業園,瀋陽春天的老中街博物館及中興新一城著力打造的長安裡街區等,都將成為中街商圈展示瀋陽文化的新亮點。
商圈6大主力店2018年業績預計80億+:
興隆大家庭以接地氣而聞名全國,往年業績在25至30億之間;
大悅城2017年20億,據悉沃爾瑪已退出,中糧將對沃爾瑪進行全面改造,以無縫銜接大悅城其它三館,如調整理想今年業績有望衝刺25億;
大商新瑪特近10億,茂業集團瀋陽商業城1-2期約6億,中興撤出新一城,由盾安收回自營,如何改造引人關注。
2大潛力新店:
皇城恒隆廣場約7-9億(據租金1.42億推算),豫瓏城明清街區。
此外,東中街延伸段的龍之夢亞太城也可視為中街商圈的補充。
商圈6大次主力店:
瀋陽春天百貨,天潤廣場,皇城裡文化產業園,星匯廣場/大發廣場,罕王百貨01流行館。
在建項目:
久光百貨是否啟動改造引人矚目,九龍港改造案
22、重慶老牌CBD解放碑商圈
整個商圈由臨江門、較場口、小什字三個地鐵站串聯成網,但核心仍然集聚在解放碑周圍。
四大主力店2017年業績近50億:
九龍倉旗下時代廣場,和黃集團旗下東方廣場(原大都會廣場,含遠東百貨),重百大樓,新世紀解放碑商都。
10大次主力商場近50億:
協信星光廣場,環球金融中心環球購物中心,國泰藝術購物中心(近期正調改為針對極致青年生活方式新街區——PARK108 國泰優活城市廣場),英利大融城購物中心含新世紀百貨,金鷹財富中心,王府井百貨城市奧萊,日月光購物中心,重百臨江店,娛樂主題的得意世界,瑞福購物中心調改招商中(原瑞福奧萊及銀泰先後停業)。
其他商場:
書城,81 PLAZA,世貿中心,國貿,新重慶廣場,地王廣場,民生商廈,女人廣場,協信商廈,青年廣場,解放碑商業大廈。
大解放碑商圈匯聚5大在建及規劃新項目,為西部各成熟商圈之最,其中,重慶來福士聯手光大控股,朝天門中心、大融匯兩大旗艦項目將刷新朝天門商貿格局。
朝天門片區更將打造集碼頭文化、商貿文化、抗戰文化、巴渝文化於一體,具有豐富歷史底蘊的現代都市商貿區。方案將朝天門片區分為山城特色風貌區、現代都市風貌區、來福士廣場風貌區和打銅街歷史風貌區,並在片區內規劃了重慶魅力遊廊、山城特色巷道、都市新貌走廊、渝州商貿通廊。在不同的風貌區,建築風貌也有所不同。方案提出按照不同風貌改造建築立面。
在建項目:
重慶來福士廣場,英利環貿中心,重慶首個文化主題購物公園——新華書店集團解放碑時尚文化城,融創白象街,光大控股朝天門中心,大融匯,十八梯風貌街區。
待六大新項目開幕,泛解放碑有望奪回重慶第一商圈桂冠。
註:以上業績數據分別來源於iziRetail逸芮、鄭州商業觀察、成都零售商協會、成都零售數據說、奧萊薈、上海商業地產、搜鋪網西北站、聯商網各地網友及相關媒體報導,由於統計口徑及源頭不一,絕大多數項目取全業態(含餐飲娛樂外租區)業績而非僅百貨零售業績,絕大多數項目含券含稅,個別數據或有分歧,僅供參考。
(來源:聯商網&搜鋪網 alan66 郭歆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