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劉臻 通訊員 孫進升 濰坊報導
「您家裡幾口人?」見到馮萬年的第一面,青州市彌河鎮鄉村規劃建設監督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馬玉東就問道。
馮萬年不由自主的嘆了一口氣說道,「戶口本上現在是2口人,就我和我女兒馮忠蓮,我媳婦古成芬是雲南人,一直無法落戶。」
「我記得鎮上有這方面的政策,等我回去問一下,想辦法讓她落上戶口。」一回到鎮上,馬玉東立刻通過鎮扶貧辦諮詢了相關政策。幾個月如一日,他通過詢問村幹部、向馮萬年了解情況、聯繫雲南多地派出所等多種渠道,最終確定了古成芬的原居住地,彌河鎮派出所與當地派出所積極進行了對接,為古成芬順利辦理了居民身份證。
拿到身份證後,馮萬年激動萬分,「多虧馬主任,感謝黨的好政策!」這件事,只是馬玉東作為一名普通幫扶責任人在幫扶貧困戶過程中的一個縮影。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也不能少;共同富裕的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身份證辦好了,馮萬年整天緊鎖的愁眉也舒展開了,
馬玉東看著他的笑容,就感覺像自己的親人脫貧致富了一樣高興。能幫助馮萬年戶辦理的相關政策,他一個也沒有漏下。聯繫第三方房屋鑑定機構對房屋進行安全鑑定並組織施工隊進行修繕加固,辦理低保,申請殘疾補貼,進行無障礙改造,辦理扶貧特惠保……一件件、一樁樁政策的落實,都有他跑前跑後的身影。
每逢見面,馮萬年都表示感謝,馬主任揮揮手,「這都是我應該做的。」「你女兒在天津職業大學上學吧,我跟扶貧辦了解了一下,她符合雨露計劃的申報條件,我先把你女兒的情況報上,到時候學校會通知她辦理相關手續,上級會給你女兒3000元的教育資助。」「好的,謝謝馬主任啊,這一下子給我家減輕了很大的生活負擔啊。」馮萬年激動地說道。
2020年春節的時候,鎮上給每位貧困戶準備了慰問品,馮萬年主動說,「馮光民的我捎給他吧,一定給他帶到。」馬主任笑著說,「行啊,就是最近疫情比較嚴重,一定要勤洗手,這個時候就儘量不要走親訪友了,鎮上有個防疫公益性崗位比較適合你,這個公益性崗位的主要職責是做好本村的衛生防疫工作,你願意幹嗎?」
馮萬年笑著說:「願意啊,現在所有的工廠都停工了,一時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實在太感謝馬主任了。」
就這樣,馮萬年在村頭連續堅守了3個月,測量出入人員體溫,並對進出車輛車牌號碼、時間嚴格進行登記,並主動擔當宣傳員,積極宣傳防疫知識,勸阻親屬朋友們少聚會、少外出,在他和村幹部的不懈努力下,上院村秩序井然,無一人隨意外出。像馮萬年這樣參加防疫公益性崗位的貧困戶,彌河鎮一共有13人,他們與村幹部、志願者們一道奮戰在抗疫一線,共同守護了我們的家園。
馮萬年在地裡種了幾棵核桃樹,每當核桃成熟,他都熱情地把核桃分給馬玉東吃,看著實在推辭不過,他便欣然接受,也由衷的感受到了他從心底的謝意。
眼瞅著女兒明年即將畢業,踏入社會同他一起扛起家庭的重擔,馮萬年對脫貧致富更加有信心,對明天更加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