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那碗飄香的牛肉麵
母親懷上我的時候,口味變得很挑剔,父親便親自下廚,絞盡腦汁來滿足母親的口味和她在孕期所需要的營養。在嘗試了很多次後,父親想到了湯清味濃的家鄉牛肉麵。
那時候,家裡條件不富裕。買不起牛肉,父親就去屠宰場低價買別人不要的牛下水和剔得精光的牛棒骨。這些不起眼的東西,經過父親的反覆清洗和精心烹飪後,成了做好牛肉麵不可或缺的食材。
回到家後,父親將牛棒骨敲斷,小火恆溫慢熬一夜,無需添加任何作料,就能熬出一鍋馨香的牛骨湯。父親做的那碗簡簡單單的牛肉麵,讓母親的整個孕期吃得如蜜一般,後來自然也成了母親最愛的味道。
父親的牛肉麵獨特的地方,還有那勺油潑辣子。那時候,父親在市場上買不到細辣椒麵,只好自己用石臼反覆研磨、翻搗家裡曬好的幹辣椒。每做一次牛肉麵,父親都會在屋簷下彎著身子,抱著小小的石臼,一研一磨,一翻一搗,落下去,提起來,叮叮噹噹,反反覆覆……細辣椒麵裡,父親還會放入芝麻和生薑,在上面潑上一勺燒得滾燙的植物油,辣椒麵便會頃刻間沸騰起來。舀一勺油潑辣子放在牛肉麵上面,辣味夾雜著牛骨湯的清香,瞬間四溢飄散。
不僅如此,父親怕母親吃膩,更是變著法兒地將麵條拉成二細、三細、毛細、韭葉子、大寬等各種形狀,細的面軟和,粗的麵筋道,父親拉的面總是順著母親的喜好。一根根麵條在父親的精心拉扯下,扔進鍋裡,在濃湯沸水中歡騰,如同家鄉那九曲蜿蜒的黃河水,奔湧著父親對母親的愛。
兒時老家人的思想比較封建,每逢貴客登門時,母親都不能上桌同吃,只能在廚房裡忙裡忙外。可是,母親一點都不抱怨。因為等客人走後,父親捨不得讓母親吃剩菜剩飯,必定會搶過母親身上的圍裙,親自為母親做上一碗她最愛的牛肉麵。每當這個時候,母親都不忘調侃一句:「又輪到你伺候我啦……」
這碗牛肉麵的味道,一直持續到父親去世。
今年我休假回家,正好趕上母親生日。原本打算帶母親出去吃長壽麵,母親卻搖搖頭說:「算了,吃慣了你爸做的牛肉麵,別的面媽吃不慣。」
我知道,母親是想父親了。
我默默去買好牛肉、牛棒骨、香菜、白蘿蔔等食材,照著網上的教學視頻開始做牛肉麵。看似簡單的牛肉麵,做起來卻異常艱難,就連蘿蔔片,我都切不好。過了很久,我才勉勉強強熬好牛骨湯。緊接著,撈出煮好的面,舀一勺油潑辣子……儘管步驟一個都不差,但我做出來的牛肉麵遠不及父親。
「媽,生日快樂!」
「你怕是把廚房當戰場了吧,圍裙也不戴,被油燙到咋辦?」母親接過我遞給她的碗,看著一片狼藉的廚房,心疼起我來。
「味道怎麼樣?」我急切地問道。
母親吃了兩口便不出聲了。她握著筷子的手,緊緊捧著碗口,身子微微顫抖,埋著頭不停吸著鼻子,眼淚吧嗒吧嗒往下掉。看著母親的樣子,我後悔自己不該做這碗牛肉麵,讓母親想起了往事……
「媽就愛吃你們爺倆做的牛肉麵!」歸隊那天,母親突然提起我做的那碗牛肉麵。說話間,母親眼眶裡閃起了淚光。
「明年休假我再給您做。」我向母親保證。
站臺上,母親像個孩子般地笑了。(■李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