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豆的舞女:一場純真的愛戀

2020-12-25 阿牙的國度

本文原創區,侵權必究。

《伊豆的舞女》,我很喜歡的小說,第一次認識川端康成就喜歡了,此後買了他的諾獎作品《千紙鶴》,發現一點也不好看,看不下去,年初,終於硬著頭皮看完了。好像也還可以。記得當時還在聽一個日語電臺,有一次一個主播在念信,我忽然想到《千紙鶴》裡女主人公給男主人公寫的信這個情節,忽然好感動。其實川端康成的《雪國》也還不錯。因為他我開始認識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是在他之前認識的,不算。然後我又喜歡上了三島由紀夫,因為一本短篇小說《潮騷》。

其實我早就看到有《伊豆的舞女》這部電影,只是,一直不去看,因為害怕失望。

但是終究看了,畢竟有山口百惠,也想認識一下山口百惠。比想像中好,故事還原率還算挺好的,和我腦海中的相差不大,沒有反抗厭煩之感,挺好的。是第一次看山口百惠的電影,以前聽說過她,挺美的,確實。但是這部電影,很真誠也很遺憾。男主挺帥的,女主也挺美的,雖然剛開始看覺得有點土,但是很純真善良。

有些遺憾是美感,這裡的遺憾卻讓人痛心,不要說什麼緣分,有時候離去就是離去,無論時代還是機會,自身如果沒有及時把握,就會後悔難過,難免。

以前,小時候,有一些不大記得的記憶,會有一些懵懂的好感,但很真誠,長大以後 …… 我看這電影的時候會感嘆男人是什麼動物。有時我覺得他們冷酷無情, 但有時又那麼讓人心動和喜歡。漸漸看了一些文章說男人不是沒有感情愛情,但是就是不會像女人那樣天真那樣重視,因為他有更多的重任和關注的地方在。有一瞬間我是懷疑這個男孩是不是真愛這個女孩的,還是只是片刻的一種好感,因為他……話說日本男人真的不知道照顧女孩,也不幫提東西,看起來那麼沉那麼累,實在是有些欠缺風度。然而女孩子還那麼的謙恭和溫柔--真是個神奇的國度。

我懷疑是因為他也沒有主動表示好感,也沒有說抓住時機和女孩子在一起,或者創造什麼,甚至有點木訥,直到最後他拿著女孩的梳子哭的時候真的是痛心了。他們的眼神可以看到真誠,有時因為兩個人真誠和簡單,再微小的事情都能開出花來,彼此幸福快樂。的的確確的存在,世間的快樂決不在乎技巧和能力,在於心與心的坦誠。

唉,最後他們揮手那段要把我看哭了。一開始男孩子沒發現,我真是焦急死了,後來看到了,很驚喜,我也很開心、很感動,那段音樂真是配得絕妙啊。由此會想,是不是現在的女生太任性了,總想著男的愛不愛我、夠不夠愛我,表象上覺得他不在乎我,就真的不愛我,我就是這樣想的。可是你看男主,他是這麼的愛,這麼的喜歡,這麼的真誠啊。 他只是不那麼容易表現出來而已。

但是,話說回來,我想,人是個社會性動物,不是出生就學會愛的,所以也不必抗拒愛的學習,甚至說,應該主動學習如何愛人、如何更好的愛人、如何表達才是。有的人是空有技巧卻無處施展,抑或缺少真誠,因此看起來仍舊喪失愛的能力,而有的人是根本不屑於去學習,尤其是男人,他們似乎覺得愛一個人,尤其是去學習愛人是一件丟臉或者費力氣的事。然而不是這樣的,父親學會了如何愛,就不會和孩子有太多誤會和爭執,丈夫學會了愛,就會對妻子更加體貼關懷,而一個年輕人,他學會了如何去愛,他就離幸福更近一點,因為這世上,有太多的人拙於表達,拙於溝通,拙於愛,也許也包括我。

所以我們都應該主動些,這樣才能得以成長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刪

相關焦點

  • 《伊豆的舞女》表現了少男少女之間初戀的那種朦朧、純真的情感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和成名作,也是一篇傑出的中篇小說。1926年1月至2月間由"文藝時代"發表。《伊豆的舞女》曾先後6次被搬上銀幕。影片表現了少男少女之間初戀的那種朦朧、純真的情感。給了讀者一份清新之感,也淨化了讀者的心靈,把人們帶入一個空靈美好的唯美世界。
  • 《伊豆的舞女》:海鳥跟魚相愛,只是一場意外
    曾經看過一句話,「伊豆不同於東京,東京的繁華它沒有;伊豆不同於奈良,奈良的睿智它沒有;伊豆更不同於京都,京都的古風古韻它也沒有,它所擁有的,大概只是那淡淡的憂鬱與純真的自然吧?而這份憂鬱與自然又恰恰適合這朦朧的初戀,因此這段故事只有發生在伊豆這種地方才讓人覺得合情合理。」
  • 伊豆的舞女
    川端康成編織的一個純愛故事,讓伊豆名揚天下,也成就了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的愛情神話。所以,一提到伊豆,人們就會聯想起美麗的「舞女」,充滿浪漫唯美的色彩。
  • 每日推薦——山口百惠《伊豆的舞女》,朦朧純真的初戀
    不過聽這首歌之前,我要給大家介紹一部小說《伊豆的舞女》,她是日本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川端康成的早期成名作,被譽為「世界第一初戀」,被翻拍的記錄更有6次之多,其內容清淡、文雅又蘊含了深厚的人生意味。在1974年版的電影《伊豆的舞女》中,日本的大美女山口百惠,飾演裡面的女主角薰子,同期發布同名單曲《伊豆的舞女》,也就是我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歌曲,大家聽的時候,可以自覺帶入小說情節,因為歌詞與小說內容還是高度吻合的。
  • 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溼漉漉的伊豆舞女,徒勞的美麗與哀愁
    今天,林主將向大家推薦的是川端康成——日本文學界的泰鬥級人物,這次是他的成名作《伊豆的舞女》,溼漉漉的伊豆舞女,徒勞的美麗與哀愁。日本文化的核心之一,是傳承自漢唐文化,後經自身孕育蛻變而成的 「物哀」精神。
  • 《伊豆的舞女》:青春年少的懵懂,是人生第一朵綻開的鮮花
    初戀的純真,是我們內心深處最美麗的風景,一想到情竇初開、有緣無份,空靈而浪漫的唯美心動。我們就會想起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早期創作的作品《伊豆的舞女》。《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根據自己1918年赴伊豆半島旅行的經歷和體驗寫成的。作家在世期間,這篇小說就已名揚遐邇,並且長期被視為他的代表作。
  • 《伊豆的舞女》川島與阿薰雲泥之別的身份,註定是無疾而終的相遇
    而「物哀觀」同樣濃厚的《伊豆的舞女》也時時刻刻在向觀眾、向讀者流露真情。川端康成曾說過:「《伊豆的舞女》也罷,《雪國》也罷,我都是抱著對愛情表示感謝的心情寫就,這種表現,在《伊豆的舞女》中純樸地表現了出來,在《雪國》中則稍微深入,作了痛苦的表現。」作為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和成名作,《伊豆的舞女》寫出了少男少女之間初戀的那種朦朧、純真的情感。
  • 《伊豆的舞女》,川端康成的柔情蜜意消解在伊豆的旅程中
    川端康成是日本作家中很出眾的代表人物,於1968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在傳統文化基礎上吸收借鑑了西方現代文學的表現手法和技巧,形成了對日本國民文化性的獨特表現形式,在他的作品中,經常會流露出一種獨特的物哀、幽玄美學,《伊豆的舞女》就是他早期作品中的代表作。
  • 品伊豆的舞女,只是一種朦朧的記憶
    很久之前就聽說過川端康成這個人,也許是源於他的小說獲得了諾貝爾獎,但我以前卻沒讀過他的小說,只是在無意間看到他的小說《伊豆的舞女》,當時我讀到這本小說時,在想一個問題,為什麼他要用伊豆來形容舞女呢?後來,讀了內容才知道作者是有目的的。窗外天氣很好,風不是很大,我獨自體會著作者發自內心敏感、纖細的感覺。
  • 2018年讀書筆記第103本·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和成名作,是一篇傑出的中篇小說。小說描寫了一位19歲高二學生,為排遣內心不可言喻的憂鬱和苦悶,隻身來到伊豆旅行,途中偶遇流浪藝人一行,並對那裡的小舞娘產生了似戀非戀的思慕之情。伊豆的舞女薰子深深地吸引了"我"。文章寫了從一件件小事,一直到最後"我"和薰子的離別的過程。
  • 伊豆半島,邂逅伊豆舞女
    日本 首位諾貝爾文學獎作家川端康成於1926年發表了短篇小說《伊豆的舞女》,小說描寫了20歲的「我」(似乎就是川端康成本人),一個 日本 舊式高中的學生,在去伊豆天城山旅行時,與一位14歲的舞女發生的初戀故事。
  • 《伊豆的舞女》:川端康成的成名作,你找到初戀了嗎
    初識愛情在這樣年輕的年紀,在這樣如夢似幻的山裡,就註定這是一場足以銘記但是卻不可能結果的感情。——川端康成 《伊豆的舞女》可能一提起《伊豆的舞女》電影就能看出年齡了,還記得曾經那個作為我們「初戀情人」的山口百惠,不知道當時驚豔了多少人的時光,那可能就是我們心目中初戀的代表。
  • 《伊豆的舞女》:日本式愛情經典
    《伊豆的舞女》:日本式愛情經典     薰子這個日本姑娘的名字淹沒在「伊豆的舞女」這一曼妙動人的稱謂之下。    日本電影《伊豆的舞女》中,青年學生結束假期漫遊,乘船返校。薰子姑娘到碼頭送行。船漸行漸遠,薰子奮力地往山上跑,不時地停下來揮動手帕,讓自己在學生的視線裡清晰地呈現;終於到了小山的最高處了,薰子幾乎以將手臂揮斷的架式揮動著手帕,牙齒緊緊咬住下唇,像一朵不甘心的受傷的蓓蕾。船繞過山角,薰子的身影被遮擋住了,但是,那種十四歲的絕望和倔強像那青黑色的山石一樣砸在電影的結尾處。
  • 伊豆的舞女:一本冷清中又帶著點苦澀的書
    伊豆的舞女:一本冷清中又帶著點苦澀的書還有不到一個月就要過年放假啦,是不是很開心,很意外,很驚喜啊。馬上我們就可以看春節聯歡晚會啦。但是可憐的我過年還要繼續更文,過年那幾天除了吃吃喝喝,我們還是要學會充實自己啊對不對?
  • 難怪伊豆的舞女6次重拍觀眾最愛山口百惠,導演一句話道破天機!
    點擊播放 GIF 2.3M山口百惠與三浦友和《伊豆的舞女》小編的話:《伊豆的舞女》是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著名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成名之作《伊豆的舞女》小說和同名電影中「我」與小舞女「阿薫」唯美、淡雅、純潔、朦朧而令人嘆惋的初戀與愛情故事曾感染了無數讀者和觀眾。各個版本電影中所共同塑造的「阿薫」的形象成為了日本電影中女性形象的經典,《伊豆的舞女》本身也成為了小說改編為電影的成功典範。影片表現了少男少女之間初戀的那種朦朧、純真的情感。給了讀者一份清新之感,也淨化了讀者的心靈,把人們帶入一個空靈美好的唯美世界。
  • 夜讀|伊豆的舞女(節選)
    夜讀伊豆的舞女(節選)作者:川端康成山路變得彎彎曲曲,快到天城嶺了。這時,驟雨白亮亮地籠罩著茂密的杉林,從山麓向我迅猛地橫掃過來。我獨自到伊豆旅行,已經是第四天了。在修善寺溫泉歇了一晚,在湯島溫泉住了兩夜,然後蹬著高齒木屐爬上了天城山。重疊的山巒,原始的森林,深邃的幽谷,一派秋色,實在讓人目不暇接。可是,我的心房卻在猛烈跳動。因為一個希望在催促我趕路。這時候,大粒的雨點開始敲打著我。我跑步登上曲折而陡峭的山坡,好不容易爬到了天城嶺北口的一家茶館門前,籲了一口氣,呆若木雞地站在茶館門前。
  • 相逢相識相知相別,3分鐘讀諾獎得主川端康成作品《伊豆的舞女》
    一場結伴的同行,從景色宜人的山間小道,到滿是世俗煙火的濱海小城。屈指可數的幾日,可以讓相遇變成相識、相知,卻無法讓相思衝出年少的無奈。相別只是時間所奏起的輓歌,無聲地把相愛的泡影戳破,相憶則化為奔湧而出的淚水。終歸於淡淡地一笑,一聲長長地籲嘆。初戀、友情或是青春,都伴著那無聲的告別,漸漸遠去。
  • 世間最澄澈而又傷感的初戀——《伊豆的舞女》
    這六個版本的電影《伊豆的舞女》分別是:1933年版,田中絹代主演; 1954年版,美空雲雀主演;1960年版,鱷淵晴子主演;1963年版,吉永小百合主演;1967年版,內藤洋子主演;1974年版,山口百惠主演。之所以能夠被翻拍這麼多版是離不開原著的魅力的。
  • 關於女藝伎,關於初戀,最好的電影是《伊豆的舞女》
    講到關於初戀的,也是關於日本藝伎的好電影,我想最好的一部,應當是《伊豆的舞女》了!《伊豆的舞女》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早期的成名作,那是一段經典的愛情,恬靜清淡,而又蘊含深意。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對青年男女之間的故事。初戀的朦朧、純美,總是讓人帶著一點憂傷的。
  • 《伊豆的舞女》——只願成為你生命中的過客
    這次的完成書目是《伊豆的舞女》,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早期代表作。主人公川島是一個二十歲的高中學生,性情孤僻。即將就讀東京某高等學校的他趁開學前的暑假前往伊豆旅行。在去伊豆的旅行途中,遇到一隊鄉村巡迴演出的藝人,並與之結伴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