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國工業發展史上,東北三省佔據了重要的歷史地位。東北三省被譽為新中國的「工業搖籃」,布局在東北三省的鋼鐵、重型機械、汽車等重大工業項目,奠定了中國工業化的初步基礎。以此同時,東北三省也擁有數量眾多實力雄厚的著名高校,我們今天關注的這四所大學由於地處東北,實力雄厚,被稱為中國高校的「東北四虎」
這四所大學就是哈爾濱工業大學、吉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和東北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可以追溯到1920年5月籌建的哈爾濱中俄工業學校。1928年10月20日,學校正式定名為哈爾濱工業大學,由中蘇共管。1936年1月1日,學校改名為國立哈爾濱高等工業學校。1938年1月1日起,學校改名為「國立哈爾濱工業大學」。從此,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校名就一直沿用至今。新中國成立後,學校的發展進入黃金期。學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在校學生最多時達8000餘人,教師隊伍迅速增長,1957年已發展到800餘人,平均只有27.5歲,他們承擔了全部教學、科研任務,被譽為哈工大的「八百壯士」。1954年進入國家首批重點建設的6所高校行列(京外唯一一所);此後更是聯繫入選七五八五九五計劃重點高校建設名單。並先後首批入選211工程 ,985工程,2011計劃,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
如今,哈爾濱工業大學是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重點高校,為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學校先後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985工程」、「2011計劃」、「世界雙一流A類建設高校」等國家高校重點建設項目。經過近百年的發展,學校已發展成為一所以理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起源於1949年4月成立的大連大學,大連大學先後從海內外引進學者近百名,其中包括王淦昌、王大珩等著名學者,成立了八個系:數學系、物理系、電訊系、電機系、水利系、化工系、船舶系、機械系、冶金系。1952年至1955年之間,因為國家政策和學校地處戰略前沿等因素的影響,建校初期的八個系和十多個學科大部分被調整到內地其他院校或獨立為國家專門科研機構,學校損失巨大。同時清華大學水利工程系併入大連工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東北工學院的化工師資併入大連工學院。至此,大連工學院僅留下化學工程、機械工程、水利工程、力學四個院系。在1958年至1960年,重新組建數理力學系,重建船舶系、內燃機系、電子系,大連工學院重新發展成為以理工為主的多科性大學。1988年3月更名為大連理工大學。
目前,大連理工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教育部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高校,教育部、遼寧省、大連市共建高校,並先後入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國家「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值得一提的是大連理工大學建校發展至今從未進行過合併,可謂中國高教史上一股清流。
東北大學
東北大學簡稱東大(NEU),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理工類研究型大學,坐落於東北中心城市瀋陽。東北大學始建於1923年4月,1928年8月至1937年1月,著名愛國將領張學良將軍兼任校長。1949年3月,東北行政委員會決定以東北大學工學院和理學院(部分)為基礎建立瀋陽工學院。1950年8月,定名東北工學院,隸屬國家冶金工業部,校址設在瀋陽南湖。1960年10月,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增加全國重點高等學校的決定》,東北工學院被列為全國64所重點大學之一。1987年,東北工學院秦皇島分院在秦皇島正式設立。1989年,東北工學院創建中國大學第一個科學園。1993年,國家教委正式批准東北工學院復名為東北大學。
目前,東北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教育部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高校,教育部、遼寧省、瀋陽市共建高校,並先後入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B類」,國家「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經過多年的辛勤耕耘,東北大學已成為一所以工科為主,並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等多個門類的多科性大學。
吉林大學
吉林大學始建於1946年,其前身為東北行政學院,於1946年10月5日由中國共產黨在東北解放區首府哈爾濱市創建。1950年3月,東北行政學院更名為東北人民大學。同年6月,學校遷至長春。1952年經院系調整成為建國後中國共產黨親手創建的第一所綜合性大學,1958年,東北人民大學更名為吉林大學。1960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大學。2000年6月12日,根據國務院關於高教管理體制改革和局部結構調整的決定,經教育部批准,原吉林大學與吉林工業大學、白求恩醫科大學、長春科技大學、長春郵電學院合併組建新的吉林大學。至此,吉林大學開啟了發展的新篇章
目前,吉林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教育部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高校,教育部、遼寧省、大連市共建高校,並先後入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國家「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經過多年的發展,吉林大學已成為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等等12大學科門類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
這四所大學作為中國教育部或工信部直屬的重點院校,經過多年的建設,目前辦學實力也是各有千秋。我們從以下幾個層面進行解析:
國家定位及學校類型
由上表可以看出,四所高校全部都入選了「985工程」「211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大學。不同的是東北大學僅僅入選了B類,其餘三所則是入選了A類大學。直屬管理部門來說,哈爾濱工業大學直屬工信部管理,其餘三所為教育部直屬管理;行政級別來看,東北大學為正廳級建制,其餘三所為副部級建制;學校辦學類型來看,除吉林大學為綜合類院校外,其餘三所為理工類大學。
綜合來看,東北大學的國家定位較其餘三所高校略為遜色。
學科建設
從上表學科分布來看,吉林大學作為東北地區綜合類大學的代表,學科分布門類龐大;而同為理工類大學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和東北大學則學科分布相對較小,這也與四校的辦學方向和類型相符。在代表高水平學科的國家重點學科、世界一流學科和A類學科的數量來看,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學科實力為四校當之無愧的領頭羊,東北大學則相對較差。在代表高水平科研平臺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來看,大連理工大學最多,其餘三校相同。
總體而言,吉林大學學科門類最多,而哈爾濱工業大學則學科精度最高,東北大學則辦學實力最弱。
綜合實力
參考中國高校各大排行的數據,可以看出「」東北四虎」作為中國重點高校的代表,綜合實力卻有不小的差距。哈爾濱工業大學在軟科,校友會,USNEWS排行位均居首位;吉林大學在武書連排行中位居首位;而東北大學在四個排行榜中均列最末。綜合下來,哈爾濱工業大學13位位居榜首遙遙領先,大連理工大學和吉林大學分別為20位和24位排名相差不大,東北大學平均42位與其它三校差距不小。可以看出,哈爾濱工業大學作為東北地區的領軍高校是實至名歸,而東北大學實力相對較弱,僅僅入選世界一流大學B類也是合情合理的。
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東北高校的整體實力不容小覷。不過由於東北地區經濟發展乏力,高校財政投入相對不足,導致東北地區高校較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發展相對落後。「東北四虎」為代表的東北高等教育學校唯有攜手共進,克服經濟發展落後的不利因素,奮發圖強,砥礪前行,才能繼續東北高等教育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