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一日南風三日暖,三日南風狗鑽灶」,是啥意思?

2020-12-18 每日農經播報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

農村有不少俗語,關於飲食的,關於天氣的。小時候經常聽大人們說「一日南風三日暖,三日南風狗鑽灶。」當時並不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只知道大人們一這樣說,就說明要變天了。後來理解了這句話的氣象原理,不得不感慨老農們對天氣總結的真到位。這句話整體是針對北方來說的。意思就是說冬天的時候,刮上一天的南風,接下來的三天都會比較暖和。

冬天的時候,北方大多數地區都非常冷,有的地方溫度可以下降到零下二三十度。南方就不一樣了,由於地理位置和海水的原因,南方的溫度要比北方高很多。氣溫不平衡,空氣由高氣壓地帶流向低氣壓地帶,也就是由北方流向南方,所以大多數天氣裡,北方的冬天刮的都是西北風。所以偶爾南風出現的時候,就說明空氣的走向發生了變化,也就是南方的空氣在一定的時間段內佔據了主導地位,將南方較暖的熱氣流帶到了北方,既然熱氣流能形成一股風流向北方,那它在短時間內就不會消失,從而給北方帶來了一兩天或者兩三天的較暖天氣,這就是「一日南風三日暖」的由來了。

知道了一日南風三日暖,三日南風狗鑽灶也就好理解了。冬天的北方畢竟屬於冷季,即使南風吹來,也不會持續太長時間。如果連續颳了兩三天的南風,說明帶來的熱氣流比較多,這些熱氣流最終還是會被北方的冷空氣「冷化」,這樣的話,原來的熱風也變成了冷風,再加上北方原來就有的冷空氣,使得北方冷上加冷。在這樣極端的寒冷天氣裡,即使是長皮毛的狗也冷的受不了,會靠近火爐取暖。

還有的地方說「一日南風三日暖,三日南風狗進窩」,說法略有差別,但都指的是南風吹來會帶來兩三天的暖天,要是持續吹南風,將會是更冷的天氣。

當然,農村關於天氣的俗諺不僅僅是這些。比如說「東風送溼,西風乾,南風送暖,北風寒」,意思是東風來了有雨,西風來了天氣會比較乾燥,南風的話帶來了熱氣流也就是溫暖,北風過境就是天氣要變冷了。

這些像順口溜一樣的諺語,是老農們的經驗,世世代代,口口相傳,句句堪稱經典。關於耕種,關於做人,簡單的話裡面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年輕一點的人們離了農村,能聽到的農諺已經不多了,但是很多農諺依然是有著其獨特的現實意義。

相關焦點

  • 老農常說「南風送大寒,正月趕狗不出門」,這是啥意思呢?
    老農常說「南風送大寒,正月趕狗不出門」,這是啥意思呢?農民的這些說法主要是來自農村的一句俗語:「南風送的大寒,正月都不趕狗出門」,這句俗語是說要是大寒的時候掛的是南風,那正月就會冷到狗都不願意出門,南風就是暖和的風,這句話就是說大寒要是暖和,來年就會非常冷,因為這句俗語,很多農民都非常發愁。
  • 正值臘月,農村俗語「臘月南風正月雪,來年牛馬累斷腳」,啥意思
    導讀:正值臘月,農村俗語「臘月南風正月雪,來年牛馬累斷腳」,啥意思現在正值臘月,今天也是步入四九的第二天,馬上就要迎來臘八節。今年的臘八節和大寒節氣是一天的,由於臘八的日期是固定的,每年的臘月初八就是臘八節,而大寒節氣則是不固定的,所以兩者同一天出現。
  • 俗語「南風送大寒,正月攆狗不出門」,啥意思,這天氣影響收成?
    在農村,如今冬小麥的種植在各地也開始開展了,這也是一年中最後一次農忙了,對於很多人來說,冬小麥的早播種好,還是晚播種好,很多人不理解,大家可以根據5日平均氣溫16攝氏度來定!在過去老人常說,寒露前後種麥,不過這是過去的思維了,這些年氣候發生了變化,暖秋,暖冬常出,這也讓寒露時的氣溫升高了不少,很難達到標準的16攝氏度了,因此,晚播種也成了確保來年豐收的一種方式了!
  • 老祖宗說:「南風送大寒,正月攆狗不出門」,啥意思?古人的智慧
    老祖宗說:「南風送大寒,正月攆狗不出門」,啥意思?古人的智慧天氣一直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相信大家都希望冬天可以暖和一點,不然沒有勇氣出門。因此就有很多和天氣有關的俗語流傳了下來,那時候人們都以農作物為生計,所以判斷天氣一部分是為了幫自己做好禦寒的準備,另一方面就是大致判斷一下來年的收成,也好提前做一下準備。之前聽奶奶說過這樣一句俗語:南風送大寒,正月攆狗不出門。
  • 在農村,老人常說:「南風送大寒,正月攆狗不出門」,什麼意思?
    相信生活在農村的朋友,總是會聽到老一輩的人,說一些農村的俗語老話,很多人認為這些俗語是老人們亂編的,其實不是,大部分俗語都是農民在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並不是空穴來風,這些俗語中有的生動有趣,念起來朗朗上口,有的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以及對農業的大致預測等等,因為地區的差異
  • 農村老人言:南風迎大雪,三九天氣暖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老人言:南風迎大雪,三九天氣暖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農村除了有著非常多的植物和動物以外,還有著非常多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子的人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總結下來的,在以前的時候,這些俗語對農民的生活起到了非常大的幫助。
  • 農村俗語:大寒日怕南風起,當天最忌下雨時,什麼意思?
    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都知道,以前科技信息不發達,物質生活還比較匱乏的年代,先人們更喜歡用自己的智慧和語言對一些自然現象以及人情事物做出自己的總結,這也就是一直流傳下來的農村俗語,由於當時沒有更多獲取信息的渠道,這些農村俗語也一度作為知道農民耕作的參考依據,可見,這些俗語對於先人們的重要
  • 老祖宗說:「南風送大寒,正月攆狗不出門」啥意思?過年天氣怎樣
    老祖宗說:「南風送大寒,正月攆狗不出門」啥意思?過年天氣怎樣南北素來天氣差異明顯,尤其是冬季。當北方的初雪已經降臨,南方的人們卻只能感知冷空氣的氣息,沒法感受它帶給我們的訊號。奶奶在床上就呆不住,總是要走著才舒服,因此閒來無事的奶奶就給我講了這麼一個老祖宗有關冬季氣象的俗語:南風送大寒,正月攆狗不出門。啥意思?過年天氣會怎樣呢?
  • 今日小暑,俗語「小暑南風,大暑旱」啥意思,小暑刮南風好不好?
    暑是炎熱的意思,那麼小暑就是小熱的意思,在小暑到來後,氣溫雖然在不斷上升,但是還沒有到達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小暑後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農作物也進入到了旺盛生長階段,作物的生長離不開雨水的滋潤,所以在小暑後,農民格外關注天氣變化。在農村中關於小暑和天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小暑南風,大暑旱」,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小暑刮南風好不好呢?
  • 農村俗語:「南風吹到底,北風來還禮」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然而在眾多知識當中,有一塊非常重要但卻被人所遺忘,那就是廣大農民智慧的結晶「農村俗語」,在農村俗語有很多教導我們為人處世的話,只是大家沒有去在意,下面就來為大家分享農村俗語「南風吹到底,北風來還禮」,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芒種南風揚,夏季雨滿塘,是什麼意思?有科學道理嗎?
    農村俗語:芒種南風揚,夏季雨滿塘,是什麼意思?有科學道理嗎?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芒種,眼下麥子已經成熟,各地都開始準備收割麥子了。阿寧小時候也有幫助大人收麥子的情況,收麥子的時候最害怕的就是下雨了。而農民們這個時候也很關心天氣,在阿寧的家鄉就流傳著一句俗語,這句俗語就是:芒種南風揚,夏季雨滿塘。這句話說得是芒種時期如果颳起了南風,預示著接下來雨水充足。在北方芒種意味著麥收來臨,這是農民一年中最重要的時候,接下來就要種玉米了,在南方芒種意味著隨收隨耕隨種。因此,芒種時節的天氣情況直接影響一年的收成。
  • 明日小寒,俗語「小寒三日雪,耕牛不停歇」,啥意思?
    導讀:明日小寒,俗語「小寒三日雪,耕牛不停歇」,啥意思?時間真快,元旦假期已經結束了,今天大家又開始各就各位,為生活而忙碌著。今天已經到1月4號了,明天就是到5號了,而二十四節氣的小寒就是在今年的1月5號到來。
  • 農村俗語「小暑南風,大暑旱」,小暑刮南風好還是不好?
    大家好,歡迎關注「談談侃三農」文章,每天從不同角度分享農村和農民新鮮事,探討農村種植和養殖項目。如果想了解更多三農之事,請點擊上方兩字「關注」,謝謝!今天分享的主題:農村俗語「小暑南風,大暑旱」,小暑刮南風好還是不好?
  • 古意盎然,南風古灶的靜謐時光
    南風古灶位於著名的南國陶都石灣(屬佛山),建於明正德中,距今已近500年。南風古灶全貌,柴窯依山而建,宛如龍下降眾,民間稱為龍窯。當地人把窯稱作灶,龍窯的龍頭正對南方,常有南風徐來,所以又稱南風灶。龍窯背後高大的煙囪上,還留有那個年代的印記。
  • 泉州南風天是什麼意思 南風天如何防潮怎麼辦?
    什麼是南風天?南風天是什麼意思呢?單單從字面上來看南風天,可能就是說偏南風之類的,那麼南風天是什麼意思呢?南風天怎麼辦?南風天怎麼防護?南風天對人體的影響有哪些呢?下面跟著閩南網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南風天?南風天怎麼辦?【泉州南風天如何除溼?】  諺語有云:南風吹暖北風寒,東風多溼西風乾。
  • 南風古灶 - 習習南風榕 ,火火石灣窯
    窯口面南方, 窯尾又有>400年榕樹,夏日涼風習習,故而稱「南風古灶」;門票:按¥20準備。(交通+遊玩,可以消磨半天時間了,不要安排行程太滿)個人散心 或 拍照逛街比較少的,大概1個小時左右差不多;裡面有各種小店,街道景拍,購物飲食等,如果同遊人數多, 女生拍照又多, 2個多小時都可以;地址: 廣東 佛山 市石灣鎮高廟路 南風古灶交通:此文只說 從 廣州 南站-
  • 農村老人常說「提三兩為客,幫三日為奴」,到底是什麼意思?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不管是農民還是城裡人,生活質量提高了一大截,但相對來講,農村的生活條件稍微差一些。別看農村沒有城市那些燈紅酒綠,沒有稀奇古怪的玩意兒,但農村卻是蘊藏著「神奇寶藏」的地方,許多東西都能夠代代相傳,一直存在到今天,就比如說一些生活經驗、生活竅門等。為了方便人們好記,就會把一些話減縮成一句俗語,說這也順口。今天給大家說一說的就是「提三兩為客,幫三日為奴」,朋友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小編是從農村長大的,童年過得十分快樂。
  • 廣東廣州周邊附近的南風古灶旅遊景點及開平碉樓旅遊景點遊記
    一、廣東廣州周邊附近的南風古灶旅遊景點南風古灶已發展成為一個文化創意園,包括南風古灶和高灶、古寮場、明清古建築群、玩陶中心、石灣陶瓷博物館、生態公園、公仔街、建國陶瓷廠、東平河、石灣公園等,這些區域非常大,至少需要半天時間才能玩一次。
  • 大寒將至,農村俗語「大寒一夜星,穀米貴如金」,啥意思呢?
    導讀:大寒將至,農村俗語「大寒一夜星,穀米貴如金」,啥意思呢?時間過得飛快,大寒節氣也隨即而來,今年的大寒節氣正逢臘月初八。臘八在民間是被認為是小年。也是一個傳統的祭祀節日,臘八到來,不但要喝臘八粥,而且還要祭灶王。
  • 冬至到,「冬至三日雪,柴米堆得滿地剩」啥意思?明年是豐年嗎?
    導讀:今日冬至,「冬至三日雪,柴米堆得滿地剩」,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這裡,農村有句俗語說「冬至三日雪,柴米堆得滿地剩」,這句話告訴我們冬至下雪天氣與來年農民豐收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