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大寒日怕南風起,當天最忌下雨時,什麼意思?

2020-12-18 老梗聊生活

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都知道,以前科技信息不發達,物質生活還比較匱乏的年代,先人們更喜歡用自己的智慧和語言對一些自然現象以及人情事物做出自己的總結,這也就是一直流傳下來的農村俗語,由於當時沒有更多獲取信息的渠道,這些農村俗語也一度作為知道農民耕作的參考依據,可見,這些俗語對於先人們的重要,雖然現在信息發達了,我們生活中也不再需要靠這些俗語作為參考,但是很多的話流傳至今,也值得我們後人尊重和學習,就好像這句「大寒日怕南風起,當天最忌下雨時」,這句話表達了一種什麼自然現象,是不是存在一定的道理,咱們一起來看一看。

今天就是大寒了,也是一年中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過後的半個月,也就將迎來立春了,今年的立春實在大年三十,又恰逢五九尾,立春過後,這氣溫便會逐漸升高,裡春回大地的日子就不遠了。

大寒日怕南風起,當天最忌下雨時,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所以這時候的氣溫最低,從冬至到大寒中間間隔30天的時間,咱們農村老人們喜歡從冬至開始數九,每九天就是一九,所以一般來說大寒正處在四九當中,民間也有三九四九,凍死老狗的說法,所以雖然說這氣溫低到了極點,但是農民覺得這樣的天氣卻是好天氣。

因為寒冷的天氣可以將農田裡的一些害蟲,甚至是蟲卵給凍死,到來年的時候田裡就會少一些病蟲害,就更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農民們更認為天氣寒冷肯定會獲得一個豐收年,而如果大寒這天刮南風的話,天氣肯定就不會太冷,這樣也就起不到凍死農田裡的害蟲以及蟲卵的作用,這樣對於農作物來說,可不是啥好事,本來大寒這天刮南風就更讓農民頭痛的了,如果這天再下一場雨的話,農民就會更覺得這雨來的可真不是時候呀,冬天裡面麥苗就會因為溫度的升高以及雨水的滋潤,而出現旺長的情況,這就會影響到來年的收成,所以說,這也就是為什麼農民害怕大寒之日刮南風,下雨的原因。

總的來說,這句」大寒日怕南風起,當天最忌下雨時「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在當時沒有任何天氣預報,科學信息的情況下,先人們能夠總結出這麼精確的自然規律的確值得我們後人尊重,當然,任何的東村俗語都有一定的地域性,比如果在北方廣泛適用的農村俗語,到了南方就不適用了。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芒種南風揚,夏季雨滿塘,是什麼意思?有科學道理嗎?
    農村俗語:芒種南風揚,夏季雨滿塘,是什麼意思?有科學道理嗎?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芒種,眼下麥子已經成熟,各地都開始準備收割麥子了。阿寧小時候也有幫助大人收麥子的情況,收麥子的時候最害怕的就是下雨了。而農民們這個時候也很關心天氣,在阿寧的家鄉就流傳著一句俗語,這句俗語就是:芒種南風揚,夏季雨滿塘。這句話說得是芒種時期如果颳起了南風,預示著接下來雨水充足。在北方芒種意味著麥收來臨,這是農民一年中最重要的時候,接下來就要種玉米了,在南方芒種意味著隨收隨耕隨種。因此,芒種時節的天氣情況直接影響一年的收成。
  • 農村俗語男怕五月,女怕臘月說的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我國文化源遠流長,有很多的農村俗語和故事, 但是,俗語都是有一定的依據和意思的,它不是隨意亂造亂編出來的。就包括人們會根據俗語或諺語去推斷天氣的情況,所以它是有一定的依據的。很多農村的,所以都反映了農村的生活情況,那麼我們今天所有聊的這個內容「男怕五月,女怕臘月」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為何會有這單獨的兩個月?如果說生活在農村的朋友就知道五月到底是在做什麼工作。三月份可以說是農忙的季節,每年的三月份左右,人們就開始進行播種工作,包括什麼種植玉米、姜等等。
  • 今日小暑,俗語「小暑南風,大暑旱」啥意思,小暑刮南風好不好?
    暑是炎熱的意思,那麼小暑就是小熱的意思,在小暑到來後,氣溫雖然在不斷上升,但是還沒有到達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小暑後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農作物也進入到了旺盛生長階段,作物的生長離不開雨水的滋潤,所以在小暑後,農民格外關注天氣變化。在農村中關於小暑和天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小暑南風,大暑旱」,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小暑刮南風好不好呢?
  • 農村俗語:「南風吹到底,北風來還禮」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然而在眾多知識當中,有一塊非常重要但卻被人所遺忘,那就是廣大農民智慧的結晶「農村俗語」,在農村俗語有很多教導我們為人處世的話,只是大家沒有去在意,下面就來為大家分享農村俗語「南風吹到底,北風來還禮」,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小暑南風,大暑旱」,小暑刮南風好還是不好?
    大家好,歡迎關注「談談侃三農」文章,每天從不同角度分享農村和農民新鮮事,探討農村種植和養殖項目。如果想了解更多三農之事,請點擊上方兩字「關注」,謝謝!今天分享的主題:農村俗語「小暑南風,大暑旱」,小暑刮南風好還是不好?
  • 俗語: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
    俗語: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我們是古達的農耕社會,雖然沒有先進的科學技術,但是我們勞動人民,通過自身的經驗總結,總結出了很多具有指導意義的農村俗語,指導著生產發展。今天阿寧給大家介紹的俗語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這句農村俗語就是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這句話完整的應該是:「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三七初一都不怕,就怕四月十二下」。當然這裡的月份,三月和四月都是指的是農曆的三四月份。
  • 農村俗語:「男怕三搖頭,女怕大步走」,指的是什麼意思?
    農村中有很多老話以及俗語都是具有很多的思考和啟發以及借鑑意義的。特別是在以前農村年代,老人們在經歷了幾十年的生活經歷中積累了很多的人生道理。隨後他們便通過通俗易懂的俗語來表達出來,並且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告訴後人,教育他們在生活中應該怎樣才能做到最好。
  • 農村俗語:「一日南風三日暖,三日南風狗鑽灶」,是啥意思?
    農村有不少俗語,關於飲食的,關於天氣的。小時候經常聽大人們說「一日南風三日暖,三日南風狗鑽灶。」當時並不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只知道大人們一這樣說,就說明要變天了。後來理解了這句話的氣象原理,不得不感慨老農們對天氣總結的真到位。這句話整體是針對北方來說的。意思就是說冬天的時候,刮上一天的南風,接下來的三天都會比較暖和。
  • 正值臘月,農村俗語「臘月南風正月雪,來年牛馬累斷腳」,啥意思
    導讀:正值臘月,農村俗語「臘月南風正月雪,來年牛馬累斷腳」,啥意思現在正值臘月,今天也是步入四九的第二天,馬上就要迎來臘八節。今年的臘八節和大寒節氣是一天的,由於臘八的日期是固定的,每年的臘月初八就是臘八節,而大寒節氣則是不固定的,所以兩者同一天出現。
  • 農村老人言:南風迎大雪,三九天氣暖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老人言:南風迎大雪,三九天氣暖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農村除了有著非常多的植物和動物以外,還有著非常多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子的人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總結下來的,在以前的時候,這些俗語對農民的生活起到了非常大的幫助。
  • 農村俗語:男怕30,女怕18,說的是什麼意思?
    老人常說:「男怕三十,女怕十八」,說的是什麼意思?在農村社會裡,不管男人還是女人,人生成長過程中必然有著一個轉折點。因此,農村就形成了「男怕三十,女怕十八」的人生道路上轉折點的俗語。~~第一,男怕三十。男人到三十歲,是人生中最關鍵的節點,農村俗語「三十而立」,就是這個道理。
  • 農村俗語「天晴要備落雨柴」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天晴要備落雨柴」是什麼意思?在農村,有許多不成文的俗語,都是在農民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得來的「真理」。由於農民文化水平有限,沒有將它用文字記錄下來,僅以口頭相傳相下來的。農村俗語是簡單,通俗易懂,且蘊含豐富常識的一種農村語言。
  • 農村俗語「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啥意思?為啥農民怕四月初一
    在農村裡面,農民對於春天的天氣變化則是非常關注的,因為春天既容易出現乾旱的情況,也容易出現倒春寒或者是長期降雨的現象。不管是出現到出汗也好,還是經常下雨也好,對於春季農作物的播種和生長都非常不利。所以農村裡面有一句俗話叫做「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 農村俗語「男怕三搖頭,女怕大步走」啥意思?這兩個動作代表什麼
    這句農村俗語通過對男女的兩個動作形態來看一些人的性格習性,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言行舉止都能夠透露一個人的學識修養,因此,要加強自己的個人素質還是有必要的,而對於這句農村俗語我們也不是說到了現在還是完全的有道理的,我們要取長補短,繼續發展美好的未來,對這句農村俗語,你們有什麼另外的看法呢
  • 明天立秋,俗語「立秋不下雨,24個秋老虎」啥意思?立秋下雨好嗎
    農村老人們判斷立秋後天氣是否涼快的方法有很多,比如今天所要說到的俗語「立秋不下雨,24個秋老虎」,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如果立秋當天沒有下雨的話,那麼在立秋後還有24個秋老虎,也就是說,立秋後天氣還會繼續再炎熱一段時間。秋老虎指的是在立秋後短期內回熱的天氣,通常發生在每年的8月之間。
  • 農村俗語「男怕八月,女怕臘月」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男怕八月,女怕臘月」,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為何男人會害怕八月,女人害怕臘月呢?
  • 農村俗語「男怕磨,女怕泡」,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農村裡有很多的老話,往往通俗易懂,並且是話糙理不糙。今天要了解的這句俗語「男怕磨,女怕泡」,其實還有另外一個版本,那就是「男怕纏,女怕磨」。下面一起來看看吧!農村俗語「男怕磨,女怕泡」,是什麼意思?「男怕磨,女怕泡」也同「樹怕三搖,女怕三撩」。男怕磨:一個男人,尤其是已婚男人,當遇到一個女人愛慕他的時候,即便這個男人定力再好,也鬧不過女人的軟磨硬泡。有時候就是這樣,當一個女人要追一個男人的時候,往往十有八九能成功。
  • 今天入伏,農村俗語「淋伏頭,曬伏尾」,什麼意思?
    在農村當中,人們經常通過俗語的形式來表達對於未來天氣的預測,雖然沒有多少科學根據,但是都是生活經驗的總結。那麼農村俗語「淋伏頭,曬伏尾」,什麼意思?入伏當天下雨好不好?三伏天是根據我國古代的幹支紀日法推算而言,也就是從夏至節氣開始推算,第三個庚日便是三伏天的開始。
  • 農村俗語:「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是什麼意思?俗話說:「林子大了,啥鳥都會有的」,同理,「而人多了,什麼樣的面相也是有的」,而這一點並不奇怪。我們走在大街的時候,也常常會看到各種形態的人,有的人長得慈眉善目,有的人長得則是尖嘴猴腮,有的人有一對招風耳,還有的人鼻子露著天。
  • 農村俗語「男怕磨,女怕泡」啥意思?有何道理?都是老祖宗的經驗
    導讀:農村俗語「男怕磨,女怕泡」,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農村裡有很多的老話,往往通俗易懂,並且是話糙理不糙,往往給人一種通俗易懂的感覺,古人們用他們一生的生活經驗所總結出的這些俗語,只是為了告誡我們這些後人一些做人的道理,其中農村俗語裡有很多關於男女婚姻情感的俗語,看著是誇張迷信,但是真正了解到俗語背後的道理了之後,你才會發現之前對於農村俗語文化太片面了,就如農村老人經常會說到的「男怕磨,女怕泡」,聽到這句話第一反應是不是想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