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野、濮存昕合演《茶館》新人接班還得兩三年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20日電(袁秀月)8月19日下午,《茶館》第三幕正在首都劇場上演。尾聲處,秦二爺、常四爺、王利發三個老頭一起撒紙錢祭奠自己。

祭奠結束,秦二爺留下一句:「我沒的說了,再見吧!」轉身離開。他走得很慢,但大家都在耐心等待,因為臺上是92歲的藍天野。

距離他第一次演《茶館》,已經過去了61年。接著常四爺也告辭,作為演員的濮存昕緩步走開。燈光暗,掌聲響。

藍天野、于震。李春光 攝

老中青三代演員同臺

這是北京人藝的一期劇本朗讀活動,參與演員都是年輕人,導演是青年演員閆銳,飾演王利發的是于震,還有楊佳音、雷佳、張培、楊明鑫、郭奕君等十多名年輕演員。與以往不同的是,第一代秦二爺的扮演者藍天野和第二代常四爺的扮演者濮存昕也出現舞臺上。

三代演員同臺,前輩有感慨和鼓勵,後輩有壓力和挑戰。藍天野現場回憶起了《茶館》經歷過的波折。1958年,焦菊隱、夏淳將《茶館》搬上北京人藝的舞臺,由于是之、鄭榕、藍天野、英若誠等主演,一經演出便大受歡迎。然而那時,這部戲卻面臨著「緬懷舊社會」的爭議,1963年演出時也不受重視。直到1978年才恢復演出,1980年,《茶館》代表中國話劇第一次走出國門。

藍天野、于震、濮存昕。李春光 攝

如今,這部戲已經演出了61年,作為第二代《茶館》的演員,濮存昕、馮遠徵也已演了20年。濮存昕說,他們剛演《茶館》時,也覺得不怎麼樣,但是有觀眾陪著他們,「什麼都有個開始」。而今天,他也看到了年輕演員們的投入和學習的勁頭,他很期待將來的第三版《茶館》。

然而,作為年輕演員的一員,閆銳卻直言很有壓力。他曾演過100多場《茶館》,共7個角色。但他覺得,這次的意義不一樣,是一次有儀式感的傳承的演出。排練時,藍天野跟他們講了很多背景知識,包括老舍是怎麼寫的,焦菊隱是怎麼排的等等。

「藍老師從30多歲演到現在,一個角色在他身上60多年,人和角色已經完全合一了。」閆銳說。

《茶館》劇本朗讀。李春光 攝

第三版《茶館》還得兩三年以後

這也是《茶館》第一代演員和年輕演員的不同。在排《茶館》時,導演焦菊隱曾要求所有演員泡茶館、體驗生活,藍天野還被介紹去訪問一位民族資本家。

「他們真正感受過那樣的茶館,像童超先生演龐太監,還能去採訪到太監,然後據此去揣摩,抓到那個人物。」閆銳認為,他們年輕一輩缺的是感悟和積累,角色離他們比較遠。

而在馮遠徵看來,其實年輕演員們的表現還不錯,他在旁邊聽的時候很自豪。不過,作為北京人藝演員隊的隊長,他還是說:「不行,臺詞功力還是不行。」

資料圖:馮遠徵。袁秀月 攝

「他們肯定有差距,肯定不能跟老演員相提並論,但是我覺得他們真的在努力完成,很下功夫,包括服裝和整個的舞臺調度。」馮遠徵說,其實他一直想讓老中青三代演員同臺,也讓年輕人知道老藝術家在舞臺上的風採,這值得他們一生去回味。

至於閆銳的擔心,馮遠徵認為,沒有生活經歷肯定是難題。但是老一輩可以給他們講,他們也能在網上搜集資料。更重要的是,今天的《茶館》是演給現在的人看的,只要《茶館》的精髓不變,表演上有一點點變化是可以的。

談及第三版《茶館》,馮遠徵估計還得兩三年以後。一是他們這代人還能演幾年,二是在演員選擇上,他們還要慎重。他覺得年輕演員人數是夠了,但要找到更適合《茶館》的演員,還需要做一些工作。

北京人藝三代演員同臺。李春光 攝

馮遠徵:話劇小眾,也挺大眾

在很多人看來,話劇一直是小眾的藝術,但很多經典劇目卻又非常火熱。《茶館》《窩頭會館》《譁變》《李白》,演出時都曾一票難求。有人認為,現在話劇在中國的現狀恐怕不能用小眾來形容了。但也有人認為,雖然有的話劇很熱,但卻不能代表話劇就走出了小眾。

在馮遠徵看來,話劇確實是小眾的,因為劇場就能裝這麼多人,它不像電視劇有上億的人去看。而且欣賞話劇必須要有一定的鑑賞力,有些戲需要觀眾坐得住。

不過另一方面,話劇也是挺大眾化的藝術形式。它有荒誕的、先鋒的、現實主義的,也有跳進跳出的各種形式,有的人可以欣賞,有的人欣賞不了,可能因此造成了它的小眾。

資料圖:《窩頭會館》排練。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馮遠徵說,其實有時話劇比影視還要反應迅速。比如「非典」時,北京人藝一個月就排出了《北街南院》。汶川地震時,也是一個月排出了《生活》。但是要成為經典劇目,就必須經得住時間的考驗。

「經典劇目之所以經典,一是這些演員是觀眾喜歡的。二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到今天演,還能夠引起大家的共鳴。」馮遠徵認為,其實話劇不用普及,因為只要聽得懂中國話,就能坐到劇場欣賞。如果說不喜歡這種藝術形式,可能一分鐘都坐不住,但只要喜歡上就可能會伴隨一輩子。

對於經典話劇的改編,馮遠徵也抱歡迎的態度。比如《茶館》,他認為有一版原汁原味的就夠了,年輕人願意探索是好事,一部好的作品可以用各種形式去表述。

「我覺得北京人藝就少了兩三版《茶館》,起碼也有點另類的,我覺得才有意思。」(完)

相關焦點

  • 藍天野、濮存昕合演《茶館》 新人接班還得兩三年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20日電(袁秀月)8月19日下午,《茶館》第三幕正在首都劇場上演。尾聲處,秦二爺、常四爺、王利發三個老頭一起撒紙錢祭奠自己。  祭奠結束,秦二爺留下一句:「我沒的說了,再見吧!」轉身離開。他走得很慢,但大家都在耐心等待,因為臺上是92歲的藍天野。  距離他第一次演《茶館》,已經過去了61年。
  • 藍天野、濮存昕「加盟」 北京人藝三代同臺「演」《茶館》
    中新社北京8月19日電 (記者 高凱)藍天野時隔27年再「演」「秦二爺」,濮存昕念出「常四爺」那句「四角兒的跟夫,本家賞錢一百二十吊!」,而同臺的「王掌柜」則換成了青年演員餘震——19日,北京人藝的舞臺迎來「鎮院之寶」《茶館》的一次別樣呈現。
  • 共築經典:藍天野、濮存昕老中青三代同"演"《茶館》
    【現場畫面】朗讀場景  【解說】伴隨著此起彼伏的老北京叫賣聲,8月19日下午,北京人藝的「鎮院之寶」《茶館》以劇本朗讀的形式在首都劇場的舞臺上亮相。而當天最大的亮點莫過於《茶館》中第一代「秦二爺」的扮演者藍天野與第二代 「常四爺」的扮演者濮存昕也加入到青年演員中一同朗讀,實現了三代演員的同臺對話。
  • ...但不要喪志」|馮遠徵|嶽秀清|濮存昕|呂中|藍天野|北京人藝|任鳴
    原標題:藍天野:「做演員可以玩物,但不要喪志」人藝2019級表演學員培訓班結業 將通過嚴格打分決定去留藍天野:「做演員可以玩物,但不要喪志」2019年12月16日、2020年12月28日、2021年1月4日,橫跨了三個年度之後,北京人藝「重金」打造的2019級表演學員培訓班終迎結業,14
  • 老「裕泰」茶館即將開張 濮存昕等名角亮相
    對中國話劇史上最經典的代表劇目之一,老舍先生創作的話劇《茶館》,青島觀眾給予了熱情的支持與追捧。隨著演出的日益臨近,票房持續火爆。記者通過大劇院票務銷售負責人了解到,目前,三場《茶館》低價位的票基本售罄,僅剩部分高價位的票,大劇院已不接受預定,想看《茶館》,還要抓緊時間購票,先到先得。
  • 以聲為錨,跟隨藍天野、濮存昕發現書店裡的「大世界」
    該項目是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創新北京特色實體書店體驗的全新嘗試,聯合演員藍天野、濮存昕、薩日娜、王斑、劉智揚等加盟,同時,也邀請青少年博物館教育推廣人朋朋哥哥、音樂人魏小石、國家一級演員呂仰平等嘉賓,帶領讀者在這個冬天,體驗書店的溫暖。
  • 四川話版《茶館》什麼樣?濮存昕:把川人的風採亮出來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見習記者 李雨心今年是中國話劇誕辰110周年,《茶館》劇本發表60周年,四川人藝特意推出四川話版《茶館》致敬經典。「一部經典劇作應該活在每個時代的舞臺上,而不是塵封在書架上。」11月13日晚,四川話版《茶館》的首次合成彩排在德陽上演。當晚7:30,隨著三聲鐘響,燈光漸熄,紅色的帷幕慢慢拉開,四川風味兒的茶館展示在觀眾的眼前。聽著王利發用四川話調侃唐鐵嘴,滿臺方桌竹椅間,茶客們川話龍門陣擺得興起,正在採耳的茶客,背景音中「冰粉兒、涼糕、涼粉兒、涼麵」的吆喝聲,都讓人感受到了濃濃的「川味兒」。
  • 圖文:新版話劇《茶館》中的王利發與常四爺
    圖文:新版話劇《茶館》中的王利發與常四爺   話劇《茶館》演出500場 新版話劇《茶館》中的王利發(左,梁冠華飾)與常四爺(濮存昕飾當日,經典話劇《茶館》在首都劇場迎來第500場慶典演出。於1958年首演該劇的演員藍天野、鄭榕、黃宗洛等20多位老藝術家到場助興。此次紀念演出的新版《茶館》由北京人藝的林兆華出任導演,梁冠華、楊立新、濮存昕、馮遠徵、何冰、龔麗君等一批優秀中青年演員參加演出。據了解,今年還是《茶館》首演45周年。
  • 《茶館》「第二代」主演聊角色創作幕後
    重新細究老舍劇本人物線索  老版《茶館》中「秦二爺」一角由藍天野塑造。對於他的表演楊立新說,「可以借鑑,但不能完全借鑑。我得自己來。」而為了徹底摸透「秦二爺」的人物底色,楊立新從老舍的寫作意圖開始,反覆琢磨著劇本中的細節,就連第一幕中,初秋早晨的茶館,陽光應該從舞臺東西南北的哪個方向打來,他都研究得一清二楚。
  • 挑梁《茶館》20年 「中生代」 水已開 茶正釅(圖)
    有關《茶館》的每一個瞬間都註定銘刻於歷史之中——1958年首演,1980年代表中國話劇第一次走出國門,1992年「黃金一代」謝幕,1999年梁冠華、濮存昕、楊立新、馮遠徵、吳剛這輩演員在質疑聲中接班,2018年走過700場,2019年「中生代」版進入第20個年頭……  今日,《茶館》重新「開張」,當年的「愣頭青」終於熬成了「老幾位」。
  • 《人民公敵》首演完美 濮存昕為王學兵點讚
    當晚,導演姜偉、刁亦男、周韻、李亞鵬、濮存昕、祖鋒、董勇、李光潔、王瀾、郝雲等眾多明星大腕兒前來捧場助陣。這部挪威作家易卜生的名著被無數次搬上舞臺,經典程度可見一斑。此次,王學兵獨挑大梁登上闊別十七年的舞臺,整個劇場座無虛席,儘管在開場時因設備故障中斷了幾分鐘,但當演出恢復正常,現場觀眾的反響更為熱烈,演出過程中幾度響起掌聲。
  • 王翔淺新書發布 濮存昕贊日本四季劇團"他山之玉"
    王翔淺新書發布 濮存昕贊日本四季劇團"他山之玉" 時間:2018.12.01 來源:新浪娛樂 分享到:
  • 濮存昕為留守兒童開啟「心靈成長之旅」
    本報訊(記者 郭佳)走進清華、北大,感受人文積澱;到北京人藝博物館參觀,體會戲劇藝術的深厚底蘊;探訪中央電視臺節目製作基地,見證作品打造的全過程……近日,濮存昕愛心基金聯合北京銀行共同組織的「讓孩子笑起來」第六屆心靈藝術夏令營開幕,來自雲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湘潭、烏魯木齊等地的30多名留守兒童和城市兒童手拉手探訪北京文化藝術勝地,參與藝術學習和文化體驗,
  • 北京人藝劇本朗讀《茶館》,老中青三代同臺獻藝
    朗讀會最大的驚喜,是92歲的第一代《茶館》中「秦二爺」的扮演者藍天野與第二代《茶館》中「常四爺」的扮演者濮存昕,和青年演員們一同同臺朗讀,在人藝舞臺上實現了幾代《茶館》演員的對話。2017年北京人藝開辦的劇本朗讀活動,兩年來讓觀眾了解到了不少古今中外的精品劇本,也展示和提升了北京人藝青年演員的臺詞實力,如今已經積累了不少人氣和口碑。
  • 濮存昕參加深圳萬象戲劇節開幕式,現場還有這些京城文藝界人士
    昨日,濮存昕、傅維伯、彭濤、孟丹峰、張然、董汶亮、李珊、李崢、何繁等眾多北京戲劇界人士,匯聚在深圳萬象天地劇場,共同迎接「2020萬象戲劇節」盛大啟幕。濮存昕資料圖 圖文無關 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 攝於2018年萬象天地劇場負責人曉曼在開幕詞中表示:「萬象戲劇節的主題叫『戲劇點亮城市』。我們希望通過戲劇重新彌合疫情帶來的人和人的隔閡,希望用好的戲劇作品連接人和人之間的情感,讓這個城市更有溫度。」
  • 演過魯迅的不少:李雪健形似,濮存昕神似,他沒演卻形神兼備
    演過魯迅先生的不少,但值得回味的莫過於李雪健,濮存昕兩個老戲骨了。一人形似一人神似,也可聊慰大家想念故人之心了。 而濮存昕在拍電影《魯迅》時,年紀也就50歲左右。並且在早年那個演員實力普遍強大的年代,濮存昕的國學素養也可謂是其中比較深厚的。 對魯迅的文章沒有一定理解能力了,很難演活魯迅這個角色。在電影《魯迅》中,濮存昕的語氣,形象將魯迅的精神,表現的淋漓盡致。
  • 高原實景劇《文成公主》受熱捧 濮存昕赴拉薩觀看
    高原實景劇《文成公主》受熱捧 濮存昕赴拉薩觀看 2014-08-06 11:09:53來源:華西都市報作者:責任編輯:唐云云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廣大普通市民遊客紛紛赴拉薩感受震撼外,文藝界的濮存昕、表演界明星陳坤、相聲演員牛群、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以及繪畫界的許多名家大腕,都來到高原,與這部實景大戲近距離接觸。
  • 《茶館》:60年700場越演越難
    從1986年進入老版《茶館》,飾演賣耳挖勺的老人和學生等角色,到新版中接演秦二爺,再到如今不僅擔任演員還擔綱復排執行藝術指導,楊立新與《茶館》的緣分已經有三十餘年。「秦二爺為什麼要上場?」楊立新表示,自己創作角色就是從源頭去找的,「演員的工作不是從臺詞開始的,而是要去尋找人物的根。知道戲是怎麼來的,就知道這個戲要怎麼演。」
  • 濮存昕34歲女兒罕曝光!顏值超高不輸女星,年紀輕輕已是富豪總裁
    回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也有這樣一位"當紅炸子雞",憑藉高顏值和精湛的演技一度被稱為最有魅力的男人,他就是濮存昕。如今昔日男神也早已漸漸老去,愛妻相伴,女兒優秀,堪稱幸福家庭標杆。2月27日晚,有媒體罕見曝光了濮存昕愛女的照片,引得網友一番好奇討論。濮存昕的女兒名叫濮方,從照片來看,濮方留著一頭披肩發,微卷的樣子盡顯溫婉恬靜。
  • 「視頻」濮存昕:期待早日用精彩的演出來慶祝勝利
    著名演員濮存昕今年1月剛剛在廣州大劇院演出了原創話劇《林則徐》,他在祝福視頻中回憶,「那幾場演出場場爆滿,謝幕的時候滿場的觀眾,滿場的掌聲,至今令我難忘。」濮存昕表示:「疫情在和我們戲劇作對,因為戲劇這行沒有觀眾圍著就死定了。我們多麼盼望面對滿場的觀眾,為大家掏心窩子進行表演。我想,疫情被我們戰勝的標誌之一就是可以進劇場看戲了。我們盼望那一天快點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