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鹿門山,中國歷史文化名山。
起初,鹿門山叫蘇嶺山。東漢初立,棗陽人劉秀作了皇帝,他的老鄉、襄陽人習鬱當他的侍中。劉秀回老家巡遊,帶著習鬱一同去登蘇嶺山。途中君臣二人疲勞小憩,竟然都睡著了。醒後二人閒談,竟然都作一個同樣的夢,夢中見一隻野鹿在山林間歡快地奔跑跳躍。習鬱向劉秀說,這鹿是蘇嶺山山神呀。後來,習鬱受封襄陽侯,回到襄陽,在劉秀授意下,在蘇嶺山上修建了一座蘇嶺山神祠,祠堂門前修有兩頭山鹿塑像。老百姓形象地稱之為「鹿門」,漸漸地也開始稱呼此處為「鹿門山」。
東漢末年,襄陽人龐德公隱居於鹿門山。年青時的諸葛亮從山東避亂遷徙到襄陽隆中,與襄荊名士們關係密切交往頻頻。諸葛亮拜龐德公為師,在鹿門山中求學。龐德公學識淵博,看諸葛亮這小夥子不錯,也是傾囊相授。龐德公有識人之明,就是他充分肯定了諸葛亮的能力,認為其志向高遠、前程不可限量,送其「臥龍」雅號。從此,「臥龍」之名享譽中國、震爍古今!
到了唐朝,襄陽人孟浩然仕途暗淡歸隱於鹿門山中。作為最負盛名的山水詩人,孟浩然對家鄉的山山水水,更是愛得深沉,不遺餘力地在其詩作中展現出鹿門山、峴山、漢江等絕美的襄陽好風光!一首《夜歸鹿門山歌》,更是將鹿門山的聲名推向了全中國!彼時的詩仙李白居住在湖北安陸,據說經常往來襄陽,登臨鹿門山去尋訪老友孟夫子!
晚唐詩人、湖北天門人皮日休,有感時局動蕩社會混亂,特意來到襄陽,尋找靜心之地,相中鹿門山,隱居於此著書立說。
劉秀、習鬱、龐德公、諸葛亮、孟浩然、李白、皮日休,一個個歷史文化「大神」級別的人物,讓鹿門山蓬蓽生輝、聲名遠揚!山不在高,有「神」則名!
站在鹿門山頂向南眺望,即是宜城市的地界。宜城人不叫此山為「鹿門山」,也不叫「蘇嶺山」,卻把它喚作「霸王山」。這是為什麼呢?
說起「霸王山」這個名稱,又要牽扯到劉秀。劉秀稱帝建立東漢時,只是控制了河南、河北、山東等中原地帶。最慘的是,他的湖北老家竟然沒有被他控制,他的老家、湖北省北部地區被秦豐所控制,秦豐自號稱「楚黎王」。秦豐,劉秀並不陌生,反而是老熟人。秦豐,宜城人,年青時與劉秀在國都太學院還同窗過,與劉秀、習鬱都是襄陽老鄉,三人是相識相熟的。西漢末年王莽奪位建立新朝,天下大亂,群雄逐鹿,蜂擁而起。但人各有志,劉秀跑到中原地帶去爭雄,習鬱跟著劉秀混,秦豐自起爐灶,起兵控制了湖北省北部地區,據點就在宜城。現劉秀控制了中原地區,成為了最大的政治勢力,肯定想要一統天下。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秦豐的「楚黎國」。秦豐也不示弱,與劉秀在襄陽地區擺開陣勢,決一死戰,最終兵敗被俘,被押至洛陽斬首。秦豐的都城叫黎丘,現在有個大學教授考證,具體地址位於現在襄州區歐廟鎮散州村一帶,處於鹿門山西邊的山腳下。宜城老百姓感念這位宜城老鄉的慘烈的「楚霸王」功業,世代把古黎丘城所在的鹿門山稱之為「霸王山」。據說,劉秀、習鬱建立蘇嶺山神祠,表面上是祭祀蘇嶺山神,實際是祭祀他們的老朋友、襄陽老鄉、政治對手秦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