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陽 鹿門高士傲帝王

2020-12-17 逍遙遊遍

巍巍荊山,從湖北房縣,沿保康、南漳,向東偏南直奔襄陽,在古襄陽城南峴山,折向東南。

大洪山,南起湖北鍾祥、京山,向北至隨州,在隨州折向西北,沿棗陽、襄州、宜城,在東津的鹿門山走到了漢江邊。

有趣的是,荊山山脈的峴山、大洪山山脈的鹿門山,這兩座歷史文化名山在古襄陽城南,隔漢江相望;趟過一水,就可以從一個山脈,到達另一個山脈;從一座歷史文化名山,到達另一座歷史文化名山。

陽春三月,有朋自遠方來,同遊鹿門山。

朋友問:鹿門高士傲帝王,從何說起?

是呀,為何有「鹿門高士傲帝王」之說呢?

鹿門牌坊

一、楚霸王秦豐據黎丘,抗拒光武帝劉秀

東漢建武四年(公元28年),距今1900多年,漢光武帝劉秀帶領侍中習鬱等,犒賞攻打秦豐(自稱楚黎王)的大將岑彭等將士,巡幸蘇嶺。

《後漢書》記載:東漢建武「四年春(公元28年)正月甲申,大赦天下……十一月丙申,幸宛。遣建義大將軍朱佑率二將軍圍秦豐於黎丘。十二月丙寅,進幸黎丘」。

這天,劉秀所帶人馬,晚上到了蘇嶺,安營紮寨。第二天起來,侍中習鬱向劉秀稟報:昨晚夢見兩隻鹿前來護駕;劉秀說:朕昨晚也夢見了兩隻鹿前來朝拜。劉秀很高興,當即賞賜習鬱,命習鬱為襄陽侯。習鬱到任後,就在蘇嶺山立「山神祠」供百姓禮拜,刻兩石鹿,放置祠門左右。當地百姓因蘇嶺祠門前有兩鹿,就稱之為鹿門廟。日子久了,便把蘇嶺山也稱作鹿門山了。

晉代史學家習鑿齒在《襄陽耆舊記》(卷三·山川)中對此事作過記載:「鹿門山,舊名蘇嶺山。建武中,習鬱為侍中,時從光武幸黎丘,與帝通夢,見蘇嶺山神,光武嘉之,拜大鴻臚。錄其前後功,封襄陽侯,使立蘇嶺祠。刻二石鹿,夾神道口,百姓謂之鹿門廟,或呼蘇嶺山為鹿門山。」

劉秀為何要巡幸蘇嶺?這要從秦豐說起。

秦豐,西漢末邔(qǐ)縣(今湖北宜城)人。少時入長安求學,學成後回南郡任縣吏。

南郡:秦置,湖北舊荊州、安陸、漢陽、武昌、黃州、德安、施南諸府及襄陽府之南境皆其地。

王莽改制天下大亂,加深了百姓的苦難。天災連著人禍,各地農民揭竿而起。秦豐這時離職在家。起初,他聯合眾獵戶,打獵趕仗,為民除害,為家鄉百姓辦事,很快得到了大家的擁護;後來,他趁勢聯合襄陽和其它縣民眾數萬人,在黎丘起兵,連克南陽郡、南郡的十餘座城池。

《資治通鑑》(卷三十九):「邔人秦豐起兵於黎丘,攻得邔、宜城等十餘縣,有眾萬人,自號楚黎王。」

習鑿齒《襄陽耆舊記》:「秦豐,黎丘鄉人。黎丘,楚地,故稱楚黎王。黎丘故城,在今襄州率道縣北。杜佑曰:襄州宜城縣,舊率道也。」

《水經注·沔水中》:「沔水東南流逕犁(黎)丘故城西,其城下對繕洲,秦豐居之,故更名秦洲。王莽之敗也。秦豐阻兵於黎丘。黎丘城在觀城西二裡,建武三年,光武遣徵南岑彭擊豐,四年,朱祐自觀城擒豐於黎丘是也。」

劉秀巡幸的蘇嶺(鹿門山),靠東南連著的霸王山,古時稱黎丘

秦豐在黎丘自號「楚黎王」,老百姓稱其為「草霸王」,故稱黎丘為霸王山。秦豐在黎丘(霸王山)修築山寨;在黎丘西邊的漢江邊,安營紮寨,控制了「南船北馬」要道。

在秦豐稱王那年,劉秀建立了東漢,登上龍位。劉秀登基後,曾派人勸秦豐歸順朝廷,可秦豐死不順從,據黎丘佔山為王,成了劉秀的心頭之患。

建武三年(27)春,劉秀消滅劉永集團主力後,又先後擊滅鄧奉、董沂部。命岑彭率傅俊、臧宮、劉宏三將軍共3萬餘人南擊割據南郡(郡治江陵,今屬湖北)自號楚黎王的秦豐。岑彭軍攻拔黃郵(今河南新野東)。

六月,秦豐軍拒彭於鄧縣(今湖北襄陽市北),雙方相持數月。岑彭乘夜集結部隊,聲稱天明西擊山都(今湖北襄陽西北),縱其俘虜回營告知秦豐。秦豐信以為真,調集全軍向西,企圖攔截岑彭軍。岑彭乘機揮軍偷渡沔水(今漢水)進抵阿頭山(今湖北襄陽市西),攻破秦豐部將張揚的防禦,沿山谷隘路直插秦豐都城黎丘,攻奪外圍要點。秦豐匆忙回救,夜襲彭軍,失敗,被岑彭軍圍困於黎丘。

四年十月,田戎救豐,被岑彭擊敗退回夷陵(今湖北宜昌東南)。十二月,光武帝親至黎丘。時岑彭攻秦豐已三年,士卒傷亡多;秦豐損兵9萬餘人,且糧草將盡,僅率千餘人堅守。光武帝遣使招之,豐不降,乃令岑彭、傅俊南擊田戎,以朱佑圍攻黎丘。

建武五年六月,朱佑急攻黎丘,秦豐窮困已極,出降,至洛陽被斬。此戰史稱黎丘之戰,劉秀控制了荊襄地區,為其西進攻蜀創造了條件。

霸王山寨(殘存的西門)

今霸王山上有霸王山寨遺址。遺址西寬東窄,呈葫蘆形。南北最寬處180多米,東側(葫蘆蒂)寬8.5米。殘存的寨牆牆基有500米長,大多是石塊壘砌,寨牆高約有1米至2.8米,最高處有約有2.8米,低處約有1米;寨牆寬1米左右。南、北、西北、西四個寨門遺址可見。山寨的西北角殘存有石塊壘砌的屋牆,長10米餘,寬5米左右,高2米左右。屋牆前10餘米處,原有一眼井,現被人丟石填平。

站在霸王山寨基石上,我們仿佛看到了當年秦豐傲帝王的高大形象。

二、龐德公拒絕劉表邀請,不入城府為仕,鹿門採藥

距秦豐被斬大約過去了200年,也就是在漢靈帝建寧至三國蜀漢昭烈帝章武年間(168—223),鹿門山又走來了一位高士,他叫龐德公。

龐德公,字子魚,又字尚長,襄陽人。居住在峴山下,以耕讀為業,他學富五車,才高八鬥;文韜武略,無所不通,是遠近皆知的名士。

「(龐德公)未嘗入城府。躬耕田裡,夫妻相待如賓,休止則正巾端坐,琴書自娛,睹其貌者肅如也。」(習鑿齒所著《襄陽耆舊記》)

東漢王朝末期,桓、靈二帝以來,朝堂之上群魔亂舞,亂七八糟。受皇帝寵幸的宦官勢力,倚借皇帝的威名無惡不作;受皇帝倚重的外戚勢力,爵高權重,無所顧忌。兩股勢力既相互勾結又彼此攻訐,多種力量合力而發,東漢王朝苟延殘喘。外戚何進聽取袁紹的建議,引涼州軍閥董卓進京勤王(古時皇帝有難,臣下起兵救援),誅滅十個常侍(皇帝身邊的官員)。但董卓卻是個請來容易送去難的瘟神,他不但盤踞京城不走,反而反客為主,殘酷鎮壓異己者。

天下群雄再次將矛頭轉向董卓,結成聯盟,共同討伐之。但終因心力不齊,各懷鬼胎,而功敗垂成。其後,袁紹以「四世三公」的政治資本崛起於冀州;曹操奪取青、兗之地,挾天子以令諸侯,佔據天時,聲勢逐漸浩大;袁術佔據淮南、揚州,實力漸大;劉表佔據荊襄,其地藏龍臥虎;孫堅廣據江東,收兵買馬,倚長江天險,睥睨中原;劉璋據蜀地,張魯據漢中。天下支離破碎,東漢王朝名存實亡。

劉表佔據荊襄時,為荊州刺史,治所設在襄陽。他打聽到龐德公德高望重、學識淵博,就想請他進城做官。

荊州牧劉表,數延請,不能屈。乃自往候之,謂公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公笑曰:「鴻鵠巢於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棲;龜黿穴於深泉之下,夕而得所宿。夫趨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但各得其棲宿而已,天下非所保也。」因釋耕隴上,妻子耘於前。表指而問曰:先生苦居畎畝之間,而不肯當祿,然後世將何以遺子孫乎?」公曰:「世人皆遺之以危,今獨遺之以安。雖所遺不同,未為無所遺也。」

表曰:「何謂?」公曰:「昔堯、舜舉海內授其臣,而無所執愛,委其子於草莽,而無矜色。丹朱、商均至愚下,得全首領以沒。禹、湯雖以四海為貴,遂以國私其親,使桀徙南巢、紂懸首周旗,而族受其獲。夫豈愚於丹朱、商均哉?其勢危故也。周公攝政天下,而殺其兄。向使周公兄弟食藜藿之羹,居蓬蒿之下,豈有若是之害哉!」表嘆息而去。(習鑿齒所著《襄陽耆舊記》)

這段話的大意是:有一天,龐德公正在田間耕作,劉表去拜訪他。兩人就在田邊交談了起來。劉表對龐德公說:「你保全了你一個人,為什麼不保全天下呢?」龐德公笑著回答劉表:「鴻鵠在高林之上築巢,晚上有棲息的地方,龜黿在深淵下面作穴,晚上有歸宿,人的取捨與行為舉止也是人的巢穴,萬物都是只為各自得到棲宿的地方,所以天下並不是我所要保全的。」龐德公以耕作為業,所以他的妻子兒女在前耕耘。劉表指著他的家人問龐德公:「先生住在田畝之中,不肯出來做官,有什麼能夠遺留給子孫呢?」

龐德公回答:「世上的人追慕名利,只會留給子孫危險;而我留給子孫的是安居樂業,只是遺留下來的東西不同罷了。」劉表問龐德公危險的原因,龐德公回答說:「堯、舜將天下的土地授予他的臣子,而沒有偏愛;讓他的兒子在民間生活,而無驕傲的神情。丹朱、商均和我,得以保全生命而終。禹、湯雖得到了天下,便把國家交給自己的親人,使桀敗退,遷徙南巢;紂的首級被懸掛在周的旗織上,而他們的宗族被敵人俘獲。禹、湯難道不比丹朱、商均愚蠢?這就是其處境危險的原因。周公攝政時,殺害他的兄長。如果此前讓周公和他的兄弟食用粗劣的湯羹,居住蓬蒿下面,哪有像這樣的危害!」劉表只得嘆息而去。

「(龐德公)後遂攜其妻子登鹿門山,託言採藥,因不知所在。」(習鑿齒所著《襄陽耆舊記》

唐代詩人杜甫有詩《遣興五首(之二)》:「昔者龐德公,未曾入州府。襄陽耆舊間,處士節獨苦。豈無濟時策,終竟畏羅罟。林茂鳥有歸,水深魚知聚。舉家依鹿門,劉表焉得取。」

劉表佔據荊襄,雖沒能稱帝,但他是一方之王。龐德公沒有把他這個「王」放在眼裡。

龐公製藥洞

我們從鹿門寺廟往南約200米,向右折上山,順一條石塊鋪就的上山梯道,拾級而上100餘米來到龐公製藥洞。

龐公製藥洞在一仿漢代民居院內。小院木扉兩扇,院內地面青磚鋪就,院落平整潔淨,面積約230平方米。製藥洞居中,洞深、高、寬皆約3.6米。洞內殘留有龐德公製藥時,煙燻火燎的痕跡;有龐德公夜晚研習醫術藥性時,點燭燃松的盞臺;有龐德公在此裝門設軒、隔設房間、固定支架的石孔。洞正中有龐德公塑像,龐德公手持靈芝仙草,若有所思,似乎在探究一副為民療疾的良方。

我們看著龐公製藥洞中龐德公的塑像,那高傲的姿勢,那犀利的眼神,哪裡在乎什麼帝王將相?

三、「不才明主棄」的孟浩然,暢飲辭拒進京求仕

距龐德公為避劉表「延請」,到鹿門山採藥後大約1000年左右,到了唐景雲年間(710—712),鹿門山又走來了一位高士,他叫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現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是唐代山水田園派的開創人。

《舊唐書·孟浩然傳》載:「孟浩然,隱鹿門山,以詩自適。年四十來遊京師,應進士不第,還襄陽。」《新唐書·孟浩然傳》亦云:「少好節義,喜振人患難,隱鹿門山。年四十,乃遊京師。」

孟浩然居住在襄陽城南峴山下、漢江西岸澗南園,他到鹿門山是來隱居的。因孟浩然曾隱居鹿門山,歷史上有不少人稱孟浩然為鹿門孟處士、孟鹿門或鹿門才子。還有許多人認為孟浩然的故居就在鹿門山,並且說他死後也葬在鹿門山,待考。孟浩然是屬於鹿門山的,鹿門山也是屬於孟浩然的。孟浩然因隱居鹿門山而著名,鹿門山因孟浩然的隱居而文化內涵更加豐厚。

唐開元十八年(730年),四十歲的孟浩然到京城長安尋求仕途。他的朋友王維,當時是朝廷高官尚書右丞。一天,王維私邀孟浩然進到內署(王維的辦公處),剛到不久,唐玄宗李隆基突然駕臨,孟浩然是布衣(平民百姓)不能面見皇上。王維、孟浩然都很慌張。沒辦法,孟浩然急忙躲藏起來。

王維不敢瞞皇帝,只得如實相告。皇帝高興地說:「我聽說過這個人卻沒見過,何必要藏起來?」孟浩然應聲而出。皇帝詢問他的詩作,孟浩然施禮之後,獻上自己的詩作《歲暮歸南山》:「北闕休上書,南山歸蔽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當吟至「不才明主棄」這一句時,皇帝說:「你不求做官,怎麼能說我棄你不用,要怪我?」皇帝氣呼呼地摔袖而去。孟浩然離開京城,遊山玩水之後,又回到了家鄉襄陽。

維私邀入內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維以實對,帝喜曰:「朕聞其人而未見也,何懼而匿?」詔浩然出。帝問其詩,浩然再拜,自誦所為,至「不才明主棄」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新唐書·孟浩然傳》)

孟浩然遊京城長安吟「不才明主棄」之後過了五年,李白把他推薦給了在長安一言九鼎的採訪使韓朝宗,韓朝宗就是李白詩「生不願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提及的韓荊州,曾任荊州長史。任官職時喜歡提拔年輕人,曾經推薦崔宗之、嚴武、蔣沇等人於朝廷,受到當時人的尊敬。韓朝宗約孟浩然去京師以求仕宦,孟浩然欣然答應。

到了出發的那一天,有朋友來訪,孟浩然和朋友笑談風生,舉杯豪飲。韓朝宗久等孟浩然不來,派人催他。催他的人對他說:「你與韓先生約定的出發時間到了。」孟浩然對來人說:「業已飲,遑恤他。」(意思是,我們酒興正濃,那裡還顧得了其它)沒有去赴約。韓朝宗很生氣,不等孟浩然獨自走了。孟浩然後來也不後悔。

採訪使韓朝宗約浩然偕至京師,欲薦諸朝。會故人至,劇飲歡甚,或曰:「君與韓公有期。」浩然叱曰:「業已飲,遑恤他!」卒不赴。朝宗怒,辭行,浩然不悔也。(《新唐書·孟浩然傳》)

鹿門山浩然居

在鹿門山蘇嶺石路北300米,有一處孟浩然隱居鹿門山的紀念性建築,叫浩然詩院。

整個建築群為三進庭院式仿古建築,分布於鹿門山北麓山谷內,以明清風格為基調,融唐代建築特點於其中,飛閣流簷與蒼松翠柏相互勾連,自然和諧、不顯雕飾。整個建築包括春曉閣、孟夫子石像、三友亭、梅亭、孟園、浩然居、孟浩然陳列館、回潭、詩廊等。

我們來到孟夫子石像前。石像置於梅亭旁邊草坪之上,用一塊長2.3米,寬1.4米的整塊青石雕琢而成;取李白「自首臥松雲」詩句意境,孟夫子斜臥在山石上,手握長卷,左腿稍屈,雙目微合,儀態安詳淡然。

我們在鹿門山上又見到了一幅傲帝王的形象。

四、協同黃巢反朝廷的皮日休,鹿門山蓄勢待發

在孟浩然仙世約一百二十年的時候,高士皮日休住進了鹿門山。

皮日休(約838—約883),晚唐文學家。字襲美,一字逸少,漢族,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自稱襄陽人。因曾居住在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

皮日休年少時,和父母、兄弟們一起春耕秋收,他白日勞動,晚上苦讀。他在《皮子世錄》裡自言其家:「至於吾唐,汩汩民間,無能以文取位。」又說:「自有唐以來,或農竟陵,或隱鹿門,皆不抱冠冕,以至皮子。」他在青少年時期的生活是比較清苦的。他說:「皮子少且賤,至於食,自甘粢糲而已。」(《食箴序》)又說:「貧家煙爨稀,灶底陰蟲語。門下愧車馬,廩空慚雀鼠。盡室未寒衣,機聲羨鄰女。」(《貧居秋日》)他參加過農業生產,「老牛瞪不行,力弱誰能鞭」。

皮日休自幼胸懷「兼濟天下」的大志。為了專心致志地學習治國平天下的本領,他不顧家族眾人的責難非議,毅然地搜羅圖書典籍「千百編」,離開了老宅,隱居到鹿門山。

皮日休在鹿門山隱居了五年左右,五年期間,他醉臥山林、遊賞名勝、學道作文、幹謁官宦、交遊士人,還用精彩的詩文詠贊了襄陽的山川名勝和名人耆舊。

皮日休在《鹿門隱書》序中寫到:「醉士隱鹿門,不醉則遊,不遊則息。息於道,思其所未至;息於文,慚其未周。」

唐懿宗鹹通四年(863年)初,皮日休走出鹿門山,懷著「匡皇符」(糾正政弊)、「濟蒼生」之宏偉抱負遠遊。他接觸到官場的黑暗、社會的弊端和民生的疾苦,寫下了不少現實性很強的詩文作品。

僖宗廣明元年(880年),時任毗陵(今江蘇武進)副使的皮日休在離長安南下途中,參加了黃巢的農民起義軍。義軍破長安,黃巢稱帝,建立農民政權——大齊。皮日休為新生的農民政權高唱頌歌,為起義軍的發展和壯大進行強勢的輿論宣傳,深受黃巢信任,倚為重臣,任命為翰林學士。

唐中和三年(883年),起義軍失利,黃巢率皮日休等千餘人退至泰山。唐軍窮追猛打,黃巢終於在狼虎關(今山東萊蕪西南)自殺。皮日休從此下落不明,時年49歲。

皮日休的下落,一說他因故為黃巢所殺(據孫光憲《北夢瑣言》、錢易《南部新書》、辛文房《唐才子傳》);一說黃巢兵敗後為唐王朝所殺(據陸遊《老學庵筆記》引《該聞錄》);一說後至浙江投靠錢鏐(據尹洙《大理寺丞皮子良墓志銘》、陶嶽《五代史補》);一說流寓宿州以終,墓在濉溪北岸(據《宿州志》)。諸說並存,今無定論。

《中國通史》評論:「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最後雖然失敗了。但他們轉戰了十二個省區,建立了大齊政權。並且第一次提出『沖天』、『均平』思想,把我國農民革命鬥爭推向一個嶄新的階段。」

「沖天」、「均平」的政治主張,皮日休是主要的構思者,他能在封建王朝的唐代構思如此政治主張,是了不起的,是我國民主思想運動的首創。魯迅說:皮日休是唐末「一塌糊塗的泥塘裡的光彩和鋒芒。」

位於鹿門山和香爐山之交的山谷中、今鹿門風景區停車場的東北角,有一連山石臺,叫曬肚石。

皮日休曬肚石

曬肚石長2.5米,寬0.9米,高1.2米,叫曬肚石,也稱「讀書臺」、俗稱「升官臺」。相傳皮日休在鹿門山隱居時,六月六日這天,當地有「龍曬甲,人曬衣」的習俗。富家大戶趁這一天把值錢的東西弄出來放在顯眼的地方,擺闊露富。這天又是六月六,皮日休酒後見人家都在曬衣物,想想自己無物可曬,就掀衣露腹,躺到大石上曬了起來。他妻子問他在幹什麼,他說:怕肚裡的書發黴了,曬曬。曬肚石由此得名。

我們站在曬肚石旁,仿佛看到了狂狷倨傲的皮日休躺在曬肚石上。從鹿門山走出的皮日休,豈止是傲帝王,他是反帝王了。

五、蔡思繩力拒李自成請,血濺鹿門泉

時間到了明朝。崇禎十五年(1642)閏十一月,李自成率部眾40萬人,由河南南陽向襄陽進軍。當時據守襄陽的是左良玉部。左良玉在朱仙鎮(今河南開封西南)被李自成、羅汝才大敗後,逃回襄陽。經一段時間的恢復後,此時又有部眾20萬,號稱30萬。不過朝廷只給餉2萬5千人,其餘的糧餉只能靠自籌。說是自籌,實際上就是搜刮甚至搶劫,因此給襄陽地區造成了極大的災難。軍民關係形同水火,十分緊張。

李自成部抵達城下,先遭左良玉部火銃阻擊,後經當地百姓指點,繞過左良玉部防線,渡過漢水,攻擊樊城。左良玉見勢不妙,於十二月初三日拔營東遁(逃),樊城隨即淪陷,襄陽也於次日被攻佔。

崇禎十五年秋至崇禎十六年秋,李自成在襄陽整頓軍隊,嚴明軍紀,一改過去流寇主義傾向,初步建立了農民自己的革命政權。他改襄陽為「襄京」,自立為新順王,創官爵,名號大行署。在襄陽的政權建設,為大順政權西安建制及北京定製,打下了基礎。

李自成深知,一個政權的建立,離不開文人紳士的搖旗吶喊、出謀劃策、裝點門面。他經多方打聽,得知襄陽人蔡思繩是合適的人選。

蔡思繩(?——1642年),字孺思,號玉虹,明代襄陽人。以恩貢,任井研縣(今屬四川省樂山市,位於四川盆地西南部)知縣,後提升羅平(今雲南省羅平縣,位於雲南省東部,滇、桂、黔三省區結合部)知州。由於時局不穩,加之思親心切,他沒有到任,棄官回襄陽,在鹿門山隱居,著有《易經依義》、《四書尊注》、《鹿門山草》十二卷。

李自成派人到鹿門山邀請蔡思繩入城議事。蔡思繩是忠君良民,他對大明皇帝忠心耿耿,他視李自成等為叛軍土匪,哪裡會認賊為親、為虎作倀?當時蔡思繩靜坐在鹿門泉(今暴雨池)旁,來人反覆勸說,他旁若無人;來人氣急敗壞、惱怒成休地將要把他強行拉走,這時候他奮身而起,以頭撞石,飛血濺衣,大呼『逆賊』,投水而死。

(清)乾隆《襄陽府志》:「(蔡思繩)字孺思,號玉虹,襄陽人。以恩貢,授井研縣知縣,升羅平知州,不赴,歸,傍父墓以居。辛巳襄城陷,兀坐鹿門泉側,賊迫之入城,以頭觸石,飛血濺衣,大呼『逆賊』,投水死。年六十一。」

《明史·列傳第一百八十二·忠義(六)》:「十五年冬,李自成長驅犯襄陽,左良玉先奔,永祚及知府以下俱遁。賊入城,鄉官羅平、知州蔡思繩、福州通判宋大勳殉節。」

暴雨池

我們來到暴雨池旁。

暴雨池,位於鹿門寺大雄寶殿後5米處,為一天然石窟。窟中懸有鐘乳石,窟頂是一米餘的石塊騰空向外伸出,泉水順此石懸空傾瀉,散如珠,垂如簾,落入下面的水池,此池叫暴雨池,水池面積4.6平方米。

碑文記載:法燈禪師初到鹿門山時,寺院缺水,他坐在巖石上,念曰:「吾欲叢林此地,為皇朝植福,而泉不能贍眾,山靈其亦知之乎?」之後用禪杖撥開草根,頃刻間,泉水噴湧而出。因此後人稱其泉為「燈公泉」。再後,人們因此泉水有靈氣,稱其為「靈溢泉」、「聰明泉」。 泉水從山上的巨石中流出,經八角井、天井,流入暴雨池,後匯入龍泉池,至聰明泉井,依山而下,連點成線,令人叫絕。

暴雨池泉水從巨石上「滴答滴答」地響個不停,我總覺得是蔡思繩以頭撞石,噴血的聲響;那潭水深處閃爍的亮光,仿佛是蔡思繩那憤怒的目光。

好一個傲「新順王」的蔡思繩。

六、鹿門山曾有三高祠,高士祠何時能重建?

中國古代,為紀念偉人名士或先人而修建的房舍,叫祠堂,相當於現在的紀念堂(館)。鹿門山上也曾有過類似的建築。

最早有龐公祠,是紀念龐德公的,大概始建於明代。

襄陽知府馬樸所撰《重修鹿門三高祠記》稱:「(鹿門)山故有龐公祠,代圮葺不一。迨嘉靖四年,侍御王公重建,而以唐從事孟浩然、皮進士日休配享,曰三高祠。」

嘉靖四年(1525),重建龐公祠,將龐德公、孟浩然、皮日休「共享一堂」, 題額「三高祠」。

據時任吏部主事、襄陽人鄭傑所撰《新建三高祠記》記載:嘉靖四年(1525),巡按御史王秀巡察楚地,從郢州(今鍾祥)入襄。公事之餘,瞻鹿門山,望習家池,拜墮淚碑,詣隆中山。而後到鄭傑家裡與其臧否襄陽人物,暢言荊襄勝跡。其間,王秀說:「諸賢尚矣,唯祀典當崇爾!」鄭傑接其言:「孔明、叔子(羊祜)祠宇故葺,士元(龐統)新構,獨龐公落莫沉湮爾!世路紛歧,仕隱異響,深有憾焉!」

王秀聽後,極其痛快地說道:「吾事也」,「明日檄下,郡中翕然。」而後,王秀又徵求襄陽知府徐鹹的意見說:「龐公高尚,古今罕儔。襄陽昔多耆舊,鹿門幽適,豈無同明相照、同氣相求乎?異世之下,可與共享一堂者乎?」徐鹹答曰:「唐之孟浩然、皮日休並時高潔,同隱鹿門者……與之配享甚稱。」二人一拍即合,王秀提筆題額「三高祠」,並「即囑副使臺綜理籌畫。鉅細財需,悉取於公帑。」當年六月議事,七月開工,八月告成。

三高祠的位置在鹿門寺的左邊。

《大清一統志》卷270襄陽府「龐德公宅」條定位精確,可資參考。該條引《縣誌》云:「鹿門山有鹿門寺。寺左有三高祠,即龐德公舊宅。」

鹿門寺

目前鹿門山修復或建造許多景點,如鹿門寺、孟園、浩然墓、碑廊、龐公製藥洞、拜師堂、息波伏虎亭、霸王寨等等。可惜的是,能給鹿門山景區帶來深厚文化附加值的高士祠尚未復建,感覺這也是一件「深有憾焉」的事情。

朋友說,「鹿門高士傲帝王」,此話不假,絕非臆造杜撰。可惜的是這些傲帝王的高士,不經介紹,蹤跡渺茫。

什麼時候能在鹿門山上,目睹傲帝王的高士形象?我們期待著,期待著……相信時日不會很遠。

(部分圖片來自網友或網絡,若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楊立武)

相關焦點

  • 襄陽鹿門寺一日遊,不僅是佛門聖地,「鹿門高士傲帝王」絕非虛言
    襄陽鹿門寺一日遊,不僅是佛門聖地,「鹿門高士傲帝王」絕非虛言文圖/二指禪掌門去襄陽遊玩,看過廣德寺後,朋友又帶我去了鹿門寺。漢末名士龐德公不受刺史劉表數次宴請,攜家登鹿門山採藥;唐代詩人孟浩然宦場失意幽居鹿門山,吟詠山水自得其趣;晚唐文學家皮日休也曾幽棲鹿門寺。張子容、白雲、王迥等都曾在此地隱居過此地。
  • 這座文化名山引得高士傲帝王 諸葛亮拜師地與隆中齊名
    「漢建武中(公元25-56年),帝與習鬱(巡遊蘇嶺山)夢見山神(兩隻梅花鹿),命鬱立祠於山,上刻二石鹿夾道口,百姓謂之鹿門廟,遂以廟名山」 (清《襄陽縣誌》載)。後來,龐德公不受劉表數次宴請,攜其妻棲隱鹿門。
  • 湖北襄陽鹿門風景區:顫顫寺(團山寺)往事
    在湖北襄陽鹿門風景區牌坊北3裡處,有個村莊叫莊家衝,莊家衝西邊有座四周無山相連的獨山叫團山,團山上過去有座廟,當地老百姓叫顫顫寺(顫,方言讀「shan」),史書記載是「團山寺」。團山遠景相傳,當年真武祖師爺來襄陽後,看中漢水之東的團山,想在團山建廟修行。來團山後,見風景秀麗,山北面的一塊大石頭,更是奇特。
  • 夜歸鹿門山歌 / 夜歸鹿門歌
    夜歸鹿門山歌 / 夜歸鹿門歌孟浩然 〔唐代〕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人隨沙岸向江村,餘亦乘舟歸鹿門。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人們沿著沙岸向江村走過去,我也乘坐一葉小舟返回鹿門。鹿門山在月光映照下山樹漸漸顯現出來,好似忽然來到了龐公隱居之地。相對的山巖和松間小路幽幽靜靜,只有隱居的人在此來來去去。注釋鹿門:山名,在襄陽。晝已昏:天色已黃昏。漁梁:洲名,在湖北襄陽城外漢水中。
  • 古詩詞誦讀《夜歸鹿門歌》
    人們沿著沙岸向江村走過去,我也乘坐一葉小舟返回鹿門。鹿門的月光使山樹顯現出來,我忽然來到了龐公隱居之地。清冷的山巖路寂靜的林間道,唯有隱居的人在此飄逸來去。⑴鹿門:山名,在襄陽。⑵晝已昏:天色已黃昏。⑶漁梁:洲名,在湖北襄陽城外漢水中。《水經注·沔水》中記載:「襄陽城東沔水中有漁梁洲,龐德公所居。」喧:吵鬧。⑷餘:我。⑸開煙樹:指月光下,原先煙霧繚繞下的樹木漸漸顯現出來。
  • 協同黃巢反朝廷的皮日休 在鹿門山蓄勢待發 鹿門故事傲帝王之四
    字襲美,一字逸少,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自稱襄陽人。又說:「自有唐以來,或農竟陵,或隱鹿門,皆不抱冠冕,以至皮子。」他在青少年時期的生活是比較清苦的。他說:「皮子少且賤,至於食,自甘粢糲而已。」(《食箴序》)又說:「貧家煙爨稀,灶底陰蟲語。門下愧車馬,廩空慚雀鼠。盡室未寒衣,機聲羨鄰女。」(《貧居秋日》)他參加過農業生產,「老牛瞪不行,力弱誰能鞭」。
  • 唐詩三百首| 孟浩然《夜歸鹿門山歌》
    夜歸鹿門山歌【唐】孟浩然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
  • 為你讀詩|第122天《夜歸鹿門歌》
    楚予微茫荊楚大地,予以文化暗夜微茫,如希望點點關注第122天:孟浩然《夜歸鹿門歌》主播:秋雨荷塘人隨沙路向江村,餘亦乘舟歸鹿門。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注釋】⑴鹿門:山名,在襄陽。⑵晝已昏:天色已黃昏。⑶漁梁:洲名,在湖北襄陽城外漢水中。
  • 襄陽風光—襄陽城
    襄陽古城位於湖北省襄陽市,地處漢水中遊南岸,襄陽古城約始築於西漢高帝六年,三面環水,一面靠山,易守難攻。
  • 湖北襄陽 消逝的新城灣 往事重提
    明天順《襄陽郡志·卷一·城池》記載:「新城附正城舊基大北圈門繞東北角接正城,周回二千二百一十一丈七尺。」清光緒《襄陽府志》記載:「明初鄧愈築舊城,別拓東北角,由大北門外東繞今長門,環屬東城為新城。今大北門甕門僅存,尚是故跡。」鄧愈為何要拓建新城呢?
  • 襄陽鹿門山,宜城人卻稱之為「霸王山」,為什麼?
    襄陽鹿門山,中國歷史文化名山。起初,鹿門山叫蘇嶺山。東漢初立,棗陽人劉秀作了皇帝,他的老鄉、襄陽人習鬱當他的侍中。劉秀回老家巡遊,帶著習鬱一同去登蘇嶺山。途中君臣二人疲勞小憩,竟然都睡著了。習鬱向劉秀說,這鹿是蘇嶺山山神呀。後來,習鬱受封襄陽侯,回到襄陽,在劉秀授意下,在蘇嶺山上修建了一座蘇嶺山神祠,祠堂門前修有兩頭山鹿塑像。老百姓形象地稱之為「鹿門」,漸漸地也開始稱呼此處為「鹿門山」。東漢末年,襄陽人龐德公隱居於鹿門山。年青時的諸葛亮從山東避亂遷徙到襄陽隆中,與襄荊名士們關係密切交往頻頻。諸葛亮拜龐德公為師,在鹿門山中求學。
  • 澗南園 鹿門灘 茶園 浩然亭 鹿門寺 重走孟浩然當年登鹿門山之路
    孟浩然故居在襄陽城南襄水入漢處附近,襄水即孟浩然詩中多次提及的北澗,因孟浩然家在澗南,故稱其家園為澗南園(今峴山觀音閣附近)。孟浩然隱居鹿門山時,經常在澗南園與鹿門山之間往返。澗南園舊址處的觀音閣(網友圖片)今年4月初,借了一隻木船,僱了一個船公,邀了幾位朋友,沿著孟浩然《登鹿門山》詩中所提及的路線,從觀音閣順流而下,駛向漢江對岸的鹿門山。
  • 實拍湖北A級景區免票首日,數萬人湧進襄陽唐城,盛況空前
    8月8日是湖北A級景區對全國遊客免票首日,圖為襄陽唐城。當天,數萬人湧進湖北襄陽唐城,現場人山人海盛況空前。襄陽唐城位於襄陽峴山臨江風景區,東連漢水,南眺鹿門,西依峴山,北接古城,名導演陳凱歌執導的歷史巨片《妖貓傳》即在此拍攝。唐城是目前國內最大的&34;,重現唐朝繁華盛景,目前開放的只是一期。
  • 襄陽歷史文化名山——鹿門山 名人
    鹿門山,位於襄陽古城東南約15公裡、東津古鎮南8公裡處。鹿門山,原名蘇嶺。清同治本《襄陽縣誌》載:「漢建武中(公元25-56年),帝(劉秀)與習鬱(巡遊蘇嶺山)夢見山神(兩隻梅花鹿),命鬱立祠於山,上刻二石鹿夾道口,百姓謂之鹿門廟,遂以廟名山。」漢末名士龐德公、唐代著名詩人孟浩然、皮日休相繼在此隱居而名聞遐邇,後人謂之「聖山」。
  • 唐詩46 《夜歸鹿門山歌》 (孟浩然)
    《唐詩三百首》【第三卷:七言古詩】                7.孟浩然:夜歸鹿門山歌       山寺鐘鳴晝已昏, 漁梁渡頭爭渡喧。  人隨沙岸向江村, 餘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  巖扉松徑長寂寥,唯有幽人自來去。 【註解】(1)鹿門山:在今湖北襄陽縣東南三十裡。孟浩然曾長期在此隱居。(2)漁梁:沙洲名,在鹿門山的沔水中。喧:喧譁聲。
  • 湖北襄陽至北京航班恢復|湖北襄陽|襄陽|北京|深圳航空
    由襄陽飛往北京的ZH9152航班從襄陽機場起飛 蔣嵐 攝(抗擊新冠肺炎)湖北襄陽至北京航班恢復中新網襄陽5月24日電 (馬海林 黃靖清)由北京飛往湖北襄陽的深航ZH9151航班24日上午降落在襄陽機場。
  • 襄陽鹿門風景區將打造國家級5A景區
    日前,筆者從襄州區鹿門風景名勝區管委會了解到,今年鹿門旅遊開發工作將投巨資、出奇招、見實效,計劃投資5億元建設五大項目,為三年內打造國家級5A景區奠定堅實基礎。   鹿門風景區名勝區由臺商王碧緣整體租賃經營,按照國家5A級景區標準建設鹿門風景區。項目總體規劃共分:三大板塊、十二大景觀、七十二個建設項目,開發建設共分三期完成。
  • 臺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副秘書長莊秉鈞一行來襄陽考察
    (攝影:劉雪峰)     9月25日,臺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副秘書長莊秉鈞一行8人在襄陽市臺辦主任尚明洋、副主任趙文忠陪同下,先後參觀考察了襄陽古隆中風景區、光彩臺商產業園、臺資企業湖北宏亞光磊科技有限公司和鹿門山風景旅遊區,了解臺商產業園建設發展情況和三國文化。
  • 湖北特產徵服全世界!全世界都愛吃襄陽皮蛋
    湖北特產徵服全世界!美國買到武漢熱乾麵,加拿大發現襄陽鍋巴!全世界都愛吃襄陽皮蛋!這段時間湖北特產很火,但你知道嗎?它們已經火出國門,遠銷海外了!熱乾麵、小龍蝦、湖北糧油副食等,已經被網友發現存在於亞、歐、美多個國家的超市和專賣店裡。
  • 鹿門山景區推出襄陽工會年票,一大波福利惠及襄陽110萬工會會員
    千古絕唱《春曉》,出於鹿門。因漢末名士龐德公、唐代著名詩人孟浩然、皮日休相繼在此隱居而名聞遐邇,後人謂之「聖山」。這裡也是襄陽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文化名城建設景點,湖北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湖北省級重點自然保護區、湖北省風景名勝區,國家級森林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