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歸鹿門山歌 / 夜歸鹿門歌

2021-02-19 小書童讀古文

夜歸鹿門山歌 / 夜歸鹿門歌

孟浩然

 

〔唐代〕

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

人隨沙岸向江村,餘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

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黃昏時山寺的鐘聲在山谷中迴響,漁梁渡口處人們爭著過河,喧鬧不已。

人們沿著沙岸向江村走過去,我也乘坐一葉小舟返回鹿門。

鹿門山在月光映照下山樹漸漸顯現出來,好似忽然來到了龐公隱居之地。

相對的山巖和松間小路幽幽靜靜,只有隱居的人在此來來去去。

注釋

鹿門:山名,在襄陽。

晝已昏:天色已黃昏。

漁梁:洲名,在湖北襄陽城外漢水中。《水經注·沔水》中記載:「襄陽城東沔水中有漁梁洲,

龐德公

所居。」喧:吵鬧。

餘:我。

開煙樹:指月光下,原先煙霧繚繞下的樹木漸漸顯現出來。

龐公:龐德公,東漢襄陽人,隱居鹿門山。荊州刺史劉表請他做官,拒絕後,攜妻登鹿門山採藥,一去不回。

巖扉:指山巖相對如門。

幽人:隱居者,詩人自稱。

參考資料:

1、

餘恕誠.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8-29

2、

江龍.唐詩三百首鑑賞辭典:江西教育出版社,2012:130-131

3、

楊永勝.唐詩宋詞元曲大鑑賞:外文出版社,2012:26

4、

吳兆基.唐詩三百首:三秦出版社,2007:53

5、

聶巧平.崇文國學經典文庫·唐詩三百首:崇文書局,2012:42-43

賞析

  這是一首寫景抒懷詩。一二句寫魚梁洲渡頭日暮十分喧鬧,並以此襯託襯託詩人沉靜和灑脫超俗的胸懷。三四句寫人們歸家,詩人去鹿門,寫出了世人與詩人不同的歸途。五六句寫月光照耀,夜登鹿門山的情景,表現出隱逸的情趣和意境。最後兩句寫龐公隱居之所,巖壁門外,松徑寂寥,只有詩人與山林相伴,與塵世隔絕,詩人恬淡超脫的隱士形象躍然紙上。

  「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寫詩人傍晚江行的見聞。

  首句寫白晝已盡,黃昏降臨,幽僻的古寺傳來了報時的鐘聲,次句寫沔水口附近的漁梁渡頭人們急於歸家時搶渡的喧鬧,首句表現的是安寧靜謐的環境,次句卻表現喧囂,形成了鮮明而強烈的比照,這是遠離人寰的禪境與喧雜紛擾的塵世的比照。

  第二聯,前句承「漁梁」詩意,是寫村人各自上岸還家;後句承「山寺」詩意,寫自己回到鹿門。這兩句是以人歸引出自歸,作為前文的具體補述。兩種歸途展現兩樣不同的心境,這又是一個比襯,從中表現出詩人與世無爭的隱逸志趣和不慕榮利的淡泊情懷。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中鹿門山的林木本為暮靄所籠罩,朦朧而迷離,山月一出,清光朗照,暮霧竟消,樹影清晰。詩人完全被大自然陶醉,他忘情地攀登著崎嶇的山路,不知不覺間來到了龐公昔時隱居的地方。這微妙的感受,親切的體驗,表現出隱逸的情趣和意境,隱者為大自然所融化,至於忘乎所以。

孟浩然

仰慕龐公的志節,他在《登鹿門山懷古》中也吟有「昔聞

龐德公

,採藥遂不返。隱跡今尚存,高風邈已遠」的詩句。

  「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中這「幽人」,既指龐德公,也是自況,因為詩人徹底領悟了「遁世無悶」的妙趣和真諦,躬身實踐了龐德公「採藥不返」的道路和歸宿。山巖之內,柴扉半掩,松徑之下,自闢小徑。這裡沒有塵世幹擾,唯有禽鳥山林為伴,隱者在這裡幽居獨處,過著恬淡而寂寥的生活。

  全詩雖歌詠歸隱的清閒淡素,但對塵世的熱鬧仍不能忘情,表達了隱居乃迫於無奈的情懷。感情真摯飄逸,於平淡中見其優美,真實。顯然,這首詩的題材是寫「夜歸鹿門」,頗像一則隨筆素描的山水小記。但它的主題是抒寫清高隱逸的情懷志趣和道路歸宿。詩中所寫從日落黃昏到月懸夜空,從漢江舟行到鹿門山途,實質上是從塵雜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隱逸道路。

  此詩通過描寫詩人夜歸鹿門山的所見所聞所感,抒發了詩人的隱逸情懷。整首詩按照時空順序,分別寫了江邊和山中兩個場景,先動後靜,以動襯靜,寫出鹿門清幽的景色,表現詩人恬靜的心境,同時在清閒脫俗的隱逸情趣中也隱寓著孤寂無奈的情緒。

參考資料:

1、

蕭滌非.唐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80-81

2、

餘恕誠.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8-29

3、

江龍.唐詩三百首鑑賞辭典:江西教育出版社,2012:130-131

創作背景

  

孟浩然

家在襄陽城南郊外,峴山附近,漢江西岸,名曰「南園」或「澗南園」。題中鹿門山則在漢江東岸,沔水南畔與峴山隔江相望,距離不遠,乘船前往,數時可達。漢末著名隱士

龐德公

,因拒絕徵辟,攜家隱居鹿門山,從此鹿門山就成了隱逸聖地。

  據《襄陽記》載:「鹿門山舊名蘇嶺山。建武中,襄陽侯習鬱立神祠於山,刻二石鹿夾神廟道口,俗因謂之鹿門廟,後以廟名為山名,並為地名也。」孟浩然早先一直隱居峴山南園的家裡,四十歲赴長安謀仕不遇,遊歷吳、越數年後返鄉,決心追步鄉先賢龐德公的行跡,特為在鹿門山闢一住處,偶爾也去住住,其實是個標榜歸隱性質的別業。此詩當作於作者四十歲後隱居鹿門時,即公元812年左右,故題為「夜歸鹿門山」。

參考資料:

1、

蕭滌非.唐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80-81

2、

餘恕誠.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8-29

3、

江龍.唐詩三百首鑑賞辭典:江西教育出版社,2012:130-131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於詩。年四十遊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後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餘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相關焦點

  • 唐詩46 《夜歸鹿門山歌》 (孟浩然)
    《唐詩三百首》【第三卷:七言古詩】                7.孟浩然:夜歸鹿門山歌       山寺鐘鳴晝已昏, 漁梁渡頭爭渡喧。  人隨沙岸向江村, 餘亦乘舟歸鹿門。鹿門月光照亮輕煙繚繞的樹木,我忽然來到了龐公隱居的住處。巖壁當門對著松林長徑多寂寥,只有我這個幽人在此自來自去。 【講解】       唐代著名詩人孟浩然的《夜歸鹿門歌》,乃是他在隱居鹿門山後的一篇傑作。孟浩然本來家居襄陽城南郊外峴山附近,處於漢江西岸,名為「南園」。而鹿門山則在漢江東岸,與峴山隔江相望,距離不遠。
  • 唐詩三百首| 孟浩然《夜歸鹿門山歌》
    夜歸鹿門山歌【唐】孟浩然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
  • 古詩詞誦讀《夜歸鹿門歌》
    人們沿著沙岸向江村走過去,我也乘坐一葉小舟返回鹿門。鹿門的月光使山樹顯現出來,我忽然來到了龐公隱居之地。清冷的山巖路寂靜的林間道,唯有隱居的人在此飄逸來去。⑴鹿門:山名,在襄陽。⑵晝已昏:天色已黃昏。荊州刺史劉表請他做官,不久後,攜妻登鹿門山採藥,一去不回。⑺巖扉:指山巖相對如門。⑻幽人:隱居者,詩人自稱。開篇二句寫詩人傍晚江行的見聞。
  • 為你讀詩|第122天《夜歸鹿門歌》
    楚予微茫荊楚大地,予以文化暗夜微茫,如希望點點關注第122天:孟浩然《夜歸鹿門歌》主播:秋雨荷塘孟浩然《夜歸鹿門歌》.m4a08:41人隨沙路向江村,餘亦乘舟歸鹿門。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注釋】⑴鹿門:山名,在襄陽。⑵晝已昏:天色已黃昏。⑶漁梁:洲名,在湖北襄陽城外漢水中。
  • 夜歸鹿門歌:是什麼原因造成孟浩然嚮往歸隱的生活?
    人隨沙岸向江村,餘亦乘舟歸鹿門。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唐·孟浩然《夜歸鹿門歌》歸隱,是古代文人最終也是最為嚮往的一個歸宿。不少詩人,就通過文化來表達對這種生活狀態的描述和嚮往。
  • 孟浩然《夜歸鹿門山歌》:寫淡泊寧靜之詩,求爛俗名利之事
    人隨沙岸向江村,餘亦乘舟歸鹿門。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縱覽孟浩然的詩,幾乎都是淡泊寧靜,空靈致遠。讀他的詩,有種清幽冷淡的情緒,驟然瀰漫讀者的內心。正如這首《夜歸鹿門山歌》,乍讀寂寥清悠,可是仔細閱之,一個「歸」字,卻仿佛窺見了詩人言行矛盾而敞開的大門。這首詩的大意是:作者夜暮駕船而歸,聽到令他感到心煩氣躁的鐘聲,以及碼頭漁人的喧囂吵鬧聲,詩人只想趕緊回到鹿門的家,因為那裡既安靜又是名人(東漢末年著名隱士龐徳公)居住過的地方。
  • 唐代鹿文化的興盛:當時的文人為何對鹿如此喜愛?
    所謂「歌以言志,詩以詠志」。中國文人講究含蓄,因此在多數情況下,他們總習慣用詩歌表達自己的心中志趣。從先秦時期勞動人民的真情詠唱——《詩經》,再到口口相傳歷久彌新的盛世經典——《全唐詩》,都從另外一種角度,表達了當時文人的審美志趣。
  • 傻子與白痴,《夜長夢少》之後,回到「夜歸」演唱會
    喜歡這張專輯的人,或許對演唱會的主題「夜歸」有自己的理解,我理解的是,「夜歸」是專輯「夜長夢少之後的歸來」,簡稱夜歸。整個現場,最能代表傻子與白痴「夜歸」主題的歌,應該是那首最初的《5:10a.m.》,無盡悵惘又浪漫自恰的一首歌。
  • 澗南園 鹿門灘 茶園 浩然亭 鹿門寺 重走孟浩然當年登鹿門山之路
    澗南園舊址處的觀音閣(網友圖片)今年4月初,借了一隻木船,僱了一個船公,邀了幾位朋友,沿著孟浩然《登鹿門山》詩中所提及的路線,從觀音閣順流而下,駛向漢江對岸的鹿門山。《登鹿門山》首句:「清曉因興來,乘流越江峴。」「流」「越」兩字,記錄了當時此段漢江水流湍急。崔家營大壩蓄水後,漢江襄陽城區段成了一片靜湖,我們的小船在碧波蕩漾的湖水裡向東南蕩漾。此時,我們找不到「流」的感覺,也沒有「越」的體驗,人的力量使大自然的湍急變成了平流。到了崔家營大壩,我們把船拴在岸邊,徒步來到大壩的下遊,換船繼續前行。
  • 襄陽鹿門風景區將打造國家級5A景區
    日前,筆者從襄州區鹿門風景名勝區管委會了解到,今年鹿門旅遊開發工作將投巨資、出奇招、見實效,計劃投資5億元建設五大項目,為三年內打造國家級5A景區奠定堅實基礎。   鹿門風景區名勝區由臺商王碧緣整體租賃經營,按照國家5A級景區標準建設鹿門風景區。項目總體規劃共分:三大板塊、十二大景觀、七十二個建設項目,開發建設共分三期完成。
  • 湖北襄州區全力助推臺資鹿門旅遊項目建設
    中國臺灣網4月2日襄州區訊 鹿門旅遊項目是由臺商王碧緣投資興建的一個市級重點旅遊項目。該項目計劃用5年時間,投資5億元人民幣,按照國家5A級景區標準建設鹿門風景區。近年來,襄州區委、區政府對景區建設高度重視,不斷加大項目服務力度,從人力、財力等方面給予支持幫扶,全力助推項目建設。
  • 湖北襄陽 鹿門高士傲帝王
    是呀,為何有「鹿門高士傲帝王」之說呢?「(龐德公)後遂攜其妻子登鹿門山,託言採藥,因不知所在。」(習鑿齒所著《襄陽耆舊記》唐代詩人杜甫有詩《遣興五首(之二)》:「昔者龐德公,未曾入州府。襄陽耆舊間,處士節獨苦。豈無濟時策,終竟畏羅罟。林茂鳥有歸,水深魚知聚。舉家依鹿門,劉表焉得取。」
  • 鹿門山中探訪孟浩然,千山詩山,名不虛傳!
    途經千百年來青燈不息的鹿門古寺,在方木搭成的曲折攀山道上,聽著松柏的濤聲,與旅友們輕聲談論古今興衰的歷史追憶。氣喘噓噓之下,便攀爬到瞭望江亭邊。舉目望去,煙波浩淼的漢江,似一條寬闊的錦練,曲曲折折,自霧隠了的襄陽城邊,飄奔東南而去。江面上,那從遠處飄來的一葉舟船,好象是正滿載著詩篇,與山水田園詩家孟浩然一起,緩緩而近。
  • 周末隱居杭州西子湖畔,林影中避暑禪修,夜歸看漫天繁星
    白牆黛瓦的西子湖畔仙靈所隱的千年古剎滿眼蒼翠的龍井茶園簡而不凡的林影夜歸雖然白樂橋裡散落著風格各異的多家民宿,但我還是一眼相中了這家歷時兩年精心打造的「林影夜歸」。從機場打車到白樂橋,拉著行李箱走在石頭小路上,心也漸漸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