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出口1480億仿製藥,印度為何能成為「世界藥房」,背後3點是關鍵

2020-12-10 騰訊網

本文由騰訊新聞與金十數據聯合發布,如需轉載,請標明出處。

印度又一次許下壯志豪言。當地時間9月26日,印度總理莫迪在聯合國大會上「高調」承諾:在病毒全球大流行的艱難背景下,印度製藥行業仍然向全球150多個國家送去了必須的藥品;作為全球最大的疫苗生產國,印度將充分運用本國的疫苗生產和運輸能力,幫助全人類戰勝疫情危機。

此番言論隨即引發國際輿論的質疑。部分聲音指出,印度如今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疫情國,再加上其複雜的經濟社會民生現狀,該國極有可能成為全球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國家——在難以對付國內疫情蔓延的情況下,印度卻反談要「拯救世界」,此舉顯得相當滑稽。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印度之所以有底氣稱「將幫助全人類戰勝疫情」,其實也源於其頭頂著的、獨一無二的「世界藥房」的桂冠。那麼,印度是如何一步步的成為「世界藥房」,這對我國醫藥行業有什麼借鑑意義?

1.每年出口1480億仿製藥,印度緣何成為「世界藥房」?

印度成為「世界藥房」其實可以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當時印度的醫藥市場被幾家大型醫藥企業壟斷,市場上藥價高到令人咂舌;因此,在1970年,印度時任總理英迪拉 甘地就果斷地對殖民時代遺留的專利法進行修訂,將藥物專利分為了產品專利和方法專利,只授予了藥物方法專利而不授予其產品專利,這為仿製藥提供了快速擴張的空間。

有了專利政策的「開路」,印度仿製藥行業也經歷了20年的蓬勃發展,隨後開始計劃著「走向世界」。但彼時,全球藥品專利大多集中在3-5個發達國家手中,印度想讓仿製藥名正言順地擠進國際市場,顯然要花費很大的力氣;好在,當時恰逢印度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於是其隨即聯合了其他7個國家,向聯合國提出反對將貿易問題與智慧財產權掛鈎的問題。

最終,兩大國際標準——《與貿易有關的智慧財產權協議》(TRIPS協議)與《TRIPS與公共健康多哈宣言》正式落地,這給了印度仿製藥利用標準的機會,意味著國際市場已正式向擁有「正當性」的印度仿製藥打開大門。

值得一提的是,在計劃著進擊國際市場的同時,印度還多次修改專利法,由此前的只承認方法專利改變為既承認方法專利又承認化合物專利,使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壯大仿製藥產業發展。相關數據顯示,印度製藥企業的研發投入由1977年的1億盧比提升到2005年的122億盧比。

通過專利法、與國際市場接軌、加大研發投入等「三部曲」,印度也逐漸確立起其仿製藥的競爭優勢,並成為全球重要的仿製藥生產大國。通過數據直觀地來看,2019財年印度仿製藥出口額達191億美元(約1480億元人民幣),且印度供應著全球超過50%的各種疫苗,供給美國的仿製藥佔美國全年需求量的40%以上;尤其是近期美國為抗疫購買的2900萬劑羥基氯喹中,相當一部分來自印度。

2.中印製藥業對比:中國製藥產業發展關鍵在哪裡?

那麼,著眼於印度製藥業所取得的成績,這對我國醫藥行業的發展又有何借鑑意義?應該提到的是——中國作為世界大國,有義務維護智慧財產權。近幾年,我國也制定一系列政策,旨在藥品審評審批、招標採購、醫保支付等環節大力扶持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優質仿製藥品種。

尤其是,2018年關於「改革仿製藥」的意見予以通過,意味著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品種已獲得國家許可,標誌「進口替代」將正式成為我國仿製藥行業發展的主旋律,這也是我國由仿製藥大國崛起為強國的起點。

話說回來,在我國向仿製藥強國崛起的過程中,印度仿製藥行業有哪些方面值得我們借鑑?在生產方面,我國製藥工業生產規模明顯大於印度——自1991年以來,中國製藥工業年均增長19.5%,印度為17.5%,均快於各自國家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而在專利制度方面,兩國的藥品智慧財產權政策都已基本與國際接軌,算是處於同一起跑線。

但在國際化方面,印度顯然更勝一籌。作為全球最大的仿製藥出口國,印度製藥業的國際化程度較高,其中一大表現是在國際資本市場的運作上「遊刃有餘」。比如,印度製藥企業Sun Pharmaceuticals在1996年成功收購美國Caraco製藥公司,進軍美國市場;而後Ranbaxy收購拜耳的非專利藥子公司Bayer Basics,進入了德國市場,並在海外的6個國家建有製造廠。

需要注意的是,印度還曾在中國市場擁有4家合資企業,其國際化道路走得愈發順暢,也意味著印度製藥在世界醫藥市場上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相比而言,中國製藥業此前很長一段時間出口的是附加值較低的原料藥,我國的製劑很難走出國門,同時在國際資本市場的運作上,中企的步伐也稍顯遜色。我國駐印有關部門此前曾刊文指出,中企雖然在非洲等發展中國家建立了少數合資製藥企業,但是很少在資本市場收購或兼併發達國家的製藥企業,也很少直接投資西方國家,我國甚至沒有在印度建立藥品生產與經營企業。

從這個角度來分析,如何加速深耕國際化道路,這或許也是中國醫藥產業在世界立足的關鍵因素。

文 | 劉蘇林 題 | 凌明 圖 | 盧文祥 審 | 程遠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印度能成為「全球藥房」?仿製藥大量生產,中國卻不行?
    與專利藥相比,仿製藥在藥材質量上沒有問題,但價格僅為專利藥的20%-40%。根據trendforce報告,到2017年全球仿製藥市場將達到3410億美元,2019年將達到4099億美元,2015年至2019年複合增長率為8.7%。 印度之所以有仿製藥,是因為專利藥太貴了。仿製藥不僅在療效上可以和專利一樣好,而且價格也大不相同。
  • 印度歷來「髒亂差」,為何能成為「世界藥房」?原因令人無話可說
    印度:野蠻生長的「世界藥房」印度歷來「髒亂差」,為何能成為「世界藥房」?然而,在20世紀四五十年代的印度,國家和民眾實在無法負擔因進口導致高額醫藥費。也正是如此,催生了印度的「仿製藥」製造產業,以至於最終成為公認的「世界藥房」。現如今,這個國家的藥品仿造能力到底有多強?這背後的驅動力和原因到底又是什麼?
  • 印度為什麼能成為「世界藥房」?
    所謂"世界藥房",實質上肯定了印度在全球仿製藥行業的地位在弄明白常年被人詬病衛生問題的印度成為"世界藥房"的原因之前,我們首先來釐清仿製藥的概念以及理解何為"世界藥房"。據不完全統計,全球有五分之一的仿製藥出產於印度,這個全世界最大的仿製藥出產國,以四成的份額佔據了美國仿製藥市場,產品遍布全球二百多個國家和地區,靠仿製藥一年賺將近200億美元,是當之無愧的"世界藥房"。
  • 印度廉價抗癌藥:性價比誘惑大 印度成世界藥房
    主要藥物出口國  印度是全球主要藥物出口國家,通過各種國際認證的藥品非常多。FDA已準許650家印度製藥企業向美國出口藥品和有關原材料,而允許出口美國的中國企業只有300家。據印度政府統計,2008~2009年,印度藥品及製藥工業服務出口總值達83億美元。
  • 把汙濁的恆河水當聖水,髒亂差的印度為什麼能成"世界藥房"?
    所謂"世界藥房",實質上肯定了印度在全球仿製藥行業的地位在弄明白常年被人詬病衛生問題的印度成為"世界藥房"的原因之前,我們首先來釐清仿製藥的概念以及理解何為"世界藥房"
  • 把汙濁的恆河水當聖水,髒亂差的印度為什麼能成「世界藥房」?
    當人們在感慨一百多倍的價格差距令人髮指的同時,成為醫療旅遊首選目的地的印度其"世界藥房"的稱號也逐漸家喻戶曉。也有不少人疑惑,印度這個常常被吐槽人居環境髒亂差、衛生條件不過關的國家,怎麼就能夠成為"世界藥房"的呢?
  • 印度仿製藥巨頭入華,狼真的來了?
    仿製藥大國一直想入華  作為有「世界藥房」之稱的仿製藥大國,印度生產了全球20%的仿製藥,藥品出口到200多個國家。  2018年7月,印度第二大製藥公司安若維他投資1億美元設立安若維他藥業泰州有限公司;2018年12月,印度阿拉賓度製藥與羅欣藥業達成合作,共同在中國設立合資公司,聯合投資研發和生產體系以引進呼吸領域產品;2019年2月,印度藥企瑞迪博士的硫酸氫氯吡格雷片申請了生物等效性試驗,為進入中國市場作準備。此外,阿拉賓度、瑞迪、太陽製藥等印度大型藥企均陸續在進行中國的藥品申報。
  • 為何工業落後的印度,卻能成為「世界藥房」?原因令人無話可說
    但是印度的製造製藥能力卻世界聞名,出產於印度的仿製藥,銷往全球各國,這也是有其自身原因的。前幾年我國曾經有一部電影,名為《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實際上確實有很多在國內價格高昂的藥品,從印度可以買到療效相差無幾,但價格低廉的仿製藥。
  • 印度是人們公認的世界藥房?
    印度是人們公認的世界藥房,全世界的窮人都在這裡買藥。」印度的仿製藥是全球聞名的,價格也比正規藥廠的研製藥便宜很多很多。這也是它受到人們熱捧的最重要的原因,特別是那些吃不起藥的窮人。仿製藥不是假藥。印度的仿製藥品種齊全,質量穩定,價格最低,所以,全世界的窮人都來這裡買藥。這也是印度最牛逼的地方了。其實,印度的仿製藥之所以在中國有這麼大的影響力,還是得益於那部著名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在普通百姓中,因病返貧的現象還是很多的。網上曝光的一支救命針劑,在國外只要二三百塊錢,國內售價卻高達七十多萬,一般的家庭確實是承受不起的。
  • 《我不是藥神》:原研藥的「血」,仿製藥的「淚」
    那究竟什麼是原研藥,什麼是仿製藥?為什麼海外代購抗癌仿製藥是違法?還是讓我們先從歷史讀起。原研藥研發艱難,成本投入巨大所謂原研藥是指製藥公司花費大量科研經費研發生產的專利藥品,世界各大製藥廠像瑞士諾華、德國拜爾、美國輝瑞等公司研製一種特效藥的投入都達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美元。
  • 繪佳醫療:吉三代幾千一療程,印度仿製藥讓人又愛又恨!
    印度,有「世界的藥房」的稱號,雖然整體經濟水平極後,但製藥方面卻是聞名遐邇。不僅售價便宜,更是媲美世界各大進口藥,其作用以及效果不遜於原產藥,讓人又愛又恨。汪洋對仿製藥的認識,始於《我不是藥神》電影,但是他萬萬沒想到,2年後的今天,他也會與印度仿製藥扯上關係。要不是這次體檢,他都不知道自己是C肝患者,他即將結婚的女朋友也不會離開他。痛定思痛,他想要戰勝C肝。
  • 海外抗癌仿製藥黑市調查丨代購中的假藥風險
    就跟電影裡主角原型陸勇一樣,仿製藥就像救命稻草,很多患者通過各種渠道,甚至開拓渠道去買藥,最終形成了一門生意。在中介、代購、藥廠的「努力」下,仿製藥代購已成為一個成熟的地下產業鏈,各個角色清晰,分工明確。
  • 印度製藥公司可合法生產「達菲」仿製藥
    印度著名製藥公司Cipla周一表示,已收到來自拉丁美洲、墨西哥和以色列等國的要求,並且該公司有能力在4-6周內提供1500萬劑禽流感藥「達菲」(tamiflu)的仿製藥奧塞米韋(oseltamivir),據稱該藥能有效治療豬流感。Cipla在印度市場銷售「達菲」仿製藥的價格為20美元每劑(20粒),而該藥的國際市場價格為60美元每劑。
  • 藥品代購也瘋狂 印度世界藥房東風代購靠譜嗎?
    印度《專利法》     催生平價仿製藥     為什麼印度版抗癌藥和在中國銷售的原裝進口藥價格相差那麼大?記者了解到,這主要是印度當地的法律寬鬆所致。印度現行的《專利法》明確了藥品本身的「產品專利」,但卻規定:「在無法獲得、支付不起或不能適當提供的情況下」,本地企業可以向印度知識產權局申請強制許可,獲得強制許可的國內企業可以生產和銷售仿製產品,但應向持有專利的公司支付特許權使用費。這就為仿製藥在印度泛濫大開綠燈。     一款藥在美國通過FDA的審批後,大概3個月就能在印度看到相對應的仿製藥。
  • 【口述】我所知道的印度仿製藥代購亂相
    記者|金淼得益於強制專利許可,作為世界最大的仿製藥出口國,印度國內近3000家仿製藥企業,生產了全球仿製藥總量的五分之一的仿製藥。根據2017年到2018年的數據,這些仿製藥過半數出口到美國、歐洲日本等地,而真正出口中國的仿製藥僅佔到百分之一。
  • 「世界藥房」印度的新冠神藥到底是什麼?牛尿、牛糞齊上場,還有...
    6月23日,印度製藥公司帕坦伽利·阿育吠陀宣布推出一種新冠特效藥,消息一出,瞬間點燃了印度各大媒體的熱情,大肆宣傳讚揚。眼下,全世界都在努力研發新冠疫苗,尋找新冠特效藥物。而在有「世界藥房」之譽的印度,卻不止一次傳出了新冠特效藥的好消息。令人困惑的是,印度的新冠確診人數卻在一個勁兒猛增,眼看就要逼近50萬了。
  • 紀錄片|我在印度暗訪仿製藥黑市
    2006年,世界衛生組織也表示,通過及時、有效和長期治療,癌症可以像糖尿病、高血壓一樣得到控制,患者甚至可以和癌症和平共處數年。但是,問題總是出在經濟上。陸勇說,他在接觸印度仿製藥之前,都是吃正版藥,一個月花掉近3萬元藥費。兩年下來,70多萬就沒了。本來家庭條件還不錯的他,也窮了。父親為了給他賺錢買藥,有一天在出門上班的途中,出了車禍。
  • 不惜犯法代購抗癌藥:印度廉價藥的秘密
    目前國內代購的印度仿製藥通常為治療白血病的格列衛、治療乳腺癌的赫賽汀、治療肺癌的易瑞沙、治療腎細胞癌和肝癌的多吉美等靶向治療藥。這些抗癌藥物目前在我國國內並沒有生產,完全依靠從歐美醫藥公司進口。據一家正規國營藥店的報價,易瑞沙每盒5400多元,一個月需3盒至少16200元;格列衛每盒11500多元,一個月服2盒至少23000元。相比之下,「印度版」抗癌藥就便宜得多。
  • 印度停運中國EMS,靠仿製藥活著的癌症患者怎麼辦?
    2020年,無疑是中國癌症患者最艱難的一年。好容易熬過了「封城」,盼走了疫情,等來了希望。EMS受阻之前,中國海關每天都會收到成千上萬個從印度各地發來的包裹,大部分包裹裡裝著的,都是印度製造的仿製藥。它們的價格往往只有原研藥品的幾分之一,療效卻並沒有差到哪兒去。
  • 在美國賣1000美元一片的C肝藥 孟加拉國仿製藥企業只賣10美元
    這款口服新藥能治癒95%的C肝患者,並有效預防肝衰竭。這種無可替代的療效,令Sovaldi迅速成為吉利德的利潤奶牛。上市第一年,Sovaldi就為吉利德貢獻了103億美元的銷售收入——在藥物史上已經10年未出現過這種情況了。儘管吉利德的Sovaldi上市才1年,距離專利到期還有相當一段時間,正處於專利保護期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