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行:交河故城的後人今何在?今安在?

2020-09-05 我是吳玫


坎兒井外的民居


到烏魯木齊的第一晚,我們就被說服去一家酒店的自助餐吧邊吃邊看歌舞表演。

如此安排,以前遊玩的時候遭遇過,可以拒絕,但是無法拒絕羊肉串、烤全羊、手抓飯、大盤雞等等新疆特色的美食。對這些食物不陌生,因為我家附近有一座清真寺。每到星期五主麻日,清真寺外街道兩旁就擺滿了攤位,羊肉串、烤全羊、手抓飯、大盤雞等等應有盡有,可就是不敢湊過去嘗一嘗。特別是在攝氏35度的高溫季節裡,見他們在太陽下圍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吃著手抓飯、羊肉串什麼的,只能感慨我和他們有著不一樣的腸胃。現在,人在烏魯木齊,又是一家四星酒店,大膽地吃吧。

太陽高掛疑是午後,一遍遍地看表,不得不確信已是傍晚6點多。我們的生物鐘還是北京時間,想吃飯啦。酒店堅持7點鐘才開餐,結果7點一到每一張擺滿食物的餐桌被和我們一樣的旅人擠得水洩不通,食物因此不再味美,只記得他們自己做的酸奶馥鬱濃香。

失望中,歌舞表演開始了。幾首歌、幾段舞看下來,發現是我在這樣的場合看到的最真格的演出。也許,跟演職員的態度無關,而是,跟我們漢族不同,歌舞已經融入臺上這些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蒙古等等少數民族演員的血液,一旦唱起來跳起來他們就是認真的。尤其感動於那個唱呼麥的蒙古族大漢,從高亢得透亮到低沉得沙啞,他怎麼能在轉瞬間就做到了?也讓我明白,為什麼世界聞名的樂隊會青睞呼麥跟呼麥合作讓呼麥的腳步流轉在世界任何一個需要音樂的角落。我以為會聽到木卡姆,一小段也好。沒有。也許,集敘事、抒情、傳奇為一體的木卡姆,是不能一小段一小段地表演的,這樣就好,就怕已經沒有人能吟誦或者吟唱木卡姆了,就像圖瓦人獨具一格的樂器蘇爾,如今已無人能吹出它最本真的聲音。為沒聽到木卡姆惋惜之時,驀地想起了艾爾肯、艾斯卡爾的歌聲。一直覺得他們歌聲裡新疆的靈魂如雄鹿撞擊著聽者的耳膜,勝過了那些唱新疆歌謠的漢人。

物質是骨感的,精神是豐滿的——帶著對新疆的第一眼印象,早晨,我們出發去新疆腹地。

從烏魯木齊出發,將近4個小時,就能到達我們在新疆的第一個目的地交城故城。行至半程,「達坂城」幾個字如同魅惑的姑娘時不時地出現在路牌上,於是,我們問能不能去達坂城?得到的回答很決然:不能。這一條能夠到達吐魯番的高速公路,當年鋪設的時候曾經想過要從達坂城邊上過,卻遭到了達坂城鎮長的激烈反對,理由是不能讓公路毀了他們的牧場。眼見著臨近的小城鎮因為高速公路而發了小財,鎮長只好架設一條公路搭載上高速公路。饒是這樣,旅人也不肯繞道達坂城耽誤了去吐魯番,比如我們。遙望達坂城,心想:這樣也許更好,猶如待字閨中的姑娘,達坂城因此會一直籠著輕紗。



交河故城遺址


太陽火辣辣,站在滿目土色的交河故城的大門口挑剔起故城的「故」字,應該是「古」吧?走進去,事實說就是「故」。釋義一下「故」,逝去了。交城就是逝去了,曾經生活在這裡的人們當然已成歷史,就是他們的後人,今安在?在何方?空留下傾頹的黃泥壘成的城堡、工事、民居、墳塋供我們憑弔,讓我們疑惑:他們真的存在過嗎?城中超過千個嬰孩墓地的墳墓群以不爭的史實明明白白地告訴我們,他們真的存在過。可是,成人的墓群放在了城頭寺廟外,為什麼這嬰孩墓群要放在城內熱鬧處?交河人就是這麼鬼魅,掀事實的一角讓你無法毅然決然地離它而去,卻讓這謎堆砌在你心裡找不到答案又無法釋懷。

熱,沒有一草一木使溫度蹭蹭升到我們無法忍受的程度,只好坐進幾個漢人開的瓜攤吹冷風機。烏魯木齊的西瓜8毛錢一公斤,這幾個漢人開在交城外的瓜攤的西瓜賣到5元一斤,託他們的福,我吃到了記憶中最昂貴的一隻西瓜,128元!


坎兒井外的遺存


看過坎兒井後去吐魯番。吐魯番當天氣溫是攝氏45度,熱。想像中在吐魯番的瓜田李下可以可勁吃葡萄,卻被告知摘一粒葡萄罰款200元,那在葡萄架下閒逛就剩下一個「熱」字,趣味遠遠不及去維吾爾族隊長家做客。

相關焦點

  • 榮耀中原的西域都護府,火焰山下的姑師寶藏——交河故城
    身為安西節度使判官的岑參來往於從中原到邊陲的路上,每次路過交河這座故城時,天氣都不太好,不是酷熱難耐便是冰凍三尺,寒暑之間,跋涉艱難,一如安史之亂中大唐的命運一般,於風雨之中搖擺不定。千年之後,我來到了交河故城,時值盛夏,吐魯番盆地在酷暑中儼然變得有氣無力。
  • 榮耀中原的西域都護府,火焰山下的姑師寶藏——交河故城
    身為安西節度使判官的岑參來往於從中原到邊陲的路上,每次路過交河這座故城時,天氣都不太好,不是酷熱難耐便是冰凍三尺,寒暑之間,跋涉艱難,一如安史之亂中大唐的命運一般,於風雨之中搖擺不定。千年之後,我來到了交河故城,時值盛夏,吐魯番盆地在酷暑中儼然變得有氣無力。
  • 交河故城話滄桑
    至少對於交河故城,我是這樣想的。後來看了交河的相關歷史資料,我心裡還顫抖了一下,決心一定要寫好這一篇。交河故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得最完好的生土建築城市,已經有兩千多年歷史。唐朝西域最高軍政機構安西都護府也設在交河故城。交河故城1961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夜遊交河故城
    廿二時,遊人步入故城,沿著主辦方設定好的線路,蜿蜒前行。此刻,故城的一切都掩映在濃濃的夜色之中...   9月2日晚,月明星稀,月光如水,星星零散地掛在幽藍的天幕上,襯託出交河古城夜晚靜謐。廿二時,遊人步入故城,沿著主辦方設定好的線路,蜿蜒前行。
  • 吐魯番高昌故城、交河故城申遺
    「炫舞天山」全國網絡媒體新疆行記者團在交河故城採風天山網吐魯番訊(記者劉寬攝影報導)「炫舞天山」全國網絡媒體新疆行於7月25日走進火洲吐魯番。當日,記者從吐魯番旅遊局了解到,高昌故城、交河故城申遺議事工作已經提上了日程,目前申遺工作正在有序進行。高昌故城奠基於公元前一世紀,是西漢王朝在車師前國境內的屯田部隊所建。故城遺址坐落在吐魯番市東面約四十公裡的哈拉和卓鄉所在地附近,北距火焰山南麓的木頭溝溝口(勝金口)約6.5公裡,東距鄯善縣城約55公裡。
  • 走進交河故城
    走進新疆吐魯番市以西的交河故城,迎面而來的是一片殘垣斷壁。無數土牆、破壁或土臺還帶著一點依稀可辨的原初模樣,以信息碎片的方式,在我腦海裡一片一片拼湊,慢慢復原高臺之上這座故城的繁華秀麗和往來熙攘。
  • 新疆自駕21:滄桑的交河故城,感受大唐邊軍風採
    從吐魯番博物館出來,我們便驅車前往交河故城。故城是唐朝安西都護府所在。整個城是規劃好後,從地面往下挖,沒挖掉的沙土就成了牆,屋。嗯,這座城市就是從上面往下蓋的,就這麼神奇建成的。交河故城保存比較好,各處遺址功能都能看出來。
  • 新疆吐魯番交河故城
    2019年8月1日18:40,我們開著房車來到了交河故城。這個景區停車場外面寫著「免費停車場」,看到這個字樣真開心。售票處設計很獨特,先安檢,然後讓看知識,最後再買票。買好票,進到院子裡檢票,等來一輛電瓶車,送我們到真正的交河故城景點。現在景區都會幹了,明明可以在這兒開始參觀的,偏偏要把售票處設置老遠的,你必須買交通車票才能到這兒,以此牟利真是輕鬆快捷,「城裡人」真會玩。
  • 吐魯番交河故城和高昌故城成功申遺
    吐魯番地區地委委員、宣傳部部長趙文泉主持本次活動    新疆吐魯番交河故城、高昌故城作為絲綢之路上兩處重要遺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批世界文化遺產地6月23日,吐魯番地區在交河故城、高昌古城分設主、分會場舉辦慶祝「絲綢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網」交河故城、高昌故城申遺成功活動。
  • 遊記:交河故城自駕之旅
    離開達坂城鹽湖,經過達坂城,繼續前往交河故城。臨近交河故城,經過一個維吾爾古村的景點,感覺是人造景點,沒有進去。到達交河故城,因已是下午,我們先躲在樹蔭下吃午飯之後,才進入景區。交河故城於公元前2世紀至5世紀由車師人開創和建造,南北朝和唐朝達到鼎盛,9至14世紀元末察合臺時期,吐魯番一帶連年戰火。交河城毀損嚴重,逐漸衰落,終於被棄。
  • 夢回盛唐——大唐安西都護府之故地遊交河
    2014年6月22日,在卡達召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會議上,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交河故城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交河古城總面積47萬平方米,現存建築遺蹟36萬平方米。
  • 世界文化遺產 —— 交河故城
    交河故城1961年列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舊石器時代晚期,交河流域就有人類活動的蹤跡,原始居民為避免野獸的侵害和防備部落間的戰爭,便選擇在這個土崖上建立自己的家園。他們在堅硬的黃土層中掏挖出洞室居住,開鑿出通往河谷底部的通道,到河谷中取水和從事生產活動。
  • 新疆風光之坎兒井、交河故城
    吐魯番市還有一處景點,是交河故城。(特別注意的是,遊覽交河故城,最好是跟著導遊走。要不然,沒人介紹,自己是不知道這些遺址是幹什麼的,會很無趣的。)交河故城位於吐魯番市以西的一座島形黃土臺上。因河水分流繞城下,故稱交河,是古代西域36國之一的車師前國的都城。交河故城的規模,大體為唐代的建築,建築物主要集中在臺地東南部約1000米的範圍內。古城四央臨崖,在東、西、南側的懸崖峭壁上劈崖而建三座城門。
  • 吐魯番:有兩個故城,一個是高昌故城,一個就是交河故城
    飯後回酒店拿了行李結帳,裝上楊師傅的車,出發先去交河 故城 。交河是 吐魯番 最古老的名稱。交河 故城 坐落於 吐魯番 西郊雅爾乃孜溝的一個柳葉河心洲上,因兩條繞城河水在城南交匯而得名。交河城是車師人所建,建築年代早於秦漢,卻不幸毀於14世紀前半葉元代的連綿戰火。
  • 絲綢之路上的時間膠囊:吐魯番交河故城
    去年四月在吐魯番停留幾日,臨時起意去交河故城,最主要的原因是得知它現存的遺蹟大多建於唐代。去時,計程車司機說交河故居就是土堆,沒什麼可看的。兩條河流繞城而過,形成一個巨大的柳葉狀高臺,高臺之上的城市就是如今的交河故城。交河故城建於公元前一二世紀,在唐朝時達到鼎盛階段,但十四世紀末毀於戰亂。在交河故城的售票處外有關於交河的簡要介紹,其中有一句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廢墟」。廢墟之美,在於它曾經輝煌地存在過;廢墟之殘酷,在於它輝煌過後又毀於戰亂,湮沒於歷史長河之中。
  • 交河故城——歷史的選擇和見證
    第一次到吐魯番,時間有限,我們放棄了火焰山,放棄了葡萄溝,也放棄了坎兒井,只去了交河故城和吐魯番博物館。交河故城,在吐魯番以西十公裡。這是一塊孤島般的高高臺地,西方、北方都是蒼茫的山,四周河流圍繞,呈狹長的柳葉狀。準確的說,一條河流在這裡分成兩條,沿著臺地兩側而下,在臺地尾部又重新匯合。正因為如此,這座城才有了「交河」之名。
  • 新疆交河故城講解詞示例
    歡迎大家來到交河故城!我是你們這次旅行的導遊XX。今天就由我為大家提供服務,大家如果有什麼要求可儘管提出來,我會竭誠為您解決。在古老的絲綢之路中道上,吐魯番有兩個著名的姊妹故城,一個是高昌,一個是交河,它們曾在歷史上創造出燦爛的文明,今天我將帶領大家參觀有「東方龐貝城」之稱的交河故城。
  • 交河故城,昔日的繁華變成了流沙和荒漠
    交河故城,當地人稱「雅爾和圖」,意為崖兒城。《漢書·西域傳》記載:「車師前國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城下,故號交河。由此可見,交河城系車師人所建,建築年代早於秦漢,距今約2000~2300年。作為車師前王國都城的交河故城,起碼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吐魯番盆地的居民是車師人,車師又稱作姑師,是生活在這裡最早的原始居民。交河故城就是他們的王城。
  • 交河故城:唐安西都護府 發現「數百嬰兒群墓」夜裡傳出陣陣哭聲
    河水分流繞城下,故號交河。」交河故城一度歸屬於高昌,在南北朝和唐朝達到鼎盛,9至14世紀由於戰略位置重要,連年戰火,交河城逐漸衰落。元末察合臺時期,吐魯番一帶連年戰火。交河城毀損嚴重,終於被棄。交河故城遺址交河故城在歷經數千年的風雨滄桑之後,這座城市建築布局的主體結構依然奇蹟般的保存下來。這些都得益於吐魯番得天獨厚的乾燥少雨氣候。
  • 尋訪吳冠中畫裡的「交河故城」
    尋訪吳冠中畫裡的「交河故城」 2020-07-01 13: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