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雖爭議頗多,卻有一聞名世界的美籍孫子,為中國奮鬥了一生

2020-12-20 孤風婉史
圖為袁家騮

英雄不論出處,富貴當思原由。話雖如此,但大家看人,難免都會往上數三代,都說老鼠生兒會打洞,總得防備著些才是。

說起袁家騮或許喜歡物理的都知道,但尋常人就不怎麼清楚了,但他爺爺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袁世凱,就是那個清廷都亡了,還在做夢當皇帝的袁世凱。

老袁家的多情基因

袁世凱這個人心很大,清廷覆滅,全國人民都在反封建,唯獨他又重新轉回頭,還妄想再組建一個封建王朝。

圖為袁世凱

袁世凱在稱帝之前,也很受民眾擁護,因為他說過他不會稱帝,說自己老了,三個兒子又沒出息,稱帝沒用。結果他的本質還是真香,到最後他還是選擇稱帝了!

也算他能耐,儘管所有人都反對,但這事兒還真讓他辦成了,哪怕只是短短的83天,他就被趕下了臺,那他至少登上去過。

不過之前民眾有多擁護他,在他稱帝以後民眾就有多厭惡他,脫粉回踩這件事,自古以來都一樣嚴重,他被趕下臺後,沒多久就抑鬱而終了!

他也算個多情人,這一生他娶了九次媳婦兒,一個正室,八個姨太太,娶這些人那都是因為喜歡,但要說最喜歡的,那必須的得是他的大老婆沈氏。

說起這沈氏,也是命薄,最得袁世凱的寵愛,還是個正室太太,但她就是患有不孕不育,這輩子都沒有一個自己的孩子。

圖為袁世凱

袁世凱哪裡捨得心愛的人兒整天黯然失色,於是決定把三姨太太所生的袁克文過繼到大太太名下。

其實都是一家人,就是換了個地方住,但大家都開心罷了。袁克文對政治不感興趣,喜歡畫畫,也寫得一手好詩。後來也是因為一首詩,遭到了袁世凱的厭棄!

沈氏對袁克文那是照顧有加,而袁克文的親娘對他那更是疼愛至極,袁世凱一開家裡人都這麼開心,對袁克文更好了。

他還喜歡收藏古物,袁世凱寵愛他誰都知道,大家給他送東西也勤快,他出手也大方,男人一但稍有才華,還出手闊綽,背景還雄厚,那都是很招女孩子喜歡的。

袁克文呢,頂著嫡子的名頭,又是袁世凱最得勢的時候,過得那叫一個逍遙自在,對來者不拒的態度,老婆是一個接著一個往家裡娶。

圖為袁克文

他不止在家裡娶了一個正室五個姨太太,聽說他在外邊還有七十多位情人呢!這樣的生活,讓眾人忍不住想問一句:您還好嗎?您不累嗎?

袁世凱智商最高的孫子——袁家騮

袁克文有個姨太太叫情韻樓,她和袁克文生了一個兒子叫袁家騮,這個姨太太出身青樓,所以,袁家騮在家被人處處冷眼相對,不受待見,自小就矮人幾分,導致他的性格也沉默寡言。

雖然袁家騮從小就沉默寡言,但並不影響他以後的成就,他是袁世凱眾多子孫中最負盛名的了。作為袁世凱的孫子,袁家騮可沒享受過什麼特殊待遇,他也沒享受過袁世凱的疼愛。

當初袁家騮的大伯父,袁克定一心想當太子,就弄了許多報紙,上面都是他找人寫的假報導,報導上全都是呼籲袁世凱繼續稱帝。

圖為袁世凱

這時袁家騮的父親袁克文站出來了,還寫了一首詩:"絕憐高處多風雨,莫到瓊樓最上層。"反對袁世凱稱帝,一個人幹一件事正在興頭上,怎麼能夠允許別人給他潑冷水。

袁世凱當即就把袁克文軟禁了,小小的袁家騮就隨著母親回了農村生活。袁家騮從小就喜歡讀書,成績也很好,他很聰明,討人喜歡,在老家安陽讀完小學,就考上了南開中學。

後來喜歡上了物理,但當時的社會,他還是選擇了工商,念了兩年,實在放不下物理,他就決定轉到燕京也就是現在的北大念物理系。

1932年,他畢業了,但對物理的認知還不夠,他決定繼續在燕京大學念物理研究生,這時他認識了當時燕京大學的校長,司徒雷登。

司徒雷登跟他一樣都是物理愛好者,尤其是對於無線電的喜歡,他們倆人志同道合,當時國內對物理的研究有限,正好司徒雷登知道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有一個獎學金的名額,就給袁家騮寫了一封推薦信。

圖為袁家騮

袁家騮和他的命中注定

袁家騮剛到加州伯克利大學就很會與人打交道,遇到什麼需要解決的問題,他永遠都衝在第一個,老師同學都很喜歡他。

這時他遇到了一個姑娘,這姑娘也是中國人,長得貌美又端莊,跟他一樣都是物理系的,她比他到美國更早,她帶著他熟悉物理系。

朝夕相處中,袁家騮更是越陷越深,他開始對吳健雄展開了猛烈的追求,吳健雄的美貌使得她十分受歡迎,但袁家騮和她朝夕相處,她很了解這個人,聰明有風度,穩重又勤奮,和她有一樣的目標和追求。

1940年袁家騮夫婦博士畢業,他們想回國發展,但美國政府派人前去勸阻留學生們,告訴他們國內正在打仗,現在回去根本沒有科研的條件。

圖為袁家騮和吳健雄

1942年,他們在一起的第五個年頭,兩人結婚了,加州理工大學的校長密立肯親自為兩人證婚,而當時錢學森也在加州擔任留學生學生會長,他親自為倆人婚禮錄像。

當初他們夫婦在物理界有多出名呢?連愛因斯坦這個物理學泰鬥都知道他們,袁家騮夫婦被稱為"東方居裡夫人",之後吳健雄誕下一子,當時正好愛因斯坦的妹妹也在那家醫院住院,愛因斯坦看過妹妹之後,也去看了袁家騮一家。

誰知抗戰之後國家還有一場戰爭,之後美國就開始限制留學生的回歸,袁家騮夫婦就加入美國的團隊,進行科研研究。

最後因為獲得的成就,知道的機密太多,不得已加入了美國的國籍。(如果不加入美國國籍,他就不能再跟著團隊研究了)

永遠的中國心

儘管如此他也沒忘記自己是個中國人,1972年瑞士有一場器械展覽會,中國科學家去了,袁家騮也去了,聽說中國代表團在那裡,他千方百計的找關係,要陪同中國代表團參觀。

圖為袁家騮和吳健雄

袁家騮和當時的中國代表團領導進行了推心置腹的長談,4天後,袁家騮又給他們團隊領導寫信,說中國的代表團特別熱忱友好什麼的,還說自己代表了團隊熱烈歡迎他們的來訪。

而中國代表團也向上級匯報了他們的友好,雙方都對這次交流感到愉快。

在1973年中美兩國終於緩和了關係,袁家騮回國探親,受到了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待,50天,他們毫不停歇,抓緊一切時間,把他們這麼多年的研究成果,還有獲得的知識,全部跟國內講得一清二楚毫無保留。

臨走之前,他們還在天津設立了一筆500萬的獎學金,以獎勵那些聰明好學的孩子,為祖國培養更多的人才。

圖為袁家騮和吳健雄在指導學生

此後他們多次回國,非常關心國內的核物理和高能物理的發展情況,甚至代表美方參加了中國第一次舉辦的中美高能物理會談

袁家騮對祖國始終熱愛,為祖國的發展做出了很多貢獻,哪怕入了美籍,他也是一個中國人,為中美雙方在科學上的合作共贏做出了特殊的巨大的貢獻

2003年他在北京協和醫院離世,享年91歲,他終於葉落歸根,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

其實諸如袁家騮這樣的人有很多,當年祖國危難之際,有多少人遠赴國外,或學習新式思想,或學習先進理論,不論哪方面,只要是我們落後的,他們就去學,只為了學有所成,好回來報答祖國母親。

圖中間為袁家騮和吳健雄

諸如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再如學建築的貝聿銘,還有中國現代火箭之父錢學森,地質學家李四光,兩彈元勳鄧稼先。

沒有這些人中國不可能用50年時間就趕上了國外幾百年的發展,沒有他們我們不能面對世界如此自豪,他們是國家的英雄,是我們應該永遠銘記的歷史。

相關焦點

  • 竊取革命果實的袁世凱,卻有個名揚世界的孫子,為中國奮鬥一生
    一提到袁世凱,許多人就會自然聯想到出現在一些影視劇當中那個肥頭大耳的胖子,在許多人眼中,他是一個背時代大勢而行的野心家,陰謀家,甚至是恬不知恥,喪心病狂的竊國大盜!但是也有不少人認為,他處在清末那樣一個特殊時期,為近代政治、經濟、科技的發展有一定的貢獻,而且還為加速清王朝的滅亡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 袁世凱的後代誰最牛:他是美國人,世界聞名,卻為中國奮鬥一生
    他在百姓艱難的時候,想要復闢帝制;為當時的清政府服務,勾結外敵;為了他自己的野心,不擇手段……在清朝末年的時候,袁世凱混得風生水起,漸漸地,他的野心再也藏不住了。辛亥革命時期,在孫中山的領導下,中國推翻了幾千年的封建帝制,這本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但不曾想,袁世凱憑藉自己的軍事力量和外敵施壓,竊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實,理所當然地當上了中華民國的臨時大總統。
  • 袁世凱一生兒女32個,子孫後代現在如何?
    拋開他跌宕起伏且充滿爭議的歷史功過,我們發現,袁世凱去世後,其失去庇護的後代雖然散落到世界各地,卻依然牛人輩出,其中不少曾多次到河南尋根拜祖,袁世凱的後代為啥都很牛?五夫人楊氏在中南海王又又 | 文豫記微信號:hnyuji袁氏後人雖散落在世界各地但他們並未遺忘根系的家鄉
  • 他是袁世凱第十四子,娶女招待為妻,晚年吃不飽飯,死在田溝裡
    袁世凱是中國第一個大總統,後來復闢稱帝,做了幾天的皇帝。袁世凱也是一個飽受爭議的人,有人說他是革命者,有人說他是封建殘餘勢力,但是不管他如何,他的後人卻因為他曾經做過皇帝,而一生受到非議。袁世凱有17個兒子,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他的第十四子——袁克捷。
  • 袁世凱稱帝失敗後 為什麼認為自己倒臺 是為日本去一大敵?
    彼時開缺回籍療養的袁世凱,被清朝重新啟用受命平叛。但袁世凱見民主革命乃大勢所趨,於是選擇和革命黨合作,反過來逼迫清帝和平退位,自己當上了中華民國的臨時大總統。就任大總統一職後,袁世凱深感中國內憂外患嚴重,需要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同時他又覺得,民國的議會制度不夠成熟,黨派林立,相互攻訐,辦事頗多掣肘,政令無法推行,政府效率低下。同時,袁世凱本人也有著一個「皇帝夢」。
  • 杜月笙雖是青幫老大,但他有一個聞名全國的兒子,一生為祖國奉獻
    雖然杜月笙在上海灘非常有名,然而杜月笙之所以出名,則是因為他是一個備受爭議的人物。一方面是因為他當時人在「青幫」,所以有人評價他為心狠手辣之人;而另一方面,他交友甚多,人脈廣泛,可以說當時在上海,但凡是稍有名氣的人,都一定與杜月笙有交集,所以也有人說他是重情重義之人。
  • 袁世凱三次編練新軍 促進中國軍隊近代化(圖)
    他深知有兵就有權有勢的道理,一生重視籌餉練兵,挾武力以自雄。從新建陸軍到武衛右軍,再到北洋新軍,袁世凱共編練了7萬多新軍,佔當時全國新軍總數的一半以上,並且該軍無論在裝備營制,還是官兵素質方面,都較同時其他新軍高出一籌,是中國第一支真正近代化的軍隊。袁世凱之所以會取得如此可觀的軍事成就,除了他善於投機鑽營外,應該說與其幕僚的佐助是分不開的。
  • 袁世凱有個結拜兄弟,一生頑固,名字卻刻在了南海一座島嶼上
    這一對比,是不是確實感到些許奇怪?這戶人家什麼來歷?說起來當家人也非同一般,主事的大家長名叫張人駿。一生忠於清朝,十分頑固,卻又幹過幾件大事兒。在清朝的時候,張人駿幹過最多的就是布政使和巡撫。廣西、廣東、山東、山西、河南這些地方他都留下過足跡。後來還幹過兩廣總督和兩江總督,這些任職經歷,典型的封疆大吏無疑。
  • 《情深深雨濛濛》中陸振華的原型袁世凱,眾多女兒都有怎樣的結局
    當年看《情深深雨濛濛》的時候,我就在想陸振華真是過得好瀟灑,身為北洋軍閥,不僅生活有滋有味,一生還有9個老婆,有12個女兒,權利、財富、家庭都可以兼得,簡直就是人生贏家,實在讓人羨慕。後來我知道了所有的藝術創作都是來源於現實,我覺得陸振華的原型就是袁世凱。
  • 袁世凱如果不稱帝,中國會怎麼樣?
    現在人們回頭去看這段歷史,常常會設想,假如1916年時袁世凱沒有當那83天皇帝,近代中國的走向會不會有所改變?袁世凱在民國總統任上,一直破壞共和,沒有可能成為華盛頓袁世凱一生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清朝,是清末新政最重要的推動者。
  • 民國軍閥史(一):小站練兵,袁世凱的發家之路
    日本人扶植的「朝鮮開化黨」甲午戰敗後,袁世凱因在都督朝鮮期間表現出色,又有訓練新軍的經驗,李鴻章推薦其為武定軍統制,主持操練新軍事宜,從此開啟了他「輝煌」的一生,這就是小站練兵。除前面提到的馮國璋、段祺瑞外,再介紹新建陸軍中幾個重要人物,分別是:中軍官張勳、左翼翼長薑桂題、左翼步兵二營統帶段芝貴,右翼步兵一營幫統曹錕,右翼工程營隊官王佔元,這些人在民國軍閥大混戰時期都有出場,這裡簡單提一下。
  • 《極限挑戰第六季》:陣容再「換血」,爭議頗多
    《極限挑戰第六季》是一檔東方衛視推出的互動勵志體驗節目,王迅、雷佳音、嶽雲鵬、賈乃亮、郭京飛、鄧倫作為常駐嘉賓,張藝興、迪麗熱巴為首發飛行嘉賓加盟 。「極挑團」致力於在全民拼搏、全民奮鬥的精神感召下,致敬每一位美好生活的創造者,以實際行動詮釋責任和擔當,帶領觀眾共同踐行公益。
  • 袁世凱為何能讓北洋軍效忠於他,進而架空清政府?他的手段很高明
    作為晚清最具影響力的人物,袁世凱最為人熟知的事就是開歷史倒車,當了83天皇帝。孫中山為何要在南北和談時,將自己為之奮鬥一生的革命成果拱手相讓?原因很簡單,袁世凱手裡有槍。 清朝末年,袁世凱統領著中國最強大的軍隊北洋新軍,爭執不斷的革命軍根本不是他的對手。
  • 袁世凱在朝鮮有多厲害?娶妻睡皇后,還被稱為是日軍剋星
    閔妃美貌無比,有世界第一美女之稱。由於明成皇后初期主張開放政策,後期因奮起力抗日本並以身殉難,所以深受韓國後世人民擁護和愛戴。韓國的後世史家稱她為「偉大的鐵女子」。歷史上的朝鮮長期是中國的屬國。在制度上它效仿中國,一直自給自足,風平浪靜。1876年,日本以朝鮮拒絕邦交,蔑視日本為藉口,出動兵艦,脅迫朝鮮籤訂了不平等的《江華條約》。
  • 袁世凱稱帝被萬人唾罵,可他其實是一個對中國發展有巨大貢獻的人
    大家對袁世凱這個人的看法各不相同,可以說他是爭議較大的人物。在中國主張民國共和的時候,他是滿清之臣,也是民國政府的大總統,希望能夠推翻清政府建立新的統治。最終清王朝也結束了統治,所以能夠如此輕易地退讓和滅亡,這其中袁世凱功不可沒。
  • 張作霖拜見袁世凱,拿走袁家一塊金表,讓袁世凱小看一大截
    可是,一代梟雄袁世凱,只因棋盤上有一層金銀財寶的迷霧,便棄之而去。「一生奮鬥只為錢」,胡秉宸有雲。百年一遇的世世代代,功名利祿在人們的追求中始終佔著上風,沒錢沒權是不可的,有錢沒權是很難周全的,有權沒錢是很難實現的。可是不知何時起,耽擱錢財也成了保命的手段。曾經有一次袁世凱因為如此小看一個人,那這個人是怎麼「貪財」的?
  • 這些諷刺袁世凱的對聯,每一首都是經典
    袁世凱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竊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實,成為了第一位中華民國大總統(正式),還企圖復闢帝制。可是在全國人民的聲討和護國運動的壓力下,袁世凱的皇帝美夢只做了83天,接著很快就因為尿毒症而死掉了。袁世凱死後,很多人做了對聯諷刺他。
  • 銀雀山漢簡出土引發全球「孫子出版熱」
    1972年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竹簡兵書的出土,揭開了孫武其人其書的千古之謎,結束了孫武與孫臏、《孫子兵法》與《孫臏兵法》著作權的千古之爭,成為震驚世界的考古重大發現,也為翻譯提供了珍貴的一手研究材料。自上世紀70年代初至今,全世界《孫子兵法》翻譯出版高潮頻現,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經久不衰、居高不退的「孫子出版熱」。
  • 袁世凱死後,為什麼一個不受寵的朝鮮公主為其殉情?
    後來袁世凱回國,當然金氏也就跟著回來,袁世凱妻妾眾多,說是一妻九妾,也有說不止十個,有15個之多。可為什麼就金氏殉情?其實沒那麼深情,是金氏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唯有一死解脫。這位沈氏大有來頭,原是蘇州名妓,是袁世凱落魄時的知己,沈氏「慧眼識英雄」,資助袁世凱去獵取功名,並備酒送行,袁發誓決不相負。袁發跡後,果然娶沈氏為姨太太。因為「第一夫人」于氏懦弱無能,上不得臺面,袁便把沈氏作為「太太」看待,在一些外交場合中,沈氏也常以太大身份出現。袁還讓她管家,並讓兒女們稱沈氏為「親媽」(沈未生子女),可見袁對她寵愛的程度了。
  • 孫中山和袁世凱誰更厲害?從5個方面來比較,差距一目了然!
    孫中山和袁世凱誰更厲害?從5個方面來比較,差距一目了然!在清末民初的那段歲月中,曾出現過無數偉人。我們比較熟悉的就是清末中興四臣,孫中山和袁世凱了。而在這6個人中,孫中山和袁世凱又是爭議最大的兩位。關於這兩位人物,許多人都喜歡拿來作比較,看看誰更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