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一生娶過10個老婆,生下17個兒子和15個女兒,他自己的人生起點和終點都在河南,生於項城,葬於安陽。拋開他跌宕起伏且充滿爭議的歷史功過,我們發現,袁世凱去世後,其失去庇護的後代雖然散落到世界各地,卻依然牛人輩出,其中不少曾多次到河南尋根拜祖,袁世凱的後代為啥都很牛?
五夫人楊氏在中南海
王又又 | 文
豫記微信號:hnyuji
袁氏後人雖散落在世界各地
但他們並未遺忘根系的家鄉
極具爭議的歷史人物袁世凱,是最有名的河南人之一,他人生的起點和終點都在河南。
1859年出生於河南項城,1916年葬於安陽洹河北岸。史學界和公眾雖然對其57年的短暫人生褒貶不一,但對他的家庭生活卻都有著濃厚的興趣。
袁世凱在世時,袁家就已經是一個龐大的家族了。
袁世凱統共十位夫人,一妻九妾。他的這些夫人有朝鮮貴族,有商賈之女,有出身風塵的紅顏知己,也有門當戶對的正室之妻。而這些夫人也給袁世凱生了17個兒子,15個女兒,可謂是人丁興旺。
在袁世凱死後,他的子孫後代也引起了大家廣泛的關注。在長子袁克定的主持下,袁世凱的每個兒子分別分得120000銀元;女兒8000銀元以及一些袁世凱生前所用的衣物器皿;而每位夫人則分得天津一座小洋樓做養老資產並從此開始了與前半生完全不同的生活。
在歷史的裹挾中,他的後人四分五散,有的老死天津,有的遠赴臺灣……如今,美國、加拿大都有袁氏後人的足跡。雖然,他們現在大多人並不在河南,甚至不在中國,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遺忘了根系的家鄉。
1986年9月,著名的物理學家袁家騮,回到項城袁寨省親;2011年6月,袁氏家族聯誼會首次在袁世凱的安葬地——河南安陽的袁公陵舉行集體祭拜。
出席2011年的那次集體祭拜活動的袁氏後人,有2002年從天津某醫院放射科主任位置上退休下來的袁世凱之孫袁家誠,也有現旅居加拿大的袁世凱曾孫畫家袁緝燕。而他們,只是袁家後人的冰山一角。
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艾美獎的獲得者、俯身在教學一線的老師……袁世凱子孫後代以各樣的身份與姿態,活躍在世界的角角落落,而這些人的長成與經歷,足以讓世人驚嘆!
袁家的兒子:
「長子克定最有權
次子克文最有才
六子克桓最有錢」
在袁世凱的17個兒子中間,人們最熟悉的便是袁克定、袁克文了。
袁克定因「坑爹」聞名,當年袁世凱之所以稱帝,就是這位想當皇太子的兒子鼓動的,所以袁世凱死後,袁克定在袁家人面前特不招人待見。雖然父親為他留下一大筆遺產,但也耐不住揮霍,以至於晚年生活困苦潦倒。好在表弟張伯駒收留了他,並於1955年在張伯駒家中去世。
袁克定
雖然,歷史上袁克定的名聲並不好,但據張伯駒說,其實袁克定還是很有氣節的一個人。當年華北淪陷後,日本情報頭子土肥原賢二曾想籠絡袁克定,要他加入華北偽政權,但袁克定拒絕當漢奸並登報發布聲明。所以,袁克定雖然犯過錯,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並不糊塗。
袁克文是袁世凱的二兒子,崑曲名家,位列民國四公子,聽說《霸王別姬》裡袁五爺的原型便是袁克文,當然,現實中的袁克文可比電影裡的袁五爺帥多了。
袁世凱生前很喜歡這個兒子,甚至一度想讓他繼承自己的事業。然而,袁克文心不在此,整日寄情於戲曲、詩詞、翰墨之中,與京城各大名士結社、宴會。袁世凱去世後,袁克文也不工作,靠變賣字畫為生。
袁克文字
袁克文生前經常流連風花雪月之地,三教九流也結交不少,去世後,人們只從袁克文筆筒裡找到二十塊大洋,再無其他。他死後,不僅《北洋畫報》為其發訃告,其師方地山為其送輓聯,就連葬禮都是被青幫包辦的,來弔喪的徒子徒孫不下4000人。
北京廣濟寺的和尚、雍和宮的喇嘛也從他住處到他墓地沿途設祭棚。然而,最令人稱奇的是,出殯那天還有很多頭系白繩、面容姣好的陌生女子來送殯。有人說,袁克文是「認識越深,愛他越深」的一個人,這事兒我信。
有人曾這麼評價袁家兒子:「長子克定最有權,次子克文最有才,六子克桓最有錢。」沒錯,袁克桓是完全有資格與袁克定、袁克文相提並論的。
袁克桓是袁世凱的六兒子,畢業於南開大學、天津新學書院。1913年到英國留學,後輟學回國做實業,曾任啟新洋灰公司的總經理,還參與創辦了江南水泥廠、華新南辰溪水泥廠、北京琉璃水泥廠,還在上海、唐山、河南衛輝創辦棉紗廠,是我國著名的近代實業家。
袁克桓
新中國成立初期,政府還曾考慮讓他做天津市的副市長,但據說是他自己不願意做便拒絕了。
其實,除了這三個兒子外,袁世凱的五兒子袁克權也是一個被大家低估的人。據說,當年袁世凱將袁克權與袁克定、袁克文都視其候選接班人的。但這位袁克權與袁克文一樣,都對政治沒什麼興趣。但與袁克文不同的是,他沒有袁克文那麼愛風流,一生以文墨自娛,清高孤僻。
袁世凱去世後,袁克權「隱居」天津,靠典當度日,曾與嚴修、方地山、張伯駒、孫寒涯等名士詩酒聯歡,留下大量詩篇。民國後期,他基本足不出戶,過著日夜顛倒的生活,白天睡覺,夜裡寫詩,雖然不顯山露水,但在袁氏眾兄弟中間,卻有很高的威望。
袁世凱有的兒子有文採,有的兒子卻是個怪才,例如袁世凱的十二兒子袁克度。
民國時期,袁克度在天津租界是響噹噹的一號。當時,袁克度有個外國名叫「湯姆·袁」,在那群外國夫人小姐心中,湯姆·袁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不僅人風流瀟灑,講的一口地道的美國俚語方言,還會說英文繞口令,最絕的是,甭管什麼香水,從他鼻子底下一過,他就能給你造出來。
當然,這都得益於他在美國所學的化學專業。曾經,他在租界曾用自己的這份手藝造出很多「法國香水」,每瓶價高至幾十大洋,結果大賣。可是,就在售出二三十瓶香水時,他不幹了。還曾經和人準備合開香皂廠,結果對方把煉製肥皂的豬油指標都搞到了,他又撂挑子了。總之,空有一身才華,卻不幹正經事,讓後人摸不透他。
1976年,唐山大地震後,袁克度去世,留一姨太太靠賣冰棍過日。這生活,看著慘吧,但在袁世凱的兒子中間,有的是比袁克度生活慘的。袁世凱的四子袁克端、十三子袁克相、十四子袁克捷還有最小的兒子袁克有,最後的日子不是病魔纏身便是生活窘迫,結局十分悽涼。
袁家的女兒:
向蘇州博物館捐獻了13件國家一級文物
袁世凱的兒子結局可謂有悲有喜,女兒也不例外。袁世凱共有十五位女兒,但四女、八女、十五女均早亡。
大女兒嫁給了兩江總督張人駿的五子張允亮,成為張愛玲的堂嫂;二女兒袁仲禎嫁給了晚清大臣薛福成的孫子薛觀瀾;三女兒袁叔禎改名袁靜雪,在上世紀60年代寫了一個五萬字左右的回憶錄——《我的父親袁世凱》,發表在了全國政協主編的《文史資料選輯》上,成為一名作家。
五女袁季禎嫁陸寶忠之子,但季禎對這門婚事並不滿意,出嫁後有病不治,不久便去世了。值得一說的是,季禎去世後,袁世凱又將十三女袁經禎許給了陸家做填房。袁經禎嫁過去夫妻二人感情倒還不錯。
如今,蘇州博物館還有13件國家一級文物是袁經禎所捐。當年袁世凱去世後,每位女兒除得到8000塊大洋外還分得一箱袁世凱生前穿過的衣服和用過的物品,袁經禎捐與蘇州博物館的「居仁堂粉彩梅鵲紋碗」其實就是袁經禎的嫁妝。
袁世凱一妻九妾,想必他的那些夫人也是個頂個的美女,自然,這基因便差不了。袁世凱的七女兒袁復禎便長得十分漂亮,還曾拍過電影呢。
袁世凱的七女兒袁復禎
除此之外,袁世凱的其他女兒有的去了臺灣,有的去了美國,總之,成為茫茫人海中的普通一員。
袁世凱的孫子孫女:
袁家有袁家騮這麼一個孫子
足以含笑九泉
當然,除了袁世凱的兒子女兒,袁世凱的孫子、重孫也不得不提。
國際著名的物理學家袁家騮,便是袁世凱次子袁克文的兒子。1936年袁家騮赴美國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讀研,1940年獲該校博士學位,並在美國與素有「東方居裡夫人」之稱的妻子吳健雄結婚。1973年,袁家騮夫婦回國省親,還曾受到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袁家騮夫婦受到周恩來接見
在高能物理研究領域,袁家騮曾兩次獲得美國科技大獎,而袁家騮的妻子是世界第一顆原子彈研究中唯一一位女性。
有人說,袁家有袁家騮這麼一個孫子,足以含笑九泉。但其實,袁家的其他子孫雖然沒有袁家騮名氣大,但也個個不凡。
袁克定的兒子袁家融,曾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得地質學博士學位。回國後,在開灤煤礦當過工程師,去綏遠主持過地質勘探,新中國成立後為我國的鋼鐵事業也做過貢獻。老年在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校教書,最後到貴陽工學院當教授,直到1996年以92歲的高齡辭世。
而袁克定的孫子袁緝燕,1989年曾旅遊美國搞美術寫生,現定居加拿大,是名畫家。
袁緝燕
袁世凱還有一個孫子叫袁家誠,又名袁傑,是十子袁克堅的二兒子。早年因成分問題,沒能上大學,後因文字功底好,被調到「天津中心婦產科醫院」做後勤。文革期間,袁家誠同妻子被下放到內蒙古一公社醫院藥房,機緣巧合下被醫院派去學習X光技術。經過兩年刻苦鑽研,袁家誠很快就掌握了X光技術,成為各大醫院稀缺人士。
1978年,十年動亂結束,袁家誠考入了清華大學醫療系,並經人幫助被調回天津中心婦產科醫院。袁家誠因技術精湛,不久便被提升為該院科室主任,直到2002年退休。
袁家誠有一兒一女,兒子袁啟方,是美國矽城某公司副總裁;女兒袁啟菲,在中央電視臺九頻道對外廣播部任英文翻譯。
袁世凱的孫女袁家倜,也是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女子。有一對大菸鬼父母,家境斷崖式的落差卻並未擊垮她。從生活了幾十年的小洋樓搬出來,插隊務農,一幹就是八年。63歲時去深圳創業、在天津開西餐廳,年齡並未阻礙她奮鬥的腳步。當她有能力幫助別人時,還資助了二十多個孩子完成基礎教育。
她曾在八年的插隊生活結束後說:「8年的改造,我認識到什麼?並不是錢的重要,而是一個人生存的本領,你要在什麼狀態下都能活,這是一種能力。」
2009年,艾美獎的頒獎典禮上,又一位袁家子孫進入世人的眼球。袁文重,袁世凱的玄孫,是當年榮獲美國電視艾美獎最佳平面設計和藝術指導獎團隊中年齡最小的一員。他的曾祖父是袁世凱六子袁克桓。
袁文重
袁克桓有二子五女,長子袁家宸又名袁復,在天津當了一輩子中學老師。袁復青年時就讀於燕京大學化學系,1944年畢業於天津工商學院,後來赴美,在紐約大學經濟系學習企業管理。新中國成立後,美國有很多就業機會,並且她的母親還有妹妹也都在美國。但袁復執意回國,建設國家。
回國後,袁復拒絕了天津南開大學經濟系、外語系,天津財經學院,天津科技大學等多所高等院校向他伸出的橄欖枝,而選擇在天津市實驗中學教英語。袁復認為,中小學教育是基礎中的基礎,重中之重,如此,他在中學的講壇上度過了自己普通而又不凡的一生。
我想,袁世凱若還活著,單是這些子孫,也夠他榮光。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