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一生兒女32個,子孫後代現在如何?

2021-02-06 衛輝365


袁世凱一生娶過10個老婆,生下17個兒子和15個女兒,他自己的人生起點和終點都在河南,生於項城,葬於安陽。拋開他跌宕起伏且充滿爭議的歷史功過,我們發現,袁世凱去世後,其失去庇護的後代雖然散落到世界各地,卻依然牛人輩出,其中不少曾多次到河南尋根拜祖,袁世凱的後代為啥都很牛?

五夫人楊氏在中南海

王又又 | 文

豫記微信號:hnyuji

袁氏後人雖散落在世界各地

但他們並未遺忘根系的家鄉

極具爭議的歷史人物袁世凱,是最有名的河南人之一,他人生的起點和終點都在河南。

 

1859年出生於河南項城,1916年葬於安陽洹河北岸。史學界和公眾雖然對其57年的短暫人生褒貶不一,但對他的家庭生活卻都有著濃厚的興趣。

 

袁世凱在世時,袁家就已經是一個龐大的家族了。

 

袁世凱統共十位夫人,一妻九妾。他的這些夫人有朝鮮貴族,有商賈之女,有出身風塵的紅顏知己,也有門當戶對的正室之妻。而這些夫人也給袁世凱生了17個兒子,15個女兒,可謂是人丁興旺。

 

在袁世凱死後,他的子孫後代也引起了大家廣泛的關注。在長子袁克定的主持下,袁世凱的每個兒子分別分得120000銀元;女兒8000銀元以及一些袁世凱生前所用的衣物器皿;而每位夫人則分得天津一座小洋樓做養老資產並從此開始了與前半生完全不同的生活。

 

在歷史的裹挾中,他的後人四分五散,有的老死天津,有的遠赴臺灣……如今,美國、加拿大都有袁氏後人的足跡。雖然,他們現在大多人並不在河南,甚至不在中國,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遺忘了根系的家鄉。

 

1986年9月,著名的物理學家袁家騮,回到項城袁寨省親;2011年6月,袁氏家族聯誼會首次在袁世凱的安葬地——河南安陽的袁公陵舉行集體祭拜。

 

出席2011年的那次集體祭拜活動的袁氏後人,有2002年從天津某醫院放射科主任位置上退休下來的袁世凱之孫袁家誠,也有現旅居加拿大的袁世凱曾孫畫家袁緝燕。而他們,只是袁家後人的冰山一角。

 

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艾美獎的獲得者、俯身在教學一線的老師……袁世凱子孫後代以各樣的身份與姿態,活躍在世界的角角落落,而這些人的長成與經歷,足以讓世人驚嘆!

 

袁家的兒子:

「長子克定最有權

次子克文最有才

六子克桓最有錢」

在袁世凱的17個兒子中間,人們最熟悉的便是袁克定、袁克文了。

 

袁克定因「坑爹」聞名,當年袁世凱之所以稱帝,就是這位想當皇太子的兒子鼓動的,所以袁世凱死後,袁克定在袁家人面前特不招人待見。雖然父親為他留下一大筆遺產,但也耐不住揮霍,以至於晚年生活困苦潦倒。好在表弟張伯駒收留了他,並於1955年在張伯駒家中去世。

 

袁克定

雖然,歷史上袁克定的名聲並不好,但據張伯駒說,其實袁克定還是很有氣節的一個人。當年華北淪陷後,日本情報頭子土肥原賢二曾想籠絡袁克定,要他加入華北偽政權,但袁克定拒絕當漢奸並登報發布聲明。所以,袁克定雖然犯過錯,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並不糊塗。

 

袁克文是袁世凱的二兒子,崑曲名家,位列民國四公子,聽說《霸王別姬》裡袁五爺的原型便是袁克文,當然,現實中的袁克文可比電影裡的袁五爺帥多了。

 

袁世凱生前很喜歡這個兒子,甚至一度想讓他繼承自己的事業。然而,袁克文心不在此,整日寄情於戲曲、詩詞、翰墨之中,與京城各大名士結社、宴會。袁世凱去世後,袁克文也不工作,靠變賣字畫為生。

 

袁克文字

袁克文生前經常流連風花雪月之地,三教九流也結交不少,去世後,人們只從袁克文筆筒裡找到二十塊大洋,再無其他。他死後,不僅《北洋畫報》為其發訃告,其師方地山為其送輓聯,就連葬禮都是被青幫包辦的,來弔喪的徒子徒孫不下4000人。

北京廣濟寺的和尚、雍和宮的喇嘛也從他住處到他墓地沿途設祭棚。然而,最令人稱奇的是,出殯那天還有很多頭系白繩、面容姣好的陌生女子來送殯。有人說,袁克文是「認識越深,愛他越深」的一個人,這事兒我信。

 

有人曾這麼評價袁家兒子:「長子克定最有權,次子克文最有才,六子克桓最有錢。」沒錯,袁克桓是完全有資格與袁克定、袁克文相提並論的。

 

袁克桓是袁世凱的六兒子,畢業於南開大學、天津新學書院。1913年到英國留學,後輟學回國做實業,曾任啟新洋灰公司的總經理,還參與創辦了江南水泥廠、華新南辰溪水泥廠、北京琉璃水泥廠,還在上海、唐山、河南衛輝創辦棉紗廠,是我國著名的近代實業家。

 

袁克桓

新中國成立初期,政府還曾考慮讓他做天津市的副市長,但據說是他自己不願意做便拒絕了。

 

其實,除了這三個兒子外,袁世凱的五兒子袁克權也是一個被大家低估的人。據說,當年袁世凱將袁克權與袁克定、袁克文都視其候選接班人的。但這位袁克權與袁克文一樣,都對政治沒什麼興趣。但與袁克文不同的是,他沒有袁克文那麼愛風流,一生以文墨自娛,清高孤僻。

 

袁世凱去世後,袁克權「隱居」天津,靠典當度日,曾與嚴修、方地山、張伯駒、孫寒涯等名士詩酒聯歡,留下大量詩篇。民國後期,他基本足不出戶,過著日夜顛倒的生活,白天睡覺,夜裡寫詩,雖然不顯山露水,但在袁氏眾兄弟中間,卻有很高的威望。

 

袁世凱有的兒子有文採,有的兒子卻是個怪才,例如袁世凱的十二兒子袁克度。

 

民國時期,袁克度在天津租界是響噹噹的一號。當時,袁克度有個外國名叫「湯姆·袁」,在那群外國夫人小姐心中,湯姆·袁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不僅人風流瀟灑,講的一口地道的美國俚語方言,還會說英文繞口令,最絕的是,甭管什麼香水,從他鼻子底下一過,他就能給你造出來。

 

當然,這都得益於他在美國所學的化學專業。曾經,他在租界曾用自己的這份手藝造出很多「法國香水」,每瓶價高至幾十大洋,結果大賣。可是,就在售出二三十瓶香水時,他不幹了。還曾經和人準備合開香皂廠,結果對方把煉製肥皂的豬油指標都搞到了,他又撂挑子了。總之,空有一身才華,卻不幹正經事,讓後人摸不透他。

 

1976年,唐山大地震後,袁克度去世,留一姨太太靠賣冰棍過日。這生活,看著慘吧,但在袁世凱的兒子中間,有的是比袁克度生活慘的。袁世凱的四子袁克端、十三子袁克相、十四子袁克捷還有最小的兒子袁克有,最後的日子不是病魔纏身便是生活窘迫,結局十分悽涼。

  

袁家的女兒:

向蘇州博物館捐獻了13件國家一級文物

袁世凱的兒子結局可謂有悲有喜,女兒也不例外。袁世凱共有十五位女兒,但四女、八女、十五女均早亡。

 

大女兒嫁給了兩江總督張人駿的五子張允亮,成為張愛玲的堂嫂;二女兒袁仲禎嫁給了晚清大臣薛福成的孫子薛觀瀾;三女兒袁叔禎改名袁靜雪,在上世紀60年代寫了一個五萬字左右的回憶錄——《我的父親袁世凱》,發表在了全國政協主編的《文史資料選輯》上,成為一名作家。

 

五女袁季禎嫁陸寶忠之子,但季禎對這門婚事並不滿意,出嫁後有病不治,不久便去世了。值得一說的是,季禎去世後,袁世凱又將十三女袁經禎許給了陸家做填房。袁經禎嫁過去夫妻二人感情倒還不錯。

 

如今,蘇州博物館還有13件國家一級文物是袁經禎所捐。當年袁世凱去世後,每位女兒除得到8000塊大洋外還分得一箱袁世凱生前穿過的衣服和用過的物品,袁經禎捐與蘇州博物館的「居仁堂粉彩梅鵲紋碗」其實就是袁經禎的嫁妝。

袁世凱一妻九妾,想必他的那些夫人也是個頂個的美女,自然,這基因便差不了。袁世凱的七女兒袁復禎便長得十分漂亮,還曾拍過電影呢。

 

袁世凱的七女兒袁復禎

除此之外,袁世凱的其他女兒有的去了臺灣,有的去了美國,總之,成為茫茫人海中的普通一員。

袁世凱的孫子孫女:

袁家有袁家騮這麼一個孫子

足以含笑九泉

當然,除了袁世凱的兒子女兒,袁世凱的孫子、重孫也不得不提。

 

國際著名的物理學家袁家騮,便是袁世凱次子袁克文的兒子。1936年袁家騮赴美國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讀研,1940年獲該校博士學位,並在美國與素有「東方居裡夫人」之稱的妻子吳健雄結婚。1973年,袁家騮夫婦回國省親,還曾受到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袁家騮夫婦受到周恩來接見

在高能物理研究領域,袁家騮曾兩次獲得美國科技大獎,而袁家騮的妻子是世界第一顆原子彈研究中唯一一位女性。

 

有人說,袁家有袁家騮這麼一個孫子,足以含笑九泉。但其實,袁家的其他子孫雖然沒有袁家騮名氣大,但也個個不凡。

 

袁克定的兒子袁家融,曾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得地質學博士學位。回國後,在開灤煤礦當過工程師,去綏遠主持過地質勘探,新中國成立後為我國的鋼鐵事業也做過貢獻。老年在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校教書,最後到貴陽工學院當教授,直到1996年以92歲的高齡辭世。

 

而袁克定的孫子袁緝燕,1989年曾旅遊美國搞美術寫生,現定居加拿大,是名畫家。

 

袁緝燕

袁世凱還有一個孫子叫袁家誠,又名袁傑,是十子袁克堅的二兒子。早年因成分問題,沒能上大學,後因文字功底好,被調到「天津中心婦產科醫院」做後勤。文革期間,袁家誠同妻子被下放到內蒙古一公社醫院藥房,機緣巧合下被醫院派去學習X光技術。經過兩年刻苦鑽研,袁家誠很快就掌握了X光技術,成為各大醫院稀缺人士。

 

1978年,十年動亂結束,袁家誠考入了清華大學醫療系,並經人幫助被調回天津中心婦產科醫院。袁家誠因技術精湛,不久便被提升為該院科室主任,直到2002年退休。

 

袁家誠有一兒一女,兒子袁啟方,是美國矽城某公司副總裁;女兒袁啟菲,在中央電視臺九頻道對外廣播部任英文翻譯。

 

袁世凱的孫女袁家倜,也是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女子。有一對大菸鬼父母,家境斷崖式的落差卻並未擊垮她。從生活了幾十年的小洋樓搬出來,插隊務農,一幹就是八年。63歲時去深圳創業、在天津開西餐廳,年齡並未阻礙她奮鬥的腳步。當她有能力幫助別人時,還資助了二十多個孩子完成基礎教育。

 

她曾在八年的插隊生活結束後說:「8年的改造,我認識到什麼?並不是錢的重要,而是一個人生存的本領,你要在什麼狀態下都能活,這是一種能力。」

 

2009年,艾美獎的頒獎典禮上,又一位袁家子孫進入世人的眼球。袁文重,袁世凱的玄孫,是當年榮獲美國電視艾美獎最佳平面設計和藝術指導獎團隊中年齡最小的一員。他的曾祖父是袁世凱六子袁克桓。

 

袁文重

袁克桓有二子五女,長子袁家宸又名袁復,在天津當了一輩子中學老師。袁復青年時就讀於燕京大學化學系,1944年畢業於天津工商學院,後來赴美,在紐約大學經濟系學習企業管理。新中國成立後,美國有很多就業機會,並且她的母親還有妹妹也都在美國。但袁復執意回國,建設國家。

 

回國後,袁復拒絕了天津南開大學經濟系、外語系,天津財經學院,天津科技大學等多所高等院校向他伸出的橄欖枝,而選擇在天津市實驗中學教英語。袁復認為,中小學教育是基礎中的基礎,重中之重,如此,他在中學的講壇上度過了自己普通而又不凡的一生。

 

我想,袁世凱若還活著,單是這些子孫,也夠他榮光。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袁世凱的後代誰最牛:他是美國人,世界聞名,卻為中國奮鬥一生
    袁世凱大家都知道,那你知道他的後代中誰最牛嗎?相信大家對袁世凱都有所了解,他在軍事、政治上頗有成就,且積極推動封建社會的近代化。但相比這些,大部分人對他的印象都是不怎麼好的。他在百姓艱難的時候,想要復闢帝制;為當時的清政府服務,勾結外敵;為了他自己的野心,不擇手段……在清朝末年的時候,袁世凱混得風生水起,漸漸地,他的野心再也藏不住了。辛亥革命時期,在孫中山的領導下,中國推翻了幾千年的封建帝制,這本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但不曾想,袁世凱憑藉自己的軍事力量和外敵施壓,竊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實,理所當然地當上了中華民國的臨時大總統。
  • 袁世凱1916年去世後,他的12個漂亮女兒,嫁給了誰?後來如何了?
    #清朝歷史#袁世凱所謂中國近代史上的皇帝,他一開始當皇帝時也為人們做了不少好事,後來走上了復闢的道路,成了千古罪人。今天我們不去說袁世凱生平經歷,而是聊聊他的子女們,袁世凱死後他們的老婆兒女後來都如何了呢?
  • 生肖豬的最佳配偶,攜手一生都拆不散,子孫後代積財多福!
    母豬的女人,象徵福氣深似海,十個屬豬女,九個珠圓玉潤,氣質好,福氣更佳,她們自己生下來就能給家帶來好運,旺父母財運,不曾想到,在她們做了母親以後,後代更旺,她們的孩子,五行水足,生來相貌好,不但長得漂亮,而且會繼承她們細心溫柔的一面,福大財多,將來當上人中龍鳳,一代勝人一籌,可說是母豬的恩賜!
  • 袁世凱有個結拜兄弟,一生頑固,名字卻刻在了南海一座島嶼上
    一生忠於清朝,十分頑固,卻又幹過幾件大事兒。在清朝的時候,張人駿幹過最多的就是布政使和巡撫。廣西、廣東、山東、山西、河南這些地方他都留下過足跡。後來還幹過兩廣總督和兩江總督,這些任職經歷,典型的封疆大吏無疑。可同這些官場資歷比起來,張人駿的人際關係更為傳奇。清末民初之際,有許多著名的大家族,比如張愛玲的家庭就不一般。
  • 左宗棠外忠於國家,內嚴格教育子女,一百多年過去,後代過得如何
    民族英雄左宗棠含恨而終,他給自己的子孫後代留下了八個字「懷恨平生,不能瞑目」之後便永遠地閉上了眼睛,離開了人世。直到臨死之時,這位報國一生的英雄依然心繫中法大戰之細則,實在讓人心生敬畏。
  • 竊取革命果實的袁世凱,卻有個名揚世界的孫子,為中國奮鬥一生
    袁世凱家族史袁世凱的發跡是從辛亥革命成功後開始的,正是他兵不血刃地逼迫末代皇帝溥儀寫下退位詔書,以和平方式順利完成一場革命,宣告了清王朝地最終結束。但隨後他的政治野心終於暴露出來,竟然竊取革命果實,公然稱帝。成為當時時代的一股逆流,因此,僅僅做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凱,就被拉下馬,最終,鬱鬱而終。
  • 中國最有尊嚴的姓氏,人見了低頭,子孫後代就是光宗耀祖
    中國的歷史是輝煌的,我們的祖先在五千年前就已經開始創造文明,他們通過勤勞和智慧給我們留下了屹立兩千年的萬裡長城,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兵馬俑,還有縱貫南北的京杭大運河等歷史遺蹟,還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吾輩不是池中之物,一代風雲過後之龍"的雄心壯志,在祖先留給我們的眾多財富中,有長久地烙印在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心靈中
  • 鞠躬盡瘁的左宗棠逝世百年後,他的後代子孫如何?第四代名人輩出
    左宗棠去世的時候他的第十個孫子已經出生,不過他的後代與他不同,不再拼搏於沙場與官場,而是更多的將愛國精神注入到救人與科研教育上,而這一現象與左宗棠的教育息息相關。「讀書不為科名」是左宗棠留給後代的一句話,當朝為官的目的就是為了國家的興旺與人民的富足,絕不可為了自己的利與名。
  • 袁世凱10個貌美的老婆在他病逝後,結果都是如何?
    ,她們的命運會如何,誰都不知道。 袁世凱的靈柩啟程回河南之時,北平城內外所有的寺廟鐘聲齊鳴、餘音撼動四九城、聲勢雖浩大但井然有序,沿途觀看的老百姓念其恩,有從晚清時期走過來的老人哭的暈死而去。有人說老百姓的心裡都有一桿秤,此情此景足以說明一切。 袁世凱走了但他老婆和子女都還在,沒有袁世凱庇護,這些人後來都如何了?
  • 李鴻章的後代如今現狀如何?個個人中龍鳳,子孫遍及海內外
    而作為這位極具爭議的人物後代,作為昔日繁盛一時的李氏家族後代,他們如今又是怎樣的一番面貌呢?是否個個人中龍鳳呢?且待細細道來。 彼時,李氏家族是以淮軍,因此在兒女婚嫁選擇上,也大多是地方有實權的官僚家族,想要強強聯手來鞏固家族的地位。
  • 人到底是炎黃的子孫?還是亞當夏娃的後代?你知道嗎
    人到底是炎黃的子孫?還是亞當夏娃的後代?你知道嗎早在遠古時期,還沒有發現人類進化論的時候,一直奉行的都是神創人論的觀點。並且在西方和東方都有自己的神創論,而且都是說的有板有眼的,一間在一些領域還都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 法治文苑 ▏​溥儀果真有漢族血統嗎;袁家後代的婚姻
    早在乾隆在位時,他依據一首自作詩,便確定了後代名字的排序,四個字——「永、綿、奕、載」,這就一直排到了溥儀的父親載灃一輩——「載」字輩。到了道光皇帝時,又確定了四個字作為後代名字的排序一一「溥、毓、恆、啟」,到鹹豐時,又補增至「燾、闓、增、祺」。
  • 歷史上的今天左宗棠逝世,他的後代子孫狀況如何?
    左宗棠畫像左宗棠身後留下四個兒子和十個孫子,如今血脈傳承已到第七代。左門後代人丁興旺,從長沙市一醫院到司馬裡,佔了半條街。其後代子孫進入仕途的不多,官位較為顯赫的只有四兒子左孝同、第三代孫子左念恆和第五代孫女左煥琛。左孝同曾任江蘇提法使、布政使;左念恆曾任餘杭太守;左煥琛曾任上海市副市長和海市政協副主席。
  • 祖墳風水對後代影響有多大?「禍福」三代子孫
    祖墳風水對後代影響有多大?「禍福」三代子孫中國人的墓葬講究山水結合。山能夠為後代帶來人丁的興旺,水能夠為後代帶來財運。這也就是為什麼要砂水環抱,明堂開闊。先墳聚地氣,養生吉,聚養生氣護佑後代。那麼祖上有德,祖墳風水好的徵兆有哪些呢?如何來辨別祖墳生氣旺不旺呢?可以從這幾個徵兆來判斷哦。1、選址。選擇得不能隨意選擇。
  • 諸葛亮後代為何默默無聞,他們的結局如何
    諸葛亮一生戎馬,在三國裡也算是叱吒風雲的人物,不僅精通軍事、戰法,而且通曉天文地理、五行八卦,甚至有求仙問道的本領,諸葛亮重病在五丈原,就曾用七星燈續命。從火燒新野,火燒赤壁,到草船借箭、巧奪荊州,諸葛亮都展現了自己超凡脫俗軍事才能。無論是舌戰群儒還是巧借荊州,諸葛亮的政治和口才也是無與倫比。
  • 民族英雄左宗棠,子孫後代無一人入演藝圈,只因他的家訓
    民族英雄左宗棠,子孫後代無一人入演藝圈,只因他的家訓清朝末年左宗棠在抗擊外敵入侵上絕對是清朝第一人,和清政府的軟弱無能不同的還是左宗棠一直積極地抵抗,並且在外地面前毫不示弱。民族英雄左宗棠,子孫後代無一人入演藝圈,只因他的家訓。在新疆被中亞浩罕汗國入侵的時候左宗棠帶著軍隊奔赴新疆,當時國家的財政根本就無法支持左宗棠這樣的軍隊進入新疆作戰,左宗棠為了軍隊有軍餉自己籌錢,這一仗還是打贏了,並且還讓新疆接壤的鄰國都知道了清朝的實力,再也不敢對新疆有什麼妄想了。
  • 袁世凱雖爭議頗多,卻有一聞名世界的美籍孫子,為中國奮鬥了一生
    圖為袁世凱袁世凱在稱帝之前,也很受民眾擁護,因為他說過他不會稱帝,說自己老了,三個兒子又沒出息,稱帝沒用。結果他的本質還是真香,到最後他還是選擇稱帝了!他也算個多情人,這一生他娶了九次媳婦兒,一個正室,八個姨太太,娶這些人那都是因為喜歡,但要說最喜歡的,那必須的得是他的大老婆沈氏。說起這沈氏,也是命薄,最得袁世凱的寵愛,還是個正室太太,但她就是患有不孕不育,這輩子都沒有一個自己的孩子。
  • 中國歷史上三大暴君,雖千古罵名,卻造福後代億萬子孫
    (秦始皇雖留下千古罵名卻造福了千千萬後代子孫,沒有秦始皇怎麼會有現在的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的萬裡長城。)  二、荒淫無道的暴君紂王  紂王開創了炮烙之刑、逼迫比幹挖心等等,紂王雖殘暴,但是卻是一個有能力、有本事功大於過的皇帝;經營東南,將東夷與中原統一鞏固起來。(相對於紂王的殘暴,他的功勞絕對比過失的,因此紂王絕對是一個功大於過的皇帝。)
  • 發現青島:段祺瑞捐資修建湛山寺 一生節儉
    段祺瑞的一生頗為傳奇,不管其個人政治觀點對錯與否,但其個人操守還是為後代史家所稱道的,他也是民國初期各類軍閥裡少有的「清正廉潔」的高級軍閥 。他在失去權力下野以後,晚年還曾到過青島。       晚年只吃母雞下的「素雞蛋」   接著本文開頭的話題談起,現在大家自然知道這湛山寺和芝泉路、段祺瑞三者之間的關係了。
  • 嬴政的這位名將雖不如王翦、蒙恬,但其子孫後代卻影響了中國千年
    至於李信最後的結局如何歷史上並沒有明確的記載,不過李信的結局不外有三:一是老死或病死;二是賜死;三是戰死。但可以肯定,李信沒有造反,否則李信的後代不會平安繁衍在隴西。李信為秦國立下戰功,被封為隴西侯。此後,舉家從槐裡遷往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西南)。李信也許不如始皇帝偉大,不如王賁命好,不如蒙恬耀眼,但對中國歷史的影響無出其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