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麼是「道」?

2020-12-23 中華神秘文化

#中國文化#

「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最核心的概念,恐怕沒有之一。

諸子百家、三教九流都講「道」,但尤以道家講得最多、最深刻。

據統計,在道家創始人老子的《道德經》(通行本)中,「道」字一共出現了73次。

當然,它們有多種含義,並不都具有哲學上的意義。

就哲學含義的「道」而言,人們通常認為老子之「道」,是指宇宙的最高範疇,是一種形而上的本體或實體。

不過,老子對於「道」,其實並沒有給出明確的定義和界說,只是進行了各種描述和形容。

比如,老子似乎把「道」視為「物」

《道德經》第二十一章說:「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第二十五章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

但「道」作為物,又絕不是一般之物,而是「萬物之奧」(第六十二章)、「萬物之宗」(第四章)。

老子又說「道大」、「道久」,這應該是指「道」在空間上和時間上的無限性。

還說「道」不可道,不能用言語來表述。

「道」還具有「無名」「樸」的特徵,也就是說「道」是原初的、未分化的本體。

而且「道法自然」,即「道」純任自然,本來如此。

又說「道衝,而用之有弗盈」(第四章),即「道」是空虛無形的,但它的作用卻無窮無盡。

此外,「道」還「無為」、「不爭」、「不盈」,還具有「反」「弱」的特點:「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第四十章)。

等等。

儘管老子對「道」作了種種描述,但究竟什麼是「道」,還是比較模糊。

其實正如上面提到的,老子已經聲明過:「道」是不能用言語來表述的,只能勉強而言之。

這就給後世哲學家們留下了發揮的餘地。

究竟什麼是老子的「道」呢?哲學家們各作闡釋,提出了形形色色的說法——

1.以「無」為「道」:

老子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第四十章)但並沒有說「道」就是「無」。

到了三國時期,魏晉玄學的代表人物之一王弼註解《道德經》,大講「貴無論」,提出了「天地萬物皆以無為本」,也就是以「無」為「道」。

2. 以「理」為「道」:

老子不講「理」,《道德經》中也沒有出現「理」字。

首先將「道」解釋為「理」的,是韓非子。

《韓非子·解老》中說:「道者,萬物之所然也,萬理之所稽也……萬物各異理,而道盡稽萬物之理。」即認為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理」,而「道」是所有「理」的總和。

唐代著名道家成玄英也說:「天道,自然之理也」,「道者,虛通之妙理」。

到了宋明理學,則普遍以「理」為「道」。「道理」合為一詞,至今仍是我們評價是非曲直的一個常用語。

3. 以「氣」為「道」:

老子說:「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第四十二章)但並沒有明確說「道」就是「氣」。

莊子很重視「氣」,說「天地一氣」、「通天下一氣耳」,但也沒有直接說「道」就是「氣」。

北宋理學家張載有「太和所謂道」的說法。馮友蘭、張岱年等先生認為,「太和」或「太虛」都是指「氣」,張載哲學是一種「氣本論」。也就是以「氣」或「氣化」為「道」。

4.以「一陰一陽」為「道」:

這種說法源自《易傳繫辭上》:「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5.以「形而上者」為「道」:

這種說法也是源自《易傳繫辭上》:「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6. 以「心」為「道」:

陸九淵、王陽明等心學家將「心」提高到了與「道」齊格的地位。

陸九淵說:「道,未有外乎其心者。」

王陽明也說:「心體即所謂道,心體明即是道明。」

7.以「第一因」為「道」:

近代著名翻譯家、教育家嚴復將老子的「道」視為西方哲學所說的「第一因」。

在《〈老子〉評語》中,他說:「老謂之道,《周易》謂之太極,佛謂之自在,西哲謂之第一因。」

8. 以「logos」為「道」:

著名哲學家金嶽霖先生認為,每一文化都有它的中堅思想,每一中堅思想都有它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動力。

中國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是「道」,這大體與希臘思想中的「Logos」相當。

9.以「普遍規律」為「道」:

著名哲學家張岱年先生將老子的「道」,解釋為萬物的普遍規律。

他認為老子強調普遍規律的重要性,這是其理論貢獻;但老子將普遍規律實體化、本體化,這是其失誤。

對於以上看法,你怎麼看?你認為究竟什麼是「道」?

歡迎留言發表高見!

-完-

【如果你覺得不錯,歡迎點讚和關注我們,碼字不易,謝謝支持!】

相關閱讀:

對《老子》開篇「道可道,非常道」,我們一直都在誤讀?

相關焦點

  •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說的究竟是什麼?由此揭密老子的「道」
    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這段話主要是在闡釋道:道不被人所理解是十分正常的事,畢竟真正的道是無名的,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
  • 什麼是無為而治,道究竟是什麼,「科學」才是真正闡釋老子的道
    有人認為「無為」就是什麼都不做,所謂「無為而無不為」就是什麼都不做自然什麼都做成了,這個說法顯然不成立。因為人是要吃飯要生存的,要生存必然就會去勞作,而勞作必然也會產生競爭、交換等一系列的行為。於是又有人說「無為」是有所為有所不為。既然是有所為有所不為,也就是人為的用智方式,這就成了儒家思想了。
  • 道德經:老子說的道究竟是什麼?認識大道體悟大道,人生才更完整
    我們要學習道德經,除了要了解老子其人和老子其書的基本常識,還要先老子其道做一個簡單的了解。在逐章解讀道德經之前,我們今天就先來探討一下老子其道。2000多年來,人們對老子所說的道的含義眾說紛紜,可以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家對老子一書的文本的理解也是歧見分成,那麼老子思想的主旨究竟是什麼?老子寫道德經的本意又是什麼呢?
  • 《道德經》首句究竟是什麼意思?天人合一順應自然規律視為道
    哪怕是到了現在目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都是一個未解之謎。而這一句究竟是什麼呢?就是非常出名的:「道可道非常道。」這句話的意思產生了很多的歧義,而就在北宋之前主要是存在著三種說法。第一種就認為其解釋應該是「道若可以言說,就不是永恆常在之道」,持有這種觀點的人老子所說的道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而這也是為了突出道德經的美感以及文章的神秘感。所以這種概念相對抽象,也令人無法理解。
  • 蘇軾的「道可致而不可求」是什麼意思?究竟什麼是「道」?
    道是宇宙的終極奧秘,在中國文化中被稱為道;在佛家被稱為涅槃、真如、自性;在西方被稱為上帝、安拉等等。不管在哪一種文化中,對道的描述表面雖然相差極大,但實質卻是一樣的。蘇軾的『道可致而不可求』是在儒家文化的框架內對道的性質的一個描述。
  • 在中華文化中,「道」究竟是什麼?
    ,是道創造了一切。君子務本,本立則道生。孔子在《易經.繫辭》中說:一陰一陽之謂道。《中庸》開篇就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由此可見,在中華文化中,很多地方都出現道,引用道,往往讓人搞不清楚,再加上現代有些人又有意無意的把道解釋的過於神秘,更是讓人云裡霧裡,難以理解。
  • 「三長兩短」究竟指的是什麼呢?
    「三長兩短」常用來指意外的災禍或者危險的事情,那麼它又是源於什麼呢?在鄉下人們是很忌諱說「三長兩短」的。
  • 熱點| 魚眼閃著詭異的光究竟什麼梗?這道題已打敗原作者……
    熱點 | 魚眼閃著詭異的光究竟什麼梗?這道題已打敗原作者……中青在線 中國青年報官微 2017-06-09 14:12顯示圖片   網絡上一直流傳著一個段子:  有些作者看了高考卷,  才知道自己寫的小說是什麼意思。
  • 孫悟空出世的兩道金光究竟為何物?它與火眼金睛又有什麼區別?
    石猴就是後來的孫悟空,他出世之時,目運兩道金光,直衝鬥牛,這金光究竟為何物?原來,石猴是自然之子,擁有天地之力,他目運兩道金光,直達天庭,驚動了玉皇大帝。玉帝立即命令千裡眼和順風耳,前去 一探究竟。兩將來到南天門外,使出天視地聽之神通,查明了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兩將立馬回稟,玉帝一錘定音:「下方之物,乃天地精華所生,不足為異。」
  • 《十三度兇間》:世界的盡頭究竟是什麼,異時空是什麼,男子一探究竟
    他開始給自己好朋友道格打電話,告訴他遺書的事。可是電話才說到一半,老頭就放下電話,來到酒吧外。原來酒吧外正有人在找老頭。接著這個人就突然拿刀,下下地把老頭給捅死了。究竟這個兇手是誰,他為何要殺了老頭,一切成迷。
  • 這家餐廳只有一個店員,每天賣一道菜,網友:究竟是道什麼菜?
    這家餐廳只有一個店員,每天賣一道菜,網友:究竟是道什麼菜?而且每天都是不重樣的,像是老闆,他們都是會根據我們每一個季節都開始做出一些不一樣的菜餚,尤其是它都是看到很多的老顧客或者新顧客的時候,都會提問一下他們的想法了,和他們進行溝通以後才會決定當天的食物到底是做什麼的。但是我們在看到這一點的時候都是可以多想一下的,只是他們再去專注一些食物的話都會覺得才能夠把這樣的飯菜做得更加的精簡。
  • 「道可道非常道」,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這一句話,其實就把整部《道德經》的宗旨講完了,這部經講的就是「道」,不講別的。這句話我們中國人都很熟悉,小時候就學過,但究竟是什麼意思呢?估計除了老子本人,很難有人完全清楚了。下面我們詳細揣摩一下這句話的意思,不一定對,只能算是個人理解,僅供大家參考一下。
  • 印尼公布五道"國菜" 味道究竟如何?
    印尼公布五道"國菜" 味道究竟如何?
  • 摩託車究竟想走哪條道
    但是,一些汽車司機認為摩託車肆意竄入機動車道,造成了交通擁堵或剮蹭事故,還有一些騎自行車的市民反映,摩託車在自行車道上「橫衝直撞」非常危險。對此,有市民質問,摩託車究竟該走非機動車道還是車行道?法律對此有無明確規定?摩託車駕駛人的行為誰來約束?如何約束?昨日,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 光究竟是什麼?
    通電的導線周圍會產生磁場,在這個磁場的作用下,鐵屑發生定向排列然而,光的確是一種非常難以理解的事物:如果你用一臺放大鏡將一束光不斷放大,你會看到什麼?當然光的運動速度是極快的,但究竟是什麼東西在運動?但在另一個方面,科學家們數百年來也一直致力於想要弄清楚,從最基礎的層面上,光究竟是以何種方式存在並傳播的?一部分科學家認為光的形式有點類似波或水裡的波紋,它可能是藉助空氣或是另一種難以捉摸的神秘物質「以太」來進行傳播的。但另外一些科學家則認為這種看法是錯誤的,他們指出,光應當是一束粒子流。
  • 羊排非羊排,究竟是道什麼菜?法國大廚的這一操作,絕了→
    中外雙方主廚將根據節目組提供的食材,為本期31位嘉賓評審在規定時間內製作出前菜、主菜以及甜品三道菜餚。未能搶得先機的戴廣坦主廚由於有過參賽經驗,所以顯得十分從容,儘管在挑選食材順序上有些吃虧,但似乎並沒有影響到他接下來的比賽安排。
  • 「大道」究竟是什麼?不要再進行無謂的追求了
    天地之間什麼最大,不是宇宙,也不是自心。在國學當中,這個問題很好回答,道德經上寫的清楚,「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四大,道應為最。道是頭等最大,卻無論如何也說不清,不管試圖以怎樣的方式講出來,都不能描述其萬一。易經裡面講「一陰一陽謂之道」,陰陽又是什麼,世間萬物無一不在其中,只是道換了個名稱概念而已,仍然沒有辦法具體說清楚。道德經最能引人深思,叫人忍不住想要探求道究竟是怎樣。
  • 「老克勒」究竟是什麼?
    「老克勒」究竟是什麼?「老克勒」究竟是什麼?最近很多人發這個視頻給小克勒,關於「老克勒」這個詞,這個視頻做了一個解讀,大家先來一起看看吧。這些特徵已經算是一種很具體的解讀,可如果要真正說清楚「老克勒」到底是什麼,就像視頻一開始說的,是個很難的問題。
  • ONE PIECE 究竟是什麼?
    《海賊王》已經連載了800多話了,但是關於海賊王羅傑嘴裡的那個「ONE PIECE」究竟是什麼還是一點頭緒都沒有!
  • 究竟什麼是阿爾卑斯式攀登?
    但很少提出的明顯問題是:究竟什麼是阿爾卑斯式攀登?答案絕非簡單。金冰鎬變獎褒獎的優秀阿式攀登。以上為2018年獲獎者Kenro Nakajima在喀喇崑崙山脈Sispare東北壁領攀新路線。然而,如果這成為常態,整個登山季就不會有什麼探險報導了,取而代之的大部分都是壞消息。在這場爭論中,根本的問題是,這些風格標準究竟應該是一種獎勵,還是唯一的出路。這究竟是是走向阿式攀登還是歸家?喜馬拉雅山應該成為少數追求純粹的超級英雄的私人遊樂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