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2020-12-10 國學叢談

我們中國古人寫文章,那是字斟句酌,惜墨如金,結構乾淨利索,從不拐彎抹角。一般都是直奔主題,開篇第一句話,就把文章的宗旨就寫出來了,然後逐步展開,再詳細加以說明。

比如老子的《道德經》,開篇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這一句話,其實就把整部《道德經》的宗旨講完了,這部經講的就是「道」,不講別的。這句話我們中國人都很熟悉,小時候就學過,但究竟是什麼意思呢?估計除了老子本人,很難有人完全清楚了。下面我們詳細揣摩一下這句話的意思,不一定對,只能算是個人理解,僅供大家參考一下。

大家知道,古人的文章是沒有標點符號的,一旦在不同的位置加上標點符號,意義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這句話也不例外,我們可以分為三種斷句方式:

一、道可道,非常道。

這是大家最常見到的一種。這個「道」是什麼呢?「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百姓日用而不知」,它是天地間最原始的那種東西,一直都在我們的身邊,但卻很難形象地用言語表達出來。也就是說,只要我們一說出來,就已經偏離那個真正的「道」了。所以老子寫這部經的時候,也是很為難的,明知道這樣,但還是要寫,文以載道嘛!起碼讓我們對「道」有個大概的了解。

所以這句話是在告訴我們,「道」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道德經》裡面講的雖然都是「道」,但那些都代表不了「道」,我們不要執著表面的文字,要透過文字,用心去感悟那個真正的「道」。

二、道可,道非,常道。

這樣一斷句,就又是一種意思了。就是說,好也可以,壞也可以,怎麼都可以;對也對,錯也對,怎麼都對,這就常道。

在大自然中,除了我們人類,其他動物、植物、礦物等等一切萬物,它們都是沒有「好壞對錯」這個觀念的,這才是自然而然的。比如下雨吧,下雨到底是好還是壞?是對還是錯?這能說清嗎?說不清的。雨水沒有對錯之分,只是我們人類主觀強加給它的分別而已。乾旱的時候,下點雨,我們就覺它很好;如果在暴雨季節還不停地下雨,導致洪澇災害,我們就覺得雨不好了,這都是站在我們人類自身的角度看問題的,所以這不是「道」。

真正的「道」,就在自然之中,它是自然而然的,沒有好壞對錯之分。那我們現實生活中呢?照樣離不開「道」,也沒有絕對的好壞對錯。現在我們認為對的、好的,過上幾十年、幾百年,可能就變成錯的、壞的了,此一時彼一時嘛!這就是社會的常態。所以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

三、道,可道,非常道。

這樣斷句,又是另外一種含義了。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道分為兩部分,一種是可以用言語說出來的「常道」,還有一種是「非常道」。「道」其中的一部分,是我們可以體驗到的,可以用文字表達出來的;但另外一部分,不但文字表達不出來,甚至我們想都想不出來,根本體驗不到,完全超出我們的認知範圍。

所以老子說「道」是玄之又玄,我們根本琢磨不透,我們人類也只能認識「道」的一部分。通過這句話,我們可以明白,《道德經》中所講的,就是這部分「常道」,而不是全部的「道」。

以上這是最基本的三種斷句方式,還有其他種,我們就不一一分享了。總而言之,這句話可以有多種解釋,也都能解釋得通,究竟哪個才是老子的本意,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相關焦點

  • 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 道可道非常道與佛曰不可說不可說
    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真經》第一句,而「不可說」在佛經中出現得比較多,主要有兩個意思,一是字面意思,不可言說,另一個意思是形容數量多。咱們中國人幾乎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誦讀出這兩句話,特別是在朋友熟人間,碰到一些不想不可不能言傳之事,為了假作玩笑或者轉移話題,要麼就深沉地搖著頭說一句道可道非常道,要麼就淡定地雙手合十回一聲,佛曰不可說不可說。總之,都是翻篇的絕好理由。這兩句話,顧名思義,初一看,意思都挺簡單,可仔細一琢磨,又莫不是人生大智慧。
  • 《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的含義,用到生活中就完美了
    《道德經》一開篇,就是「道可道,非常道」也初步揭示了道的真正內涵。這兩者一種是唯物主義,一種是唯心主義。在《道德經》注釋中,道可道中的「道」是構成宇宙的實體與動力。非常道中的「道」就是用語言表達出來。也就是說可以語言能表達出來的道,就不是永恆不變的道。
  • 《道德經》入門的關鍵是對「道」的理解,「道可道」是什麼意思?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德經》如何入門?這就是同一個字的不同用法,也正因為如此,中國古書考據起來非常麻煩,所以要讀《道德經》必須把一些字先弄清楚。
  • 道可道非常道 Wan76官網《神仙道》
    「道可道,非常道」這是道家始祖太上老君的得道飛升感言,被道教弟子廣泛流傳,到如今老少皆知,蜚聲海外。與此同時,在WAN76遊戲平臺裡卻流行這著這樣一句話:「道可道,神仙道」,是的,在繁忙的工作學習之餘,到wan76官網《神仙道》體驗一下修道成仙的感覺絕對是一種享受!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何意?為何放在《道德經》首句
    此書第一章第一句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以看作是老子道家思想的引子,這句話基本闡述了老子眼中的宇宙之道和自然之道是大象無形的。在老子眼裡,「道」含有規律、秩序的意思,其中,第一個「道」是名詞,泛指宇宙中的一切自然之道,萬事萬物在各自位置上的運行規律。第二個「道」是動詞,指代解釋、交代、澄清的意思。第三個「道」的意思跟第一個「道」無異。
  • 《道德經》首句究竟是什麼意思?天人合一順應自然規律視為道
    哪怕是到了現在目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都是一個未解之謎。而這一句究竟是什麼呢?就是非常出名的:「道可道非常道。」這句話的意思產生了很多的歧義,而就在北宋之前主要是存在著三種說法。第一種就認為其解釋應該是「道若可以言說,就不是永恆常在之道」,持有這種觀點的人老子所說的道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而這也是為了突出道德經的美感以及文章的神秘感。所以這種概念相對抽象,也令人無法理解。
  • 道可道非常道 天下第一漢字大門在棲霞太虛宮(圖)
    景區擁有天下第一漢字大門——「道」字大門,以「道」字為建築造型設計,高20米,意在解釋「道可道,非常道」的普遍真理。擁有兩幅高3米,長35米國內最大的青石浮雕神仙牆。  北側為《道教神仙全圖》,描摹了365位道教神仙,為中國第一神仙牆,以天日計數,為世界之最,表達了「每日一仙,每天一道」的寓意。南側為《丘處機生平圖》,描摹了丘祖一生的光輝歷程和歷史功績。
  • 蘇軾的「道可致而不可求」是什麼意思?究竟什麼是「道」?
    《道德經》裡有這句話:道可道,非常道。孟子說:文王望道未之見。佛家說:自性本空。道包含一切,不管遇到什麼事物,道都有以應之。人是按照上帝的模樣製造的,所以道(上帝)的運行方式同樣存在於我們人之內。所以不管遇到什麼事物我們的心都自然會感應到天理,此為良知。人並不能總是按照良知行事,因為我們人執迷、滯積了很多個人的內容,是為私慾。
  • 《道德經》:「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句話究竟什麼意思?
    這句話咋聽起來,好像有點不近人情,所以很容易被人誤解。要想明白這句話什麼意思,首先我們說一下什麼是「芻狗」。一般有兩種解釋:一種就是草和狗;另外一種說是用於祭祀時用的草扎的狗,跟現在花圈的意思差不多。在祭祀的時候,人們恭恭敬敬的把芻狗供在那裡,但是活動一結束,就被視作廢物,隨隨便便扔在路邊了。總之,芻狗就是那種始用終棄,或者不被看重的東西。
  • 13.字源識字--道、德二字的探討(道德經中「道可道」啥意思?)
    《道德經》的前兩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中,「可」把兩個「道」關聯起來,「可」是什麼意思呢?可(肯合切)是由口和丁組合的字,口表示說唱,丁是人的變形,表示男人,常說「男丁」,所以甲骨文「可」是男人唱歌之形,「可」是「歌」的古文。
  • 怎樣理解「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句話呢?有什麼深刻的哲理呢?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老子》第一章,是《老子》全書的總綱領。「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說可以講得明白清楚地道,不是我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那個道;可以用日常語言命名或定義的概念,不是我今天要向你們介紹的概念。言外之意是說,你們受常識觀念和日常經驗的影響,對於我今天所講的深奧的思想觀念,理解起來可能會有一定困難。
  • 「老子道德經」第一章道可道的幾種斷句解讀和一生二唯物論的建立
    【老子第一章道可道】幾種斷句:1、道可道,非常道(千年的主流解釋);2、道,可道,非常道--有點矛盾,道本來就是常道又不常道;3、道何道也?非恆道也? 可,何的省字。恆古字是天地間一彎弦月的象形,月圓月缺,正是恆意。道是什麼呢?難道不是恆常的嗎?
  • 《道德經》裡這3句話,領悟透了會受益,網友表示:學到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句話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呢?作為中國人,如果還沒看過《道德經》,一定要抓緊時間去閱讀。這是一本博大精深、蘊含著宇宙奧秘的中國古代哲學,老子的這本《道德經》給了很多人以思考。其中有經典的3句話,蘊含了中國人的生存智慧與處世哲學,領悟透了並在實踐中踐行,將會受益終身!
  • 老子講: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個「無」究竟是什麼意思?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個「無」意思是陰陽,不是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存在的意思。老子這個老祖宗啊,就是擔心後輩們看不懂《道德經》,在《道德經》中不厭其煩的,翻來覆去的講解「道」,「有」,「無」這些個概念,真的是,太難為他老人家了。
  • 農村俗語:男佔三八是秀才,女佔三八必寡,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男佔三八是秀才,女佔三八必寡,這句話我們經常能在一些長輩或是一些過來人的口裡面聽到,這句話的大概意思卻沒多少人知道,算過命的人倒是多少知道一點,因為這句話算命的人經常提到,但這句究竟有啥含義,卻不得而知,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男佔三八是秀才,女佔三八必寡
  • 許多人誤解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意思,那到底什麼意思呢?
    有史以來,許多人都認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是說人類自私的表現,其實這是把聖賢智慧理解錯誤。且還成為了人們的口頭禪,這無疑傳承了一種自私自利行為,更是給自私自利的人帶來文化傳承的錯誤理由。本文大茶經就與您一起來共同探討,都說誤解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意思,那到底什麼意思呢?《道德經》有講:「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國學大師曾仕強曾就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段話解釋時說到,一個人如果沒有名字,那麼這個人字就代表了所有人;如果一個人有了名字以後,他就只能夠代表唯一,一個個體的人了。
  • 《道德經》的「道」是什麼,走字旁加一個「首」,王陽明最懂
    《道德經》的「道」是什麼,走字旁加一個「首」,王陽明最懂。老子《道德經》通篇講的就是「道」和「德」,那麼究竟什麼是「道」,我們中國人為什麼幾千年來對老子的《道德經》情有獨鐘的?在中國古代哲學文化中,「道」是一個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