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人的早餐,從一碗麵線糊開始,這家34年老店最出名!

2020-12-20 騰訊網

去泉州, 你會發現,面線糊仿佛是整座城市的靈魂。從早到晚,泉州人最愛就是這一口軟爛糊糊。泉州的面線糊哪家好吃?大概問10個人有10種說法,在鯉城街頭,找到一家開了幾十年的面線糊攤子並不是什麼難事,有的有店面,有的在固定時間段才擺出來。

泉州覓食,第一家探訪的水門國仔面線糊,可以說是泉州最出名的面線糊老字號了,跟著導航七拐八拐,在巷子裡找到了這家老店。沒有富麗堂皇的店面,倒是很接地氣的感覺。

分為兩個店面,先過去點餐,然後需要自己端走,老字號談不上什麼服務可言,即使下午四五點的非飯點時間,店內也坐了不少當地的居民。總覺得,所謂小吃,一定要當地人買單才行。明碼標價,倒也一目了然。

要了一份小碗,加了大腸和醋肉,這分量真的不小的了。果然是爛而不糊,清而不濁,老少皆宜,湯底非常的好喝。

從1986年開的第一家,至今已經34年了,江湖人稱「糊而不爛,清而不濁,鮮美可口,香飄四溢」,在眾多旅遊攻略中都有它的身影。

那麼你來過泉州麼?吃過這碗面線糊麼?泉州還有哪些好吃的面線糊攤子,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泉州面線糊,最傳統的早餐,泉州人離不開的古早味
    你問一個泉州人,早上吃什麼?絕大部分都會告訴你,面線糊。面線糊起源於福建泉州,是福建閩南地區和臺灣地區的風味小吃,成糊狀,是由細面線、地瓜粉製作成。一般為早餐食用,也可以當做點心和夜宵。其味道鮮美,清甜爽滑,具有閩南地方風味。
  • 閩南美食:泉州的早晨 從一碗麵線糊開始
    「若沒有吃麵線糊,等於沒來過泉州。」這是很多來泉州的遊客對泉州面線糊的評價。對許多泉州人來說,早晨出門走進一家面線糊店,點一份面線糊,一天的工作生活從此開始。因其簡單、快捷又不貴,面線糊已成為泉州的特色「標誌」之一。儘管閩南不少城市也有面線糊,但口味並沒有泉州這麼有名,流行程度也遠不及泉州。其實,如今的面線糊不單只作為早餐,可以是點心或夜宵。
  • 泉州人美好的一天,從一頓面線糊開始了
    要說泉州人喜歡吃的早餐,面線糊絕對排前三名。縣后街文啊面線糊這家文啊面線糊位於鋰城區縣后街,已經有近二十年的歷史了,是一家真正的老店,老闆人很實在,料給的也足,附近的居民有時候故意不做早餐,就為吃一頓文啊面線糊。
  • 泉州人一年四季都離不開的美食,「國仔面線糊」
    面線是閩南的特產,閩南人會用面線做出美味的面線糊。而面線糊最盛行的地方莫過於泉州,泉州是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文化底蘊深厚。在泉州要問哪家的面線糊最好吃,大部分人給出的答案肯定泉州是名聲最響、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水門國仔面線糊」。
  • 一碗加了胡椒和老酒的面線糊,撫慰了多少泉州人想家的心!
    /藏在江頭的泉州面線糊一開就是10年贏得在廈泉州人的一致推薦  01HOUJI ·廈門難見的泉州面線糊·廈門的面線糊面體粗,湯多用豬骨熬製,而泉州面線糊面體極細,湯頭還加入了海鮮一起熬煮。『侯記面線糊』就是典型的泉州面線糊。
  • 泉州面線糊,天下第一!
    對泉州人來說,面線糊是根植於內心的驕傲,是剪不斷理還亂的鄉愁,如果說它不好吃,不好意思?您肯定是吃錯了吧!■  客常來面線糊  ■這家面線糊有32年歷史,光是配料就有50多種。清糊湯是用了雞肉、螃蟹、大骨等等一起熬出來的,吃起來更加鮮甜。
  • 藏在寺廟裡的面線糊老店,沒有泉州老饕領著,一般人找不到
    有人說它是泉州最貴的面線糊,也有人說它是泉州最好吃的面線糊,而我只知道它稱得上是「泉州地界料最多的面線糊店。」自助選料,老闆加起料來是毫不手軟,手速也很快,眨眼功夫就能端出一碗麵線糊一碗樸素的面線糊,被泉州人牽掛著38年,對很多人來說它早已不再是簡單的一碗麵線糊,而是刻在味蕾上的記憶了。
  • 泉州面線糊讓你回味無窮
    對泉州人來說,面線糊不僅是小時候不能抹去的味覺記憶,也是閩南深厚文化底蘊的寄託。泉州的面線糊家喻戶曉,「若沒有吃麵線糊,等於沒來過泉州」。你問一個泉州人早上吃啥?大多數的回答都是面線糊!儘管閩南不少城市都吃麵線糊,但口味並沒有泉州這麼出名,流行程度也遠不及泉州。
  • 覺得面線糊難吃?那是你沒吃過泉州面線糊!
    特別是那些年過半百的老手藝人們,忙碌了一輩子,有的硬要摸黑早起,有的還通宵達旦,隨便推輛車、架個棚就開始摸起活兒來。生怕缺了自己,整個泉州都要被餓著了。有了這些代代相傳,泉州小吃也因此多到數不清,隨便挑個街都能吃撐了出來。不過在這裡面,最讓泉州人醉生夢死的,還是面線糊。
  • 一碗鮮美的面線糊,口味豐富多變,在閩南人眼中更是家的味道
    面線糊在閩南是很有特色的小吃之一,在閩南基本家喻戶曉,在外地卻少見。尤其是在泉州,假如我們去到泉州那一定要點一碗麵線糊試一試。不僅口味豐富多變,還包含了閩南人的情感寄託。它是泉州人的早餐,是你一天開始的加油站,它也是泉州人上班時的點心,當你思緒停頓不前的時候,面線糊會給你提供前進的能量,它更是泉州人的夜宵,那獨特的海鮮滋味的淡淡的清糊,會把你辛勞一天的疲憊消除殆盡。在當地人的眼中,這可是一道從早餐到宵夜神一樣存在的小吃。面線糊是由搓碎的細面線和地瓜粉製作而成。
  • 這家老字號,憑一碗麵線糊紮根晉江六十餘載
    陽光溫柔的午後,穿梭在晉江這條網紅街上,為的是尋覓一家遠近聞名的老店。跟隨著導航,我們如願抵達目的地——大怣面線糊。此時還未到飯點,店裡還未有食客光顧,阿姨們忙碌的身影和秋日的暖陽,卻讓小店顯得無比鮮活。
  • 泉州中山路與面線糊
    一碗冒著熱氣,散發著滷味和蔥花香的面線糊,在黑暗的夜裡,告慰的是這座城市勞累一天的胃。說來這也算一家老店了,但卻是幾經易主,沒有招牌的特色配方和持之以恆的經營決心,成不了老字號,能維持至今,全靠這條街的繁華。今夜的中山路,沒有商鋪的喧囂,工人的吆喝聲更顯街道的靜謐,這是從未有過的感受,我的中山路何時如此安靜過?
  • 這家老字號面線糊,泉州人24小時都吃不夠
    面線糊[mī-suà-gó]從舊石頭街到泉秀中路年深日久這家店已歷不清多少個晨昏餵飽過多少的泉州人附近的居民和上班族早已習慣,無論早晚,只要想喝一碗熱乎乎的面線糊,走到這裡準沒錯~這家24小時營業的面線糊,除了門店,又在方圓1公裡內,擺了2個小攤,在夜晚來臨之時,撐開泉州人夜宵的江湖。
  • 泉州的老味道,從一碗麵線糊開始,一直沒有改變
    泉州人的早晨,都是被一碗鮮香的面線糊喚醒的,我去吃的是曾氏老記的面線糊,這家是個老字號了,面線糊裡面加入了鴨血、蟹肉、酸菜,上面還都撒了一層淡淡的胡椒粉進行調味,自己還可以再點一份油條,把油條泡在面線糊裡,吃起來軟軟的非常的美味。
  • 面線糊的前世今生
    圖片 | 源網絡作者 | 賀彥豪編輯 | 33再說到鯉城美食,就讓人想起面線糊;老泉州人的早餐,都知道吃麵線糊配油條是一種泉州味道,好的加一點滷大腸、滷小腸、豬血、滷蛋,所以許多人都很喜歡這樣吃早點,這是一種生活習慣。
  • 石花膏面線糊等上《舌尖上的中國》 刷屏泉州人朋友圈
    ­閩南網2月22日訊 最難忘的滋味,永遠在家鄉。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射到東西塔尖時,點一碗麵線糊,一天的生活由此開始;  ­當夜幕降臨,天后宮門前的夜燈亮起時,來一份石花膏,清涼、透亮的石花膏入口,讓一天勞累的身心得到放鬆。
  • 泉州面線糊,味道鮮美,清甜爽滑,是具有濃厚的閩南地方風味小吃
    在福建泉州,大街小巷裡隨處可以看到「面線糊」,成為泉州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你隨意漫步到哪一條街道,只要感到肚子餓了,就可以停下來,吃一碗「面線糊」,補充能量,繼續上路。面線糊是福建省泉州市的著名特色小吃,呈糊狀,是由細面線、番薯粉和水製作而成的,味道鮮美,清甜爽滑,具有濃厚的閩南地方風味。面線是一種又細又長的麵條,如龍鬚麵般,直徑不過一毫米,加鹽拉制曬乾而成的,加鹽是為了使面更勁道。這種面在泉州被稱為「面幹」。泉州小吃有很多,隨便挑個街都能吃撐了出來。不過在這裡面,最讓泉州人念念不忘的,還是面線糊。深秋的泉州,深藍的天空映襯著碧藍的大海。
  • 福建豪華早餐,16元吃飽,一碗2元面線糊搭配40種肉、海鮮吃
    畢竟現在大家對於一日三餐的需求越來越高,而且對於早餐的要求並不只是合胃口,更是要健康有營養。因此各種早餐攤也是如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不知道大家覺得身邊比較美味的早餐是什麼呢? 咱們今天就來看一看福建豪華早餐,一碗2元面線糊搭配40種肉、海鮮吃!吃飽一頓16元。
  • 朵蓮寺裡的面線糊
    清糊,重要的食材是泉州本土手拖面線和地瓜粉,手拖面線工藝繁複,要用手不斷拉扯,讓面線又細又筋道,久煮不爛;本土的地瓜粉,清亮爽滑;二者結合方能成就泉州人的口味。將手拖面線揉碎,扔進高湯裡,用地瓜粉勾芡,一碗清亮亮飄著海洋味道的清糊就呈現在面前。
  • 這一碗泉州面線糊,配料簡單,但風味十足
    泉州民居建築是泉州古建築中最有地方特色的,千百年來,民風民俗的傳承衍化,使泉州民居建築自成一派天然風韻。泉州宗教文化豐富多彩,是構成泉州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內涵之一 ,也成為世界罕見的奇蹟,說明了泉州人心胸開闊和具有廣大的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