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被忘卻的故事,被記起
讓失落的文明,被尋回
讓環繞我們的歷史之河,重新流動
這是考古學家的使命
如果,我們以考古般的眼光
重新打量39萬平方公裡的彩雲之南
在那片活在恆春裡的土地
風花雪月之外
還有更多藏在深處的重重壯麗
雖被遺忘,卻以永恆
記住了世間無與倫比的雲南
被遺忘的哈尼梯田,記住了奇蹟斑斕
「如果不曾來紅河谷,我可能永遠不會知道,
雲南遠比想像中傳奇。」
這份超越想像力之外的傳奇
來自被稱為「人間絕美幻彩」的哈尼梯田
100多萬畝綿延於紅河兩岸
山腳到山頂層疊3000多級天梯
整整1400多年
哈尼族人把大山雕刻成藝術品
用梯田將傾斜的大地一層層扶正
良田依附於青山,流水比肩於山頂
山有多高,天就有多高
智慧與勤勞在此生生不息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
正是哈尼梯田灌水的季節
暮光一照,便是幻彩一幅
在哈尼人雕琢千年的曠世奇蹟裡
我們不做行色匆匆的旅人
而要把難得的假日安放於此
走進紅河哈尼梯田之畔的「石頭寨」
以村寨遺址為基,面朝17萬畝梯田
國內開創者「考古探秘」野奢帳篷營地
康藤·紅河谷就藏身於此
步入「考古探秘」風的野奢帳篷
一不小心穿越到考古黃金時代的17、18世紀
居於此,像哈尼人一樣
與山野、星辰、自然相遇
在17萬畝的梯田邊上閒聽風聲
在無邊的恆溫泳池裡仰望星空
在秋日的夜晚,聽雨聲,聞稻花香,看北鬥
與停在肩頭上的蝴蝶嬉戲
被遺忘的建水古城,記住了不老時光
古城建水,又名臨安
這座滇東南的邊陲小城
與大理、麗江齊名,是為雲南三大古城之一
也許是還未被人熟知
如今的建水保留著難得的寧靜恬淡
於古城中流連
燒豆腐的香氣瀰漫了街頭巷尾
坐上穿越3個世紀的米軌小火車
沿途的田野村莊把鄉愁也一併拉長
古橋悠悠,古井靜默
刻畫在雕欄玉砌上的故事,將深意藏了又藏
流連古城,那千年古韻只能體味三分
剩下的七分
便藏於古色古香的建築裡
我們將下榻於一座百年四合院落「聽紫雲」
在那回歸內心的安然
坐落於古城中心
前身是百年前的建水古城富商黃錦府邸
晚清的餘韻
在青磚白瓦,雕梁畫棟裡肆意流轉
▲曾下榻於聽紫雲的楊麗萍
讚嘆道「聽紫雲,就是雲南本土的安縵
甚至在『雅』這個維度更勝一籌」
三進院落,庭院深深幾許
蔥鬱的芭蕉葉,讀書房旁逸斜出的葡萄枝
可以透過枝蔓看月亮的紫藤架
都像是信手一筆,引來優雅的古意
院裡開放式書房擺放著筆墨紙硯
興起時隨意寫上幾筆心緒
或者什麼也不做
默默地看天看雲,看院裡螞蟻搬了家
夜風微起,絲竹悠揚嫋繞
低吟淺唱中有一種今夕何夕的恍惚
詩人北島曾寫道
「一個人的行走範圍,就是他的世界」
有時候,我們稍稍換個方向,世界便會大不同
這一次的雲南,不如來點不一樣的
一趟不走尋常路的旅途
一路都在尋找雲南絕值得發現的
卻絕容易被遺忘的美好
從哈尼梯田到建水古城
從野奢帳篷到雅奢古宅
「絕好的旅行就是這樣,
我們深處在其中,
就知道昨日已終了,美好在那裡開始了。」
√ 梯田特色過橋紅米線
√ 哈尼特色長街宴
√ 舂餈粑、染糯米飯
康騰紅河谷帳篷營地
生活中,我們時常想逃離,逃離不間斷的工作信息,逃離擁擠不堪的早晚高峰,過一個沒有紛擾的假日。而在哈尼梯田」之畔「石頭寨」的殘垣斷壁之中,已有人為你預備——中國的馬丘比丘,國內開創者「考古探秘」主題帳篷營地。
過程儀式感十足,拐進石子小路,穿過密林,走過小橋,終於可見營地的大門,而這扇門則是我們此次逃離的通道。門裡,藏著與世隔絕的小日子。
書桌臺,別致的檯燈與落地燈 地圖畫架、望遠鏡等用品,
營地坐落於這山野間,卻在入世與避世之間,將奢華與自然完美融合,不愧於「野奢」二字。
泳池水深1.4米,以梯田田埂形態作為設計,自然地融入在了整個梯田環境中。不同時候暢泳,還能遊進不同景致,遊進雲海落霞,遊進星辰掠影,自有一番人間自在。
▲浪花自在
在雲海中
在晚霞裡
泳池上方大樹下的圖書館是由之前村寨中緊鄰梯田灌溉水渠的一個廢棄水管站改建而成,亦能俯瞰梯田風景。
可以在這個書吧躺椅上,喝著茶,看看書,發發呆。 粗獷樸實的石塊、山中渺渺的煙霧,呼吸著山中獨有的清新空氣,會有身處自然中心,被其團團包圍的感覺。
營地所有帳篷庭院都配有露天泡池, 想泡澡的話可用房間內的呼叫器, 提前通知工作人員,他們會來幫你清潔浴缸。晚上還可在此泡湯,獨享星空呢~
康騰紅河谷梯田
紅河南岸,哀牢山南段,哈尼人在在一千多年的生產生活中,利用當地「一山分四季,十裡不同天」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創造的農耕文明奇觀——哈尼梯田。
這裡水源豐富,空氣溼潤,霧氣蒸騰,時而形成浩瀚的雲海, 滿谷的雲霧漂浮不定,時隱時現,將山谷和梯田裝扮得含蓄生動, 婀娜多姿,被譽為高原大海,空中水庫,大地的調色板。
在哈尼人創造的農耕奇蹟面前,僅僅到此一遊就太可惜了,稻田抓魚、舂餈粑等體驗,在哈尼人的帶領下,真正融入他們的生活。
挽起褲腿,擼起袖子,帶上小籮筐,向著稻田出發!那些肥美的小魚兒,都藏在這裡呢~
不過付出總有會回報的,哪怕絕後真的一無「魚獲」,可是這溜走的小魚兒,已經把我們的笑聲盡情引出來啦~
哈尼人的智慧除了體現在梯田裡,更見於梯田育出的稻米上,他們更是不斷尋求轉發的靈感,從一株稻米到一口餈粑;從簡單的米飯,到斑斕的五彩飯。
舂餈粑
▲染糯米飯
坐看上萬畝的梯田奇觀,梯田上的千年在眼前凝結為一天,這些或許新奇或許艱辛的體驗,讓人變得真實且敏感,心也更加柔軟,不再麻木。
建水古城
來到滿滿民國風的建水古城,讓這座濃濃的生活氣息的古鎮,滋養我們的旅程。
坐一趟上世紀駛來的小火車
古城裡藏了一趟,上個世紀的,絕小的,米軌小火車。木質車廂,優雅壁燈,飄逸的白紗窗,就連頭頂的老式電風扇,都讓人生出一股濃濃的舊日情懷。
坐上小火車,線路兩側的景色隨四季而異。春天的草莓、夏天的葡萄、秋天的石榴、冬天的橙子……一路芬芳,一路新鮮。
聽紫雲,前身是清朝黃錦府邸,百年後經過3年的精心修葺,變為如今建水老城中一處古樸院落。
坐落於建水古城中心,三座晚清風格的傳統四合院,每個院落中都青磚白瓦、雕梁畫棟、鬱鬱蔥蔥,完全一副絕佳清幽休憩之所。
飛翹屋簷上懸墜的銅鈴,訴說著這座老宅的榮辱興衰與滄桑變遷。早餐廳外蔥鬱的芭蕉葉,讀書房旁逸斜出的葡萄枝,可以透過枝蔓看月亮的紫藤架,都像是信手一筆,引來親和無間的古意。
下榻至此,我們可以去書齋揮灑筆墨,古樹下品茶發呆。雕花院落傾聽當地老人演奏的洞經音樂,夜晚頂著星星在院子裡自助燒烤,便是美事一樁。
春城昆明
與所有大城市一樣,昆明亦有著四通八達的城市交通和林立的高樓。但不一樣的是,這裡比其他城市多了一份閒適。
四季開不敗的鮮花,毫不吝嗇地和煦陽光,讓昆明留下了「春城」的美名。
秋高氣爽的日子,抵達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春城,我們將共同去找尋昆明記憶。
漫步滇池、百年老街、講武堂、西南聯大,吃幾口絕地道的雲南粑粑燒餌塊,品嘗深井小巷中的小鍋米線....
▲紅嘴鷗飛來滇池過冬
▲陸軍講武堂的換崗儀式
▲漫步西南聯大
毗鄰滇池、背靠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