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位網友朋友給筆者留言,問了個挺有意思的問題,「奇怪!豬肉10元時農民家家都養豬,現在豬肉30元,咋反而沒人養了?」筆者一想也確實是這麼個情況,記得小時候的時候村裡確實是這樣的,每家都會養一兩頭豬,多的會養三五頭,剛開始豬圈還都是在院子裡面,還會在牆上留個洞,為的是把豬糞從洞裡弄到牆外面。後來大家基本都把豬圈挪到了院子外面,但是依然多數家庭都會養,但是這幾年在農村養豬的真的不多了,很多家庭甚至連豬圈都拆了。
要了解為什麼現在不養了,我覺得首先要搞明白的是為什麼以前家家都會養豬。
1、泔水扔了浪費,用來餵豬正好。幾乎每家都會有剩飯剩菜,尤其是一些菜湯什麼的,營養還是比較豐富的,如果不養豬只能浪費,而養豬給豬吃了正好。
2、化肥昂貴,農家肥是必需品。以前種地主要就靠農家肥,化肥用的不多,而豬是家庭生產農家肥的主力軍。
3、家庭收入低,需要養豬填補家用。以前農民的主要經濟收入就是種地,而糧食價格又不是特別高所以農民的日子普遍比較苦,養豬可以增加收入補貼家用。
4、玉米便宜,養豬賺得多一些。自己家的玉米賣掉可能一千斤只能轉幾百塊錢,而如果養豬就能賺上千塊錢。
雖然這些好處現在還有,並沒有發生改變,但是社會在變,農村也在發展,以前農民的收入主要靠種地,而現在主要靠外出打工或者種果樹蔬菜,年輕人都進城打工了,現在到農村見到的多數都是老人和小孩,沒有年輕人也就沒人養豬了,種水果蔬菜又很忙,也沒有時間養豬。而且現在農民的收入都提高了不少,也不需要養豬補貼家用了。
再就是農家肥,最近幾年化肥行業發展很快,很多化肥的效果比農家肥還好,農民也就不需要養豬生產農家肥了。
雖然,現在到豬肉價格還是比較貴的,但是相比收入來說比之前還是便宜,以前一個男人一天的收入可能就幾塊錢,雖然豬肉也是幾塊錢,但是一天的收入也就一斤豬肉,而現在雖然一斤豬肉30塊錢,但是在外打工一天賺100-200難度不大,一天的收入好幾斤豬肉,豬肉都吃得起了,那也就不需要自己忙活大半年養豬吃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