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作為企業人才引進的重要途徑,是每家企業都要長期開展的工作。招聘一個人的成本,除了能夠計算出的成本,如招聘進行廣告信息發布的費用、面試官的時間管理成本、培訓上崗的成本,還有因招聘工作失敗原因導致的企業發展核心數據和秘密的流失、解僱員工產生的勞動仲裁糾紛,這些成本和損失問題都是我們無法用金錢衡量的。但與此同時,唬人的學歷、光鮮的頭銜、出色的業績經常充斥招聘部門經理所收到的簡歷中,讓企業真假難辨。
一方面是企業招聘人才成本高昂,另一方面是市場充滿虛假信息,如何為企業招聘合適的人才,是每個人力資源部門的同事都面臨的一個職業難題。 當然,通過傳統有效的招聘方法和技巧,可以消除簡歷中的一些水分,但是真正為招聘工作保駕護航,為 hr 充當火眼金睛的,是對求職者進行專業的背景調查,通過背景調查,做好最後一道防線,避免人員出現問題時對公司造成的影響。
HR通過很多方式、專業的技能去對入職人員可以進行背景調查,員工自己也應該做好背景調查的準備工作,確保調查的時候不會對自己造成不良的影響。
1、確保提供的個人信息是真實的
入職時都需要我們提供一個個人身份證、學歷、職業資格證等等一系列個人信息資料,如果不能及時提供話,或者什麼原因,一定要提前告知用人單位合理理由,學歷、資格證這些信息都很容易在網站上進行篩查,一些徵信問題也是可以查到的。
個人工作經歷、工作表現、離職原因等等,可以在自己工作內容上進行加工,但是要保證是在真實的基礎上進行「誇大」,不要過分誇大自己的表現和行為。一定要將自己真實的情況告知企業,防止後期因為背景調查對自己產生影響。
2、企業在進行背景調查前需要提前告知候選人,在候選人同意的情況下進行
公司在進行背景調查時一定是透明的,告知求職者後才能繼續進行,並且要明確指出背景調查後如果存在一些不符合要求的情況,offer是不能生效的。
之前有人說過,他在還沒有離職的情況下去面試了一家企業,也沒有確定是否可以入職,在對方公司未告知的情況下,打電話到他所在的公司進行背景調查,導致全公司都知道他請假去面試了,讓他的處境非常的尷尬,之後也是對那家公司進行了追責。
所以在即將入職新公司提出背景調查時,一定好提前約定好時間,最好是從上家公司辦理離職手續以後,在開展背景調查,以防對自己的工作造成不必要的影響。
3、維護好自己的職場形象
我們都應該注意自己的個人形象,也就是說你職場的形象。 在這個比較注重信用的當下,為了我們能夠長遠的發展,一定要維護自己的聲譽,離職時處理好人際關係,「好聚好散,日後好相見」。
企業也只是想通過背景調查的形式,對你面試的情況進行一個核實,避免一些僱傭風險,如果在面試之前存在不符或者不實的情況,一定要及時跟用人單位進行溝通解釋,避免用人單位調查出來,帶來更大的影響和後果。
所以背景調查不僅能夠反映你提供信息的真實性,還是企業判斷你是否適合這個崗位的標準。有點小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刻意隱瞞,職場誠信問題才是真正的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