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暖和了,我們可不願意一邊聞尾氣一邊健身啊。」昨天海澱區定慧東裡小區的老人們反映,今年以來,小區的健身廣場裡停上了不少車。一早一晚,機動車在健身區裡穿行而過,更有安全隱患。記者從社區居委會了解到,目前各相關方正在著力解決這一問題。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了定慧東裡,健身廣場裡已經停了不少車,私家車沿著健身器材區停成一整排,正在鍛鍊的老人們都頂著「車屁股」。不遠處的長凳前,一輛中型廂式貨車是最讓居民們皺眉的。晚高峰前,健身廣場對面的幼兒園放學了,爺爺奶奶們領著孩子過來玩,都喊著「別跑,有車!」一面是在健身廣場裡打打鬧鬧的孩子,一面是身邊隨走隨停的車輛,司機按著喇叭,倒著車。
小區的老人們告訴記者,健身廣場變成「停車場」,是剛開始的。天氣暖和了,老人、孩子戶外活動時間長了,問題就更凸顯了。「一個健身的地方,居民卻要被汽車發動機『蒸』著,尾氣燻著,太難受了。」
「我要說的是安全問題。」一位孩子家長告訴記者,貼著健身廣場,便是小區的菜站,每天一早,有很多非小區居民開著車進入健身廣場買菜,從年初到現在,停進小區健身廣場的車輛不停地增加,居民們擔心,如果再不管理,最終這裡將成為真正的停車場。
居民來電反映時提到,小區沒有物業管理,但記者實地採訪時發現,小區不但有物業,且不止一家。而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小區大門雖無攔車杆,但幾乎每棟樓的樓院前,都有電子停車管理系統,樓院前的大牌子上寫著「非本院車輛嚴禁入內」,不過物業公司的名稱卻不相同。小樓院裡的停車情況井井有條,樓院外的小區主幹道卻不盡如人意,亂停車輛、地鎖等隨處可見。
為何小樓院的管理「各自為政」?記者為此採訪了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定慧東裡是老舊小區,產權單位繁多,所以小區裡共有10家物業單位,各自管理著各自的樓院。相比之下,小區公共區域的管理力量就比較薄弱了。居民們反映強烈的健身廣場被車輛佔用問題,已經引起了街道、居委會的高度關注。
在居委會的辦公室電腦裡有兩份文件,一份是小區的停車管理預案,另一份是小區公共空間停車需求統計表,已經完成統計的表單上,記錄著小區車主額外的停車需求。工作人員說,為解決健身廣場被車輛佔用問題,八裡莊街道城管科、小區居委會、小區各物業、產權單位已經在協商,開了四次推進會。接下來小區將增設大門保安,首先保障本小區居民停車利益,隨後按照需求統計表為居民們科學規劃停車位,並拆除地鎖。通過合理規劃,讓小區的健身廣場恢復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