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物業不撤,新物業難進?北京壹瓶小區更換物業遇阻

2020-12-21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來源標題:原物業不撤,新物業難進?北京壹瓶小區更換物業遇阻

北京西城區陶然亭街道的壹瓶,左依先農壇,右臨陶然亭公園,前望二環路護城河,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公園社區。而小區業主們卻正遭遇一件糟心事:一個多月過去了,被解聘的原物業仍未完全撤出,新物業難以上崗。

「我們自己的家園,難道就稀裡糊塗被前期物業『佔著不走』嗎?」壹瓶小區業委會成員李鋒(化名)告訴記者,此前,該小區前期物業服務商——北京發條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發條物業」)的服務質量讓很大一部分業主感到不滿,9月份小區業主大會決定選聘新的物業公司進駐,但沒想到發條物業至今仍未撤場。

「選聘和更換物業」這一原本屬於全體業主共享的權利,為何在壹瓶小區實施起來會如此曲折?

小區業主大會決定更換物業


陶然亭公園旁的壹瓶小區。

據李鋒介紹,壹瓶小區於2002年開工建設,2004年開始銷售,大約從2006年開始,發條物業作為開發商前期物業入駐壹瓶小區進行服務。從2013年初開始,壹瓶小區部分業主就發現北京發條物業服務質量逐步下滑,諸如小區安保、衛生服務、設施維護以及整體環境治理等方面的服務都不盡人意,對此,部分業主多次要求整改,但一直無果。

2019年4月,壹瓶小區正式成立了業委會。「業委會嚴格按照要求,開展基層治理等探索實踐,其中多次要求北京發條物業公開帳目接受審計,但一直被拒絕。」李鋒說。

此事隨後愈演愈烈。「其後幾個月中,在業委會執行屬地相關部門貫徹的一些工作時,北京發條物業一直不予配合。2020年5月,《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正式施行,業委會再次要求發條物業按照條例要求,接受審計,設立共管帳戶,但再次被拒絕。」李鋒告訴記者,此事之後,小區業委會、監事會召開兩委會會議,決議擇日召開第二次業主大會,共同決定是否續聘發條物業。

11月5日,壹瓶小區業委會主任王令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2020年9月初,小區正式舉行了第二次全體業主大會,就更換物業公司進行投票。9月28日開始,在政府相關部門的指導監督和公證處的見證下,進行計票,經過最終統計,投票人數以及所佔物業面積雙過半不同意繼續聘用北京發條物業;總共590多票有效票,贊成繼續聘用的僅為8票。9月30日,壹瓶小區業委會正式向發條物業公司發出通知,要求該公司在30日內撤場並做好交接工作。


業主大會計票結果顯示,居民雙過半不同意繼續聘用北京發條物業。

原物業稱「繼續管理地庫和部分底商等區域」

「我們已經選聘好了新物業——中海物業,但當他們與發條物業進行交接時,卻遭到了一系列阻撓。」王令等業委會成員皆向記者反映稱,9月30日業委會就向發條物業發出了交接通知,可是發條物業一直表現不太積極,其間提出了小區地下車庫、商業等部分在更換物業以後依舊歸其管理。「一個整體的小區,怎麼能分開交由不同的物業公司進行管理呢?我們堅決不同意發條物業的要求。」王令如是說。

10月29日,記者來到壹瓶小區進行實地走訪,正如上述部分業主所述,該小區安保並不是很嚴格,記者經小區西門直接就進入了小區內部,其間,即沒有保安阻攔也沒有刷門禁設備。

進入小區之後,記者發現發條物業在小區1號樓一層辦公,在物業公司門口的公示欄中貼有上述業委會成員所提及的相關交接通知。

此外,在部分居民樓電梯間內,記者還看到了由北京發條物業公司向全體業主發出的「《告知函》二」,該函稱,發條物業與中海物業的交接已經接近尾聲,明晚(即10月30日晚間)12時正式完成全部交接工作,此後,除小區住宅部分7#樓外,發條物業物業管理區域還有8#和9#底商、9D寫字樓、中心藝術館以及小區地庫。落款時間為10月29日。


發條物業在告知函中稱,小區地庫和部分底商等仍為其管理範圍。

對於上述告知函,部分業委會成員表示不解,「7號樓是由開發商自持的,其面積也沒有參與業主大會投票,由發條物業管理我們不予置評。但小區車庫在壹瓶小區物業管理區域內,很多車位都是業主購買的,在業主大會上,業主所持有的車位面積也都是參與了投票的,怎麼能將車庫繼續交由發條物業管理?這實際上就是物業公司拒絕撤出。」

當天上午,記者隨同該小區部分業委會成員一起來到地下車庫,發現部分出口處已經安裝了一些車庫管理設備。王令告訴記者,「這些設備都是北京發條物業公司在這兩天新裝的,類似於通電後計費收費的設備。」


10月29日,小區地庫出口處安裝的電子設備。

根據上述告知函,既然發條物業已經決定撤場,為何還要求繼續管理地庫部分?10月29日,記者隨同上述部分業委會成員以業主身份來到發條物業就其撤場交接一事進行詢問。該公司多名工作人員皆表示不知情,具體情況需要問該公司許姓經理。

隨後,記者又多次來到發條物業,但始終未能見到該許姓經理。當天下午,記者通過電話與該許姓經理取得聯繫,當記者問及上述地庫所屬、管理等問題時,該許姓經理多次明確回應記者稱,「如果提地庫的管理問題,就去問業委會,不要再問我了。」隨即掛斷了記者電話,記者多次撥打一直未能接通。

辦公用房仍不騰退,新物業難以「安身」?

如今,距離記者上次探訪又時隔近一周,此事進展如何?11月3日,壹瓶小區業委會部分成員告訴記者,經過當地有關部門的協調和處理,發條物業已經基本撤出地庫,新安裝的電子設備也被拆除;新物業中海物業的保安,已經在該小區地庫以及地上部分開展工作。但令人意外的是,發條物業的部分員工依然沒有撤出該小區。

業委會成員李鋒表示,「發條物業至今仍佔用壹瓶小區內的原辦公空間繼續營業,其安保人員也繼續居住在地庫,這導致新交接進場的物業公司人員既沒有辦公區也沒有居住區。」

關於壹瓶小區物業管理移交相關事宜,中海物業方面在11月3日發給壹瓶小區業委會的溝通函中稱,目前中海物業進場後沒有獨立的物業服務用房,不利於實際物業服務工作的開展,原物業仍將其公司標識展示在原物業服務用房顯著位置,容易使業主產生誤解,給物業管理工作造成不便。同時,中海物業安管、保潔人員的住宿問題也急需解決。

在移交方面,中海物業稱,目前,小區地下停車場未完成移交,售水系統、部分設備機房等也未移交,這將會給業主正常購水、購電等日常生活帶來嚴重影響。

11月5日,中海物業一名王姓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我們確實給壹瓶小區業委會發過上述溝通函。不過,這個新舊物業交接的程序大致是舊物業公司先向業委會進行交接,業委會再向中海物業交接,交接主體還是以業委會為主。目前上述問題還在處理當中。」

連日來,記者就交接進展多次與發條物業許姓經理取得聯繫,對於發條物業為何仍佔據小區的物業辦公用房,該經理回復稱,「我們使用的房子是從壹瓶小區開發商處借來的,我們沒必要交接給新物業公司。」那麼,同屬於一個小區的整體物業,為何要分開管理?發條物業既然決定撤場,為何不全部撤出?當記者問及上述問題時,該名許姓經理以「正在忙,具體情況可以問業委會」為由掛斷了電話。

11月4日,發條物業客服部一名梁姓工作人員進一步告訴記者稱,「我們還有自己要管理的部分,所以需要繼續進行辦公等活動。」

對於物業用房的產權歸屬等問題,11月5日,記者又與壹瓶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簡稱「壹瓶地產」)取得聯繫,該公司辦公室一名劉姓工作人員回應記者稱,「此事目前是由發條物業去處理,到現在為止尚未有任何一方找過我們開發商。」但對於壹瓶地產是否為小區物業用房的產權方,該劉姓工作人員並未做出回應。

街道辦稱正在落實 律師:原物業若阻撓交接為違規行為

對於此事的處理進展,11月5日,記者又與壹瓶小區屬地西城區陶然亭街道辦取得聯繫,該街道辦一名宋姓負責人回應稱,「這些事情已向相關部門進行報備,上述相應工作我們正在進行,你問的相關問題我們都有舉措去落實。」不過,該負責人並未向記者透露處理該問題的具體舉措。

那麼,一個小區到底能否允許兩家或多家物業同時存在?11月5日,記者就此問題向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物業管理處進行了諮詢,該處一名霍姓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一般情況下,要看小區的具體規劃情況,如果屬地相關部門將一個小區規劃為不同的物業管理區域,是允許各自進行管理的,但要根據小區所在地塊情況等因素綜合考量,合規合法地進行規劃。

對此,北京金訴律師事務所創始人戴金花律師認為,一般情況下,如果業主大會決定更換物業,原物業公司應當在收到業主共同決定的解聘通知之後,按照規定移交物業共用部分及相關檔案、資料等,並且退出物業管理區域。

戴金花介紹,根據《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的規定,原物業服務人不得以業主欠交物業費、對業主共同決定有異議等為由拒絕辦理交接,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撓新物業服務人進場服務。如有違反,業委會或者物管會可以向主管部門報告,並向轄區內公安機關請求協助,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此外,對於拒不退出物業管理區域的,區住房和城鄉建設或者房屋主管部門還可以對原物業公司處以每日一萬元的罰款。

對於壹瓶小區的情況,戴金花律師表示,如果原物業公司行為影響了業主對新物業公司的選擇及使用物業服務用房,損害了業主的合法權益,業委會有權要求其停止該侵害行為。

在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看來,目前小區更換物業公司難度確實很大,主要由於小區難以形成法定人數和面積雙過半的意見。同時,更換程序比較煩瑣複雜,一旦出現問題,就有可能出現原物業拒絕撤場或是「舊物業不走,新物業難進」的情況。解決這些問題,離不開政府根據民意對整個過程進行監督和指導,以及後續公安、法院等部門對業主大會決定強有力的支持,否則業主們的此項權益實現起來仍是「道阻且長」。(記者 張建 文/攝)

北京西城區陶然亭街道的壹瓶,左依先農壇,右臨陶然亭公園,前望二環路護城河,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公園社區。而小區業主們卻正遭遇一件糟心事:一個多月過去了,被解聘的原物業仍未完全撤出,新物業難以上崗。

「我們自己的家園,難道就稀裡糊塗被前期物業『佔著不走』嗎?」壹瓶小區業委會成員李鋒(化名)告訴記者,此前,該小區前期物業服務商——北京發條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發條物業」)的服務質量讓很大一部分業主感到不滿,9月份小區業主大會決定選聘新的物業公司進駐,但沒想到發條物業至今仍未撤場。

「選聘和更換物業」這一原本屬於全體業主共享的權利,為何在壹瓶小區實施起來會如此曲折?

小區業主大會決定更換物業


陶然亭公園旁的壹瓶小區。

據李鋒介紹,壹瓶小區於2002年開工建設,2004年開始銷售,大約從2006年開始,發條物業作為開發商前期物業入駐壹瓶小區進行服務。從2013年初開始,壹瓶小區部分業主就發現北京發條物業服務質量逐步下滑,諸如小區安保、衛生服務、設施維護以及整體環境治理等方面的服務都不盡人意,對此,部分業主多次要求整改,但一直無果。

2019年4月,壹瓶小區正式成立了業委會。「業委會嚴格按照要求,開展基層治理等探索實踐,其中多次要求北京發條物業公開帳目接受審計,但一直被拒絕。」李鋒說。

此事隨後愈演愈烈。「其後幾個月中,在業委會執行屬地相關部門貫徹的一些工作時,北京發條物業一直不予配合。2020年5月,《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正式施行,業委會再次要求發條物業按照條例要求,接受審計,設立共管帳戶,但再次被拒絕。」李鋒告訴記者,此事之後,小區業委會、監事會召開兩委會會議,決議擇日召開第二次業主大會,共同決定是否續聘發條物業。

11月5日,壹瓶小區業委會主任王令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2020年9月初,小區正式舉行了第二次全體業主大會,就更換物業公司進行投票。9月28日開始,在政府相關部門的指導監督和公證處的見證下,進行計票,經過最終統計,投票人數以及所佔物業面積雙過半不同意繼續聘用北京發條物業;總共590多票有效票,贊成繼續聘用的僅為8票。9月30日,壹瓶小區業委會正式向發條物業公司發出通知,要求該公司在30日內撤場並做好交接工作。


業主大會計票結果顯示,居民雙過半不同意繼續聘用北京發條物業。

原物業稱「繼續管理地庫和部分底商等區域」

「我們已經選聘好了新物業——中海物業,但當他們與發條物業進行交接時,卻遭到了一系列阻撓。」王令等業委會成員皆向記者反映稱,9月30日業委會就向發條物業發出了交接通知,可是發條物業一直表現不太積極,其間提出了小區地下車庫、商業等部分在更換物業以後依舊歸其管理。「一個整體的小區,怎麼能分開交由不同的物業公司進行管理呢?我們堅決不同意發條物業的要求。」王令如是說。

10月29日,記者來到壹瓶小區進行實地走訪,正如上述部分業主所述,該小區安保並不是很嚴格,記者經小區西門直接就進入了小區內部,其間,即沒有保安阻攔也沒有刷門禁設備。

進入小區之後,記者發現發條物業在小區1號樓一層辦公,在物業公司門口的公示欄中貼有上述業委會成員所提及的相關交接通知。

此外,在部分居民樓電梯間內,記者還看到了由北京發條物業公司向全體業主發出的「《告知函》二」,該函稱,發條物業與中海物業的交接已經接近尾聲,明晚(即10月30日晚間)12時正式完成全部交接工作,此後,除小區住宅部分7#樓外,發條物業物業管理區域還有8#和9#底商、9D寫字樓、中心藝術館以及小區地庫。落款時間為10月29日。


發條物業在告知函中稱,小區地庫和部分底商等仍為其管理範圍。

對於上述告知函,部分業委會成員表示不解,「7號樓是由開發商自持的,其面積也沒有參與業主大會投票,由發條物業管理我們不予置評。但小區車庫在壹瓶小區物業管理區域內,很多車位都是業主購買的,在業主大會上,業主所持有的車位面積也都是參與了投票的,怎麼能將車庫繼續交由發條物業管理?這實際上就是物業公司拒絕撤出。」

當天上午,記者隨同該小區部分業委會成員一起來到地下車庫,發現部分出口處已經安裝了一些車庫管理設備。王令告訴記者,「這些設備都是北京發條物業公司在這兩天新裝的,類似於通電後計費收費的設備。」


10月29日,小區地庫出口處安裝的電子設備。

根據上述告知函,既然發條物業已經決定撤場,為何還要求繼續管理地庫部分?10月29日,記者隨同上述部分業委會成員以業主身份來到發條物業就其撤場交接一事進行詢問。該公司多名工作人員皆表示不知情,具體情況需要問該公司許姓經理。

隨後,記者又多次來到發條物業,但始終未能見到該許姓經理。當天下午,記者通過電話與該許姓經理取得聯繫,當記者問及上述地庫所屬、管理等問題時,該許姓經理多次明確回應記者稱,「如果提地庫的管理問題,就去問業委會,不要再問我了。」隨即掛斷了記者電話,記者多次撥打一直未能接通。

辦公用房仍不騰退,新物業難以「安身」?

如今,距離記者上次探訪又時隔近一周,此事進展如何?11月3日,壹瓶小區業委會部分成員告訴記者,經過當地有關部門的協調和處理,發條物業已經基本撤出地庫,新安裝的電子設備也被拆除;新物業中海物業的保安,已經在該小區地庫以及地上部分開展工作。但令人意外的是,發條物業的部分員工依然沒有撤出該小區。

業委會成員李鋒表示,「發條物業至今仍佔用壹瓶小區內的原辦公空間繼續營業,其安保人員也繼續居住在地庫,這導致新交接進場的物業公司人員既沒有辦公區也沒有居住區。」

關於壹瓶小區物業管理移交相關事宜,中海物業方面在11月3日發給壹瓶小區業委會的溝通函中稱,目前中海物業進場後沒有獨立的物業服務用房,不利於實際物業服務工作的開展,原物業仍將其公司標識展示在原物業服務用房顯著位置,容易使業主產生誤解,給物業管理工作造成不便。同時,中海物業安管、保潔人員的住宿問題也急需解決。

在移交方面,中海物業稱,目前,小區地下停車場未完成移交,售水系統、部分設備機房等也未移交,這將會給業主正常購水、購電等日常生活帶來嚴重影響。

11月5日,中海物業一名王姓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我們確實給壹瓶小區業委會發過上述溝通函。不過,這個新舊物業交接的程序大致是舊物業公司先向業委會進行交接,業委會再向中海物業交接,交接主體還是以業委會為主。目前上述問題還在處理當中。」

連日來,記者就交接進展多次與發條物業許姓經理取得聯繫,對於發條物業為何仍佔據小區的物業辦公用房,該經理回復稱,「我們使用的房子是從壹瓶小區開發商處借來的,我們沒必要交接給新物業公司。」那麼,同屬於一個小區的整體物業,為何要分開管理?發條物業既然決定撤場,為何不全部撤出?當記者問及上述問題時,該名許姓經理以「正在忙,具體情況可以問業委會」為由掛斷了電話。

11月4日,發條物業客服部一名梁姓工作人員進一步告訴記者稱,「我們還有自己要管理的部分,所以需要繼續進行辦公等活動。」

對於物業用房的產權歸屬等問題,11月5日,記者又與壹瓶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簡稱「壹瓶地產」)取得聯繫,該公司辦公室一名劉姓工作人員回應記者稱,「此事目前是由發條物業去處理,到現在為止尚未有任何一方找過我們開發商。」但對於壹瓶地產是否為小區物業用房的產權方,該劉姓工作人員並未做出回應。

街道辦稱正在落實 律師:原物業若阻撓交接為違規行為

對於此事的處理進展,11月5日,記者又與壹瓶小區屬地西城區陶然亭街道辦取得聯繫,該街道辦一名宋姓負責人回應稱,「這些事情已向相關部門進行報備,上述相應工作我們正在進行,你問的相關問題我們都有舉措去落實。」不過,該負責人並未向記者透露處理該問題的具體舉措。

那麼,一個小區到底能否允許兩家或多家物業同時存在?11月5日,記者就此問題向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物業管理處進行了諮詢,該處一名霍姓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一般情況下,要看小區的具體規劃情況,如果屬地相關部門將一個小區規劃為不同的物業管理區域,是允許各自進行管理的,但要根據小區所在地塊情況等因素綜合考量,合規合法地進行規劃。

對此,北京金訴律師事務所創始人戴金花律師認為,一般情況下,如果業主大會決定更換物業,原物業公司應當在收到業主共同決定的解聘通知之後,按照規定移交物業共用部分及相關檔案、資料等,並且退出物業管理區域。

戴金花介紹,根據《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的規定,原物業服務人不得以業主欠交物業費、對業主共同決定有異議等為由拒絕辦理交接,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撓新物業服務人進場服務。如有違反,業委會或者物管會可以向主管部門報告,並向轄區內公安機關請求協助,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此外,對於拒不退出物業管理區域的,區住房和城鄉建設或者房屋主管部門還可以對原物業公司處以每日一萬元的罰款。

對於壹瓶小區的情況,戴金花律師表示,如果原物業公司行為影響了業主對新物業公司的選擇及使用物業服務用房,損害了業主的合法權益,業委會有權要求其停止該侵害行為。

在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看來,目前小區更換物業公司難度確實很大,主要由於小區難以形成法定人數和面積雙過半的意見。同時,更換程序比較煩瑣複雜,一旦出現問題,就有可能出現原物業拒絕撤場或是「舊物業不走,新物業難進」的情況。解決這些問題,離不開政府根據民意對整個過程進行監督和指導,以及後續公安、法院等部門對業主大會決定強有力的支持,否則業主們的此項權益實現起來仍是「道阻且長」。(記者 張建 文/攝)

相關焦點

  • 合肥印象西湖小區陷尷尬:老物業未撤新物業已進
    晨報訊 近日,印象西湖小區的居民陷入了一種尷尬的境地:有事找小區物業,卻面臨著選擇哪家物業公司的難題。該小區如今正經歷新老物業更替,老物業不搬走,新物業入駐難。「哪家物業公司都無所謂,但不能擾亂我們的正常生活。」小區居民顏先生說。
  • 合肥印象西湖小區物管陷尷尬 老物業未撤新物業已進
    近日,印象西湖小區的居民陷入了一種尷尬的境地:有事找小區物業,卻面臨著選擇哪家物業公司的難題。該小區如今正經歷新老物業更替,老物業不搬走,新物業入駐難。「哪家物業公司都無所謂,但不能擾亂我們的正常生活。」小區居民顏先生說。
  • 泰安蘋果園小區原物業未撤新物業先入 更換程序遭疑
    山東誠信行物業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反正挺可笑,一個小區有兩家物業。在我們物業公司合理合法正常工作的前提下,他們強行進入。」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齊魯頻道《拉呱》報導,山東誠信行物業公司工作人員蔣傳寶告訴記者,小區業委會的主要成員,上午沒有告知物業,讓新的物業公司搭了一個拱門,把現物業公司的條幅都拆了下來。
  • 瀋陽瑞士家園鬧糾紛:老物業不撤新物業到了
    瀋陽瑞士家園鬧糾紛:老物業不撤新物業到了 2014-07-01 17:32:14,業主委員會帶著新物業接管小區,但是原有的比高物業公司卻沒有撤出小區,雙方發生爭執。
  • 這個小區物業提前撤場跑路了
    最近,家住在長沙市雨花區中城麗景香山小區的業主向我們反映,自從小區物業突然退場之後,小區無人管理,導致小區公共區域垃圾衛生及垃圾長期無人清掃及清理、消防栓經常爆管無人處理、經常無故停水、公共區域路燈不亮等一系列問題。
  • 新物業入駐 舊物業卻不走 事發龍池新天地小區,建設局、居委會介入...
    小區業主將物業費交給新的物業公司,可舊物業公司卻不承認……兩家物業就這樣僵持著。而小區的業主們急壞了,希望他們儘快辦理交接,讓小區恢復正常運轉。  這個小區,就是漳州臺商投資區龍池新天地小區。目前臺商區建設局、相關居委會等已經介入協調。
  • 新物業來了老物業不走 事發合肥大地家園小區
    緣由 小區欲自治,投票開除原物業 記者了解到,今年8月8日,大地家園小區選舉成立的第四屆業主委員會決定實施小區自治。「理想人居物業在小區環境、樓道管理方面做得不是很好,業主的意見很大。」「對物業公司的不滿意調查結果出來後,我們要求物業及時退出大地家園的物業管理,將小區物業辦公室和保安室移交給業主自治委員會,但是他們卻遲遲不行動。」張先生說。
  • 徐匯建物業信息大平臺 小區聘物業網上比選
    原標題:徐匯建物業信息大平臺 小區聘物業網上比選  徐匯區百龍小區一臺電梯久修不好,小區業主代表一致同意更換,可是電梯廠商這麼多,選哪家一時犯了難。業委會登上徐匯區新搭建的小區綜合管理數據信息平臺——徐匯物業服務E 站通,符合資質的電梯供應商名錄和相關信息一目了然,經過比選,最終選到了滿意的供應商。
  • 北京朝陽一小區物業用房竟成了酒店?物業經理:我們只管收費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據央視財經,近日,在北京朝陽區的一個小區,業主們發現有一家開在小區內的快捷酒店,佔據了小區中3號樓的地下一層到地上二層,而通過調查,業主發現連鎖酒店所佔用的,實際上是小區規劃的物業管理用房,且一佔就是十年。
  • 合肥大地家園小區兩家物業續:已達成協議 原物業撤出
    原標題:新聞曝光之後|合肥大地家園小區原物業撤出辦公地11月13日,本報報導了合肥瑤海區大地家園小區業委會「解僱」原物業理想人居公司後,後者遲遲不撤場,導致一個小區出現兩家物業的情況,兩家保安還多次起衝突。11月16日,記者採訪了解到,目前,理想人居公司與大地家園小區業委會已達成協議,撤出辦公場地。
  • 選了新物業老物業卻拒絕交接 融僑馨苑業主維權疑遭推搡受傷
    小區業委會嫌老物業服務不周,召開業主大會新聘了一家物業公司,但因程序出現瑕疵無法備案。而老物業非但沒按期撤場,還在繼續收費服務。老物業認為業主大會程序違規,小區也有業主支持老物業,並不大認同業委會做法,甚至還有業主向法院起訴要求「撤銷業主大會決定」。
  • 無錫5家小區成功更換物業,業主身價要漲!
    圖:網帖截圖今年5月,陽光100國際新城C區業委會籌備更換新物業,走正規程序解聘原物業,與心儀的新物業順利籤約,終於在7月成功更換物業。從陽光100國際新城近一年房價走勢來看,自7月更換物業起,房價一直呈上漲趨勢,一改之前房價在1.24-1.25萬/㎡之間上下波動的不穩定狀態。
  • 馬連窪街道辦質疑業主決定,北京古月園小區物業「應急」3年多撤不走
    在海澱區古月園小區,2015年前期物業突然撤離後,馬連窪街道辦事處指定一物業公司進駐「應急」。按規定應急一般不超3個月,但該物業應急服務已3年多。其間,該小區相繼召開3次業主大會,選舉業委會,選聘新物業,但新物業公司至今未能進駐。撤換物業公司難在哪?該小區為何深陷「應急」困局?本報記者進行了深入調查。
  • 紅日香舍苑小區更換物業引糾紛 出動眾保安
    26日上午,家住紅日香舍苑小區的王老伯向溫網記者反映,最近一段時間,小區內徒增了幾十名保安,聽說是更換物業時產生糾紛,新老物業常在小區內發生衝突,居民生活大受影響。  26日上午,記者來到該小區了解相關情況。住戶林阿姨告訴記者,在此之前,沒有人通知她要換物業。據她了解,目前有兩家物業在小區內,新物業說要入駐,而老物業又沒搬出去,就這樣一直僵持不下。
  • 廣州一高檔小區接連失竊 物業:小區太大難管
    (原標題:廣州一小區半個月內接連失竊 業主稱門禁卡18年未變)■某小區內發生入室盜竊的樓房。■業主消防門外有被撬的痕跡。7日晚間,回家的李女士發現沙發上包裡的3700元現金不見了,翻看監控視頻發現,下午小偷從消防門方向進入,戴著手套翻了客廳沙發上的皮包,接著進房間,出來又從酒櫃拿了一瓶紅酒。李女士發現,家裡東西並沒有被翻亂,只是廚房後的消防門有被撬過的痕跡。李女士家的消防門通往消防樓梯,自2004年搬入便沒有更換過。
  • 【法官說法】小區物業不幹活還賴著不走?法官來支招了!
    今年8月,該小區原物業公司終於撤場,新物業公司成功進駐。從籌備成立業委會到成功更換物業公司,歷時一年多,業主們一波三折的集體維權路終於結束。業主想換物業 竟遇多重障礙據業主劉先生介紹,該小區原物業公司是從2014年開始作為開發商前期物業入駐小區進行服務。
  • 景德鎮這個小區停水停電亂成一團!原物業被罷免找不到新物業
    一進小區,記者就被幾十名業主團團圍住。雖然同住一個小區,大家的觀點卻大相逕庭。小區居民由於地理位置或者實際遭遇不同對罷免物業一事有不同的看法。劉大爺今年73歲,腿腳不便,家住10樓。電梯停運了20多天,對劉大爺的生活帶來了極大不便。「罷免物業的名單我籤了,但是當時只是跟我說業主委員會不好,要換掉。
  • 潑皮物業,不是無賴,是無恥!
    如今小區的「魯提轄」,非「業主大會」莫屬。    與前幾十年很多「前期物業」被搞成「終身物業」不同,近幾年物業一進小區變成「凍土」的歷史已經鬆動。物業不再「一駐定終身」。    不難預料:物業更換,將成家常便飯。
  • 小區環保改造難過物業這道坎
    據他介紹,目前北京市生活用水水箱有多種,部分是老式的磚混結構和鑄鋼、鐵皮水箱,大部分小區是不鏽鋼材質的水箱。但這幾種水箱都有缺陷,就是密封性不強。「水箱達不到防鼠、防蠅、防蟑的效果,因此二次供水就難以避免二次汙染。」劉強透露,根據他的工作經歷,不少小區物業根本拿不出來水箱的衛生檢測合格證。「水箱不合格,物業管理公司也不願意在這方面有所投入。所以你很難喝到乾淨的水。」
  • 長沙河西高信·向日葵小區新物業來了老物業賴著不走 原因是……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2月26日訊(記者 孫佔鋒)「幾個月前老物業公司發函說要主動撤場,現在業主大會選聘了新物業公司後,他們卻賴著遲遲不走。」昨日,河西高信·向日葵小區多位業主致電本報廣廈熱線0731-82205019反映,現在新舊物業的正常交接嚴重受阻,居民的日常生活也受到了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