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具山水田園的詩-《滁州西澗》(用心去品讀)

2020-12-18 永不褪色的籃球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滁州西澗》是唐代著名的詩人韋應物的一首寫景抒情詩。作者任滁州剌史時,遊玩至滁州西澗時,寫下了這首詩情畫意的詩。雖然描繪的都是生活中極其平常的景物,但經詩人的渲染,卻雕刻成了一幅意境幽深韻味十足的山水畫,其中蘊含了詩人對自己懷才不遇的一種無奈與憂傷情懷!

我獨愛這生長在西澗邊的野草,是那樣幽靜而富有生機;河岸上茂密樹林的深處,不時傳來黃鸝的鳴叫聲,是那樣婉轉而悠揚。傍晚天空下起了滂沱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樣流得更加急速了;在那暮色煙雨而又蒼茫的荒野渡口,早已空無一人,只有那隻孤獨的小船在風雨飄搖中橫躺在西澗河邊上。

全詩寫景,描繪春遊滁州西澗賞景和晚潮帶雨的野渡情景。前二句寫春景、愛幽草而輕黃鸝,以喻愛平淡,而嫉高媚;後二句寫大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橫的景象,蘊含一種懷才不遇的無可奈何之憂傷。全詩表達了恬淡的胸襟和憂傷之情懷。

詩寫春暮景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詩人獨愛西澗邊生長的幽草,黃鶯在樹陰深處啼鳴。這是最純真最恬淡的自然風光,幽雅景致。暮春之際,詩人閒行至西澗,但見一片青草萋萋。雖然不及百花嫵媚嬌豔,但它們那份堅韌的身姿,那種耐住寂寞、不肯敷衍趨勢的風格,與詩人好靜的性格相符,自然而然地贏得了詩人的獨愛。「獨憐」二字,感情甚為濃鬱,是詩人別有會心的感悟。表露了作者閒適恬淡的心境。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這兩句是說:到傍晚時分,突然下起大雨,春潮上漲,西澗水勢頓時湍急。郊野渡口,原本就荒涼悽冷,此刻更無人蹤跡。只有空舟隨波漂橫。這兩句襯託出閒淡寧靜之情景,可謂是詩中有畫,景中寓情。

作者在詩中流露的情緒若隱若現,開頭以幽草、黃鶯並提,詩人用「獨憐」的字眼,寓意赫然,表露出詩人安貧守節,不敷衍趨勢的寬闊胸襟,後兩句在水急舟橫的悠閒景象中,隱含著一種不在位、不得其用的無奈、憂慮、悲傷甚至有點憤恨的情懷。詩人以情寫景,借景表意,寫自己喜愛和憤恨的景物,說自己合意和不入流的感情,而胸襟恬淡,情懷憂傷,便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 這首詩表達作者對恬淡生活的熱愛與嚮往,對敷衍趨勢的憤恨之情。

相關焦點

  • 每日一首小詩—滁州西澗
    最開始學習這首詩時,就「野渡無人舟自橫」這句在腦子裡盤旋了好多天,而整首詩就如景在眼前。滁州西澗韋應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滁州是今安徽省滁州市,西澗據說是滁州城西郊的一條小溪,有人稱上馬河,即今天的西澗湖,這首詩應該是作者遊覽到滁州西澗時所作的一首寫景入畫 小詩。韋應物,唐朝詩人,出身望族京兆韋氏,自15歲起以三衛郎為玄宗近侍,出入宮闈,扈從遊幸。早年間曾豪縱不羈,橫行鄉裡。安史之亂起,玄宗奔蜀,韋應物流落失職,開始立志讀書。
  • 品讀《滁州西澗》,你所欣賞的風景或人,也就是你自己的寫照
    例如韋應物寫的《滁州西澗》,在他的眼中,唯有這邊的風景才入得了他的眼,合他的心意,他的寫照應該便是這山水田園的恬靜自然。《滁州西澗》意境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 滁州西澗古詩 《滁州西澗》精講
    這首詩表達作者對生活的熱愛。一、默寫《滁州西澗》滁州西澗獨憐_____澗邊生,上有____深樹鳴。________晚來急, ________舟自橫。二、判斷正誤。  1.《滁州西澗》的作者是宋代詩人蘇軾。                    (     )  2.
  • 每日詩歌:今日有雨,今日有有詩——《滁州西澗》韋應物
    滁州西澗[唐]韋應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韋應物是山水田園派詩人,後人每以「王孟韋柳」並稱。詩風恬淡高遠,以善於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其詩多寫山水田園,清麗閒淡,和平之中時露幽憤之情。反映民間疾苦的詩,頗富於同情心。是中唐藝術成就較高的詩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
  • 古詩賞析第十九首:韋應物《滁州西澗》
    注釋1、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澗:在滁州城西的一條河流。 2、獨憐:獨愛,只愛。古詩中「憐」常為「愛」的意思,如「可憐九月初三夜」。3、野渡:郊野的渡口。橫:船隨意漂浮。唐代宗廣德至唐德宗貞元年間,曾先後出任洛陽丞、京兆府功曹參軍、鄂縣令、比部員外郎、滁州刺史、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蘇州刺史等。世稱韋江州、韋左司或韋蘇州。韋應物是山水田園派代表詩人,與王維、孟浩然、柳宗元並稱「王孟韋柳」。韋應物詩風恬淡高遠,以善於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成就頗大,幾入神品。
  • 小學語文古詩《滁州西澗》精講
    這首詩表達作者對生活的熱愛。一、默寫《滁州西澗》滁州西澗獨憐_____澗邊生,上有____深樹鳴。________晚來急, ________舟自橫。二、判斷正誤。  1.《滁州西澗》的作者是宋代詩人蘇軾。                    (     )  2.
  • 詩詞 | 滁州西澗
    《滁州西澗》是唐代詩人韋應物的一首寫景七絕。作者任滁州刺史時,遊覽至滁州西澗,寫下了這首詩情濃鬱的小詩。此詩寫的雖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經詩人的點染,卻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韻之畫,還蘊含了詩人一種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奈與憂傷情懷,也就是作者對自己懷才不遇的不平。【注釋】⑴滁州:在今安徽滁州。西澗:在滁州城西,俗名稱上馬河。 ⑵獨憐:唯獨喜歡。
  • 必背古詩 |《滁州西澗》只是在寫景嗎?
    【賞析】大詩人韋應物在滁州做刺史時,經常到郊外散步,他最喜歡的地方,就是滁州西澗。詩人可急壞了,但看看四周沒處躲雨,索性,就欣賞一下西澗雨中的景色吧!旁邊的郊野渡口,本就人煙稀少,下雨天更覺得荒涼了,只有一葉孤舟,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搖蕩……此情此景下,韋應物不禁詩興大發,創作了這首《滁州西澗》。這首詩中的景色,寫得特別美。
  • 詩文典講詩詞-滁州西澗-野渡無人舟自橫是什麼意思?
    01原詩滁州西澗韋應物是山水田園派詩人的代表,他雖然身在官場,卻不屑於名利爭奪,而是將目光傾注在民間,所以才能留下這樣優美又極富深意的詩作啊。西澗:在滁州城西,俗名稱上馬河。  獨憐:唯獨喜歡。幽草:幽谷裡的小草。幽,一作「芳」。生:一作「行」。深樹:枝葉茂密的樹。春潮:春天的潮汐。
  • 解讀《滁州西澗》: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做好自己就行
    #郝人讀詩詞家族給了他可以依靠的權勢,也給了他文人的強大基因,雖然20歲才開始學文,但苦行僧式的修煉,依然使他成為與王維、孟浩然、柳宗元並肩齊名的一代田園大詩人,並稱「王孟韋柳」。應該也是他家族的力量,讓他在仕途上更任意一些。在洛陽任職洛陽丞時,遭遇排擠,馬上可以稱病辭職,回到京城任職。
  • 韋應物《滁州西澗》詩賞,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滁州西澗》是唐代詩人韋應物的一首寫景七言絕句。作者通過寫遊玩時所見之境,抒發自己對待生活的態度。寫作背景韋應物出生於京兆的望門貴族,韋氏家族不但貴宦輩出,文學方面亦人才迭見。47歲時,去滁州做刺史(正四品下的官階),任職一年,49歲春夏閒居滁州西澗。這首詩《滁州西澗》就是韋應物在滁州呆的這段時間所作。詩歌賞析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翻譯:我唯獨喜愛這生長在河邊的幽草,此時黃鶯在幽深的樹叢中啼鳴著。到了接近傍晚的時候,春潮夾帶著雨水,流的湍急,惟有無人的小船橫向江心。
  • 唐詩學習:韋應物的《滁州西澗》解讀
    唐詩學習:韋應物的《滁州西澗》解讀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澗——在滁州城西,俗名稱上馬河。憐——唯獨喜歡。幽草——幽谷裡的小草。這是作者在滁州任刺史時,到西澗漫遊後作下的一首詩。不僅把春雨荒山野渡的景色寫得優美如畫,而且,含蓄地傳出行人待渡的悵惘心情。這首詩在寫西澗晚潮雨中景物時,特別要提到它的用意造詞之妙。單就詩人對「雨」字的表露為例,在一二兩句中,「澗邊」、「深樹」已多少帶出了晚潮的雨意。
  • 廣益小升初語文古詩詞考點解析:滁州西澗
    廣益小升初語文古詩詞考點解析:滁州西澗 滁州西澗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注釋   1.滁州:現在安徽省滁縣。   2.西澗:在滁縣城西,俗名上馬河。   3.憐:愛。   4.深樹:枝葉茂密的樹。   5.野渡:郊野的渡口。
  • 動靜結合、有聲有色的《滁州西澗》也就只有韋應物寫得出來了
    今天小編就帶你品味一下動靜結合、有聲有色的《滁州西澗》,快來看看吧!滁州西澗〔韋應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出身名門望族,他歷任洛陽丞、縣令、滁州刺史、江州刺史、蘇州刺史等職。韋應物擅於描寫田園風物及隱逸生活,文風恬淡高遠,其中又以五言古詩最為人稱道,白居易就曾讚許他的五言詩「高雅閒淡,自成一家之體。今之秉筆者,誰能及之」(《與元九書》)。
  • 鄭州小學必備古詩解析:《滁州西澗》
    鄭州小學必備古詩解析:《滁州西澗》   《滁州西澗》——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注釋】   ①滁州:在今安徽滁縣以西。   ②西澗:在滁縣城西,俗名稱上馬河。   ③幽草:幽谷裡的小草。   【譯文】   我憐愛生長在澗邊的幽草,澗上有黃鸝在深林中啼叫。春潮伴著夜雨急急地湧來,渡邊無人船隻隨波浪橫漂。
  • 每日一首詩 | 《滁州西澗》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滁州西澗》·韋應物dú lián yōu cǎo jiàn biān shēng獨憐幽草澗邊生,shàng yǒu huáng lí shēn shù míng上有黃鸝深樹鳴。【注釋】: 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澗:在滁州城西,俗名稱上馬河。獨憐:唯獨喜歡。幽草:幽谷裡的小草。幽,一作「芳」。生:一作「行」。深樹:枝葉茂密的樹。深,《才調集》作「遠」。
  • 三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四《滁州西澗》教學知識點
    滁 州 西 澗【唐】韋應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注釋: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澗:在滁州城西,俗名上馬河。獨憐:唯獨喜歡.幽草:幽谷裡的小草。深樹:枝葉茂密的樹。詩意:最是喜愛生長在澗邊的幽草,黃鸝在茂密的樹林深處婉轉地啼叫著。傍晚上漲的春潮伴著密密細雨。郊野的渡口一個人也沒有,只有一隻小船橫臥在水邊。賞析:這是一首寫景的詩,描寫詩人春遊滁州西澗的所見所感,表達了詩人恬淡的胸懷和憂傷之情。
  • 《滁 州 西 澗》
    滁州西澗唐代: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最是喜愛澗邊生長的幽幽野草,還有那樹叢深處婉轉啼唱的黃鸝。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澗:在滁州城西,俗名稱上馬河。 獨憐:唯獨喜歡。幽草:幽谷裡的小草。幽,一作「芳」。生:一作「行」。深樹:枝葉茂密的樹。深,《才調集》作「遠」。樹,《全唐詩》注「有本作『處』」。
  • 三年級語文下冊古詩《滁州西澗》知識點問題匯總
    古詩《滁州西澗》是由唐代詩人韋應物所作,這首詩被收錄在三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四的「日積月累」板塊,看似簡單的一首詩,在教學中,我卻發現了一些知識點問題。滁州西澗唐代:韋應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首先就韋應物這個名字的讀音問題。
  •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滁州西澗》賞析
    《滁州西澗》是唐代詩人韋應物的一首寫景七絕。作者任滁州剌史時,遊覽至滁州西澗,寫下了這首詩情濃鬱的小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