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滁州西澗》,你所欣賞的風景或人,也就是你自己的寫照

2020-12-18 憑欄優讀

都說,人有什麼樣的內心,眼中就會有什麼樣的風景,在下深以為然。我認為,可能是大家都自動的把自己不喜歡的風景和人物都當做背景板給忽略了過去,注意點只為自己內心所在意的風景和人所停留。例如韋應物寫的《滁州西澗》,在他的眼中,唯有這邊的風景才入得了他的眼,合他的心意,他的寫照應該便是這山水田園的恬靜自然。

《滁州西澗》意境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全詩

我的翻譯:我最喜歡憐愛那水澗邊默默生長的野草,不爭光輝,獨自怡然。野草的上方,那茂密的樹枝深處,黃鸝鳥正在鳴叫,一展歌喉。春潮起伏,到了暮色時分,還夾雜著密集的細雨撲面而來,荒涼的渡口處沒有人影,只有一隻小船任憑風吹雨打,在水面上橫擺。

春潮帶雨晚來急

韋應物的這首《滁州西澗》,對我而言,是韋應物最為出名的詩了,他其他的詩詞我最多不過知道名字,裡面的內容走馬觀花般的看了些,卻沒有深入去讀,只有這首《滁州西澗》,讓我讀了進去,讀到了韋應物的某部分內心。

韋應物畫像

《滁州西澗》開篇便寫的很清楚,韋應物喜歡那水邊的野草,而且一個「獨憐」,語氣就越發的強烈了,不喜歡別的,就喜歡這荒無人煙位置的水邊野草。在我看來,即便如此,韋應物還覺得不夠,他接上一句「上有黃鸝深樹鳴」,可能有兩種用意,一種是黃鸝鳥也喜歡,也在為這野草而歌唱,另外一種便是,即便是周圍有樹有黃鸝,有更好的風景,但我韋應物還是喜歡那微弱的野草。

小舟自橫

後面兩句,是韋應物低頭欣賞完了那野草之後,抬頭看到的風景,水中春潮起伏,周圍夾雜的風雨好似都是那起伏的潮水所帶來的,水面之上,沒有主人管理的小船獨自打轉。完成了韋應物對滁州西澗附近周圍風景的描繪。但明明是寫的風景,可誰都能讀出來,他在景中融著他的情。

黃鸝於樹

而《滁州西澗》所包含的情理,歷來專家們便有爭論,我且說說我自己讀後的感覺吧,我以為,這是韋應物在以風景自比或是自我安慰,就好像當年屈原自比幽蘭等是一樣的。前面兩句,作者自比為野草,安守自己的位置,不羨慕大樹上的黃鸝鳥。後面一句則是以水中無主的小船自比,沒有人管我,我自己自由自在自逍遙,任他風雨來襲,我且做好自己。

韋後之亂的韋後也是出自京兆韋氏

什麼樣的人喜歡什麼樣的風景,真的如此。韋應物雖然出身唐代豪門京兆韋家,但多半也只是個旁系子弟,一生為官,鬱郁不得志,四處輾轉流離,不得朝廷中央器重,也沒有為他發聲,就好像那水邊的野草一般,只能看著大樹高聳茂密,上面還有黃鸝歌唱,而自己只能是一株默默無聞的小野草。風雨來臨之際,也沒有人會在意自己,會讓自己如同那每人看管的小船,在風雨中縹緲迴轉。這《滁州西澗》的風景,韋應物寫的,其實是他自己的官宦之路,寫的,是他的人生啊。所以,在韋應物的眼中,滁州西澗的那株野草,格外的吸引他的注意,至於其他的風景,在他眼中,都只能是背景了。

什麼樣的人喜歡什麼樣的景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樣,自己在意的事物,自己在意的人,都和我們自己的人生經歷,或是自己的氣質品味息息相關。一個自小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的人,《富春山居圖》會比街頭巷尾藝術塗鴉更容易接受些吧。一個從小看漫威,打籃球,長大了寫程序的人,你讓他坐在劇院看幾個小時的《牡丹亭》,對他而言也是一種折磨吧。每個人都有自己所看重,都有自己所喜歡的風景事物,或者是人,但每個人所喜歡的東西,其實都是自己的內心的寫照,至少是自己內心的嚮往所在。

筆者最喜歡的女星是韓雪

《奇葩說》裡面有次辯論的例子我記憶深刻,媽媽給孩子買了一雙三千元多的鞋子,可孩子絕覺得太醜了,一點都不酷,媽媽問為什麼,孩子說因為沒有鎧甲勇士的圖畫,而那種有鎧甲勇士圖畫的鞋子,三十五塊錢兩雙。

你眼中的風景便是你自己的寫照

你所欣賞的風景或人,也就是你自己的寫照。

相關焦點

  • 滁州西澗古詩 《滁州西澗》精講
    一、默寫《滁州西澗》滁州西澗獨憐_____澗邊生,上有____深樹鳴。________晚來急, ________舟自橫。二、判斷正誤。  1.《滁州西澗》的作者是宋代詩人蘇軾。                    (     )  2.《滁州西澗》這首詩中描寫了草、黃鸝、春潮、小船等景物。
  • 小學語文古詩《滁州西澗》精講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譯文我喜愛生長在澗邊的幽草,黃鶯在幽深的樹叢中啼鳴。春潮夾帶著暮雨流的湍急,惟有無人的小船橫向江心。注釋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澗:在滁州城西,俗名稱上馬河。獨憐:唯獨喜歡。
  • 詩詞 | 滁州西澗
    《滁州西澗》是唐代詩人韋應物的一首寫景七絕。作者任滁州刺史時,遊覽至滁州西澗,寫下了這首詩情濃鬱的小詩。此詩寫的雖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經詩人的點染,卻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韻之畫,還蘊含了詩人一種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奈與憂傷情懷,也就是作者對自己懷才不遇的不平。【注釋】⑴滁州:在今安徽滁州。西澗:在滁州城西,俗名稱上馬河。 ⑵獨憐:唯獨喜歡。
  • 必背古詩 |《滁州西澗》只是在寫景嗎?
    【賞析】大詩人韋應物在滁州做刺史時,經常到郊外散步,他最喜歡的地方,就是滁州西澗。詩人可急壞了,但看看四周沒處躲雨,索性,就欣賞一下西澗雨中的景色吧!旁邊的郊野渡口,本就人煙稀少,下雨天更覺得荒涼了,只有一葉孤舟,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搖蕩……此情此景下,韋應物不禁詩興大發,創作了這首《滁州西澗》。這首詩中的景色,寫得特別美。
  • 中國最具山水田園的詩-《滁州西澗》(用心去品讀)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滁州西澗》是唐代著名的詩人韋應物的一首寫景抒情詩。作者任滁州剌史時,遊玩至滁州西澗時,寫下了這首詩情畫意的詩。雖然描繪的都是生活中極其平常的景物,但經詩人的渲染,卻雕刻成了一幅意境幽深韻味十足的山水畫,其中蘊含了詩人對自己懷才不遇的一種無奈與憂傷情懷!
  • 每日一首小詩—滁州西澗
    拿了書來看就看到這句「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最開始學習這首詩時,就「野渡無人舟自橫」這句在腦子裡盤旋了好多天,而整首詩就如景在眼前。滁州西澗韋應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這首詩是詩人韋應物的一首七言絕句,是詩人在任滁州刺史時所作。
  • 讀一首詩韋應物《滁州西澗》,一個人的景致,清幽獨賞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唐代: 韋應物《滁州西澗》孟子曰:「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有些事,卻不是那樣,而是惟有一個人時,才能獨得於心,比如一個人獨訪幽境。獨訪時,則行止都隨自己的心。心則大暢,無所顧忌。
  • 鄭州小學必備古詩解析:《滁州西澗》
    鄭州小學必備古詩解析:《滁州西澗》   《滁州西澗》——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注釋】   ①滁州:在今安徽滁縣以西。   ②西澗:在滁縣城西,俗名稱上馬河。   ③幽草:幽谷裡的小草。   【譯文】   我憐愛生長在澗邊的幽草,澗上有黃鸝在深林中啼叫。春潮伴著夜雨急急地湧來,渡邊無人船隻隨波浪橫漂。
  • 解讀《滁州西澗》: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做好自己就行
    公元781年,任滁州刺史的韋應物已經44歲了,也曾年少風流,也曾流離失所,好歹迷途知返。人的命運無常,可能他得感謝安史之亂,正因為安史之亂,唐玄宗李隆基逃離了京城,他這個侍衛長失去了工作,才不得不棄武學文,否則就沒有他的自我反省,也就沒有他後來的華麗轉身。
  • 動靜結合、有聲有色的《滁州西澗》也就只有韋應物寫得出來了
    今天小編就帶你品味一下動靜結合、有聲有色的《滁州西澗》,快來看看吧!滁州西澗〔韋應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煮酒論詩詞這首詩是德宗建中二年(781),作者任滁州刺史時所作。首句從眼前的幽草起筆,幽草雖然不及百花嫵媚嬌豔,但它那自甘寂寞的風格,自然而然贏得了詩人的喜愛,這體現出作者閒適恬淡的心境;「獨」字亦可作「獨自」解——詩人徘徊於澗邊,無他人相伴,只能獨自一人玩賞花草,透露出孤獨彷徨的心緒。
  • 廣益小升初語文古詩詞考點解析:滁州西澗
    廣益小升初語文古詩詞考點解析:滁州西澗 滁州西澗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本篇為作者任滁州剌史時所作。作者遊覽至滁州西澗,寫下了這首詩情濃鬱的小詩。   詩的前二句「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是說:詩人獨獨喜愛澗邊生長的幽草,上有黃鶯在樹陰深處啼鳴。這是清麗的色彩與動聽的音樂交織成 的幽雅景致。「獨憐」是偏愛的意思,偏愛幽草,流露著詩人恬淡的胸懷。
  •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滁州西澗》賞析
    《滁州西澗》是唐代詩人韋應物的一首寫景七絕。作者任滁州剌史時,遊覽至滁州西澗,寫下了這首詩情濃鬱的小詩。
  • 古詩賞析第十九首:韋應物《滁州西澗》
    滁州西澗唐·韋應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注釋1、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澗:在滁州城西的一條河流。 2、獨憐:獨愛,只愛。古詩中「憐」常為「愛」的意思,如「可憐九月初三夜」。3、野渡:郊野的渡口。橫:船隨意漂浮。
  • 韋應物《滁州西澗》詩賞,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滁州西澗》是唐代詩人韋應物的一首寫景七言絕句。作者通過寫遊玩時所見之境,抒發自己對待生活的態度。寫作背景韋應物出生於京兆的望門貴族,韋氏家族不但貴宦輩出,文學方面亦人才迭見。47歲時,去滁州做刺史(正四品下的官階),任職一年,49歲春夏閒居滁州西澗。這首詩《滁州西澗》就是韋應物在滁州呆的這段時間所作。詩歌賞析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翻譯:我唯獨喜愛這生長在河邊的幽草,此時黃鶯在幽深的樹叢中啼鳴著。到了接近傍晚的時候,春潮夾帶著雨水,流的湍急,惟有無人的小船橫向江心。
  • 詩文典講詩詞-滁州西澗-野渡無人舟自橫是什麼意思?
    01原詩滁州西澗「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這情景讓韋應物感到,自己就像這小船,雖然人生的風雨也很急,可他不是仍然沒被擊垮,仍然能保持自在平和的心態嘛?後來,韋應物被調任蘇州刺史,這就相當於省長了,他依舊關心百姓,清正廉明,去世時一貧如洗。
  • 三年級語文下冊古詩《滁州西澗》知識點問題匯總
    古詩《滁州西澗》是由唐代詩人韋應物所作,這首詩被收錄在三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四的「日積月累」板塊,看似簡單的一首詩,在教學中,我卻發現了一些知識點問題。滁州西澗唐代:韋應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首先就韋應物這個名字的讀音問題。
  • 野渡無人舟自橫,周自珩教你背滁州西澗,看看哪個自習女孩還不會
    從《停雲》到《滁州西澗》,出現在我們所喜歡的故事中,和各種細節有關的古詩詞其實有非常之多。雖然背詩還是和以前一樣難,背了就忘,但是這些和喜歡的東西靠在一起的詩詞總給少年非常大的興趣能堅持背下去。相信上少年記憶力這麼差的人一定已經很少見了,所以各位富有詩書氣自華的寶貝們,今天一起跟隨周自珩先生,來了解,並且背誦這首《滁州西澗》吧!
  •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滁州西澗
    滁州西澗【唐】韋應物
  • 唐詩學習:韋應物的《滁州西澗》解讀
    唐詩學習:韋應物的《滁州西澗》解讀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澗——在滁州城西,俗名稱上馬河。憐——唯獨喜歡。幽草——幽谷裡的小草。這是作者在滁州任刺史時,到西澗漫遊後作下的一首詩。不僅把春雨荒山野渡的景色寫得優美如畫,而且,含蓄地傳出行人待渡的悵惘心情。這首詩在寫西澗晚潮雨中景物時,特別要提到它的用意造詞之妙。單就詩人對「雨」字的表露為例,在一二兩句中,「澗邊」、「深樹」已多少帶出了晚潮的雨意。
  • 《滁 州 西 澗》
    滁州西澗唐代: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最是喜愛澗邊生長的幽幽野草,還有那樹叢深處婉轉啼唱的黃鸝。漢族,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於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一般認為《滁州西澗》這首詩是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韋應物任滁州刺史時所作。他時常獨步郊外,滁州西澗便是他常光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