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救世主》:神、道、如來,究竟該如何理解

2020-12-11 紅塵一刀

讀《遙遠的救世主》(電視劇《天道》的原著),這裡面的「道」是個繞不過去的東西,也是這部小說的思想精髓,其中有很多晦澀難懂的地方,涉及到宗教、哲學等內容,我這方面領悟有限,一直不敢寫,怕寫錯了。言語道斷,一說便錯。可是又一想,不說之說不也是錯嗎?反正都是錯,那就寫寫吧,不寫難受。

小說裡多次提到「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這句話,乍一看確實很難理解。

這裡涉及到三大宗教,有些地方可能存在爭議,再者限於一刀的道行,必然有些地方無法理解,我也就說到哪就算哪了。

一、神神在基督教教義裡就是上帝,也就是主,都是一回事兒。神是三位一體的,有三個位格:聖父、聖子、聖靈。也可以理解為三者的本體或本源就是神,三個位格是神的三種不同表現形式,實際上都是統一於神的。

聖父即耶和華、聖子即耶穌基督。聖靈的出處有些分歧,可以暫時理解成一種至善至德的完美精神,或者靈魂。當然這麼說肯定是不準確的,三個位格應該是平等的,因為其本體都是同一個神。

二、道道即是《道德經》中「道可道,非常道」中的第一個道。「道法自然」出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是什麼呢?先天地而生的一個東西,不知道叫什麼,也可能本來就無名,為了方便,就先稱之為「道」吧。道法自然是什麼意思呢?南懷瑾在《老子他說》裡說,「『自然』便是道,它根本不需要效法誰,道是本來如此,原來如此,所以謂之『自然』」。

河上公說,「道清靜不言,陽行精氣,萬物自成也。道性自然,無所法也」。所以道法自然並不是說道要效法自然,或是遵循自然,因為道本來就是自然,不用再效法誰了。

三、如來如來是佛教中佛的十個名號之一,《地藏菩薩本願經》有經文:

爾時有佛,號一切智成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佛壽命六萬劫。……

根據淨空法師的解釋,從如來到佛這十個稱呼都是佛的名號,具足這十個名號的就稱為世尊。世尊也可以看成一個總稱,尊稱,在佛經中,與佛對話的佛弟子都稱佛為世尊。

佛在《金剛經》裡自己對如來進行了解釋: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這句話看起來還是很繞,總之佛講一切不住,如來就是不來也不去。你說他來也不對,不來也不對,所以就是如來,好像來了,也來也沒來。

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這句話把基督、道、佛三教聯繫起來,表達了三教的最高境界。三教的最高境界雖然名稱不一樣,但所指的都是同一個東西。

神、道、如來都是指各自教義裡的覺者,也可以指覺者達到的境界,也即是世界一切的本來。

信基督,信道,信佛,不管信什麼,都不能迷信,要正信,要正確理解教義。只要能悟出教義的真意,最終都可以得道,覺醒。

道不可求,什麼是正信,正信是自求。整天跪在那裡求上帝保佑,求三清保佑,求佛菩薩保佑,保佑你無災無難,幸福美滿,榮華富貴,那沒用,那是迷信。

那這個最高境界是什麼呢,不可說,知道也講不出來,佛都講不出來,只能自己悟、修、證。證到了,自然就知道。因為很多事是說不明白的。

打個比方,我見過一個美女,我要說給你聽,我說得天花亂墜,描述得巨細無遺,你是不是真正能知道這個美女到底長成啥樣呢?我想肯定不如帶你親自去看一眼,你一看就完全明白了,不用多說一句話。你這一眼,勝過我的千言萬語。

總之,神、道、如來,都是指的同一個東西,那是世界一切的本來,真正證到這個東西,於基督即見神,於道教則得道,於佛教則成佛,就可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

相關焦點

  • 遙遠的救世主:小善即大惡,大善最無情
    這部小說名字叫《遙遠的救世主》。那麼,這個救世主,究竟是指誰呢?為什麼「遙遠」呢?他並沒有採取任何像神或者救世主的行為。那麼,什麼是神呢?小說中說:「神」,即是道,道法自然,如來。原來能做老實人辦老實事,就是神。所能創造的,就是神話,僅此而已。
  • 《遙遠的救世主》中最現實的10句話,破譯丁元英的「布局密碼」
    《遙遠的救世主》中最現實的10句話,破譯丁元英的「布局密碼」12年前,一部沒有轟動的電視劇被播出,在豆瓣上卻能發現有著9.1的高分。這句話正是豆豆作品《遙遠的救世主》裡面的一段話。這部小說,不管是從廣闊的視野還是思想深度來講,都是極其罕見的,讓人讀起來十分過癮。
  • 《天道》:如果真的有救世主,那為什麼是遙遠的救世主呢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這是《國際歌》的歌詞,我們的前輩們很早就有這樣預見性的結論了。但當看《遙遠的救世主》這篇小說時還是不由得想起這句歌詞。《遙遠的救世主》是以與救世主毫不相干的音響為主線,小說裡的人物緣起緣落,分分合合,命運糾葛,生死沉浮多被音響相關聯著。芮小丹、林雨峰、劉冰的死以及丁元英黯然從古城離開,肖亞文執掌格律詩公司後重組。靈魂拷問:我們應該怎麼活?是芮小丹、丁元英們那樣活的超然,還是劉、馮、葉們那樣活的世俗?
  • 《遙遠的救世主》:看芮小丹如何讓丁元英愛上他,參透男女那點事
    《遙遠的救世主》:看芮小丹如何讓丁元英愛上他,參透男女那點事郭德綱在2010年做客《魯豫有約》,說明自己不太適合做生意,他是這麼形容自己的:「入佛門六根不淨,入商界狼性不足。」」然而,5年後,這本書的作者豆豆又出了一部經典之作——《遙遠的救世主》。至今仍然是討論不衰的網絡熱點。(這本書後來被拍成電視劇,也就是《天道》。)《遙遠的救世主》這到底是一本什麼樣的書?救世主為什麼很遙遠??
  • 《遙遠的救世主》經典的10句話,認清人性現實,至少讀第一次
    後來才知道電視劇是以小說《遙遠的救世主》為原型的。之前郭德綱做客《魯豫有約》,稱自己不適合做生意,「入佛門六根不淨,入商界狼性不足。」魯豫顯然沒有聽說過這句話,用天真的口吻反問:「經商需要狼性嗎?」這句話正是豆豆作品《遙遠的救世主》裡面的一段話。
  • 《遙遠的救世主》:解析書名「遙遠」與「救世主」二詞,意味深長
    電視劇《天道》是改編自豆豆小說《遙遠的救世主》,電視最大還原尊重了原著。王志文塑造的丁元英這個角色如同弗雷德裡曼完美演繹的《流浪者之歌》般是手到心又到。這部作品也如同丁元英的「得救之道」般引發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和討論。
  • 《遙遠的救世主》中三句經典語錄,句句蘊含哲理,發人深省
    奕心在這裡向大家分享在《遙遠的救世主》這本書中的三句經典語錄,句句蘊含哲理,發人深省。一、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作者豆豆是第一個提出「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的人,強勢文化顧名思義就是強者塑造的文化,而弱勢文化是最普遍的窮人思維方式。
  • 《遙遠的救世主》:文化屬性的起源
    印象裡,是前年讀完的這本書,前些天和同事喝酒聊天說起《遙遠的救世主》的書和《天道》的劇,感慨頗深,特別是「文化屬性」一詞的認知,一種規律被靈活自如地應用在任何領域和事物之上,道家稱之為得道,佛經稱之為成佛,我們稱之為看破紅塵。
  • 《天道》和《遙遠的救世主》的區別是什麼?
    《遙遠的救世主》是豆豆的長篇小說,同時還有《背叛》《天幕紅塵》被稱為「紅塵三部曲」,美學和人生,人生就是一場美學,有人過程詩一樣,天國的女兒一樣,有人活得跟清明上河圖裡面的市井小民一樣,煙火氣十足,無論哪種方式,都是對自己人生的負責任。
  • 《遙遠的救世主》:佛不必外求,而在自己心中
    佛在心中,不必遠求,佛在心中,人生的救世主自然也在心中,不要將人生的希望放在外界,只要內心向善,讓內心擺脫雜念,自己自然能夠入智慧境界。由《遙遠的救世主》改編的電視劇《天道》,其中闡述一個最重要的思想就是人生本無救世主,所以書名叫做「遙遠的救世主」,而真正的救世主就是自己,能救你的也就是自己明心見性的慧心。
  • 看了電視劇《天道》,為何還要看《遙遠的救世主》?原著更加完整
    《天道》是國內非常難得的良心劇,它是按原著《遙遠的救世主》改編的,揭開了「人生命運、或文化屬性」的密碼,小說比現實還現實,在現實社會中,你只能看到其中的「一角」,猶如盲人摸象一樣,在小說中可看到「全貌」 和前因後果,裡面的「逆向思維」是人生事業成功的基石,高人都在使用它,只是普通人不知道而已
  • 《遙遠的救世主》淺談細節對話
    《遙遠的救世主》是電視劇《天道》的原著,書中男主丁元英,從生活當中闡述了對傳統文化的自我認知,其中廣泛的觸及人生、宗教、法律、文化、音樂、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金融股票等命題,所揭示的深層哲理,已遠超出普通人知識架構下的認識境界,這正所謂是「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 《遙遠的救世主》:一部包羅萬象「好書」,3次反駁矯正人心
    在這部由經典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來的電視劇裡,男主人公丁元英,那種天馬行空的思考方式,和對世事、人性洞若觀火的天道思維,一時間就引起了一股『天道』風潮。即便是到了十多年後的今天,這一部令人拍案叫絕的電視劇,也依然擁有著為數眾多的擁躉。
  • 讀《遙遠的救世主》:隨緣、惜緣、不攀緣,文化屬性,階層……
    非讀懂不能理解。在豆豆小說《遙遠的救世主》中,隨緣這個詞兒出現了7次。能夠接觸到這本書,緣起於接觸到王志文、左小青主演的一部電視劇《天道》。在第一集中,肖亞文如是評價丁元英:「是魔、是鬼都可以,就是不是人。」
  • 《遙遠的救世主》背後細思極恐的細節?不是陰謀論是真的
    《遙遠的救世主》真的能給我們打開一扇看世界的窗子嗎?這部書讓傻瓜興奮,讓智者緘默,剩下的讀者小心翼翼地進入「客觀」道路,然後再被一網打盡。因為讀者根本看不清作者的意圖,也看不清作者的排兵布陣,所以都是在跟書裡虛擬的角色交手過招,連作者都看不到,你說怎麼看得懂這部作品?
  • 《遙遠的救世主》中丁元英與劉牧師說的話是什麼意思?
    駱駝穿針的天堂和了妄唯真即是神是什麼意思?為什麼牧師讓丁元英走呢?為什麼說沒人救得了他?想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也很疑惑。雖然《遙遠的救世主》看了不下6遍了,但是這段,我始終沒有搞明白,於是不得不藉助度娘,希望能從中獲得答案。
  • 天道大格局:真正的高人是如何運用窄門思維的?
    那麼,什麼是窄門思維,真正的高人都是如何運用窄門思維的呢?道友們都熟悉這麼一個片斷,芮小丹逮捕了一個窮兇極惡又有文化的罪犯,王明陽。為了讓他開口招供,芮小丹請教了丁元英,在丁元英的點撥下,從而有了一場跟王明陽坐而論道的特殊審判。
  • 《遙遠的救世主》:做人之道,參不透人性,又何談用人和防人
    我是石頭,一個80後,酷愛解讀《遙遠的救世主》。如果可以,請給個關注。擺一道茶,我們一起聊聊關於《天道》中的那些不易被常人理解的想法和思維。做人之道,參不透人性,又何談用人和防人?天道對人性的理解,已經深入骨髓的地步了。當我第1次看天道的時候,是帶一股朝聖的心在看。我很難去把人性中的那些陰暗的東西放在現實生活中去反觀。
  • 《天道》佛與道最本質的區別是什麼?佛本是道又如何解,佛道一心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丁元英在生存、發展,然後走向未來,確定自己做人做事的方式,以及自己內心深處強大秩序的過程,作者寄希望我們能夠見眾生之後,看自己能夠更真實一些。
  • 《遙遠的救世主》丁元英對於基督信仰中「窄門」描述表達什麼意思
    《遙遠的救世主》是豆豆所著的長篇小說,改編成為電視劇《天道》被人熟知,由王志文、左小青領銜主演,一段愛情神話在現代都市的另類演繹,一場驚心動魄的商戰跌宕起伏,更重要是人性的光芒在熠熠生輝,個體文化屬性與命運之間的關係環環相扣,雖然小眾,但是其中的禪機和智慧很適合喜歡思考的人去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