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南站終於站到大灣區風口上!兩大龍頭項目驚現最新規劃中

2020-12-18 騰訊網

眼看著南沙、黃埔、琶洲等兄弟區域近年來重磅產業項目接到手軟,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網際網路數字經濟等高大上的新興產業做得風生水起,守著日均客流在全國數一數二的高鐵樞紐(今年10月1日客流破歷史記錄達76萬人次),自2010年投入使用以來卻始終沒有重磅級的產業項目落戶的廣州南站,估計心裡不是滋味。眼看著高鐵越開越多,而風口吹來吹去,就是吹不到自己頭上,規劃都改了三回,就是沒辦法把滾滾的客流兌換成財流,換誰心裡都得憋出內傷。

從這個意義上說,11月6日上午廣州市發改委公布的《廣州南站地區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5年)》(下簡稱「規劃」),對南站來說絕對是雪中送炭、久旱逢雨:直接對症下藥,給南站送產業項目。

這是廣州南站做的第四次規劃。和之前三次做的是空間規劃不同的是,這次做的是產業規劃。

過去的南站空間規劃修編,只說到東南西北各個片區要發展什麼產業,至於最關鍵的問題:這些產業項目從哪裡來、去哪裡找,都沒有提。但是這次的產業規劃,不僅把產業發展的來龍去脈都捋清楚了,甚至連重點片區的龍頭項目都點出來,就差直接把南站放在風口上對著吹。

這一回,南站真的準備起飛了。

俯瞰廣州南站。

廣州南站,要做世界一流高鐵站

15分鐘到珠江新城,15分鐘到佛山三龍灣,48 分鐘內可到達香港西九龍站,57 分鐘內可到達澳門拱北口岸,1 小時內可到達深圳、東莞、惠州等粵港澳大灣區主要城市,4 小時內可抵達貴陽、南寧、長沙等城市。

從這份規劃中可以看到,廣州南站擁有領先全國的交通通達能力。

據統計數據顯示,廣州南站2018 年旅客總到發量達 1.63億人次,日均到發旅客 44.5萬人次,2019年春運日均到發旅客達 53.2萬人次。而在剛剛過去的今年國慶假期,10月1日廣州南站到發旅客近76萬人,創下歷史新高,客流量繼續維持全國第一。

基於此,規劃提出,要把廣州南站打造成為「世界一流火車站」。

廣州南站要打造成為

全國高鐵樞紐站城融合

產城融合發展的典範

而背靠這些地利,規劃還提出,未來南站要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新興產業全面合作門戶樞紐、現代服務業協同發展示範區,還要為廣州-佛山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極點提供重要支撐,更進一步,南站還要在全國發揮示範作用,成為全國高鐵樞紐站城融合、產城融合發展的典範。

而在具體產業項目上,港澳未來可以在南站提供法律、醫療、財會、認證等高端服務,還可以把港澳高校研發的生物醫藥技術在這裡產業化;而佛山則可以在南站和廣州合作發展高端裝備產業,甚至周邊的南寧、梧州、貴港、玉林等地區加工貿易企業在南站地區設立展銷中心和研發中心。

南站產業規劃處處可見

港澳和廣佛同城之身影

這份規劃裡處處可以看到港澳和廣佛的身影,這兩大政策熱點將成為南站產業發展的源動力。

尤其是規劃方案的地圖上,首次將佛山三龍灣裡幾乎所有的重磅項目都標出來,把它們和南站各個片區放在同一張規劃圖裡,這種細節是以前的規劃方案裡從來沒有出現過的。

規劃將喚醒沉寂已久的廣州南站

描繪出未來產業發展路徑

南站目前的產業發展短板

將由此得到徹底提升

1/

怎麼發展總部經濟和商務服務業?

樞紐核心區龍頭項目:世貿小鎮

目前,南站地區城鄉建設用地規模僅有16.96 平方公裡。核心區大部分已儲備地塊受高壓線遷改和軌道施工影響。外圍片區以現狀舊村、舊廠用地為主。

可以說,南站地區已開發建設地塊較少,且分布零散,未能形成連片發展。

整個樞紐核心區,是南站最便利的地方,一出南站大廳就到了。

按照此前的空間規劃,這裡被稱為「總部經濟與商務服務業組團」,面積 404.27 公頃,產業功能是發展總部經濟和現代服務業。

而在本次產業規劃裡,對這一區域的產業發展路徑的描述為:積極吸引港澳地區知名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及金融、諮詢、人力資源等領域的專業機構在南站片區設立辦事處、分公司、子公司等分支機構,規劃打造富有港澳元素的專業服務業大樓。

這一片區的龍頭項目則是:將策劃打造廣州世貿小鎮。

具體的做法是:充分發揮廣州外國駐穗領事館和外國商會等機構眾多的優勢,整合全市及港澳地區優勢商貿資源,聯合港澳地區知名商會、「一帶一路」沿線及美、日、韓、澳等國家的商會,打造薈萃各國文化、科技、商貿精華的常駐版世貿博覽會。

南都記者還注意到,為何在南站要打造一個以博覽為主的項目平臺,規劃雖然沒有直接說,但是卻舉了兩個例子:

一個是瑞士巴塞爾火車站所在地,每年都會舉行瑞士最大的國際樣品展示會(包括瑞士最大的國際樣品展示會及珠寶、鐘錶等行業展覽,世界上最高水平巴塞爾藝術博覽會);

另一個則是上海虹橋樞紐,在虹橋商務區核心區西側就是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它是世界規模最大的會展綜合體,由50萬平方米展覽場館、24萬平方米辦公會議中心和15萬平方米商業中心三大部分構成,功能定位為商品展示、信息發布、商品交易、跨國採購、高端活動。

此外,雖然這個世貿小鎮暫時還沒有相關的媒體報導,但是規劃中提到的富有港澳元素的專業服務業大樓卻已經有了眉目。

在今年年初舉行的2019年廣州市兩會上,廣州市政協常委、香港籍委員徐美雲建議,在廣州南站建港澳人士綜合服務中心,為港澳人士提供居留證、企業註冊登記等方面的一站式政務服務。服務中心也可成為港澳專業人才中介服務機構內地業務延伸區,可以承接和孵化港澳中介服務業落戶,為內地企業提供如財務金融、科技創新、政策諮詢等專業服務及技術人才。

她的建議已得到廣州市政府部門的積極反饋。廣州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已經表示,廣州南站附近將建設政務服務中心,並附設一個24小時不打烊的智慧政務大廳。該政務中心將設置專門針對港澳人士商務活動的港澳政務服務區域,為港澳人士提供多元化特色優質政務服務。

2/

怎麼發展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

謝村片區策劃龍頭項目:廣州南站國際醫療中心

在南站樞紐核心區的東南邊是謝村片區,面積424.17 公頃,這裡基本上還是村鎮的居住區和零散小廠房為主,有一個大型的農貿市場,但是在南站空間規劃中,這裡被確定為將發展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

在本次產業規劃中在這裡策劃了兩個龍頭項目,一個是廣州南站國際醫療中心,另一個是穗港澳國際健康產業城(番禺園區)。

在具體實施路徑上,前者將大力引進國內外高端醫療服務和醫藥醫療研發機構,布局建設綜合型三甲醫院、國際醫院和心腦血管、腫瘤、口腔、醫學美容等專科醫院,探索發展生物醫藥製品研發、高端特色醫療服務、健康管理等業態。後者將深化與港、澳知名高校在生物醫藥與健康領域的合作,積極爭取國家授權允許港澳服務提供者在南站地區發展高端醫療服務的先行先試政策。

南都記者注意到,產業規劃特別提及,謝村片區儲備用地出讓(生物醫藥)最快將在2020年啟動,這也意味著該片區也有望最新看到具體的產業項目拿地進駐。

而根據南都記者查閱相關資料,中日生物醫藥產業園項目已經基本確定將落戶在廣州南站。

該產業園由日本京都大學創新資本和廣州民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代表中日兩國組織建設,主要作為承接日本進入中國的創新藥、漢方藥、醫療器械、國際合作醫院、兩國科學家交流中心、企業孵化器等中日兩國在生命科學領域合作的載體。

它的規格非常高,是2018年第一屆中日第三方合作論壇上共同見證籤署的兩國52個重點合作項目之一,也是中日兩國在大健康產業領域的第一個國家級合作物理空間。

3/

怎麼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屏山片區:承接深圳及大學城等平臺產業外溢

空間規劃確定要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屏山片區,本次產業規劃也進一步明確了怎麼做。

規劃表示,未來該片區將積極承接廣州天河軟體園、廣州大學城等市屬平臺和深圳地區產業資源外溢轉移,促進廣深信息資源、人才資源共享整合,促進兩地信息服務業強強聯合。

此外,由於原有該片區原有的村鎮工業較多,未來還將統籌推進原有產業項目搬遷改造,探索推行新型產業用地(M0)開發模式,提升區域產業項目承載能力和開發強度。在滿足地區生態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優先承接為南站地區總部企業配套的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項目。

焦點關注

1/

人工智慧與高端裝備產業從哪裡來?

支持廣州地鐵公司上下遊配套企業落戶,和佛山合作

在定位為發展人工智慧與高端裝備產業的石壁片區,產業規劃也提出了未來的產業發展路徑有三條:

第一條是支持現有的支持廣州中車公司、廣州地鐵公司上下遊配套企業落戶南站地區,鼓勵軌道交通配套部件供應商、服務商在南站地區建立跨區域的服務中心、鑑定檢測中心、培訓中心。

第二條則是沿著地鐵7號線找資源,讓廣州國際創新城、廣州大學城、佛山高新區等沿線地區創新資源合作找項目。

第三條則是走港澳路線,探索與香港高校和研究機構在人工智慧與機器人領域建設聯合實驗室、研發中心。

產業規劃還特別提到,積極參與珠江-西江經濟帶、粵桂黔高鐵經濟帶規劃建設,加強與貴陽大數據、桂林旅遊健康、柳州裝備製造等地區優勢產業合作共建,共同打造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載體,強化產業項目對接。支持南寧、梧州、貴港、玉林等地區加工貿易企業在南站地區設立展銷中心、研發中心、設計中心、孵化中心。

2/

哪兩個片區能建住宅公寓?

南站西北邊的韋湧片區和東南邊的屏山片區

南都記者注意到,整個南站地區的發展都是以產業為主,產業規劃中極少提及生活居住等功能,但是只有在兩個片區提及要規劃建設各種住宅公寓,就是南站西北邊的韋湧片區和東南邊的屏山片區,都是在南站核心區之外。

產業規劃表示,韋湧片區將發展總部經濟與專業服務業,其中需要推進片區用地控規調整和大洲村、韋湧村等舊村更新改造,另外將規劃建設高端人才公寓、白領公寓、國際學校等生活配套服務設施,更好滿足廣佛地區高端人才需求,延伸發展相關教育培訓產業。

另外,屏山片區也提出在滿足地區生態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優先承接為南站地區總部企業配套的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項目,未來也將規劃建設高端人才公寓、白領公寓、國際學校等生活配套服務設施。

出品:南都大灣區工作室

採寫:南都記者魏凱

主播:黃海珊 魏凱

音頻編輯:見習編輯 馮奕然

相關焦點

  • 530億項目落戶廣州南站 終於不再被萬博吊打了
    網易房產訊 相比開發得如火如荼的萬博板塊,廣州南站一直很低調。如今,這個板塊也將迎來自己的「高光時刻」,又有錢又有地。先來說說土地。在2020年供地計劃中,廣州南站板塊預計本年度出讓12宗土地,其中有兩塊宅地。
  • 廣州南站正成為大灣區「黃金走廊」上的新高地
    廣州南站於2010年春運投入使用。圖為2018年2月航拍廣州南站。廣報全媒體記者 莫偉濃 攝廣報全媒體記者 楊耀燁 攝大洋網訊 隨著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在2018年9月開通,香港至廣州將僅需48分鐘,從廣州南站轉乘高鐵前往上海只需8小時,至北京只需10小時,省時逾半。而廣州南站的核心樞紐地位再次隨著新線開通被強化。一條因高鐵而形成的粵港澳大灣區「黃金走廊」也全面連通。
  • 廣州北站規模將比南站還大?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獲批!
    日前,《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正式獲批,粵港澳大灣區將重點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目標直指「一小時城軌交通圈」。 網絡圖源 據《花都區2018年重點建設項目投資計劃》顯示:廣州北站未來將建成規模為18臺37線的亞太地區大型綜合交通樞紐,這將超過目前廣州南站
  • 三水北站到廣州南站或只需3站
    /佛山日報記者陳浩森攝(資料圖片)佛山日報訊 記者賓水林報導:城際軌道交通廣佛環線首段(佛山西站至廣州南站)計劃今年通車運營。屆時,廣佛肇城軌有望在佛山西站對接廣佛環線,連接廣州南站,從三水北站到廣州南站或只需3站。這是記者昨日從三水區軌道辦獲悉的。廣佛環線是珠三角地區城際軌道交通網絡的重要一環。
  • 廣州又規劃一個新高鐵站:規模不輸廣州南站,這個郊區未來可期
    廣州規劃新高鐵站:規模不輸廣州南站,這個「郊區」騰飛廣州作為廣東省省會城市和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核心城市,對交通運輸的需求很大。目前,廣州還擁有我國較為發達的陸路交通體系,從公路到高鐵都相當完善,正不斷提升交通樞紐地位。
  • 廣州又規劃一個新高鐵站:規模不輸廣州南站,這個「郊區」將騰飛
    廣州又規劃一個新高鐵站:規模不輸廣州南站,這個「郊區」將騰飛廣州,作為我國廣東省的省會城市,珠三角地區的核心城市,在交通上的需求是非常大的。目前,廣州也擁有了我國較為發達的陸路交通系統,從公路到高鐵都相當完善,並且還在不斷提高交通樞紐的地位。等到2035年,廣州將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重要綜合交通樞紐中心。
  • 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獲批,廣州北站規模將比南站還大?
    日前,《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正式獲批,粵港澳大灣區將重點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目標直指「一小時城軌交通圈」。 廣州樞紐布局以廣州、廣州東、廣州南、佛山西、廣州白雲(棠溪)站為主廣州北、南沙、新塘站為輔的「五主三輔」樞紐,這意味著正在改造中的廣州北站,未來有望成為廣東第一大樞紐。
  • 胡剛:廣州南站地區要朝「站城一體化」方向發展
    「火車站就是城市中心,投資廣州南站就是投資未來!」廣州南站商務區國際招商推介活動近日舉行,開啟全球招商。廣州南站定位打造「世界上最好的火車站」,是粵港澳大灣區軌道交通核心樞紐、全球人氣最旺的高鐵站。
  • 廣州南站規劃首次曝光,下一個CBD指日可待!
    上海有黃浦江,廣州有珠江。上海有外灘,廣州有沙面。上海有陸家嘴,廣州有珠江新城。上海有虹橋CBD,廣州亦有南站CBD。終於等到廣州南站規劃,這意味著南站地塊的開發終於進入實質階段,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邏輯也將為之一變。先說重點,未來的大灣區一定是個「軌道上的大灣區」,這是一次全新的基礎設施升級,它意味著過去在公路時代適用的產業和人口聚集方式,都要面臨巨變。
  • 廣州南站,全新規劃出爐
    再過6年,「廣州難站」也許就不再難了。今天下午,廣州市發改委公布了《廣州南站地區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5)》。2018年,廣州南站旅客總到發量達 1.63 億人次,相當於2.3個白雲機場,日均到發旅客 44.5 萬人次,2019年春運日均到發旅客達 53.2 萬人次,均穩居全國第一。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宇宙第一旺的高鐵樞紐,卻長期因為位置偏僻、商業欠缺、規劃混亂、指引不清等槽點,被網民戲稱為「廣州難站」。
  • 廣州南站地區第四輪規劃出爐,定位「世界上最好的火車站」
    規劃定位: 世界上最好的火車站+大灣區全面合作的門戶樞紐 廣州南站於2010年1月投入使用,至今已近10年,是華南地區最大的高鐵樞紐站,設15臺28線,現狀引入武廣高鐵、貴廣高鐵、南廣高鐵和廣深港客專4生條高鐵,1條城際及2條地鐵線。
  • 「規劃」打造350米高地標!廣州南站定位「世界上最好的火車站」
    《廣州南站周邊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深化》在5日召開的廣州市規委會上獲得通過,規劃提出了做「世界上最好的火車站」的高標準定位;還將打造高350米的站前地標建築!南站核心區效果圖規劃定位世界上最好的火車站+大灣區全面合作的門戶樞紐廣州南站於2010年1月投入使用,至今已近20年,是華南地區最大的高鐵樞紐站,設15臺28線,現狀引入武廣高鐵、貴廣高鐵、南廣高鐵和廣深港客專4生條高鐵
  • 廣州南站最新規劃出爐:打造世界最好火車站!
    「世界上最好的火車站」12月5日,《廣州南站周邊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深化》在廣州市規委會會議上獲得通過,這也是對南站地區所做的第四輪規劃調整。本次規劃針對南站啟用近10年來面臨的問題進行全面梳理,並提出了做「世界上最好的火車站」的高標準定位。
  • 廣州南站規劃再曝新聞,聚焦萬科世博匯新動向!
    01廣州南站規劃再升級2019年底,廣州南站地區再次迎來規劃上的「高光時刻」即將到來:廣州市接連公布了《廣州南站地區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5年)》和《廣州南站周邊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深化》兩大重磅規劃,提出了做「世界上最好的火車站」的高標準定位,以及加快共建廣佛高質量融合發展試驗區,聯合打造萬億級產業集群的宏大目標
  • 廣州首次將佛山三龍灣和南站各片區「同框」規劃
    11月6日晚,廣州市發改委官網發布的《廣州南站地區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5年)》,將沉寂已久的廣州南站未來產業發展路徑清晰描繪出來。這份規劃裡處處可以看到港澳和廣佛的身影,這兩大政策熱點將成為南站產業發展的源動力。
  • 碧桂園TOD紅盤又爆了,5分鐘到南站,三站速達廣州中心
    | 陳村站TOD三龍灣無需多言,其橫跨三區五鎮,經濟總量達2000億元,規劃人口約35-40萬,是廣佛極點上的超級風口。而陳村,則是距離廣州南站最近的一個板塊,並且85%面積納入三龍灣,手握「廣州南站+三龍灣」兩大王牌,劍指龍頭中的龍頭。| 陳村位置示意圖陳村還是頂級流量的入口。要知道,上海,全國軌道密度排名第一,中心城區軌道密度約0.58公裡/平方公裡,而順德陳村,軌道密度超0.45公裡/平方公裡,真正處於全國一線城市水平。
  • 廣州南站地區治理上新臺階 助推商務區加快開發
    廣州城市治理·案例 之 廣州南站今年是廣州南站建成十周年,十年來,廣州南站已發展成為國內客流量最大的高鐵站,隨著廣佛同城化的加快推進,廣州南站地區治理服務水平的升級,南站商務區的投資環境再次備受關注,近日被評為大灣區最具投資發展潛力功能區,為緊鑼密鼓進行的招商開發建設,再添動力。
  • 高鐵+科創+名企 政府點名廣州南站要做大灣區動力
    在廣深港高鐵試運行和深湛高鐵通車的利好消息為廣州南站加碼後,日前番禺區政府再發《加強番順合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注入區域動力》消息,重點提名廣州南站,加入大灣區的大家庭。從華南交通樞紐中心到泛珠CBD,再到粵港澳大灣區南門戶,廣州南站在廣州乃至華南的地位一直舉足輕重。對於入駐大灣區,廣州南站有天然優勢,就是龐大的高鐵交通網絡,這些拉動旅遊、商貿和產業,形成強勢的高鐵經濟。目前總部項目已經引進李錦記醬料集團華南銷售總部、華夏中璟等。新業態總部經濟基地截至2017年累計完成投資49億元,2018年計劃投資10億元、1~5月完成投資4.5億元。
  • 廣東客運樞紐座次生變:這個站超廣州南站成第一,江門、汕頭站擠進...
    8月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網站發布消息稱,《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下稱「規劃」)正式獲批。未來,粵港澳大灣區將重點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目標直指「一小時城軌交通圈」。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注意到,規劃的一大重點在於重點樞紐的布局及其銜接方案。
  • 廣州南站成為「樓市風口」?3億客流,半小時到機場,房價被低估
    但事實上,廣州南站商務片區被很多購房者「遺漏了」? 為什麼說,廣州南站商務片區有望成為「樓市風口」?相信只要大家從廣州南站商務片區產業投資、人口增量、區位交通等影響房價的要素進行分析,便能夠發現廣州南站商務片區正逐步成為廣州版圖中耀眼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