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南站於2010年春運投入使用。圖為2018年2月航拍廣州南站。廣報全媒體記者 莫偉濃 攝
2018年7月19日,廣州南站候車廳,廣鐵女警在現場巡邏。廣報全媒體記者 邱偉榮 攝
廣州火車站。廣報全媒體記者 陳憂子 攝
2018年2月7日,廣州火車站廣州地區春運指揮部,指揮部工作人員向媒體記者介紹指揮部新系統。廣報全媒體記者 楊耀燁 攝
大洋網訊 隨著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在2018年9月開通,香港至廣州將僅需48分鐘,從廣州南站轉乘高鐵前往上海只需8小時,至北京只需10小時,省時逾半。而廣州南站的核心樞紐地位再次隨著新線開通被強化。一條因高鐵而形成的粵港澳大灣區「黃金走廊」也全面連通。
廣州南站始建於2005年,總投資130億元,2010年隨著武廣高鐵正式通車全面投入使用。八年間,廣州南站的戰略定位隨著國家戰略逐步升級。由當初的「銜接珠三角軌道交通的重要樞紐「到「華南地區綜合性交通樞紐」,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南站商務區又被定位為泛珠的CBD和泛珠論壇的落址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際合作的橋頭堡。
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新時代裡,南站是廣深港高鐵的起點,被賦予為大灣區最核心的交通樞紐。有專家形象地稱南站是大灣區「黃金走廊」上的龍頭結點。
2018年1月廣州南站地區規劃修編初稿顯示,未來,廣州南站及周邊地區將從交通集散樞紐向粵港澳大灣區高端要素全球配置的門戶樞紐轉型,從商務辦公集聚區向引領廣州創新發展的創新價值園區集聚區轉型。
廣州站改造
根據廣州鐵路樞紐相關規劃,廣州站改造時間預計為2018年~2022年,將在原址改造,站場規模擴大,站場共設10站臺20股道,其中城際2臺4線,綜合場8臺16線(目前僅7個站臺,7條到發線);同時將省、市客運站合二為一後遷至廣州站內。廣州站引入高鐵、城際鐵路和汽車客運,改造完成後,高端商務客流越來越多,相對應的辦公等需求也會增加,將顯著帶動周邊產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