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堵費是什麼鬼?北京開始了,濟南還多遠?

2021-01-13 大眾網

  近日有消息稱,為了解決「首堵」困境,北京今年可能徵收「擁堵費」, 目前已初步制定了收費政策和方案。先看新加坡和倫敦的政策→_→  新加坡:對進入的車輛每天收費3新元的「道路擁堵費」,公交車除外。

  原標題:壹探│擁堵費是什麼鬼?北京開始了,濟南還多遠?

  近日有消息稱,為了解決「首堵」困境,北京今年可能徵收「擁堵費」, 目前已初步制定了收費政策和方案。

  啥?不知道什麼是擁堵費?先看新加坡和倫敦的政策→_→

  新加坡:對進入的車輛每天收費3新元的「道路擁堵費」,公交車除外。

  倫敦:按區域收費10英鎊。

  簡單說,交通擁堵費是指在交通擁擠時段,對部分區域道路使用者收取一定的費用,其實質,使用經濟手段進行交通管理的方式。

  那麼問題來了,徵收擁堵費對於交通擁堵問題能起到多大作用?

  正方:有效!

  舉例:1996年底韓國首都開徵「交通擁擠費」,汽車通行量減少9%,其中小轎車減少了53%,通行速度提高了一倍,另外葡萄牙首都裡斯本、英國倫敦等城市以及新加坡等國家已經通過徵收擁堵費緩解了交通緊張情況,被實踐證明可行的「擁堵費」。

  反方:存疑!

  所謂中國特色,不能不考慮:「擁堵費」對公車來說,幾乎無關痛癢,因為自己不掏錢。但對於私家車主來說,無疑又增加了負擔,結果可能造就一批「公路特權」,極大影響普通人出行。

  舉例:大家都懂的……

  似乎陷入困境,看看網友們怎麼說:

  老徐時評

  關於#北京交通擁堵費#,我的觀點是:第一,不贊成收!能不收儘量不收;第二,徵收擁堵費後,勢必導致更多的人去乘坐地鐵公交。現在高峰期已經人滿為患的公共運輸能否滿足需要?第三,交了擁堵費以後,如果仍然堵車,收取的費用退還嗎?

  Its_always_rainy_day:首先交通擁堵不全是因為道路設計不合理,再合理的路人太多也會擁堵。其次,所有人都同樣交稅,為啥一部分人開車佔用那麼多交通資源,而一部分人只能坐公交車,這公平嗎?

  吳茨稔:一邊抱怨擁堵,一邊又非要自己開車;一邊抱怨霧霾,一邊又非要自己開車;反正全賴政府就對了,好像擁堵和汙染和每個開車的人沒關係一樣,政府是萬能的,所有事推給政府就對了,而政府一旦管理起來,限行或者收擁堵費,又嫌政府管得多。呵呵噠。

  如葉輕煙to-sky:擁堵費應該只有在尖峰時間段開車到擁堵路段才會收費吧,並不是對所有人收費。你若不想交錢尖峰時間段不開車就是了,或者不走擁堵路段繞道通行。收擁堵費就目前情況來說應該是最實際的治堵手段。至於某些人說應該多修路之類的,那是屬於未來的治堵手段,我們目前最需要的治堵是無法通過修路解決的。

  似乎都有一定道理。兩軍對壘,壹點小編一時也難以決斷啊~~~~

  這位濟南老師兒可能說了,帝都收擁堵費,好像跟咱沒關係啊?

  且慢,因為專家說了,多個城市其實早有了「擁堵費」方案,只是缺一位「帶頭大哥」了……

  振臂高呼,應者雲集的小弟當中,有濟南嗎?小編並不曉得,但濟南市的道路交通情況,我不說你也是知道的。。

  但是,但是,收費=不堵車,這樣的邏輯,好像哪裡不對勁?

  網友說了,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而當一個問題被想到用錢解決的時候,好像錢也很難解決好……(是不是很拗口?)

  而且收費,該怎麼收呢?堵在經十路上收不收?堵在經十路旁邊的小路,又怎麼收?好像都是問題。。。

  對於北京收取擁堵費,各位壹粉大人,您是什麼看法呢?歡迎跟帖討論!

  (齊魯壹點)

相關焦點

  • 北京徵收交通擁堵費擬入法 正研究收費標準
    收擁堵費需要先立法  昨晚的政務諮詢會上,北京市交通委委員容軍一開場就提到擁堵費入法的問題。他表示,治理北京的交通擁堵需要有法律支撐。今年,除了行政手段,將更多通過法律和經濟手段來治理。「當然,不管什麼手段,需要法律先行。」
  • 北京擁堵費漸近:已初步制定方案 政策落地倒計時
    從設想到研究探索,再到初步制定方案,北京距離開徵擁堵費已經越來越近了。昨日,市政協召開了霧霾治理問題提案辦理協商會。會上,針對委員提出本市開徵擁堵費的建議,市發改委、市環保局、市交通委等部門答覆表示將予以部分採納,目前北京初步制定了本市交通擁堵費收費政策方案和技術方案,目前正在組織進一步深入研究和論證。
  • 北京收交通擁堵費擬入法 正研究收費標準施劃路段
    收擁堵費需要先立法  昨晚的政務諮詢會上,北京市交通委委員容軍一開場就提到擁堵費入法的問題。他表示,治理北京的交通擁堵需要有法律支撐。今年,除了行政手段,將更多通過法律和經濟手段來治理。「當然,不管什麼手段,需要法律先行。」
  • 徵收擁堵費?發放郊區牌照?北京交通委回應——
    徵收擁堵費?發放郊區牌照?北京交通委回應—— 2020-12-10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倫敦擁堵費政策失靈啟示錄
    2003年,時任倫敦市長肯·利文斯頓,決心大力整治倫敦的擁堵問題,核心措施就是徵收「擁堵費」。從當年2月開始,倫敦對工作日7:00-18:00時段進入市中心規定區域內的車輛徵收每天5英鎊(目前收費10英鎊)的擁堵費。倫敦市區688個攝像頭安裝到位,監視著出入車輛。車輛在通過帶有紅色「C」標誌的街道關卡時,牌照號都會被攝像頭記錄下來。計算機識別系統會準確讀取車輛的牌照號,對此輛車收取擁堵費。
  • 道路壓力下,擁堵費離我們還遠嗎?從倫敦失敗案例中吸取經驗
    日前,北京市交通委就小客車數量調控方案向社會徵求意見,其中「擁堵費」在網絡上引發了熱議。實際上這並不是北京第一次提及擁堵費,早在2016年,北京就出臺了《關於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其中明確指出要研究交通擁堵收費政策。
  • 北京制定交通擁堵費方案 專家:治堵核心是減汽車數量
    北京市已制定「交通擁堵收費」方案,北京交通大學教授王衍用對中國網記者表示,若收取擁堵費再執行限號,會引起民眾反感。治堵核心是減少汽車保有量,將數字控制在基本不太擁擠的狀態。  北京目前正執行工作日每五日輪換限號出行政策,此次再制定「交通擁堵費」方案,對此,王衍用表示,「如果是在非限行日子收取,是不合理的。」他說:「許多人會認為,限行時不能開車外出,若收取擁堵費同時執行限號,則會引起民眾反感。」  他還稱,此次控制交通保有量的舉措是值得肯定的,「數字上應再縮小,因為如果車量太大,擁堵問題是無法解決的。」
  • 北京將開徵「擁堵費」方案擬20日公布
    擁有全國最多車輛的北京,即將採取實質性手段控制機動車快速增長。昨日(12月7日),近來「最熱」的車界傳言「北京治堵新方案」得到落實:國務院原則同意北京治堵方案,北京市將儘快修改完善後並抓緊落實。據接近北京市交通委的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上述方案包括收取城市擁堵費等,或將在本月20日左右正式公布,並徵求社會意見。
  • 擁堵費:解決擁堵的一劑良藥?
    在來信來電中,有不少人提出了徵收擁堵費和發放郊區牌照等政策建議。北京市交通委表示,對於擁堵費和郊區牌照等其他政策建議,市有關部門將結合落實城市總體規划進一步研究論證。北京市未來是否要收取擁堵費?擁堵費能否成為解決「首堵」的一劑良藥?這成為輿論和公眾關注熱點。
  • 徵收擁堵費?發放郊區牌照?北京交通委回應
    此外,還提出了徵收擁堵費和發放郊區牌照等政策建議。市交通委今天上午表示,對於擁堵費和郊區牌照等其他政策建議,市有關部門將結合落實城市總體規划進一步研究論證。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孫宏陽監製:張力編輯:初心流程編輯 吳越
  • 是否徵收擁堵費?發放郊區牌照?北京有關部門正研究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是否徵收擁堵費?發放郊區牌照?有關部門正研究今年6月1日至6月30日,市交通委就小客車數量調控政策優化方案公開向社會徵求了意見。此外,還提出了徵收擁堵費和發放郊區牌照等政策建議。市交通委今天上午表示,對於擁堵費和郊區牌照等其他政策建議,市有關部門將結合落實城市總體規划進一步研究論證。
  • 談了十幾年的「擁堵費」,究竟有沒有實施可能?
    「擁堵費」雖然還未在全國徵收,但大家對其並不陌生。隨著經濟發展,居民生活條件的改善,擁有車輛的家庭越來越多,城市車輛擁堵情況也日漸嚴重,「擁堵費」被提及的頻率也越來越高。 以北京為例,有關「擁堵費」的討論可以追溯到2010年,當時北京出臺了28項緩解交通擁堵的措施,其中就提到了要擇機徵收交通擁堵費,從那之後,「擁堵費」就成了座上賓,幾乎年年都會談到。 2020年也不例外。
  • 北京徵收擁堵費、發放郊區牌照?有關部門正研究
    此外,還提出了徵收擁堵費和發放郊區牌照等政策建議。市交通委今天上午表示,對於擁堵費和郊區牌照等其他政策建議,市有關部門將結合落實城市總體規划進一步研究論證。(責任編輯:楊昊嶽)相關閱讀: 北京朝陽三年內整治提升697條背街小巷 57項重點工程構築副中心城市框架 佔北京重點工程總量近五分之一 全文丨北京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北京開啟迎春消費月 含逛大集、年夜飯預訂等300項活動【來源:北京日報】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擁堵費屢屢被提及 為何難開徵?真能治堵嗎?
    此言一出,再次引發民眾對擁堵費的關注,有人驚呼:這是不是意味著擁堵費要來了?擁堵費,「只聞其聲不見其人」所謂擁堵費,指的是在交通擁擠時段,對部分區域道路使用者收取一定費用的價格調節手段。事實上,北京研究擁堵費,已有長達十年的歷史。
  • 擁堵費屢屢被提及!為何難開徵,真能治堵嗎?
    至今,擁堵費的報導時不時見諸報端,但仍然「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徵收擁堵費,難在哪兒?這或許可以從過往官方的一些表態中尋得答案。北京市交通委新聞發言人容軍在2017年北京市兩會期間表示,擁堵費政策的實施還沒有時間表,政策涉及面大,政府將會慎重研究。是叫擁堵費,還是叫減排費,還是兩個都包含,都不確定。此外,還要就具體收費方式、技術路徑、收費區域等方面進行充分研究。
  • 倫敦怎麼徵收交通擁堵費
    豎立倫敦市中心路邊的牌子提示司機繳納擁堵費(新華社)爭論多年倫敦從2003年2月開始徵收交通擁堵費,是歐洲首個對汽車進入市中心收費的城市。首先,進入市中心,看到馬路邊醒目的標誌牌,駕駛者就明白已進入了徵收擁堵費區域。這個標誌牌上印著巨大英文字母「C」,其上方用英文寫著「擁堵費」,下面注有收費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早上7時至下午6時」。其次,交費也十分方便,許多停車場、加油站、郵局等都有專門的交費點,上網或用手機交費同樣可行。此外,事先交費、辦理月票、年票等,還可以享受「打折優惠」。
  • 倫敦,「得罪人」的擁堵費
    那一年2月,利文斯通頂著巨大的壓力在倫敦市中心實施交通「擁堵費」政策,美國駐英大使館對此卻不予理睬,拖欠擁堵費約150萬英鎊。利文斯通忍無可忍開炮痛罵,他在接受廣播節目訪問時說:「如果問我要怎麼處理,我會把大使館的車子全部扣留,再把它們撞爛,但這對我來說並不合法。」  按照當時的規定,周一到周五早7點到晚6點半之間,駕車進入倫敦中心區的司機每天必須繳納5英鎊擁堵費。
  • 北京市交通委:徵收擁堵費,不能議而不決
    北京市交通委日前表示,在就小客車數量調控政策優化方案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過程中,有不少群眾建議出臺徵收擁堵費和發放郊區牌照等政策。對此,北京市有關部門將結合落實城市總體規划進一步研究論證。或許是因為有「擁堵費」這樣的敏感詞,消息一經發布,蹭地衝上熱搜引發熱議。事實上,這不是北京首次討論擁堵費問題。
  • 推行擁堵費,倫敦為什麼失敗?
    據《東方早報》報導,倫敦五年前推出車輛擁堵費徵收方案,已收了8億英鎊,但現在交通狀況卻毫無改善。審視已經推行五年的倫敦擁堵費,其得失有很多,主要有三點值得一提。  其一,徵收擁堵費帶來的效果在逐漸消退。
  • 談談交通擁堵費的全球實踐
    佛山、廣州等城市已開始對購車進行補貼來救市。但呼聲之下,限購城市並未回應,政策的出臺和鬆綁非朝夕之事。同樣,限購限行政策在治理交通擁堵方面作用幾何,仍值得思考。是否有其他更好方式來緩解這一難題,這方面,國外的做法或許能給予一些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