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就「扇貝戰爭」達成共識

2020-12-17 新華社新媒體

英法就「扇貝戰爭」達成共識

海洋

英國和法國5日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說,雙方當天全天磋商「塞內灣等英吉利海峽東部水域扇貝捕撈」議題,就原則性問題達成一致。

路透社和法新社報導,雙方漁業和政府部門代表5日在英國首都倫敦談判後達成共識。當天焦點是獲準在爭議水域作業的漁船尺寸。

英法漁民5年前因捕撈扇貝爆發衝突,雙方漁民從那之後每年談判捕撈協議,但今年早些時候舉行的談判陷入僵局。法國政府把每年5月15日至10月1日設為扇貝禁漁期,但英國政府允許漁船常年作業。在盛產扇貝的塞內灣,符合一定尺寸標準的英國漁船可在距法國海岸線12海裡以外的公海作業。

按照先前協議,長度15米及以上的英國漁船不得進入相關水域作業。雙方5日磋商後同意,長度不足15米的英國漁船今後同樣不得進入相關水域,條件是這部分漁船主獲得「合理賠償」,具體細節將由雙方7日在法國首都巴黎協商。

英法漁民上周爆發被多家媒體稱為「扇貝戰爭」的衝突。超過30艘法國漁船8月27日晚至28日凌晨在法國北部塞內灣公海水域圍堵5艘英國漁船,阻止對方捕撈扇貝。雙方漁民相互叫罵、投擲物體甚至駕船衝撞。英國漁船最終撤退,所幸雙方沒有人受傷。

英法雙方5日還協商同意,英方漁船依照自願原則遵守法國政府在塞內灣設置的禁漁期規定。

英國西南漁民組織負責人吉姆·波特斯強調,只有英方漁民獲得充足賠償,兩國磋商才能結束。他說,法方開始談判前就「扇貝戰爭」向英方表達「遺憾」。

法國行業代表帕斯卡爾·科凱說,磋商達成雙贏結果。不過,波特斯和科凱對協議有效期說法不一。波特斯說,協議僅今年有效;科凱說,協議2018至2019年捕魚季均有效。

法國農業部長斯特凡納·特拉韋爾4日說,一旦法英漁民再次爆發類似「扇貝戰爭」的衝突,法國海軍將介入。英國農業、漁業與食品大臣喬治·尤斯蒂斯5日早些時候說,相信法方會調動更多安全資源,類似衝突不會重演。

按照路透社的說法,「扇貝戰爭」發生在英國準備脫離歐洲聯盟期間,漁業和特定水域準入條件對英國政府而言是敏感議題。(完)(新華社專特稿)

關鍵詞:「扇貝戰爭」(Scallop Wars)

相關焦點

  • 英法「扇貝戰爭」預演脫歐後漁業衝突,英國捍衛「我們的海」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29日報導,40艘法國漁船試圖阻止5艘英國漁船進行捕撈扇貝,最終英國漁船率先撤退。媒體口中的這次「扇貝戰爭」是一場已耗時15年的衝突,其背後的歷史甚至可追溯到數百年前。在英國脫歐的背景下,英法如何共享漁業資源再次因為這次衝突引起了更多關注。
  • 舌尖上的「脫歐」 英法「扇貝大戰」開啟 漁民幹架
    央視網消息:當地時間8月28號晚至29號凌晨,英法兩國捕撈扇貝的漁民在英吉利海峽爆發衝突。近日,央視記者探訪了衝突發生海域附近的法國諾曼第地區,法國漁民表示,如果有必要,還會第二次把英國漁民「趕出去」。
  • 英法慫恿的蘇伊士運河戰爭
    英法的侵略行徑,在世界各地引起強烈反對。蘇聯宣市:如英法不停火,蘇將對英實施核攻擊。  英法為奪得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與以色列聯合,於1956年10月29日,對埃及發動了突然襲擊,這就是第二次中東戰爭,又稱蘇伊士運河戰爭。  蘇伊士運河是埃及境內一條國際通航運河,全長175公裡,溝通了地中海和紅海,縮短了歐亞兩洲的航程,是溝通歐、亞、非三洲的要道,戰略位置十分重要。運河自開通以來,一直為英法所控制。
  • 扇貝戰爭或再起 扇貝的食療價值你清楚嗎
    據路透社9月13日報導,法國農業部當日發表聲明,稱英法兩國漁業協會間就扇貝捕撈展開的談判沒能達成協議。  英法漁民5年前因捕撈扇貝爆發衝突,雙方漁民從那之後每年談判捕撈協議,但今年早些時候舉行的談判陷入僵局。法國政府把每年5月15日至10月1日設為扇貝禁漁期,但英國政府允許漁船常年作業。
  • 蘇伊士運河戰爭,美國一反常態聯手蘇聯對英法施壓,原因何在?
    到9月中旬,英、法、以三國已經完成了戰爭準備。 此時馬爾他島、賽普勒斯、利比亞和以色列等地區三國共投入了22.9萬人,7艘航空母艦,178艘其他作戰艦艇,飛機1261架。納賽爾對此也毫不畏懼,集結了15萬軍隊,530輛坦克,500多門火炮以應對即將到來的侵略戰爭。
  • 一場由貝類引發的戰爭,居然跟扇貝有關
    一場由扇貝引發的英法漁民「海戰」 註:英法漁船發生衝突的場景 事件回顧 Event Replay
  • 世界歷史上的世仇,英法戰爭、法德戰爭
    一,英法世仇。在德國崛起之前,英法就是一對冤家;隔著一條窄窄的英吉利海峽,相愛相殺數百年。英法百年戰爭,從1337年 斷斷續續一直打到了1453年,長達116年,是世界最長的戰爭,最後英國王室完全喪失了在歐洲大陸的領地。
  • 英法百年戰爭之八大戰役
    百年戰爭的原因可以追根溯源至英格蘭王室的出身。英格蘭王室是來自法蘭西諾曼第的諾曼人,英格蘭王室在繼承英格蘭王位的同時也是繼承著諾曼第公國的公爵頭銜和相應的土地,但諾曼第公國是法蘭西國王的附庸。因此在百年戰爭中,法蘭西想盡辦法試圖獲得英格蘭在法蘭西的封地。1328年,法蘭西國王查理四世死後絕嗣,與他血緣關係最接近的男性是他的外甥——英格蘭愛德華三世。
  • 法王和屬下阿基坦公爵的矛盾,引發了英法百年戰爭
    在古代英法兩個國家經常互相爭鬥,也經常聯手跟別的國家搶奪利益。本身這兩個國家(甚至歐洲各個國家)之間的關係就非常複雜,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通婚造成的王位。土地繼承糾紛。英法兩國在十四到十五世紀曾經爆發了一場長達百年的戰爭,不過有些人認為這張戰爭既可以看作國家和國家的戰爭,也可以看作一場內戰?究竟為什麼?大家慢慢看來……英國金雀花王朝早在12 世紀便在法國擁有大量土地和財產。由於金雀花家族在法國擁有土地,他們據此自認為屬法王諸侯,但法王則並不信任他們的這些英國表兄弟。
  • 中日首次共同修史不畏敏感:「侵略戰爭」上達成重要共識
    2006年10月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華時與中國領導人達成的共識:啟動針對中日歷史問題的共同研究。同年12月,中日雙方政府各選派10名學者組成研究委員會,由中國社科院近代史學術委員會主任步平擔任中方首席代表,日本政策研究大學大學院教授、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北岡伸一任日方首席代表。
  • 1956年蘇伊士運河戰爭,為什麼美國不支持英、法,反而壓制它們?
    ,後來一般稱為第二次中東戰爭。  令人不解的是,美國不支持英、法,反而聯合蘇聯共同壓制英法,並取得最終的勝利。這是為何?  用一句老話概括就可以了: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一、美國急於爭奪中東地區的利益  中東地區在此之前一直就是英法兩國的控制區域,延續至今的巴以矛盾其實就是英國人埋的雷。二戰之後,歐洲急於從廢墟中恢復,作為工業血液的石油就成了重中之重。這場戰爭表面上是英、法、以與阿拉伯世界的戰爭,其實是英、法與美、蘇之間在爭奪中東的控制權。
  • 公海漁業捕撈引英法「扇貝大戰」| 綠會關注BBNJ談判
    扇貝這種美味海鮮,向來飽受食客們喜愛。不過最近,一場由大扇貝引起的兩國「戰爭」,在著名的諾曼第附近海域上演了。法國諾曼第的海域,歷史上就是深海扇貝產區。8月28日晚上,英國人和法國人為了搶「扇貝」打起來了。
  • 第二次中東戰爭:英法以聯手欺負埃及,美蘇竟罕見一起勸架
    而以色列作為埃及的敵國,並且受困於蘇伊士運河的封鎖,於是也加入了英法陣營,這三個國家一拍即合,決定通過武力來解決這個問題。而考慮到以色列背後有美蘇的支持,便決定讓以色列作為挑起戰爭的角色。於是,圍繞蘇伊士運河的第二次中東戰爭,悄然打響。
  • 英法百年戰爭:中世紀鼎盛時代的諸國大戰
    公元1337-1453年間,英格蘭王國、法蘭西王國之間進行了一場長達116年的戰爭,堪稱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戰爭之一。此戰促使法國完成了民族統一。而丟失了法國領地的英國轉而走上了海外擴張之路,逐漸成為殖民帝國。 英法百年戰爭造成了哪些重要影響呢?
  • 法國聖女改變英法百年戰爭格局?這位烈女不簡單!
    1460年英國玫瑰戰爭期間的北安普頓戰役,據說是英國首次使用炮兵隊的戰役。這時期是在英法百年戰爭結束之後,英國總結了百年戰爭後期慘敗於法國炮兵隊的經驗,因此也開始著手建立炮兵隊。但是說起法國炮兵隊建立,這還是要歸功於聖女貞德,這是我最崇敬的中古歷史人物之一。
  • 中法就國際航班問題達成共識,三大航法國航班恢復正常
    中法航班恢復啦!雙方歡迎法航恢復經營每周2班巴黎至上海的航班,並期待其恢復經天津至北京的額外1班。據財政部消息,7月21日,第七次中法高級別經濟財金對話以視頻形式舉行,對話期間,雙方就包括中法國際航班在內的一系列重大事項達成共識。
  • 2020丨公元1420年:聖女貞德與英法百年戰爭
    這兩大家族分別來自法蘭西和英格蘭王室,從14世紀上半葉,為了爭奪領地、王位繼承權和經濟利益,開啟了長達百年的英法戰爭。但此時,法蘭西國王查理六世卻將女兒凱薩琳·德·瓦盧瓦嫁給英格蘭國王亨利五世,難道真的是偉大的愛情衝破了政治利益的枷鎖?實則不然,這段婚姻關係正是政治算計與妥協的產物。
  • 校場:為澳大利亞戰爭罪行辯護的英法都幹過什麼
    隨著事件的發酵,美、英、法等西方國家也紛紛跳出來為澳大利亞「站臺」,其缺乏邏輯性的滑稽言辭,不免讓人去聯想他們是不是在對自己本國的戰爭罪行欲蓋彌彰。其實說起戰爭中的反人類罪行這件事情,澳大利亞畢竟只能算一個「後進國」,相比於其他主要西方國家,澳大利亞地處偏遠、人口稀少,參加過的戰爭著實有限。參加的戰爭少,戰爭犯罪自然也會少一些。
  • 英法漁民因撈扇貝起衝突
    英法漁民因撈扇貝起衝突海洋英國、法國和歐洲聯盟29日分別呼籲,英法漁民本周早些時候因打撈扇貝發生的海上衝突儘快平息。【圍攻】據英國廣播公司和美聯社報導,27日夜至28日晨,35艘法國漁船在法國北部塞內灣的公海水域圍堵5艘體量較大的英國漁船,抗議對方「掠奪」扇貝。雙方爆發衝突,所幸無人受傷。依據英法涉事漁民的描述和法國媒體拍攝的視頻,雙方相互叫罵,互擲石塊、金屬鉤環等,並發射至少一枚照明火箭。
  • 越南戰爭美國都參戰了,英法為何袖手旁觀?其實原因沒那麼簡單
    越南戰爭美國都參戰了,英法為何袖手旁觀?其實原因沒那麼簡單越南戰爭也被稱之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越南人將其稱之為越南抗美戰爭,這場戰爭從1955年開始一直打到1975年,在此期間北越軍隊在蘇聯、中國的援助下擊敗了在美國、韓國支持下的南越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