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古人鑄劍用活人祭爐,添「靈性」,背後的科學依據

2020-12-17 騰訊網

他們無法解釋自己將鐵變成「接近鋼」的技術過程,因此會歸結到神秘學的領域。

古代流傳不少的神兵利器,有湛盧劍、魚腸劍等,都凝聚了古人的精湛鑄造技術與智慧。相傳,古人鑄劍時會以「活人祭劍爐」完成祭祀,如幹將劍與莫邪劍就是如此。

以「活人祭劍」鑄成的幹將與莫邪,留下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傳說幹將及莫邪本是一對夫妻,一生都在追求鑄造出一對絕世名劍。他們奉楚王之命鑄造名劍,多次嘗試後都失敗,後來莫邪眼看丈夫幹將,每天對著劍爐愁眉不展,她想起上古「活人祭祀劍爐」可得名劍的傳說,隨即趁丈夫不備,縱身躍入劍爐,最終令兩把利劍出世。幹將為了紀念妻子,將兩把利劍的名字取作幹將莫邪。

在活人祭劍的例子中除了幹將、莫邪,還有兩個神兵利器也是活人祭祀產生。據《吳越春秋.闔閭內傳》記載,一位鑄劍者貪圖賞賜,為了鑄成神兵,殺了兩個兒子祭煉了吳鴻、扈稽。但卻被混入普通吳鉤中,於是他大喊兩個兒子的名字:「吳鴻、扈稽,我在於此,王不知汝之神也」,兩把神兵自動飛出,貼到了他的胸口。

這類故事多半只是傳說,而事實上古時確實有不少鑄劍師鑄劍時會「活人祭劍爐」,方式非常殘忍。現在重視科學的社會,看來這種方式充滿盲目。不過這種方式鑄出的寶劍,真的堅固耐用嗎?

在古代,科學技術不發達,古人會將自己無法理解的東西,歸結到神秘學的領域。他們認為天地萬物皆有靈性,用金屬打造的最好武器,也應該具備靈性。然而,祭祀在民間是永恆不變的習慣,古人鑄劍時候自然也會為「靈性」祭祀。鑄劍師希望祭祀令鑄劍過程順利。畢竟,古代高溫冶煉技術並不先進,鑄劍很容易發生事故。所以,古代鑄劍師認為,鑄劍時以活人祭輔助,既能減少安全風險,還能令寶劍的出爐,富含人所特有的「靈性」。富含人類靈性的寶劍,使用起來也會更加得心應手。

從科學的角度出發,以上觀點無疑並不成立。但活人祭劍,確實可以讓出爐的寶劍變得堅固耐用。因為古代鑄劍師鑄劍時,沒有現在的高溫爐,他們只是用木炭燃燒的溫度來炙烤金屬。古人所使用的武器和工具,大多是由鑄造而成。而鐵的熔點溫度高達1500攝氏度,所以,僅憑木炭燃燒的溫度顯然無法達到鐵的熔點。由於人體儲存著大量脂肪,脂肪經過高溫炙烤會轉化成高濃度的油脂。而這些油脂就是高溫助燃劑,它們會讓爐火溫度超過鐵的熔點。

鍛造出堅固耐用的武器或用具,關鍵點在於淬火。高溫淬火可以剔除金屬中含有的雜質,經過反覆高溫淬火的兵器與用具,就會變得堅固耐用。古代鐵匠反覆錘打鐵坯的原理也就是如此。另外,鑄劍時以「活人祭劍」輔助還有一點好處,就是人體血液中含有大量的碳,在高溫燃燒下血液中的碳會快速產生碳分子。碳分子會與高溫熔化後的鐵相融合,產生化學反應。

這種化學反應,會把鐵材質轉變成一種接近於鋼的金屬材質。鋼相比起鐵不但堅固耐用,而且還不容易生鏽。隨之用活人祭祀鑄出的寶劍,也就更加堅固耐用了,這就是為何會成為古人口中的神兵利器。由此看來,古代鑄劍師用活人祭祀得到神兵利器的傳說,並非全無道理,而是他們無法解釋自己將鐵變成鋼的技術過程。

那麼,為何古人不以動物祭祀,而是要用活人祭劍爐呢 ?古人很大可能有過用動物祭祀劍爐,來替代活人,但他們會認為人要比動物更具靈性,所以活人祭祀出爐的寶劍,要比動物祭祀的,更堅固耐用、鋒利。從科學角度出發,促成這一結果的原因是,人體骨質中含有大量微量元素,要比動物的多出很多,比如鈣、磷、鐵。另外,人體血液中還含有大量的鹽分。需要知道,這些微量元素是可以幫助金屬排除雜質,而鹽分能夠提高爐火溫度。

到了後來,由於生產水平的提升,不用「祭劍」也能融化生鐵,但也存在有「活人祭劍」的個案。

相關焦點

  • 古人鑄劍真的會用「活人祭爐」嗎?
    古代流傳不少神兵利器,有湛盧劍、魚腸劍等,均凝聚古人精湛鑄造技術與智慧。據傳說,為了鍛造出寶劍,古人鑄劍時往往會以「活人祭爐」,幹將劍、莫邪劍就是如此。傳說幹將莫邪本是一對夫妻,一生都在追求鑄造出絕世名劍。
  • 幹將莫邪人劍合一,古人鑄劍為什麼用活人祭爐?
    幹將莫邪鑄劍為什麼鑄劍要用活人祭爐呢?歷史上幹將莫邪夫婦鑄劍的時候,花了足足三個月的時間,都沒能把鑄劍所用的礦石融化開來。不過,鑄造這兩把寶劍的主要材料實際上是鐵礦石,而不是銅礦。銅的熔點是1083度,鐵的熔點是1535度,而在青銅器時代,人們大都是用木炭來鑄造武器。那麼鐵比銅超出的這五百多度,是燃燒再多的木炭都不能夠達到的。
  • 古代鑄劍為什麼要用活人祭劍,原來真的有科學依據
    中國的鑄劍工藝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在世界上說我們是第二,沒有哪個敢說第一,可是現代工藝的發展,感覺現在的好劍越來越少了,難道現代的工藝,還沒有古代的好嗎?還是說缺少了什麼關鍵工藝!今天討論的是古代鑄劍,為什麼有活人祭劍的說法!古代的神劍利器,為什麼要用活人祭劍?《搜神記》中幹將在給吳王鑄劍時,總是打造不出令人滿意的寶劍,此時他的妻子莫邪縱身跳入火爐之中,從而誕生了一把鋒利絕倫的寶劍。那麼古人為什麼會熱衷用活人祭劍呢?在古代,人們認為人是萬物之尊,而人的精氣神,則在於血。
  • 古人為何喜歡用活人祭劍,背後有一定科學道理
    在古代冷兵器時代,金屬冶煉技術並不高,尤其是在早期,還流傳著一種比較神秘的冶煉手法,那就是用活人祭劍。在當時據說用活人祭劍的方式冶煉出來的劍會更加堅硬不易折斷。這樣的說法聽起來很神秘,其中有什麼科學依據呢?隨著冷兵器時代的到來,到春秋戰國時期達到了頂峰。
  • 古代鑄劍師為什麼熱衷於活人祭劍?並非迷信,原來是有科學依據的
    這大概是最早的鑄劍文字記錄了。其實劍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出現了。也可以說,在冷兵器時代,劍是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之一。1965年12月,越王勾踐的劍出土。1989年,河南虢國貴族墓被盜 玉劍也重見天日。一把好劍,可以在戰場上大展風採殺敵萬千。它也同樣是才子佳人帶來舞劍表演助興的道具,帝王貴族彰顯身份的符號,文人墨客吟詩附和的對象。
  • 古人為什麼會熱衷活人祭劍,原來是有科學依據的
    相傳在古代,打造神兵利器通常需要拿活人祭劍,比如《搜神記》當中,幹將在給吳王鑄劍時總是打造不出令人滿意的寶劍,此時他的妻子莫邪縱身跳入火爐之中,從而就誕生出了一把鋒利絕倫的寶劍。
  • 古代鑄劍師為何用「活人祭劍」,是迷信嗎?看看科學是如何解釋的
    雖然我們知道幹將莫邪夫婦以身煉劍的傳說多半只是故事而已,但在古代,確實有不少鑄劍師真的會用活人祭劍爐的方式輔助鑄劍。那為什麼他們會用活人祭煉這種現在看來無疑是迷信的鑄劍方式呢?難道他們不覺得很殘忍麼?並且,這樣的方式打造出來的劍就一定會堅固耐用嗎?
  • 古代鑄劍師用活人祭劍當真確有其事?
    吳國造劍最出名的人叫幹將,他是歐冶子的師弟,曾與歐冶子一起學習鑄劍技術,曾經為楚王鑄造了「龍淵、泰阿、工布」三把寶劍。    吳王闔閭聽說了他的大名後,便付了定金,也把他請來鑄劍。古人為了造出神異而頗有靈性的飛劍飛鉤,做過太多愚昧的嘗試,畢竟,人的血再靈,也不應該有這麼靈。    如果是真的,那只能說,吳鴻、扈稽雙鉤是鐵的,只有鐵遇到磁,才會被吸出來。而青銅鑄造的兵器則不會。    從這個角度理解了「飛鉤」,就不難理解古人為何要用活人鑄劍了。    因為是鐵的。
  • 古代鑄劍為什麼要用「活人祭劍」?不全是迷信,其中也有科學依據
    到了春秋時期,那時諸侯紛戰,各地擅長使用的兵器各不相同,中原地區的士兵比較擅長用戈或者矛,但東南邊諸侯國的士兵更擅長用劍。尤其是吳國和越國,非常善於鑄劍,而且技術高超,打造出來的寶劍也是名揚天下,像我們熟知的幹將莫邪劍,就是出自春秋時期的吳國。
  • 幹將莫邪,為何要用活人祭劍
    依據《搜神記》版本的記載,幹將、莫邪是兩位著名的鑄劍師,在吳越一帶非常有名氣。後來楚王聽說後,花重金命令兩人為其鑄劍,鑄造當時天下最鋒利的寶劍。劍,是當時君王、士大夫的身份象徵。幹將、莫邪劍,共花費了3年時光,鑄造而成,分為雌雄雙劍。這時候幹將拿著雌劍去向楚王復命。
  • 古人為什麼用活人祭劍呢?用豬不行嗎?
    在很多傳說中,古人想要打造出一把絕佳的兵器,往往要用活人來祭刃。最廣為人知的傳說可能就是《搜神記》中的幹將和莫邪了。幹將要為吳王打造一把天下神兵,但是經過了很多次嘗試之後,都沒有能夠製作出來。就在幹將辦法想盡,無路可走的時候,他的妻子莫邪縱身跳進鑄劍爐,以自己的血來祭劍。就此,鋒利無比的天下神兵誕生了。這只是萬千傳說中的一例。事實上,在很多記載中,古人似乎都非常熱衷於在打造兵器的時候用活人來祭刃。
  • 古代工匠造劍時,為什麼要用「人祭」?這不全是迷信
    但有些東西並不都是迷信,它也有一定的科學依據。比如古人鑄劍,為什麼要用活人來"獻祭"?幹將和莫邪是中國古代十大名劍之一,兩把劍的淵源感人至深。據東漢《吳越春秋》記載,幹將是吳國一名出色的鑄劍師,打造的劍非常鋒利。於是國王命令他打造一把獨一無二的劍。當他在做劍的時候,溫柔的莫邪為他擦了擦汗,扇了扇。
  • 幹將莫邪為何用活人祭劍,其實並非古人迷信,現代科學家給出解釋
    在傳說中,這些劍不僅僅是神兵利器,每一柄劍都是有靈性的。古人通常都相信萬物有靈,所以為了鑄造這些名劍,歷史上發生過不少「以身殉劍」的事情。例如歷史上最著名的幹將莫邪這兩把寶劍,在傳說中就是用活人祭劍才鑄造出來的。
  • 其實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其實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從古至今,人們都知道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常態,雖然有一些古人追求長生不老,但是我們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只是出現在電視劇中的。古代猶豫沒有科學研究的基礎,所以人們都認為,人是有靈魂的,不會隨人的死亡而消失,需要經過一些招魂的過程才能真正離開,而必不可少的一步就是將死人的臉蓋上。那麼,為什麼人死後要把臉蓋上?
  • 人死後為何要停屍三天,用布蓋住臉?並非迷信,有科學依據
    在我國古代有著這麼一風俗,而且全國都有,那就是有人逝世,必需求停屍足足七天,才能夠將死者下埋,直到如今,死者都還需求停屍三天才幹下葬,許多不明白的年輕人都覺得停屍這麼久,是曾經留下來的封建迷信,其實並不是,停屍七天或許三天是有必定科學依據的
  • 關於山東白馬山白馬寺鑄劍老人傳說
    有一年秋天,洪水過後有一位鶴髮童顏的老人,人稱鑄劍老人來到這裡,發誓說要鑄劍治服櫱龍。他深知櫱龍已修煉千年,功夫十分了得,要想治服它沒有稱手的兵器不行,必須鑄出雌雄寶劍才能行。他取北譚之雪水,拌後山之黃泥,做成鑄劍爐,又取南山地火的火種,點燃爐火。可是無鑄劍的玄天寶石難以動工,這玄天寶石非得西上崑崙山才能求到,但路途遙遠又沒有腳力,困難重重。
  • 秦始皇兵馬俑是用活人燒制?一尊兵馬俑裂開後,內部真相驚呆眾人
    秦始皇兵馬俑是用活人燒制?一尊兵馬俑裂開後,內部真相驚呆眾人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存在許多前人留下來的遺蹟,秦兵馬俑就是其中一種,它的發現震驚了不少人,也因此進入了世界級奇蹟名單,但是有人卻說秦始皇兵馬俑是活人燒制的?
  • 古代的活人俑是什麼?到底有多殘忍
    活人俑其實就是跟活人陪葬的意思差不多,只不過活人俑這一種更加殘忍,在中國幾千年的古代,帝王們死後都非常流行活人陪葬,而活人俑就是將活人先用亞麻布包上,像古代埃及木乃伊那樣,包裹完成之後就會使用泥巴把整個人裹起來,然後使用泥巴把人的五官眼睛全部跟真人一樣的輪廓給捏出來。捏完之後呢,就會把這些被泥巴裹住的人放進窯爐裡面去灼燒,直到變成一副塑像。
  • 秦始皇真的用活人來燒俑嗎
    秦始皇兵馬俑是活人俑嗎?如果不是,那秦始皇兵馬俑上千個人中為何竟沒有一張臉是重複的,這些問題,在知道活人俑傳說之後,就都會揭開,下面小編帶你看活人俑傳說。
  • 國際鑄劍大師周正武
    國際鑄劍大師周正武  周正武, 1968 年生,浙江龍泉市人 , 浙江省工藝美術協會會員,工藝美術師,國際鑄劍大師,傳統刀劍研究員,古董刀劍收藏家 , 出生於鑄劍世家,從事刀劍研究製作 20 餘年,歷任中國 5 大刀劍論壇版主現為上海刀友論壇,百兵齋論壇受邀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