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大眾機械》月刊網站3月7日報導稱,一支團隊成功地發現了美國「列剋星敦」號航空母艦的殘骸,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珊瑚海海域被擊沉的早期航空母艦。
考察船4日在距離澳大利亞東海岸800多公裡、海平面以下大約3000米處發現「列剋星敦」號航母及艦載機殘骸。考察團隊發布的照片顯示,保存完好的艦載機停在海床上,機翼和機身上美軍的五角星標誌依舊清晰。
在1942年5月的珊瑚海海戰中,「列剋星敦」號與「約克敦」號航空母艦一道,與3艘日本航空母艦進行對決,標誌著一種全新海戰形式的出現。
在5月7日和8日兩天的戰鬥中,日方發動的襲擊令「列剋星敦」號發生了多次爆炸,油艙起火,200多名軍人陣亡。在棄艦命令下達且艦上2770人轉移到安全地帶之後,「菲爾普斯」號驅逐艦用魚雷擊沉了「列剋星敦」號。
自那以後,「列剋星敦」便長眠於珊瑚海,但確切位置一直成謎。
珊瑚海海戰也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航空母艦之間的海戰。
軍史學界普遍認為,正是由於「列剋星敦」號在珊瑚海海戰中沉重打擊了日本航母機動艦隊,導致在一個月後的中途島海戰中日軍只能以四艘航母投入作戰,造成了航空力量上的劣勢,最終輸掉了這一太平洋戰場的轉折性戰役。
「列剋星敦」號航空母艦在誕生之時以43000餘噸的滿載排水量成為全世界各國海軍最大的航空母艦,在美國海軍中的這一紀錄一直保持到1945年中途島級航空母艦的服役才被打破。
性能數據:
飛行甲板880英尺
船體:長270.6米,寬32.3米
航速最大34節
動力裝置:16座鍋爐,電力驅動器及輪機。
火炮4座雙聯裝203毫米火炮,12門單管127毫米高射炮,24挺機槍。
載機91架
艦員2122人
整個20世紀30年代,「列剋星頓」號作為航空母艦的先驅,在東西海岸進行訓練和演習。1941年秋轉入夏威夷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偷襲珍珠港,「列剋星頓」號與「薩拉託加」號因不在港內從而逃過一劫。
列剋星頓號作為美國海軍重型航母的先驅對海軍航空兵的技術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為美國海軍提供了許多使用航母的寶貴經驗,並導致了美國海軍以航空母艦為艦隊核心的戰術出現。